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为什么被迫娶侄媳妇怀赢为妻?
【千问解读】
当初晋献公派寺人披攻打公子驻守的蒲城时,重耳不肯迎战,逃往翟国。随从重耳一起逃亡的家臣有:狐偃、赵衰、颠颉、先轸、魏武子、司空季予、狐毛、贾伦、介子推等数十人,都是晋国的贤俊人才。
翟国伐廧咎如族,获其二女:叔隗、季隗。
以叔隗为公子重耳妻,生有二子;以季隗为赵衰妻,亦生有一子。
到晋惠公七年,晋惠公再次派寺人披率壮士欲入翟国杀重耳。
重耳知道消息后,和赵衰等人商量说:“我逃到翟国,并不是因为可以靠翟国的力量回国执政,翟是小国,没有力量办成这样大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翟国靠晋国很近,所以暂且在此歇歇脚。
要有所作为,还是应该去到一个大国。
当今有善名,志在称霸,收恤诸侯,如今听说他的贤臣,隰朋已死,他肯定希望能有贤才辅佐他,不如去齐国看看。
”大家都赞成。
于是重耳一行人离翟去齐。
临行时,重耳对其妻叔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如不来,你再嫁人。
”叔隗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等二十五年,也快要就木了。
我就等你到死吧!”所谓“就木”,是死后进棺材之意,后人所说的“行将就木”,出处就在这里。
公子重耳在翟国整整住了十二年,这才离开。
经过卫国时,卫文公不肯礼待重耳。
重耳一行走过卫地五鹿,饿了,向当地农民求食,农民用盘子盛了土块耍弄他们。
重耳大怒,要鞭打戏弄他们的农民。
赵衰说:“土块是土地的象征,这是好兆头,君应当拜受。
”于是重耳稽首而拜受盛土块的盘子。
到了齐国,齐桓公妻之以同宗之女,送给重耳一行以马二十乘,待遇不错;重耳安于齐国的生活。
两年以后,齐桓公死,齐桓公所宠幸的小人竖刀等人内乱,诸侯之兵几次打齐国。
重耳无所作为,就这样拖拖拉拉地在齐国混了五年。
重耳手下的重要士人赵衰、狐偃等人,认为重耳继续在齐国混下去,不可能有前途,于是在桑树下面,商量离开齐国到别的国家找支持力量的事。
姜氏的侍女正在树上采桑,碰巧听到了这些谈话,便告诉了姜氏。
姜氏怕泄漏了重耳要离开齐国的消息,引起麻烦,便杀了这个侍女,然后劝重耳快些走,说:“你有,快些动身吧!”后来的“男儿”,就是从这句话生化开来的。
重耳说:“人生不过是求安乐而已,何必管其他?我宁可死在齐国,也不想再到处奔波了。
”姜氏说:“你是大国的公子,困穷而来齐国。
随从你的士人们都以回本国执掌政权为自己的目标。
你倘若不能早些复国,使随臣的辛劳得到报答,而只贪图个人安逸,妾窃为你羞之。
而且复国之事,需努力去做,倘不肯努力,何时得成?”重耳仍是不愿走。
姜氏于是和赵衰、狐偃等人商量,将重耳灌醉了,载上车,由赵衰等人把他带着离开齐国。
重耳酒醉以后,发现自己已经在路上,大怒,举戈要杀狐偃。
狐偃说:“若杀臣后,公子能归国为君,正是偃的愿望!”重耳说:“事若不成,我要食舅氏之肉。
”前面说过,重耳的母亲出于狐姓,所以重耳称狐偃为“舅氏”。
狐偃说:“事若不成,偃不过是一介士人,其肉腥臊,何足食!” 经过曹国时,曹国国君曹共公,听说重耳是骈胁(肋骨长得紧密相连,是一种对健康无大碍的生理上的畸形现象),趁重耳洗澡时,突然逼近重耳,想看一看骈胁的究竟。
这自然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曹国大夫僖负羁之妻对僖负羁说:“晋公子贤,随从者都是俊杰。
如今国君对公子无礼,公子如果回国得志,必诛诸侯之无礼者。
曹乃小国,无力同晋国对抗,国君必有不可免之祸。
你应该自贰于国君,结交公子重耳,以求日后免祸。
”僖负羁于是送了食品给重耳,而将玉璧置于食品之下。
重耳受其食而还其璧。
重耳一行离开曹国,到了宋国。
新败于楚国,伤股,听说重耳有贤名,于是以接待国君之礼待之。
宋国司马公孙固同狐偃很谈得来,对狐偃说:“宋是小国,新败于楚,没有力量帮助公子回国执政。
你们还须得到一个大国的帮助,才能成功。
”重耳一行于是离开宋国去到郑国,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
到了郑国后,郑文公不肯礼待重耳。
郑大夫叔詹谏郑文公说:“晋公子有贤名,其从者狐偃、赵衰、贾佗皆有卿(诸侯国的主要大臣)才;而且晋、郑是同姓之国,君应该以礼待之。
”郑文公说:“诸侯流亡公子经过郑国的多得很,怎么能够一一做到对他们礼数周到呢?”叔詹又说:“如果不能礼待重耳,则不如杀掉他。
晋国国内不安定而重耳贤,一旦重耳归晋为国君,会算这笔对他不礼待的账的。
”郑文公不听。
重耳离郑后到了楚国,楚成王也和宋国一样,以诸侯之礼接待重耳。
重耳谢不敢当。
赵衰说:“公子出亡在外已经十余年,小国尚且轻视公子,何况大国!如今楚国这样的大国重礼公子,公子不必谦让,这是上天对公子的帮助。
”于是重耳以客礼见楚成王。
楚成王向重耳说:“公子如回归晋国执政,将何以报答寡人?”重耳说:“羽毛齿角玉帛,君王国中有余,我不知道如何报答!”楚成王又说:“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知道,你将何以报答寡人?”重耳说:“如果不得已而晋、楚两国之兵在中原相遇的话,我的军队将向后之地。
”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不战而后退九十里。
后来,晋、楚两国真的兵戎相见,重耳已成为晋国国君,果然下令后退三台以守诺言。
这就有了“退避三舍”这样一句成语。
只说当时楚国大将子玉听到这句话后,很不高兴,背地里对楚成王说:“君厚待重耳,如今重耳,不如杀掉他。
”楚成王说:“晋公子贤,困于国外时日甚久,其随从者大都是治国之才,这是上天帮助他成功,怎么能杀他呢?违天者必降大祸!” 重耳在楚国住了几个月,这时,正好晋惠公病危,为质于秦的晋太子圉逃归晋国,对太子圉十分恼火,便派人到楚国去接重耳一行人到秦国。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息,表明秦国这样一个邻近晋国的大国,彻底丧失了对晋惠公和晋太子圉的最后的一点信任,转而支持重耳了。
于是,楚成王对重耳说:“楚国离晋国远,耍经过几个国家才能到达晋国。
秦、晋是土地接壤之国,秦国国君是贤君,你快去秦国,勉力而为吧!”于是厚赠重耳,送重耳一行人去秦。
公子重耳自四十三岁开始流亡到翟国,总共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此时已经六十二岁了。
这才真正出现了回晋国成为国君的明确前景。
(取材自《·晋世家》、《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国语·晋语四》) 晋公子重耳到秦国后,秦穆公非常高兴,将自己的同宗的女儿五个人嫁给重耳,其中却包括了秦穆公自己的女儿、原来太子圉的妻子怀赢。
前面在注解中说到过,怀赢是后世史家为她遣起的名字,这个名字见于《左传》和《国语》,《史记》没有提名字,只称她为“故子圉妻”。
这对重耳来说,是件十分为难的事。
晋惠公夷吾是他的弟弟,晋太子圉是他的侄儿,所以怀赢是他的侄媳妇,这是一个确定不移的事实;还有,秦穆公夫人是他姐姐,因而,怀赢在辈份上比他晚一辈;总之,怎么算下来,辈份都不对。
另外,怀赢既是原晋太子圉丢在秦国不要的老婆,娶怀赢,在名声上也终究不大好听。
那么,秦穆公何以要这样做呢?史书上无有关记载。
我们今人推想起来,其一是,晋怀公把他的女儿怀赢摔在秦国,逃回晋国当国君后,又没有派人来接,对他这样一个大国、强国之君来说,实在是太失面子了;只有公子重耳接受怀赢并在秦国帮助下回晋国执政,才能从根本上挽回他的面子。
其二是,秦国本来是从边陲之地兴起的强国,在礼法上原不如中原各国那样讲究;而对习于周礼的周天子的同宗、晋国有教养的公子重耳来说,反过来要适应比较落后地区的意识形态,这自是一件难事。
合婚之日,怀嬴奉上一只特制的盒子,承在下面,自上往下浇水给重耳洗手。
这是一种礼节。
重耳起初接受了怀赢浇水之礼,继而大概心中实在不舒服,突然不高兴了,便挥手叫怀赢走开。
怀赢发怒说:“秦、晋是互相匹敌的大国,你为什么要看不起我?”重耳害怕了,脱去所穿的礼服,自囚以听秦穆公之命。
秦穆公见公子重耳说:“寡人所生之嫡女,这个女儿最有才能。
子圉为质于我国时,嫁与子圉。
本想将她正式以礼嫁与公子,而怕公子因此遭受恶名,所以不敢以礼正式出嫁,而让她随宗女一起归公子;只是因为寡人特别喜欢这个女儿,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来,没有其他缘故。
这是寡人自己失礼,使公子有辱,是寡人之罪也。
公子对此无论如何处理,寡人唯命是听。
”这段话见之于《国语·晋语四》,它说明,怀赢既是嫡女,就必然是秦穆公夫人、即重耳的同父异母姐姐所生之女,那就是重耳的外甥女了。
所以怀赢还不仅是重耳的侄媳妇,还是他的外甥女。
但是,秦穆公的话也讲得很坦率、诚恳。
这就进一步在重耳面前把这一难题的难度上升了。
重耳心里实在是想辞退这门婚事,便和随从的士人们商量。
司空季子说:“公子和子圉,虽然同姓,但并不同心同德。
取其所弃,以成大事,不亦可乎!” 重耳又问狐偃,狐偃说:“将要夺其国,对其妻有什么不可取的,我主张唯秦之命是从。
” 重耳再问赵衰,赵衰说:“《礼志》中说过:‘将要有请于人,必先做对人家有利的事。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
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
没有施德于他人,而先求人为己所用,这是一种罪恶。
’如今公子与秦结为婚姻,受其所好而亲爱之,听其所从而使其感激公子,这是求之不得的事,还有什么可以怀疑呢!” 所有出谋画策者看法都一致,重耳于是下决心正式娶怀赢为妻。
先让怀嬴先回到秦穆公身边,然后正式纳币迎娶,这就是说,重耳是把怀赢作为正妻娶回来的。
这种迎娶之礼,超过了秦穆公原先的希望,秦穆公大喜。
后来人们所说的“”,用以泛指美满的婚姻,其出处就在这里。
不过,从这句成语的用法上,已经包括了秦、晋两国世为婚姻的意思在内,因此,过分追究其原始出处的本义,就反觉胶执了。
过了几天,秦穆公专门设宴款待女婿重耳,并且保证支持重耳回晋国代替晋怀公执政。
次年正月,秦穆公就派兵随重耳进军入晋。
后来,重耳入晋执政成为,怀赢成为夫人,史称文赢。
随机文章请问「东周」为何又分「春秋」和「战国」?汉武帝重用的大臣中,哪一位是黑人奴人?大天使米迦勒是谁,最早与撒旦对抗的英雄(性别恐不男不女)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能突破世界上任何导弹防御系统揭秘2018年星象吓人视频图片,谣传2018年将迎来世界末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春秋历史解密:兵圣孙武演阵斩姬输掉了什么?
现如今,人们不但将这部兵书用在军事上,有的人还将其用在商场上,还有的人将其用在企业管理上,实用效果同样很好。
孙子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了,那个时代的人,其思想光芒仍然光照于今天之世,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的一大奇迹。
不过,孙子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理论家,他还是一个军事战略家和战场指挥员。
只不过,因为他的这部兵书太过伟大,这让他表现出来的不多的实战才能被很多人所忽略。
由于他曾经用妇女演练阵法,并因此斩杀了两个带队的队长,由此埋下了祸患,使他的军事实战才能没有得到更充分的施展。
就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来说,他并没有得到他所应该得到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供他施展才能的更加广阔的舞台,这不能不令人发出另外一种感叹!而这一切的原因,都缘于他所斩杀的两个队长是吴王的两个爱妃。
吴王阖闾执政的那个时代,吴楚两国已经成为夙敌,相互间征伐不断,逃亡的公子大夫也把对方作为避难之地。
如楚国的、伯噽逃亡来到吴国,吴国的公子盖余、烛庸投降了楚国,他们都在敌国得到了重用。
吴王阖闾雄心不已,既想打败楚国又想称霸中原,见到孙武的十三篇兵书,仔细认真地看了。
他领教了孙子的理论才能,但还不知道这个人的实践本领究竟如何,当他知道孙武就在吴国时,立即就接见了他。
孙武是齐国人,游历来到吴国,他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理论家,也想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实战才能。
当吴王问他可以小规模的试着指挥军队的时候,他马上回答说:“可以。
”阖闾接着说:“可以用妇女试验吗?”孙武仍然说:“可以。
”于是,阖闾从宫中叫出一百来个妇女让孙武试验。
孙子把他们分为两队,担任队长的就是阖闾的两个最受宠爱的侍妾,所有的女子都拿着一支戟。
孙武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吗?”妇女们回答说知道,孙武就让她们按照号令分别向左右前后行进。
号令完毕,孙武就摆好斧钺等刑具,然后又把已经宣布的号令多次地重复交代清楚。
当他击鼓发令的时候,妇女们并没有按照号令行动,却一个个哈哈大笑。
孙武说:“纪律还不清楚,号令不熟悉,是将领的过错。
”又多次地重复交代号令,然后再次击鼓让他们行动,妇女们同样是哈哈大笑。
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现在既然讲清楚了,却不遵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了。
”于是发出命令,斩杀两个带队的队长。
吴王阖闾正在看台上观看,见孙子要杀掉自己的两个爱妾,,急忙派出使臣传达命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我要是没有了这两个侍妾,吃起东西来也不香甜,希望你不要杀她们吧!”孙武回答说:“我已经接受命令为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
当他按照顺序任用两队第二人为队长,再次发出号令的时候,行动果然是整齐有序,令出必行。
孙子向吴王阖闾报告说:“队伍已经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下台来察验,任凭大王怎样使用她们,即便是。
”吴王阖闾说:“让将军停止演练,回宾馆休息。
我不愿意下去察看了!”孙武感叹说:“大王只是欣赏我的军事理论,却不能让我付诸实践。
” 其实,孙武不一定真的明白,吴王不是欣赏理论与实践问题,而是君臣的权威甚至颜面问题。
他让孙武用妇女演阵,是因为孙武在此之前回答的过于爽快,这让阖闾觉得孙武这个人不够谦恭。
春秋时代,没有一个国家用妇女上阵打仗,士兵士兵,如果不是士,你连当兵的资格都没有。
把妇女拉出来演练,既可以看作是阖闾的一句戏言,也可以认为是让孙武知难而退,因为从实战的角度,既然妇女从不上阵,做这样的演练有何用处?孙武如果提出来不训练妇女,让吴王阖闾感觉他在表示自己不是无所不能,这样阖闾反而会感觉爽快一些。
而孙武恰恰表现的是无所不能。
可惜,孙武只知道兵家所忌,却忽视了政治家所忌讳的东西更多。
不过,这时候的吴国,前面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楚国,身后还有一个时常惹是生非的越国,他还不能让孙武这样的人才外流,于是任命孙武为将军。
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吴国征伐楚国,攻取了舒邑,杀死了投降楚国的公子盖余和烛庸。
阖闾想顺势攻击楚国的首都郢城,孙武说:“军民征战已经很劳顿,现在攻打郢都,时机并不成熟。
”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吴王再一次想攻打楚国,征求伍子胥和孙武意见时,孙武说:“楚国大将子常贪婪,唐国、蔡国都恨他。
大王如果一定要大举攻楚,必须联合唐、蔡两国才能成功。
”阖闾采纳了他的建议。
这充分说明,孙武不打无把握之仗,同时很有战略眼光和大局观。
经过五次战役,楚国的郢都终于被吴国攻破。
《》说阖闾所以能够破楚称霸,孙子不仅参与,而且出了很大的力。
实际上,在破楚行动中,吴王阖闾只不过是统领军队,上阵厮杀的是夫概等人,真正调动指挥军队的就是孙武。
打败楚国以后,孙武再无故事,几乎是销声匿迹一般。
并不是说吴国已经没有了将军的用武之地,就像后来的越国,消灭了吴国,偏于一隅的越国也就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越国趁着吴国军队滞留楚国未归,楚国也由申包胥请来了秦国军队相救,而就是在这种两面夹击的局面下,阖闾的弟弟夫概趁机回国自立为吴王。
阖闾打败夫概以后,又再次兴兵伐楚,公元前496年伐越失败身亡,继位后又和越国交战,多次北上和中原强国征战争霸。
就是在这种军事行动频仍的情况下,军事家孙武却没有了动静,这究竟是因为什么?这只能说明,孙武已经不再受重用。
孙武的不受重用和、文种等人不同,他们是功高难封,就是范蠡所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阖闾时代,吴国虽然也称霸一时,但他们的夙敌都在,国家还不可掉以轻心,功臣也继续得以重用,像同朝为官的伍子胥、伯噽等人。
为什么伍子胥等人继续活跃在吴国的政坛上,而孙武悄无声息了呢?这是因为,阖闾还记着孙武演阵斩姬的那个“仇”,当楚国这个随时可以要他命的强敌存在的时候,他不能不用孙武这样的军事人才,等到楚国被占领以后,吴国再无强敌,阖闾心理的那个仇必然复萌,其结果就是将孙武“冷处理”。
只不过这时候他还不能像一样把所有功臣,为了做做样子,所以孙武没有被杀。
等到阖闾一死,儿子夫差即位,孙武就更加不受重视,都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父亲重用的人儿子都想换掉,不用的人,儿子还会重新重用他吗? 也就是说,孙武赢得了军事,却输掉了政治。
当然,孙武是伟大的,他输给了那个时代一时的政治,却赢得了千秋万代,他的军事思想的光辉,还将继续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
随机文章助力恋爱的黑暗效应,让你免除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加快推到进度)揭秘雷利为什么不救艾斯,雷利不知情还是因为意志不同(死无遗憾)古印度文明消失的原因,没有建立统治/被他国入侵(走向灭亡)历史上的香妃为什么有香味,用名贵中草药泡澡泡出来的希腊神话十二主神排名,天神之父宙斯统治万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春秋时期的越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