宋元大决战!没有“郭靖杨过”的真实襄阳保卫战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千问解读】

金庸先生的多部小说都曾以蒙古南侵,中原武林人士奋起抵抗为历史背景,特别是以为首的众多武林人士参与的襄阳保卫战最为壮烈。

在《》中曾将蒙古大汗击杀,导致蒙古大军撤退,襄阳暂时得以保全。

在《倚天屠龙记》中历经多年围城后,襄阳最终陷落,郭靖、双双殉国。

宋元真实历史上确有其事,虽然没有郭靖、杨过的助阵,但同样激烈异常。

襄阳、樊城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时期隆中对策,计划两路出兵,一从益州出秦川,一从荆州向襄樊。

初期曾率军收复襄樊,从此地举兵北伐,意图收复中原。

宋金议和后,南宋领土面积缩小,襄阳-樊城成为南宋中路边防上最为重要的一环。

从地理上说,襄阳与樊城两城隔汉水对峙,上通夔、利(四川一带),下控荆楚,宋人称之为“天下之脊,国之西门”。

襄樊一旦失守,长江门户洞开,蒙古大军顺流而下,临安则危在旦夕。

早在1235年曾派遣三路大军南下,其中他的第三子阔出率领中路军攻击襄阳一带。

经过四个月的围城,宋军内部矛盾重重,1236年3月襄阳北军主将王旻、李伯渊焚城郭内24座军需仓库,向蒙古大军投降,而南军主将李虎乘火抢掠,襄阳城第一次陷落。

但在宋军的节节抵抗之下,名将孟拱于1239年收复襄阳。

作为南宋后期为数不多的名将,孟拱加强襄阳-樊城的战备防御,在襄阳-樊城之间的汉水中植木,以铁锁相连,作为浮桥,联络两城。

果然在经过持续的斗争之后,成为蒙古大汗,他接受南宋降将的建议,于1267年派遣大军南下。

1268年9月征南都元帅阿术与降将刘整率军开始围攻襄樊,在要害处修筑城堡,以切断南宋援军,至此襄阳保卫战拉开序幕。

此时驻守在襄阳的守将是京湖制置副使、知襄阳府吕文焕,他见蒙古军队切断了襄樊与外界的联系,多次率军主动出击,力图大破封锁,但均告失败。

1269年9月阿术采纳刘整的建议,训练蒙古水军,打造战船数千艘,封锁汉水,使宋军无法再经汉水入援襄阳。

同年12月负责荆楚一带军事的京湖制置使吕文德病死。

面对异常严峻的战局,南宋权相曾想亲自赴援,被朝臣阻止。

于是南廷重新安排京湖一带的军事,调兵遣将驰援襄阳。

老将夏贵率领水军与蒙古大军在虎尾州展开激战,夏贵大败。

1270年10月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率八千精锐禁军以及两淮诸军赶到,再次失败,结果范文虎首先驾着小舟逃跑,导致全军大乱,“士卒溺汉水死者甚众”。

宋军几次支援都无法突破蒙古的封锁,襄阳城“危急如初”。

而忽必烈于1271年称帝,改国号大元,因此襄阳的围困更加厉害,元水陆军总数接近二十万。

1272年春,经过四五年之久的围困,襄阳城内盐、柴薪、布帛等物极为缺乏,情况万分危急。

无奈之下,宋军重金招募了3000人的敢死队,由民兵都统、张贵率领,准备突破封锁,向城内运送物资。

张顺外号“矮张”,张贵外号“竹园张”,两人精通水性,骁勇善战。

当年5月22日汉江水陡涨,两人率领数百艘轻舟押送物资出发。

两天后船队抵达高头港口,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等物,张贵为先锋,张顺断后。

抵达磨洪滩时,见元军舰船布满江面,于是船队展开强攻,经过激烈战斗,摧毁了铁链数百条,终于杀出一条血路。

25日黎明船队转战120里,终于抵达襄阳城外。

船队查点人数,发现少了张顺。

几天后发现了张顺的浮尸,只见他身中四枪六箭,手里依然握着弓,“怒气勃勃如生”。

张贵入城后,为里应外合,再次率两人“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

元军在水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一路上“遇桩即锯断之”,成功抵达。

张贵准备率军里应外合偷袭元军时,发现手下有人逃亡,惊呼大事不妙,只得乘夜进军。

结果被元军围困,宋军寡不敌众,张贵“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因不屈被杀。

此后元军进一步加强对汉水的堵截,襄樊与外界完全隔绝。

襄阳城内只得“撤屋为薪,缉麻为衣”,南宋朝廷虽然筹集数百万石粮食等物资,但无法运入城中。

1273年正月初九元军用回回炮攻破樊城,统制牛富率领数百宋军展开巷战,渴饮血水,经过三天的浴血奋战,最后身负重伤,赴火自尽,樊城陷落。

樊城陷落后,元军炮击襄阳,城内守军大乱。

元军副将刘整主张攻破襄阳城,活捉吕文焕,遭到主将阿里海牙的拒绝,他亲自至城下劝降:“君以孤城御我数年,今鸟飞路绝,帝实嘉能忠而主。

信降,必尊官重赐以劝方来,终不仇汝置死所也。

”并折箭为誓。

吕文焕于1273年2月24日出城归降,坚守六年之久的襄阳城至此完全陷落。

值得一提的是襄阳开城之日只有荆湖都统范文顺一人自缢殉国,临终前他言道“生为宋臣,死当为宋鬼”。

襄阳开城宣示着南宋王朝的末日即将到来。

1276年2月5日南宋都城临安打开城门,向元军投降,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宋室投海自尽,南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而吕文焕在归降后,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先后随大军南下,招抚各地宋军。

各州县大多是旧将,一路望风而降。

之后吕文焕退休致仕回乡,优游岁月。

而负责援救襄阳的范文虎也归顺,而且在之后还参加了对日本的征战。

面对生死抉择,有的人选择了生,有的选择了死,死者流亡千古,生者遗臭万年,这就是历史。

随机文章250定律是什么意思,每名顾客身后有250亲友可成用户海因里希概率安全法则,从55万起机械事故中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家对灵魂的研究,新发现高能中微子是组成灵魂的物质太岁是什么东西值钱吗,有抑制肿瘤的效果(价格在1-4万左右)揭秘梦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疾病VS失眠谁才是梦游的真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亲母本为奴:明景泰帝为什么没有入葬十三陵

宗(1428-1457年),是宣宗次子,由贤妃所生,与英宗为同父异母的兄弟,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

他性格内向、为人谨慎,不过机运巧合,世事忽变,之下轻而易举就登上帝位。

出身卑微乱世中当了 朱祁钰的生母吴氏,本是汉王府邸的一位侍女。

当时,宣宗皇帝对叔父汉王朱高煦用兵,御驾亲征生擒朱高煦父子,并将汉王宫的女眷充入后宫为奴。

在返京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汉王宫侍女吴氏,被吴氏的美貌与聪慧所打动,于是吴氏得以陪伴宣宗皇帝直到回京。

回京后,身份为奴的吴氏是不能被封为嫔妃的,于是宣宗皇帝将她安排在一个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并时常临幸。

后吴氏为宣宗生下一子,取名朱祁钰,这就是后来的明代宗。

吴氏也因此被封为贤妃,但仍住在宫外。

网络配图 宣德八年,宣宗皇帝病重,遂派人将吴氏母子召进宫,并托付自己的母后张善待吴氏母子,托孤之后驾崩。

张太后不久就封朱祁钰为郕王,并修建了王府供他们母子居住。

本来郕王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但是土木堡的狼烟改变了他的生活。

郕王先是奉命在英宗御驾亲征期间担任监国,后来由于英宗被俘,其长子才两岁,国无长君,郕王就被推上了前台。

在张太后的授意下,郕王继承了皇位,庙号代宗,年号“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的长子为太子。

故明代宗也称作。

代宗以亲王入继大统后,醉心声色,纵情享乐。

他的最大爱好之一是把银豆、金钱撒在地上,命宫女争抢,以供嬉乐。

软禁英宗废太子 引发朝野不满 不久,在京郊打败瓦剌军。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三,太上皇英宗从营地出发,踏上了南行归国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俘后不附带任何屈辱的条件就被放回来,这还是第一次。

英宗抵达北京后,由安定门入城。

之后,英宗改乘法驾,入东安门,景泰帝自东安门出迎,行拜见之礼,英宗答拜,互拉双手,泪涕沾襟,相互推辞逊让了许久。

此后几年间,英宗虽为太上皇,却被软禁在南宫。

即位刚一年时间的景泰帝从内心来讲并不希望英宗回朝,为防备英宗与旧臣联系,对英宗的,景泰帝都严加防范。

1455年夏,他竟接受高平的建议,将南宫的树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过高墙与英宗联系。

随着景泰帝的帝位渐渐巩固,他更换太子的心思越来越急。

皇后认为不可,谏阻说:“陛下由监国登基,已算幸遇,千秋万岁后,应把帝位交还皇侄。

况储位已定,诏告天下,如何可以轻易更换呢?”景泰皇帝不听劝阻,决意易储。

汪氏随即被废,迁入别宫。

网络配图 景泰帝通过笼络大臣和经过一番曲折之后,终于把自己的骨肉儿子扶到了太子之位上。

1452年,景泰帝在奉天门正式宣旨废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皇子为皇太子。

东宫易储后,却不料,朱见济正位东宫仅一年有余,便于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死了。

“”英宗被俘之际,张太后命郕王监国,差不多同时也立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

张太后的用意很明白:大明江山依然是英宗的,郕王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

英宗还京后,景泰帝保国有功,未把皇位交还给英宗还说得过去,但他反把英宗之子的太子位也废了,朝臣上下认为景泰帝私心过重,有失民心。

贵州道监察御史钟同曾言:“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同时兼陈一切弊政。

景泰帝闻讯大怒,钟同被下狱杖死。

失去皇位两天后辞世 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景泰帝病重,无法躬行皇宫大礼。

亲眼看到了景泰帝的病况,估计其行将不起,便与秘密策划,准备迎请英宗复辟。

之后,二人密禀张太后,取得了她的允许。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等人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英宗复登大位。

到东华门,守卫大声喝止,英宗高喊:“朕太上皇帝也!”东华门随声而开。

五更时分,百官在午门外朝房等待景泰帝升朝,忽然听到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出来高声宣布:“太上皇帝复位矣!”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贞的催促下,匆匆整队入宫拜贺。

次日,英宗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并将一批大臣、太监下狱。

正月二十一,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

时隔八年之后,31岁的英宗再次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

这一事件史称“夺门之变”,也称“”。

网络配图 “夺门之变”后,英宗指斥代宗“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往彰闻,神人共愤”,宣布废他为郕王。

失去帝号的朱祁钰被迁到西内永安宫居住,病情不久趋于恶化,于1457年正月十九离世。

代宗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史书记载不一。

有一种说法是:“景泰帝之驾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

” 景泰帝死后,英宗毁其生前所建寿陵,以亲王礼葬于京西金山景泰陵,不仅有贬谪之意,更有折辱的成分。

成化十一年(1475年),英宗之子宪宗以其叔叔“戡乱保邦、奠安宗社”于国有功,追复其皇帝身份,改谥号为“恭定景皇帝”,接着命有司缮修陵寝,其祭飨与诸皇陵享受同等待遇。

嘉靖时期,金山的景帝陵又有所改建,还把绿瓦统一换成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黄色琉璃瓦,但景泰帝的遗体始终没有迁入十三陵原建的寿陵中。

因此,景帝陵独居金山,景泰帝也成为惟一不在十三陵安葬的皇帝。

原来在十三陵为其建的陵地,百年后埋葬了只当了29天皇帝的,也就是现在十三陵中的庆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乱世外族为什么没有入侵中原 对外族各方都是同仇敌忾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宋元大决战!没有“郭靖杨过”的真实襄阳保卫战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