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平定三藩有功却不得善终 历史上的周培公又是什么样的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千问解读】

你真的了解周培公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我所说的其实是两个周培公的结局。

一个就是《王朝》虚构的周培公,另一个则就是真实历史上的周培公。

这里我先回答下题主所问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康熙王朝》中周培公为何。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并非不是善终,他是因病而亡,既然是正常死亡,自然也就是善终。

当然周培公虽是自然死亡,但他的死却是与康熙有着直接的关系。

影视剧中的周培公可以说是康熙最为倚重的朝中重臣,若不是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率领着一支由家奴、佣人组成的杂牌军击溃了当时对京城威胁最大的察哈尔叛军。

若不是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只身一人前往西凉 ,用劝降了清廷西北最大的威胁王辅臣。

若不是他亲率大军一路南下,并屡次重创大军。

恐怕时,清朝就已然灰飞烟灭了。

可以这么说,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就是康熙朝的第一功臣,是拥有“再造社稷”之功的不世之功臣。

但就是拥有如此大功的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却落了个“被贬盛京,客死异乡”的下场。

想想看,让一个南方人前往,常年处于零下的盛京,试问谁受得了,周培公身体本来就差,此时被贬到盛京,在严寒的冲击下,周培公的身体自然也就垮了,并最终因病而亡。

其实,如果周培公不被贬往盛京,而是贬往南方,周培公断然不会那么早就去世,只是可惜自古就是无情帝王家。

那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在影视剧中如此英明的康熙会将这么一位的周培公不升反降,更是贬往盛京这样的苦寒之地呢? 其实,这个原因在《康熙王朝》就能找寻到答案。

当年康熙巡视盛京,去看望已病入膏肓的周培公时,他曾给周培公说过一句话:“只可惜你是个汉人”,是的这句话就已然可以说明一切,统治清朝的始终是满人。

虽然,入关后,清朝的一直都在讲“满汉平等”,但是试问这可能实现吗?清朝的统治者其实一直都在防着汉人,毕竟此时到康熙朝,满人的人口不过百万,而汉人却早已过亿,如此悬殊的比例,自然是让清朝的统治者忧心忡忡,更是忌惮不已,他们深怕汉人会再次崛起,从而夺走满人的天下。

再加上一场由吴三桂、王辅臣、、耿精忠等汉人所引起的“三藩之乱”又险些让清朝亡了国。

如此,清朝的上层统治者对汉人就更是忌惮不已,防范更甚从前。

因此,即使此时周培公是拯救清朝的大功臣,但汉人的身份就注定他不会再受到重用。

最初,因清廷无人可用,再加上形势严峻,所以他们不得不依靠周培公这个汉人去平叛,可是在三藩之乱即将平定,清廷已经不再需要周培公之时,他们自然就不会再重用他,毕竟此时的周培公可是手握二十多万雄兵,且多数为,而非八旗,如此清廷更是惧怕。

如此,就在清廷快平定三藩之乱时,周培公被火速的调回京师,而那二十余王雄兵也被满人所控。

当然,失去兵权的周培公依然被满人所忌惮,正如康熙所说“满朝上下,蜚声不断,都担心你会成为第二个吴三桂”,那些满臣有了恐惧之心,深怕他会成为第二个吴三桂,再次起兵反抗清朝的统治。

因此,在当时满臣的领袖、暗地里都预谋要参周培公,欲置他于死地,以绝后患。

而对于康熙来说,他虽知道周培公对他,对清朝的忠心,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满朝文武和八旗将士的团结,比你周培公来,在朕的眼里要重要的多,所以不得不牺牲你”,是的,作为一国之君的康熙,他要考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虽他明知周培公对他的忠心,但为了大清,为了祖宗基业,他还是毅然的决定牺牲掉周培公,借此以保清朝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但是,康熙实在是舍不得杀掉这么一位劳苦功高,又忠心耿耿的臣子,于是他退而求其次,最终决定将其贬往盛京,这样既可维护八旗内部的稳定,又可保全周培公的安全。

而至于为何将他贬往盛京,在剧中康熙自己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盛京是满人的老家,朕把你撂在这儿,也是为了监视你”,是的盛京是满人的,地处东北的腹地,周边都是满人,把周培公放在这里,既方便监视,又可避免他造反。

如此,就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就因为他汉人的身份,他就得不被重用,就得被贬。

而后,康熙虽然想再次用周培公,去帮助自己收复台湾,但可惜的是数十年在盛京这一冰天雪地中的生活,早已让作为南方人的周培公伤病累累,在康熙到来时,他早已是时日无多。

可就是这样被康熙、清朝如此对待的周培公,在生命接近枯竭时,他依然对清朝是忠心耿耿的,心里想得还是清朝的基业。

临终前,康熙问他想要什么,他一句为自己的话都没有说,而是在得知康熙欲收复台湾时,他反而是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而后还殚心竭虑地为康熙提出了噶尔丹之祸的解决之策。

直到临死的那刻,周培公对清朝都是那样的忠心耿耿。

当然以上仅仅只是《康熙王朝》虚构的剧情,真正历史上周培公的功劳没那么大,而且死得也没有那样的动人与悲壮。

真实历史上,周培公唯一有迹可循的功劳就只有一件,那就是“劝降王辅臣”。

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

吴三桂兵出三贵,耿精忠兵出福建,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福建,台湾郑经兵出福建漳州、泉州等地,王辅臣叛于宁羌,与此同时四川土司、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亦举兵发清。

而后在不到二年的时间,清朝就丧失了半壁江山,形势可谓是万分危急,应对稍微不利,清朝就会分崩离析。

因此当时的康熙为了摆脱这一不利的局面,遂在1676年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征讨西北叛臣王辅臣,借此也调回驻扎在西北的重兵,然后前往南方平叛。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周培公出现了,周培公向图海建议道:“王辅臣谋反是情势所逼,是舍不得高官厚禄,这好比眼盲者渴望重见光明,又好比瘫痪者渴望重新站立。

所以如果朝廷派个的人前去劝诫,王辅臣必然会悬崖勒马,投降朝廷”。

而后,图海听从了周培公的建议,并让他前往前往劝降,之培公不辱使命,王辅臣再次归降清朝,如此清廷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西北的问题。

之后在平定王辅臣叛乱有大功的周培公被康熙亲自接见,而后被任命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

同年,周培公升任为山东登莱道,但由于其母病逝,他回乡丁忧三年。

1679年,周培公正式前往山东上任。

但在山东登莱道的任上周培公只做了三年,之后因与山东总兵官政见不和,又因汉人的身份并人打压,于是在1682年索性就辞官回乡。

1690年,噶尔丹举兵反清,赋闲在家的周培公立刻向康熙上奏平叛噶尔丹的计策。

康熙看后十分满意,遂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负责防范噶尔丹。

1701年,周培公病逝于盛京任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东晋平定谯蜀之战的战争过程,谯蜀是如何灭亡的

消灭了刘毅等人后,开始筹划讨伐收复蜀地。

选择元帅的时候,觉得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他认为西阳太守朱龄石既有勇武,又熟悉胜任官吏的职责,打算任用他。

大家却认为朱龄石的资历名望还轻,难以承当重任,刘裕却很看好他。

十二月,刘裕任命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统帅臧熹、蒯恩、刘钟等人前去讨伐蜀地,并把自己大军的一半共二万人配给他指挥。

臧熹是刘裕的妻弟,职位也比朱龄石高,但也接受朱龄石的统领。

刘裕与朱龄石秘密商量进攻取胜的方法,说:“刘敬宣以前进军到黄虎,没有建立什么功业便退回来了,所以,敌兵以为我们这次会从外水出发,又防备我们出其不意仍然还从内水进步,这样,他们一定会用重兵把守涪城,封锁内水。

如果我们进军黄虎,正中他们的计策。

现在,我们以大部队经过外水直取成都,另外派一支迷惑敌人的军队进攻内水,这是克敌制胜的奇计。

” 刘裕担心这个计划事先传扬出去,敌人摸清了自己的虚实动静,便另外写了一封信装在盒子里,交给朱龄石,在盒子上边写道:“到白帝城再打开。

”这几路大军虽然开始行动,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毛脩之坚决要求随大军出发,刘裕知道他家人被蜀人所杀,担心他到蜀地之后会大肆屠杀,而当地人也因为与毛脩之有宿怨,可能会选择拼死坚守抵抗,所以,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朱龄石的军队到达白帝城后,打开盒子里刘裕写的书信,上面说:“大部队全部从外水进攻成都,臧熹从中水进攻广汉,乘坐高大的战舰十几条,从内水向黄虎进发。

”(四川以岷外水,涪江为内水。

) 于是,几路大军火速向目标进发,谯纵果然命令谯道福带领着主力部队镇守涪城,用来防备从内水进攻的敌人。

朱龄石率大军抵达了平模,距离成都还有二百里。

成都王谯纵派遣侯晖、谯诜率领一万多人屯驻在平模,在江水两岸筑起城墙,抗拒敌兵。

朱龄石对刘钟说:“现在正赶上天气太热,但是敌兵地势险固又防守严密,进攻他们也不一定能够攻克,只是白白增加士兵的疲劳困顿和伤亡罢了,我想暂时停止进攻,等待时机,你看怎么样?” 刘钟断然否定,说:“不行,出发的时候我们扬言大部队是从内水进攻,谯道福所以才不敢放弃涪城。

现在大军到了这里,出乎敌人的,侯晖这帮家伙已经吓破了胆。

贼兵之所以挡住去路坚守险要,是因为他们害怕不敢迎战。

我们正应该趁他们非常害怕的时候,调动全部的精锐部队进攻他们,我们一定会胜利。

攻克平模之后,自然可以擂动战鼓勇往直前,成都也一定无法坚守了。

如果把进攻缓解下来,两军相持不下,他们就会了解到我们的虚实。

万一涪城的守军再忽然到来,把兵力合在一起抵抗我们,他们的人心也已经安定,良将也集结过来。

那么,我们希望对战又没有办法把敌人引出来,军中粮食又无法供应,我们的二万多人就要全部被蜀人所俘虏了。

”朱龄石听从了他的劝告,决定进攻。

诸将认为江北的城垣地势险要,守兵众多,所以打算先进攻江南的城池。

朱龄石说:“现在,我们即使屠灭了南城,也没有办法攻克北城,如果集中精锐攻克北城,那么南城我们不用挥旗进攻也会自动溃散的。

” 七月,朱龄石率领几支部队向北城发动了猛攻,从清晨开始作战,一直战至中午,烧掉了敌人的瞭望台,北城终于被攻克,斩杀了侯晖、谯诜,又带兵回师进攻南城,南城守军果然即刻溃散。

朱龄石把船留在江中,众军弃船登岸步行向成都进发,谯纵的大将谯抚之在牛脾屯军,谯小苟驻防打鼻。

臧熹进攻谯抚之,把他杀了,谯小苟听说这个消息,也全军崩溃,于是谯纵手下的那些军营,一听见东晋部队到来的消息,便都一个接一个地。

初五,谯纵放弃成都出逃,尚书令马耽把府库封存起来,等待东晋军队。

初九,朱龄石的军队进入成都,诛杀了谯纵同祖父的亲属,其余的人都安居如常,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

谯纵逃出成都后,先去辞别祖先的陵墓,他的女儿说:“逃跑也不一定能逃脱,只能得到更多的侮辱,同样是死,可以死在祖先的墓旁。

”谯纵不听。

谯道福听说平模失守,从涪城率领精锐部队五千人日夜兼程赶来救援,谯纵前去投奔他。

谯道福看见谯纵,地说:“大丈夫有这样的功名事业,却把它丢弃了,你还要回到哪里去!人谁能不死,怎么能怕成你这个样子!”又把佩剑狠狠地向谯纵掷去,砍中了他的马鞍。

谯纵只好离去,走投无路之下自己上吊而死。

当地人把他的脑袋看下来,送给了朱龄石。

谯道福又对部众们说:“蜀国的生存和灭亡,其实是维系在我的身上,不在谯王的身上。

现在我还活着,因此,还足以进行一次决战。

”部下都表示同意,谯道福把全部的金银财宝分发给手下的人,众人接过东西后,却全都逃走了。

谯道福无奈,只身逃到獠人部落中,被杜瑾抓住,送交给东晋军,就在军营门前被斩首。

朱龄石把马耽放逐到越嶲(xi),马耽对部下说:“朱候不把我送往京师,是因他盗取府库财物甚多,打算将我杀人灭口,我必定难逃一劫。

”于是,沐浴之后,躺在床上,自缢而死。

没多久,朱龄石的使者果然到了,砍下了他尸体上的人头。

朱龄石派沈叔戍守涪城,蜀人侯产德叛乱,沈叔击溃了叛军,将侯产德斩首。

本来,朱龄石平定蜀地之时,所诛杀的人只限于谯纵一族的后裔,侯产德事件发生后,许多人被牵连进去,朱龄石下令彻底追究,于是被杀死的人很多。

东廷因朱龄石平蜀有功,进号辅国将军,下令让他监六郡军事,赐爵丰城县候,食邑千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为什么史家认为庞统看成刘备平定四川的第一功臣?

杀掉了杨怀、高沛之后,顺利攻占了涪陵。

涪陵是益州重镇,且是前往荆州的关口。

涪陵在手,荆州的援兵就可以持续进入益州,拿下益州,指日可待。

刘备很高兴,在涪陵大宴宾客。

当时,一些的降臣也在宴会上,;刘备喝了点酒,高兴的过了头,忘了掩饰自己的心里,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一听,就知道不妙。

作为一贯标榜仁德的刘备,怎么能够在攻占他人国家之后,宣称自己很开心呢。

庞统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刘备当时已经大醉,没有听出庞统言语中劝谏的意思,反而大怒反驳说,当日周,也是大兴歌舞,难道周武王就不是仁德之君吗?刘备以周武王自命,把刘璋看成残暴的,可以相见在座的刘璋降臣,心中是多么羞愧。

而刘璋大营中的将士一旦知道这些话,必将,反对刘备。

刘备说:“卿言不当,宜速起出!”把第一功臣庞统竟然给当众哄了出去。

不久之后,刘备也觉得自己做的过分,于是邀请庞统回来。

刘备还有些自顾脸面,问庞统:“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刚才的事情到底是谁的过错呢?庞统回答:“君臣俱失。

”咱们都有错。

于是,刘备大笑,继续喝酒。

不久,刘备军队进攻雒城,雒城乃是益州最重要的要塞,雒城攻陷就可以直接包围成都。

刘璋部下殊死抵抗,刘备军团围攻雒城前后一年有余。

为避免时间延误,拖垮军团,庞统亲自上阵指挥。

可惜在进攻之时,被流箭射中,不久死去,年仅三十六岁。

不过,庞统虽然死去,可是已经为刘备奠定夺取益州的根基。

不久之后雒城拿下,刘璋旋即投降,益州平定。

因此,在评定功臣之时,庞统被看成夺取益州的第一等功臣。

至于入川,确实是在庞统死去之后。

但是,正史当中不像演义,并非是因为庞统去世,益州难以攻占,诸葛亮才前往辅佐刘备。

而是益州大局已定,诸葛亮必须前往管理政事。

诸葛亮最擅长的工作并非出谋划策,而是安邦定国。

也就是说,庞统的死去,对于刘备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损失,于是刘备才会。

但是,庞统已经帮助刘备夺取了益州,在当时已经完成了诸葛亮隆中对策当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此时庞统去世,并不会影响刘备未来的谋划。

之后,法正帮助刘备夺取了汉中,在汉中会战当中成功斩杀曹魏大将,击败数十万曹军。

当时的蜀汉虽然说只拥有益州、荆州两州之地,可是地势险要,物产丰富,隐然成为鼎立之中最强大的一国。

虽然说后来战败,荆州被东吴夺取,可刘备随即发动伐吴大战,荆州地盘很快又被刘备夺回。

可以说,庞统死亡也好,关羽败亡也好,其实都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刘备集团的力量。

在当时,刘备是很有机会也有实力灭掉东吴一统江南的。

只是刘备过于自,妄自尊大,轻视,结果兵败夷陵,使得蜀汉彻底失去了荆州之地。

荆州一旦失去,蜀汉就必须从祁山出兵,敌人虽然难以进攻,可是出兵也路途遥远。

诸葛亮多番北伐,都是因为粮食匮乏而退兵,和荆州的失去关系重大。

随机文章黑暗森林法则是什么,人类或早被外星文明当成猎物(传霍金认可)揭秘西安活死人墓有多深,王重阳曾在这里修仙得道(腾飞之地)比恐龙更可怕13种动物,史前恐象能杀死霸王龙(凶猛无比)物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时刻指的是特定的时间/点与线的区别可怕的太阳系皮壳理论,人们看到的太阳系都是假象(阴谋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周培公平定三藩有功却不得善终 历史上的周培公又是什么样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