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建立清朝之后 清朝军队最大规模是多少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简介:的大军人数,所达到过的最大规模是多少?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一个国家的大军的人数多少,不是统治者想有多少就有多少,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

【千问解读】

的大军人数,所达到过的最大规模是多少?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一个国家的大军的人数多少,不是统治者想有多少就有多少,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

一般来说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人口基数,二是国家财政收入,三是国家当时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

我们了解,大军的一般士兵由男性组成,虽然有木兰从军和挂帅的故事,真正上战场还是男子。

不但是男子,而且还必须要壮年男子,儿童和老年人是不能上战场的,那叫老的上不了马,小的拉不开弓。

强壮年男子的数量受人口基数限制,他不是工人做鞋子,想做哪个尺码的鞋,优先生产就可以了,取决于自然规律。

大军多少,还要跟国家的财政收入挂钩。

因为军人要发军饷,军人要吃喝拉撒、进行训练都需要产生费用。

有那么多大军,就要有相匹配的武器装备,也需要投入。

而且武器装备是会老化的,需要时常更新,同样需要投入。

所以说,没有经济实力,就没有军费,没有军费,就无法养活那么多大军。

在农耕社会,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于农业,农业收入多少不仅取决于土地多少,还取决于劳动力多少。

都去当兵了,没有当打之年的劳动力种地,生产力低下,百饱就解决不了,社会就会出现动荡。

所以大军的人数不是随意的,是要视情况而定。

而且一个国家如果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内部稳定,外部又有一个良好国际环境,大军规模就不需要那么大。

那么,清代时期有多少大军? 古代户籍制度不健全,明末清初没有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

易中天认为明末人口六千余万 ,赵文林、谢淑君认为于1626年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一亿人左右; 何炳棣认为1600年实际人口达1.5亿 。

因为没有精准的人口普查,历朝历代中国的人口数量都是估计的。

直到清代快要灭亡的时候,才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口普查。

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定下时间表:1908年颁布调查户口章程;1909年调查人户总数;1911年调查各省人口数。

最后得以汇总的各地上报人口总计6269万户,人口3.4亿。

该数据被学者认为明显偏低,但已经是意义重大。

古代的兵民比例是多少呢? 洪武二十一年,全国户籍为1065万,人口为5990万。

大军情况如下: 卫所分为京营军(保卫京师),有48卫,约28万人。

地方卫所分为九边和沿海两大类:九边地区约170个卫,兵力超过百万。

沿海有54卫、99所、巡检司353处、烽堠997个,兵力约40余万。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正规军的兵力已经达到191万之多。

到了明末,国家局势动荡,财政陷入困境,明军连军饷都发不出去。

所以尽管内忧外患,却养不起大军。

时期,全国正规军的数量在145万左右。

那么,明代时期的兵民比例是多少? 统治时期,人口5900万,大军总兵力190万左右,大军人数占人口总数的3.%左右。

明末人口按照一亿、兵力145万,大军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

那么,清代时期全国大军总兵力是多少? 根据《大清五朝会典》的记载,清代年间,驻京和驻防八旗总兵力约15万人;全国共六十六镇,总兵力将近六十五万人。

总兵力为80万人。

时期,中国大军名目复杂,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但总数应没有超过100万。

看到这个数据之后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清代时期大军总兵力太少了。

清代统治时期,全国人口增长很快。

公元1700年有1.5亿左右,1779年即达到了2.75万,突破2亿大关接近3亿,1794年就达到了3.13亿,1834年人口突破4亿大关。

而清代兵力,始终原地踏步,没有增长,士兵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只有0.25%,比例比明代低了6倍,总共规模也就是百万左右。

为什么清代兵力一直这么少? 清代是建立的,满族是少数民族,人口基数少。

明末时期,满族人口不过百万,大军在15万左右。

想要战胜人口是自己百倍,兵力是自己十多倍的政权,只有精兵。

在决定后金命运的中,明代投入的兵力是11万人,后金只有6万多人迎战。

明清之间的另一场关键战役中,明军投入兵力高达13万,清军投入的兵力少得可怜,只有5万人参战。

但是清军,明军兵败如山。

因为汉族是农耕民族,满族则是马背上的民族。

从开始,农耕民族就一直受欺负,战斗力不能相提并论。

满族人骑射技术超群,让农耕民族。

明末清军唯一忌惮的大军,就是,足以说明的素质,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清军入主中原,让他们自信心爆棚。

统治者认为,八旗兵可以。

既然15万清军,可以将150万明军打得满地找牙,丢盔卸甲;全国保持15万大军,完全可以维稳,让大清江山千秋万代,根本没有必要养那么多大军。

至于那些绿营兵,朝廷原本就没有抱太大希望,就是让他们扮演地方警察的角色,以汉制汉的。

因为满族是少数民族统治,也不敢养活一支规模庞大的汉族大军,担心他们犯上作乱,毁掉大清江山。

扩充八旗兵吧,满族人口不多。

发生在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之战,初期的时候清政府投入了3万兵力。

第二次金川之战,乾隆调兵遣将、大兵压境,兵力不过8万。

清缅战争双方杀得天昏地暗,清廷总兵力也不过13万人。

但其中一半是民夫、辅兵、后勤部队,真正准军事部队,仅7万人而已。

中俄,清军甚至只派了2500人。

人数是八旗兵4倍的绿营兵,战斗力非常差劲。

清军刚入关的时候,绿营兵打汉人杠杠的,一旦对外,就没有了本事。

在乾隆年间进行的关键战役中,很多是绿营兵被打得,乾隆迫不得已才派两广总督率领八旗兵上阵。

只是到了时期,绿营兵在和的率领下有了出彩表现。

起义的时候,无论是八旗兵还是绿营兵都风光不再,不得不靠地方团练湘军来力挽狂澜撑场子。

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清代所依赖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战斗力江河日下,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候形同虚设。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个国家没有一支强大的大军,离它灭亡的日子还会远吗? 有人说清代晚期有近千万大军规模,这一点根本不现实,不是没有兵源(二战时德国8000万人口就动员了近千万大军,苏联一亿多人口也动员了1000多万人口)。

而是没有养活这支大军的军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驻防将军是清朝特有的官职吗?和兵部尚书相比哪个权力更大

驻防将军、兵部尚书,这两个职位的产生时间,各有不同。

兵部尚书是在隋唐时期就已经产生职位。

建立后,沿袭了这一职位。

而驻防将军却是清朝的特色。

因为它是清朝驻守在各地的兵长官。

从大范围的看,这两个职位都有承担军务的职权。

因为兵部尚书管理的是全国的军队调动、粮草分配,以及军队中官员的任命。

就等于说,地方军队的事务,基本都要交给中央朝廷处理。

即便是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也不例外。

但是,驻防将军确有一些例外。

毕竟他们管理的是八旗兵。

而八旗兵这支军队跟其他军队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这是一支民兵结合的军队。

士兵在平时可能就是一个农民,或者从事其他职业。

他们只需要照常参加训练。

等到战争爆发的时候,再重新回到编制,参加战斗即可。

作为这样一支军队的指挥官,注定他们跟兵部之间,有非常特殊的关系。

而且,如果是与总督驻守在同一领地内,驻防将军的地位是高于总督的。

所以,要讲清楚他们与兵部尚书之间的职权关系,就要先弄清楚驻防将军自身的职权范围。

首先,就是军务方面的职权。

清朝的驻防将军一般都是镇守在各地的重要地区。

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不同,驻守的士兵数量不同。

而驻守在当地后,驻防将军的日常任务,就是训练军队,整修武备,保持战斗力。

这是他们日常军务中,很关键的一点。

军事是朝廷对驻防将军最重要的要求。

八旗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监视绿营。

他们是跟绿营驻扎在同一地方,但数量较少。

虽然有较高的权限,但是军队的调动,还是归兵部处理。

除了驻扎在京城的可以有一些例外。

全国各地的军队,如绿营的调动,都要归兵部调动。

如果私自调动军队,要受到重罚,会被认为是谋反的意思。

所以,这是驻防将军职权范围之外的事情,不能干涉。

当然,在官阶上,驻防将军跟兵部尚书是属于同一等级,都是从一品官职,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

不过,正如前面讲到,驻防将军负责的,不只是军事,还有政务。

尤其是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这五个地方。

这里没有设立总督、巡抚,驻防将军就是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

像盛京、吉林、黑龙江这三个地方,位于东三省,被视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旗人众多。

清朝不放心外人,自然要让驻防将军负责管理。

这里的一切政务,如钱粮、刑名、治安、风俗等事务,都要由驻防将军负责。

因为朝廷对驻防将军的要求是以军事第一,所以这些只设立驻防将军的地方,政务以及官吏作风都挺糟糕的。

当然,这是后话。

也正是因为驻防将军有军务以外的职权,所以,他们的这部分职权是不归兵部尚书调动管辖的。

而是归其他部门,或者一些重要事情是由皇帝跟他们对接处理的。

这个就是驻防将军跟其他驻扎在各地的军事长官相比,有自己特点的地方。

随机文章明朝的粮长制内容是什么?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伤天害理命格差的人葬进去将引发横祸耶稣为什么不杀了撒旦,信徒只有感受邪恶的恐怖才会向往光明揭秘末日景象般的风暴云,从大海袭来的澳洲风暴云就像恶魔降临外星人保护后代中国人,传盘古女娲均是外星人(原因解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清朝的六部对应的是现在的哪些部门?每个部门都是平级吗

中国古代有一套非常严密的中央官制系统,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央官制系统日趋完善。

站在权力最顶端的自然是,皇帝之下是“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三省”之下为“六部”,即我们经常在书籍或电视剧中看到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

六部是尚书省的直属单位,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从开始,尚书省这个单位被废弃掉,六部直接归皇帝管辖,从此成为了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

仿明制设六部。

大体上和明朝的类似,只是在人员配置等细节方面略有不同。

根据《大清五朝会典》记载,六部职官设有﹕尚书(从一品)、左右侍郎(正二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以及堂主事、司务、笔帖式、七品小京官等。

其中,尚书、侍郎位居各部的管理层。

清朝入关之后,为了笼络汉人士子,同时也为了牵制满人大臣的权力,特在六部管理层的人员配置方面做出改变。

各部都设置两名尚书,满汉各一名;左、右侍郎各两名,满汉各占一半。

六部在理论上都是平级,但实际上大家都公认吏部是六部之首,被人尊称为天官。

吏部掌管天下文官(武官不归吏部管)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吏部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负责管理文官的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负责管理官员的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负责管理文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考功司负责管理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从职能上来看,吏部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组织部,同时还兼具部分纪委的职能。

户部掌管全国田地、户籍、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也就是说掌握着整个国家的钱粮,户部尚书被人尊称为地官。

户部下设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户部三库(银库、缎疋库、颜料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

从职能上来看,户部相当于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及央行的结合体。

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下设四司,仪制清吏司负责管理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务;祠祭清吏司负责管理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负责管理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负责管理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从职能上来看,礼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的结合体。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中前期的国家常备军分八旗军和绿营军,兵部只能掌管绿营军,八旗军不在并不得管辖范围之内。

兵部下设四司,武选清吏司负责考核武职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诸事,并管理土司;车驾清吏司负责管理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职方清吏司负责管理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抚恤、军旅之简阅、考察、巡防等事,并管理关禁与海禁;武库清吏司负责管理全国之兵籍、军器并武科考试之事。

从职能上来看,兵部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

刑部掌管全国刑事案件,主管刑罚及监狱等政令。

清朝刑部按省设司,共设十七个清吏司,负责管理各省刑名案件。

从职能上来看,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公检法部门的结合体。

此外,清朝还设有和都察院,前者主要职责是复核刑部准备判处死刑的案件,后者负责对审判机关、百官进行监督。

工部掌管全国工程事务。

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负责管理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负责管理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负责管理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负责管理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

从职能上来看,工部相当于现在建设部、水利部的结合体。

随机文章如何分辨明朝的官阶?意大利卡普里岛蓝洞,蓝色的水洞美哭了(不去是遗憾)美国惊爆3000年木乃伊怀孕,小报纸编出的眼球故事(谣言终结)揭秘中国击落ufo外星人事件,飞碟被战斗机击落(美国军方吓尿)美国nasa最新发现血月,超级蓝血月时隔150年再现天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满清建立清朝之后 清朝军队最大规模是多少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