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琦善看法:认为不改变习惯抵御不了洋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9 点击数:
简介:晚清大臣琦善是个倒霉的角色,1840年在广东缴烟引起战争,他临时接任,实在是为林则徐擦屁股。

他经过外交、战争的双重努力后,发觉对抗之不可行,自作主张与英国签订了

【千问解读】

晚清大臣琦善是个倒霉的角色,1840年在广东缴烟引起战争,他临时接任,实在是为林则徐擦屁股。

他经过外交、战争的双重努力后,发觉对抗之不可行,自作主张与英国签订了求和的《穿鼻条约》,已是在当时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损失最小的结果。

但朝廷那时候尚不理解己方和对方的真正实力差距,认为琦善此举是卖国求荣,将其锁拿解京,查抄家产,发军台。

后来英国炮舰北上,连下吴淞、上海并占领镇江,此时朝廷才知对方厉害,经反复谈判签下《南京条约》,其实与琦善之前的主张并无多大区别。

当时的事后明白错怪了琦善,又重新起用他,让他做了驻藏大臣,后又任过四川总督、陕甘总督等。

琦善最后病死于剿灭的战争中。

琦善担任驻藏大臣期间,侦办过一个外国人擅闯藏区的案子,被扣的外国人叫古伯察,是个法国神父。

古伯察后来在回忆录中写下了他与琦善的一段交往,其中提到了琦善对鸦片战争、对政局、对中外政治制度的看法,现在读起来颇有意思。

在古伯察的描述中,当时六十多岁的琦善是他们“在中国人中所遇到过的最为庄重、最为和蔼可亲和最为才华横溢者”,他喜欢夸耀自己对西方文化和欧洲事务的了解,喜欢当众阐释自己关于西方的知识,但当被提到他的短暂的两广总督经历时,他表现得很不自然。

在他们彼此熟悉之后,琦善向古伯察打听义律(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的商务代表,在当时起大使的作用)的消息,他对义律颇为赞赏,也很为对方的遭遇担忧,他说:“义律心肠很好,但他不会做决定。

他被处死了还是被流放了?”当古伯察告诉他英国并没有中国这样的制度,失败的官员仅仅下台即可时,琦善很感慨:“你们的官吏们比我们幸运。

”“我们的皇帝不能知道一切,但他却判决一切,而任何人又从不敢对他的行为。

如果皇帝说这是白的,那么我们就要跪下来说‘是,这是白色的。

’如果他接着指着同一物品说‘这是黑色的。

’那么我们就必须重新跪下并回答说:‘是,这是黑色的。

’皇帝可能会对有胆量指出错误的人这样讲:‘你说得对。

’但他同时便令人将此人绞死或者斩首。

”“我们不像你们有个‘众头议’(指众议院)。

如果你们的皇帝逆正义而行,那么你们的众头议会出来阻止他的旨意。

” 琦善还讲了1839年皇帝如何处理与英国人的重大交涉事件。

皇帝召集了包括他在内的军机处八名中堂,向他们介绍了南方发生的事情。

他对他们说,有些来自西方的海上冒险家们表现出了反叛和不服皇名的事件,应缉拿他们并严惩不贷,以便对所有那些试图模仿他们不端行为的人做出儆戒……皇帝表达了其观点后,就询问军机处的意见,四名满族中堂马上跪倒奏道:“喳!主子的吩咐。

”四名汉族中堂也马上跪倒并奏道:“是!皇帝的天恩。

”除此之外,再未补充任何话。

琦善说,他个人坚中国人无力抵抗欧洲人,除非是改进武器和改变古老的习惯。

但他从来都小心谨慎地不敢向皇帝呈奏,因为当这一上奏不准时,他就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随机文章美国版花木兰!为了参加独立战争22岁的她女扮男装上战场人类为什么不把火山浇灭,岩浆能融化地球万物/无能无力内蒙古4米巨人是真的吗,巨人遗骸发现即被送往秘密基地汶川地震是龙脉在移动,四川龙脉诞生出真龙致大地裂开(中华腾飞)太阳内部是聚变还是裂变,氢元素聚变成氦/未来或被木星取代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晚清经济不是很发达哪来那么多钱买军舰?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从年间开始,国力的就江河日下,逐渐衰落。

到了晚清时,情况更是糟糕。

内有起义动乱,外有列强逼迫,一种快要朝代灭亡的感觉,涌上清朝统治者的心头。

从国防角度讲,西北边塞直接面临陆地威胁。

广阔的海岸线,又让列强的舰船可以直接登陆。

所以,清朝一度在“塞防”,或者“海防”的问题上争论不休。

可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毕竟都很重要。

最终决定,同时防守。

可是,两边都同样棘手。

尤其是海防。

中国自以来,就开始推行海禁政策,朝廷对海军的发展,一直不是很投入。

虽然有水师,但更适合在江河上捉拿盗贼,完全不适合在海上作战。

尤其是面对工业革命后的西方舰船。

完全不在同一个时代的差距。

除了技术的差距,经费上,清朝也有明显不足。

不管在世界哪一个国家,任何时候,想要筹建海军,都必须投入大把银子。

充足的经费是发展海军的必要条件。

可是,晚清时,国库已经十分困窘。

尤其是东南经历战火后,十几年都无常交税,对国库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每年国库,基本只能做到收入支出持平,甚至还常常亏空。

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

这四支海军,虽然实力各有不同,但并不都是特别差。

其中,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水师使用的舰船,基本以国产为主。

占据经费较少,但实力较低。

北洋海军的舰船,基本从国外采购。

战斗力最高,但费用也是最多的。

因为舰船是外国人造的,在价格上,清朝根本没有什么谈判的余地。

除了前期购置舰船炮弹需要很多钱,平时训练、维护、官兵军饷,也要耗费一大笔军费。

光绪元年五月,由执掌中枢的恭亲王奕訢带头,以皇帝名字下令,由李鸿章筹办海军事务。

但是,如何筹集这笔军费,依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既然国库没钱,又不打算向外国银行借外债,就只能向地方筹钱了。

同年七月,恭亲王奕訢会同户部商议,从沿海关税以及各省厘金中,每年划定400万两,交给南洋海军、北洋海军充作军费。

具体来说,就是从粤海、潮州、闽海、浙海、山海关五个关口,以及台湾沪尾、打狗两个港口抽调两百万两左右的关税。

各省厘金,主要从较为富裕省份中抽调。

按照计划,江苏、浙江各提厘金每年40万两,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各提厘金30万两,也是两百万两白银。

如果按照两支海军的军费投入,不能算充裕,但也勉强足够支配。

更何况,当时南洋大臣沈保帧愿意把南洋军费先划拨北洋,供北洋海军发展。

不过,在实际情况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沿海关税拿出来比较容易,但厘金的抽调却很难。

因为厘金的款想,原本是各地督抚自行征收的赋税。

晚清时,朝廷国库没钱,厘金占据地方收入很大一部分。

现在要他们痛快把这笔钱拿出来,肯定没那么容易。

虽然还是要拿,却可能出现拖延,或者少拿的情况。

李鸿章虽然是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却没有足够的权限,逼着各地督抚交钱。

而且,海军军费,也常会被挪作它用。

光绪三年三月,清朝决定,把原本从沿海关税中调拨给海军的200多万两军费调拨一半,充作西征军饷,增加西北“塞防”的力量。

除此之外,各地腾挪海军军费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山西、河南遭遇灾荒,朝廷从海军军费中挪走20余万两。

河南需要买米赈灾,又挪去4万两。

甚至皇帝去世后,为他修建陵墓,也从海军军费中挪走4万两。

其余细琐款项,各是不胜列举。

这样一来,海军军费必然出现不足。

再加上各地厘金拖欠,军费只能从其他办法入手。

为了补充军费的不足,李鸿章从淮军和长芦运库银挪116万两,又动用直隶海防捐112.8万两。

光绪十一年,海军衙门成立,由李鸿章担任,因此权限提高,可以逼着各地督抚认缴军费,这才总算勉强填补上的海军军费的不足。

清朝才有了后来海军的成立。

随机文章打败甄嬛被翻牌子⋯淳常在哪裡傻白甜?1句话让她露出马脚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天坑,世界上最深水洞(达到339米)盘点中国十大天坑,夺得多项天坑世界之最(最深/最大/最多)最高维空间是什么,或是无数三维空间的合集(无依据)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的意思,尿床/虐待动物/纵火成麦当劳三定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老生三鼎甲是哪位?晚清时期四大徽班进京的三大领袖人物简介

进京三杰,即晚期四大徽班进京的三大领袖人物,分别是:程长庚1811-1880(徽派),余三胜1802-1866(汉派),张二奎1813-1860(京派)。

程长庚(1811年11月22日-1880年01月24日),名椿,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市人。

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程长庚幼年在徽班坐科,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后为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

、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

历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

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

程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余三胜(1802-1866),原名开龙,字起云,湖北省罗田县天堂寨七娘山村上余湾人。

幼学汉戏,工老生,后 改唱京剧。

清末年赴天津加入"群雅轩"票房。

道光初年入北京,隶"春台班",至道光中期,蜚声梨园,是国粹"京剧"创始人之一。

余精文墨,善口才,文武兼长,富于创新。

在徽调汉剧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首将汉调皮簧和徽调皮簧相结合,并吸收昆曲梆子的演唱特点,创作皮簧唱腔;又揉西皮、二簧、"花腔"为一体,创制二簧反调。

在念白上,将汉调基本语音与京、徽语音相结合。

善于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青衣小腔溶于老生唱腔之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为后辈所仿效。

《都门杂咏》有诗云:"时尚黄腔似喊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倚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

天津第一代泥塑匠张明山塑造余三胜饰《黄鹤楼》中泥塑一座,被京剧界尊为"祖师爷"。

张二奎(1814--1864),原名士元,字子英。

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剧三鼎甲,一时声名在程、余之上。

惜舞台生命不长,出生:1814年,嘉庆十九年(甲戌);逝世:1864年,同治三年(甲子)。

张二奎清道光时任都水司经承,因酷爱京剧,被上司撤职。

24岁开始下海,创立了奎派。

张二奎唱以京音为主,代表剧目有:《金水桥》、《打金砖》、《回笼鸽》、《取荥阳》、《五雷阵》及《四郎探母》等。

张二奎出生地历来说法不一。

在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一些梨园资料上,就已经有一说是北京人,一说是天津人,还有一说是浙江人,但大部分人认为他是直隶衡水人。

在他的家乡,流传着他的许多和戏剧有关的故事。

这个村子自古有演戏的传统,嗜戏如命,清末就有赵喜顺等人成立的戏班,还涌现了享誉冀鲁两省的民间胡器艺人赵庆章。

到了建国初,村里成立了大众剧团,排演了《小女婿》、《柳树井》、《豆汁记》等多部戏剧。

1958年,这个村子为刚成立的衡水评剧团输送了七八名骨干艺术人才。

这种尚戏之风确实同张二奎有深厚渊源。

由于张二奎这颗梨园巨星过早陨落,关于他的史料和传说比与其同时代的余三胜、程长庚少得多,但值得肯定的是,他热爱戏剧事业,因之而失去功名,又因之而取得巨大成就,他代表衡水人为京剧艺术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如今,余三胜、程长庚都有传记传世,而唯独与他们同领风骚的张二奎没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随机文章鬼不敢欺负的五种人,连鬼都怕的五种人/鬼都避而远之吸血鬼的始祖该隐,杀死弟弟与妹妹结婚生子(被上帝诅咒)恐惧魔王迪亚波罗,勾引王子占据身体和灵魂(天堂最大敌人)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恐怖,实验证明世界虚假(造物主玩弄你的人生)如厕遇马桶爆炸事件,女子如厕遇马桶爆炸/险些丢掉性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晚清重臣琦善看法:认为不改变习惯抵御不了洋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