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古时候历史上的十二次人口大衰退
【千问解读】
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为了争夺生存权,中国古代的战争非常频繁,一打仗老百姓就要遭殃,有诗人因此写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如果有百八十年不打仗,老百姓就要的称之为“某某盛世”。
至于战争有多么残酷,小编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十次人口大衰退,您就明白了。
1、秦末农民战争。
从公元前209年起义开始,到公元前202年称帝结束,共历7年。
据《·平准书》记载,原来的万户大邑都只剩下两三千户,原来人口的70%都死亡了。
也就是说,末年全国的2000多万人口,到汉初的时候也就只有800万左右,一千多万人死于这场战争。
2、西汉末年混战。
公元2年,西汉人口5959万。
经过西汉末年的称帝、绿林军起义、赤眉军起义、铜马军起义等事件,到称帝的公元25年,人口只剩下1800万,损失率达69%。
20年间,西安的人口从68万减到28万,大荔从91万减到14万,兴平县从83万减到9万,绥远县从69万减到2万。
3、末年的大混战。
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
经过和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
为此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4、,混战。
后,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民族趁机占领北方,史称五胡十六国。
由于胡人生性残暴,丧尽天良的大屠杀政策导致华夏人口严重减少,汉民族人口数从800万锐减到100多万,直到发布杀胡令后,情况才稍有改观。
长江以南的情况也不咋地,南朝刘宋辖有469万人口,到南陈灭亡时只剩200万人,损失率达60%。
5、隋乱。
隋末至唐初,从公元611年到公元628年的18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有50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15万人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
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人口由公元606年的4602万人,减到639年的1235万人,损失率73%。
6、。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历时8年。
为夺回江山,竟乞求匈奴、回纥帮忙收复洛阳,应允其任意抢掠三日,使洛阳成了一片废墟。
历时8年的残杀,使黄河流域萧条凄惨,人烟断绝,兽游鬼哭。
中国人口从900万户锐减至200万户,3/4的人惨死于变乱之中,残存者以纸为衣。
公元755年,全国有5292万人口,到760年,全国人口仅余1699万。
损失率68%。
7、唐末之乱及。
当时有一句俗语:“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
”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
唐末到五代十国,前后历时80年,中国内外一片混战,亿万。
前后58个皇帝,有42个死于非命。
(841年-846年在位)时,全国有496万户,后(955年-960年在位)进,仅余120万户,到宋初为200万户,损失率76%。
8、元灭。
宋宣和三年(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
到元初至元十一年(1274年),人口仅剩887万。
在金和蒙古军队的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
损失率高达91%。
9、元末混战。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元末的红巾军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淮河以北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多次与元军主力交锋,重创了,淮河以南的则趁元朝内讧之际,打败江南的各个割据势力。
遗憾的是,由于元朝的统治能力低下,小编未能查到史书中对元朝人口数的确切记载,只有一个学者的估计值8758万到1.24亿之间,而明初的人口约5800万,损失率约在54%。
10、明末混战。
从起义到灭亡,明末清初共混战54年。
期间有李自成进京、屠四川、满清入关。
据史料记载,张献忠的屠杀与清兵入侵,使四川人口由600多万锐减至50万,只剩下10%左右。
满清占领辽宁后共杀辽民300多万,掠济南城中积尸13万,扬州十日死者达80余万,嘉兴三屠死了50多万。
明末全国人口为1亿,到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
锐减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
11、清代的白莲教起义(1796-1805)。
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9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204个,抗击清政府从16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400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20余名。
清政府耗费军费2亿两,相当于4年的财政收入。
据记载,五十一年(1786年),全国人口为3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全国人口为2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1亿人口。
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逐渐走向衰落。
12、起义。
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最多时有100万人口,三年(1864年),率湘军攻入“天京”后,杀害数十万人。
到登基时,南京只剩下不到50万人口。
太平天国爆发(1851年)前夕,中国人口为4.3亿。
太平天国失败(1863年)后,中国人口只剩下2.3亿人。
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2亿人,其中只有4000万人直接死于战争,这是何等的残酷!以后直到1911年,全国人口才恢复到3.4亿人。
随机文章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射40颗导航卫星/精度堪比GPS科学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十大世界重大科学发现(颠覆人的三观)人类何时能发现外星生命,20年内肯定会发现/高等智慧文明可能性低狗为什么不能吃葡萄,葡萄对狗是剧毒/引起急性肾衰竭(致死率近半)等离子武器是干嘛的,等离子武器的威力惊呆专家/堪比小太阳爆炸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你以为古时候都是一夫多妻的,但是平民纳妾要这些条件!
曾经有个外国记者质问以遗老自居的辜鸿铭,以为中国的妻妾制度乃是文明之渊薮,辜鸿铭悠然地指着面前的茶盘中的茶壶和茶杯,笑道:“一个茶壶可以配四个茶杯,你听说过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的么?” 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人们以风流自命,纳“小星”,富人纳侧室,娶“外宅”,收“通房丫头”,乃至姨太太成群,都是司空见惯之事。
辜鸿铭留过洋,娶过妾,研究的是中国的经典,不过他的这个讲法其实大谬不然,只能骗骗洋鬼子。
事实上,一夫多妻制从西周以来就没有市场,他把中国的妻妾制度当成是一夫多妻制,简直是。
性学专家潘光旦就曾说:“一夫一妻在中国也有天经地义的地位。
不过因为同时承认妾的制度,此种天经地义的禁锢的力量并没西洋的那般大。
……中国的婚姻是始终以一夫一妻为骨干的;一夫一妻是常经,妾制是权变。
” 妾的地位到底如何?我们不妨先看看讲的笑话,虽然他是个严肃的人,而且口吃,不过偶尔讲起笑话来,杀伤力还是挺强的。
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
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这个故事是说,卫国有一对夫妻,妻子求神明保佑,许下心愿:让我凭空得到一百束布匹吧。
他的丈夫就很不满了,抱怨道:这也太少了吧。
妻子说道:如果更多一点,你就会去买妾了。
故事里头描写的显然是一对平民夫妻,可是他们居然商量着买妾进门,这意味着,在市场上妾的价格不高,当然可能要比一百束布匹高一些,但也高不到哪里去。
《孟子》中所说“齐人有一妾”的故事中,那“齐人”是个乞丐,但他也有妾。
妾的价格如此低廉会造成的一个问题很快引起政治家的关注,西汉的《盐铁论》就记载了一位贤良的看法—— “古者夫妇之好,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道。
及后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
今诸侯百数,卿大夫十数,中者侍御,富者盈室。
是以女或旷怨失时,男或放死无匹。
” 也就是说,古代流行的是一夫一妻制,除了王公贵族,平民纳妾是不提倡的,不过,到了西汉,更没有人把这个当回事了。
现在则被提升到“女或旷怨失时,男或放死无匹”的阴阳不协的政治高度上。
事实上,历朝历代并不提倡平民纳妾,而且还有所限制,这点倒是可以从《明会典·律例四》中得到旁证:“民年四十以上无子听之。
”也就是说,老百姓纳妾需要满足两项条件:一是四十岁以上;二是没有孩子。
由此可知,政府对平民纳妾是有限制的。
准确地说,娶妾其实是作为对王公贵族的一种酬佣,一种福利,所以《白虎通义·嫁娶》更明确地指出:“卿大夫一妻二妾者何?尊贤重继嗣也。
不备侄娣(指不能像天子和诸侯那样有‘侄娣从嫁’)者何?北面之臣贱,势不足尽人骨肉之亲。
……士一妻一妾何?下卿大夫礼也。
” 不过既然“富者盈室”,老百姓当然不服气,末年的黄巾之乱,应该说,有部分原因是老百姓为了争取自己的性权利而做的斗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很多的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信,看看其理论指导书《太平经》就知道了,上面就特意提到“一男二女法”: 太皇天上平气将到,当纯法天。
故令一男者当得二女,以象阴阳。
阳数奇,阴数偶也。
乃太和之气到也。
……故使一男二女也。
一男两女,这就不是一夫一妻制了,而是一夫多妻制,而且上升到阴阳天人感应的政治高度。
书中还提到王者可得到更多的女子,每州一个,以应九州之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日本拿出三条铁证,拒绝韩国要求,不修改韩国曾是中国的附属国
而一向爱篡改 历史 的日本文部省这次却强烈拒绝,并且提出三条铁证。
韩国历史教科书 第一:国号来自中国皇帝赐名 在古代,中国十分强大,而作为中国的附属国是很多小国觉得十分荣幸的一件事情,这些小国都热衷于向中国皇帝祈求赐予国号、国名等。
可以说,现在亚洲大部分国家的国名都沿袭曾经中国皇帝赐予给他们国家的国号,甚至包括日本! 而朝鲜国号的来由,同样与中国皇帝有关。
公元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
当时朝鲜已是中国的附属国,李成桂为了得到的认可支持,派使者请赐予国号。
朱元璋认为其“朝日鲜明”,裁定其国号为朝鲜。
这一历史无论是在朝鲜还是中国都有很多的记载。
时期,日本进攻朝鲜,朝鲜几乎亡国,全赖明朝的全力支持才得以周全。
明太祖朱元璋 第二:朝鲜向中国进贡 日本专家指出,自开始,朝鲜就开始向中国进贡大量的特产和美女。
而中国人很熟悉朝鲜盛产人参,这是因为历史上朝鲜就将大量的人参作为特产献给中国。
而自开始,朝鲜开始进贡美女,一时间,元朝和明朝朝廷形成一种攀比之风,谁家来自朝鲜的女奴少,谁就会被耻笑。
第三:朝鲜国王跪地迎接清朝使者 明朝灭亡后,朝鲜以为摆脱的机会到了,拒不承认清朝和进贡,还时常作乱。
清朝建立者对朝鲜发动战争,没几天便征服了朝鲜,俘虏朝鲜王族几百人作为人质另外俘虏了近50万的朝鲜人,朝鲜国王这才臣服于清朝。
每次清朝派来使者,朝鲜的国王都要去汉城的迎恩门跪拜迎接使者,在慕华馆接待使者。
这对一个国家来说真是一段屈辱,因此韩国至今对此只字不提。
如今,韩国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实在是可笑,我想除了日本提出的三条铁证,应该还有千千万万条可以证实“朝鲜在历史上曾是中国附属国”的证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