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贤后诚孝张皇后:为什么她死明朝大乱?
【千问解读】
仁宗张皇后,历史上有“女中尧舜”之誉。她一生经历了燕世子妃、皇太子妃、皇后、皇、太皇太后几个封号,她支撑过三个,见证了逐步走向巅峰,她的死,也为明朝的强盛划上了休止符,她绝对堪称“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最初,她是燕王的儿媳、世子的妻子。
后来,朱棣登基,世子成为太子,她自然成了太子妃。
在太子妃任上,她严守妇道,甚得公婆喜欢。
当时,太子地位不稳,因为他身体肥硕不能骑射,而弟弟高煦却如其父一样英勇果敢,且屡立战功,于是成祖经常有废长立次的念头。
每遇这种危机,就努力从中周旋,为保住太子立下了莫大功劳。
等到被立为皇后,对朝中内外政事,她无不周知。
仁宗登基,不到一年即死,宣宗登基,张氏则升级为皇太后。
宣宗登基之初,阅历尚浅,军国大事多听从张氏的裁决。
张太后为人慈爱、处事公平,亲近当时的贤臣张辅、夏元吉等,所以上下一心,也将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宣宗继续励精图治,臻至“”。
宣宗在位十年而驾崩,太子方九岁,当时宫中讹传将立年长的宣宗弟弟襄王为皇帝。
在此关头,张太后马上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道:“这就是新天子!”于是,群臣情绪得到了稳定,对着太子高呼万岁。
流言平息,太子即位,张氏成为太皇太后。
大臣请求张氏垂帘听政,张氏拒绝,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
朝廷委任得力的辅佐大臣就可以了。
” 其实,英宗初年的政治,根本无法摆脱张氏的巨大影响。
正因为张氏给予了、、杨荣等内阁大臣充分的信任与支持,“三杨”才能展开拳脚,维持朝政的清明与社会的稳定。
当时,王振虽受英宗宠爱,但摄于张氏的权威,也不敢过于张扬。
英宗登基的第八年,张氏去世,王振日益放肆,“三杨”失去了“背后的女人”支撑,在与王振的对抗中步步落败,朝政大坏,终于酿成,明朝由盛转衰。
随机文章三国志英雄一分高下!是拥有皇室血统的刘备胜出还是以实力决胜负的曹操?世界徒手攀登失手频发,男子从20米高悬崖掉下摔成粉碎海因里希概率安全法则,从55万起机械事故中得出的科学结论霍金突破摄星计划,找寻下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克苏鲁神话没有善神么,古神只是利用人类并非善意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施耐庵水浒传中的人物歇后语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孔子教三字经歇后语
而教学三字经,是教小孩子启蒙识字做人,是普通人都能完成的,不必要用孔子这样的`大才。
因此,孔夫子教三字经就是大才小用了。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
[2]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2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3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4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5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6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7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8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9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10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11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12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13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14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15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6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17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18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19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20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22孔父子搬家--尽是输{书) 23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大名 24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25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6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27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2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29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30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3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32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33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