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位继承秘诀:保住皇位为什么得多杀宰相?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多荒唐事,历史好像走入了一个怪圈,杀戮与被杀戮,怎么都走不出来。

南齐朝即帝位后,数次同身边亲近的人密谋诛杀大臣,每次都突然行动,主意坚定,没有半点迟疑之心,搞得这帮大臣们人人自危,难以自我保全,早上还在朝堂之上,晚上可能脑袋就搬家了。

萧宝卷在位共二年八个月,继位之年便开始大规模诛杀大臣,有的是有理由的,而大多数根本没理由。

查《南史萧宝卷本纪》中诛杀大臣的情况: 一、永元元年七月,丙戊,杀尚书仆射江祏、侍中江祀。

二、八月,戊午,斩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

此人因个人目的反叛而被诛杀。

三、九月,甲辰,杀尚书左仆射萧坦之,左卫将军曹武。

戊午,杀领军将军刘暄。

壬戌,以频杀大臣,大赦。

四、十月,冬。

乙未,诛杀尚书令新任司空徐孝嗣,诛杀右仆射新任镇军将军沈文季。

五、十二月,乙酉,斩杀陈显达。

此人因不满萧宝卷荒淫残暴,起兵反叛, 六、永元二年十月,冬,乙卯,诛杀尚书令萧懿。

这里所录仅是萧宝卷诛所杀朝中大臣,宰相,就有十位之多,还有更多的其他官员被杀不在记录当中。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这么多大臣被诛杀,以至于为平息凶怨而宣布大赦。

有萧宝卷如此大规模的诛杀大臣,有其昏聩无知的一面,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父亲父明帝萧鸾的临终告诫。

据《南史萧宝卷本纪》:“明帝临崩,属后事,以昌隆为戒,曰:‘做事不可在人后。

’故委任群小,诛诸宰臣,无不如意。

”所谓“昌隆为戒”就是萧鸾本人在昌隆年间做为辅政大臣,先后废掉高、武的后人萧昭业和萧昭文,夺位称帝。

他自己是这么干的,所以他也特别害怕别人也这么夺位称帝。

这应该是萧宝卷如此擅杀宰臣的主要原因。

萧宝卷无才无德,荒唐无道,大肆杀戮,不仅不把这些朝臣当回事,而且视国事为儿戏,这里举一例,据《南史萧宝卷本纪》:“二年元会,食后方出,朝贺裁竟,便还殿序寝,自已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菜色。

比起就会,匆遽而罢。

”每年一度的元会,祭天、祭地、祭鬼神、祭先人,很隆重的一件事,规定是要斋戒而不能进食,但是萧宝卷是先吃完才参会的,而且仪式未完,他便睡觉去了,大概头天荒唐到半夜,支撑不住了。

把这般朝臣往哪儿一丢就是四个时辰,从早上到下午八个小时,,连冻带饿,年轻人都撑不住,何况这般年老的宰臣。

再举一例,据《南史萧宝卷本纪》:“台阁奏案,月数十日乃报,或不知所在。

阉竖以纸包裹鱼肉还家,并是五省黄案。

”各地向朝廷的奏案,或数十日才予以答复,或者根本就找不着了。

更为荒唐的是这些重要的公文竟被人拿去包鱼包肉。

萧宝卷荒唐无道,祸害百姓,夺人财富,极尽奢靡。

在位不过二年多,却好营建,,又“性急暴,所作便欲速成。

”举一例,萧宝卷营建宫殿庭院,据《南史萧宝卷本纪》:“当暑种树,朝种夕死,死而复种,率无一生。

于是征求人家,望树便取,毁彻墙屋,以移置之。

大树合抱,亦皆移掘,插叶系华取玩俄顷。

划取细草,来植阶庭,烈日之中,至便焦燥。

纷纭往复,无复已极。

山石皆涂以采色,跨池水立紫阁诸楼,壁上画男女私亵之像。

”看到这样的描述,就感觉历史是重复的过去的事情今天同样有。

萧宝卷不好政事,却喜欢市肆买卖,他设店卖肉,自己当起了屠夫,老婆潘妃当垆沽酒。

据《南史萧宝卷本纪》,“埭(坝)上设店,坐而屠肉。

”当时老百歌道:“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我读历史到这种地方,常常很感慨,历史犹如一盏明灯,它可以照亮现实。

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难道这些大臣官员就这么伸着脖子等死吗?况且废昏立明本是宰相应经的职责,也是从古到今的宪章大法。

然而选择需要勇气,需要智慧和魄力。

有的人就是在犹豫当中不仅使国家受损,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害了自己的家人。

枝江文忠公徐孝嗣,是个文士,据《南史徐孝嗣传》:“孝嗣爱好文学,器量弘雅,不以权势自居,故见容明帝之世。

”待萧宝卷继位,徐孝嗣依然是待人处事圆滑周到,不露棱角,因此虽然官高名显但犹自得以久存,未被除去。

虎贲中郎将许准给徐孝嗣讲述当前的时事要害,劝说他废去东昏侯萧宝卷,另立新帝。

徐孝嗣长久迟疑难决,认为欲行此事一定不能动用干戈,必须是要等待出游的机会,关闭城门,召集群臣百官一起商议,把东昏侯废掉。

丰忠宪侯沈文季也看到了危险,以年纪大且有病在身为由,不参与朝政,他的侄子侍中沈昭略看透了他是装病以求避祸自保,对他说:“阿父年六十为员外仆射,欲求免乎?”你想以此而免祸自保吗?沈文季笑着不吭声。

徐孝嗣这里犹豫不决,那里萧宝卷终于动手。

公元499年十月二十三日,东昏侯萧宝卷把徐孝嗣、沈文季、沈昭略三人召入华林省,沈文季虽然认为自己已退出“江湖”,但萧宝卷还是没有放过他。

沈文季上了车子,回过头来说:“此行恐往而不返。

”东昏侯指使外监茹法珍赐他们毒酒。

三人一同被毒杀。

萧宝卷杀大臣不是一个人,一杀就是一家。

徐孝嗣的儿子徐演娶了武康公主为妻,另一个儿子徐况娶了为妻,虽然贵为驸马,也都不能免死,因受父亲的牵连而被杀。

沈文季的家人亦不能免。

公元501年十二月,萧宝卷在变乱中被人杀死在含德殿内,年十九岁。

萧宝卷听了他父亲的话,滥杀大臣,不仅皇位没有保住,自己也死于非命。

随机文章海上屠夫鹰击-83反舰导弹,威力最强的近程反舰导弹老子参透了宇宙真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诠释宇宙奥妙世上有神仙的十大证据有哪些,真实巨蟒渡劫/修真成仙/神仙下凡事件温弥尔古丹岛在哪里,俄罗斯千岛群岛中(9000年前火山喷发形成)帝王计划中的怪兽介绍,身高31米的金刚实力恐倒数第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传给儿子?

961年杜病重,召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即)让幼子(即)当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所以你百年以后应该把帝位传给你兄弟光义,光义百年后再传给三第光美,光美再传给你的长子德昭。

赵匡胤表示同意,也做出了承诺,于是杜太后让丞相赵普把他们母子之间的对话记录下来,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但是,这种说法似乎有点不能完全让人信服,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长子赵德昭已经14岁了,次子赵的芳也已经8岁,公元976年赵匡胤驾崩,他做了17年皇帝当时年龄50岁,也就是说在那时他的长子已经28多岁,完全不存在幼帝执政的情况,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况且,金匮之盟是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于是另一个历史事件烛影斧声被演绎的绘声绘色,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朔风凛冽,大雪飞扬,突然命人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赶到后,宋太祖表示要商议国家大事,屏退了左右侍从,独自与赵光义酌酒对饮。

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宫女远远看见殿内烛火摇晃不定,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其余的人只能在远处看到宫室里烛光下人影晃动,且听到斧钺击物的碰撞声,等赵光义离开后,宦官宫女们进去一看,太祖早已驾崩了,享年五十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烛影斧声。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从太祖后期来看和赵广义的关系并不和睦,赵匡胤想把都城开封迁往洛阳,就因为赵广义是开封府尹掌管太多的军事要务,宋太祖显然已经感到自己的兄弟对自己有莫大的威胁,而赵匡胤最后死得也很糊涂,看宋载他的死文字也非常的少,从赵广义后来毒死李后主来看,太祖很可能是被赵光义毒死。

赵广义登上皇位后,发动对辽战争,希望收回幽云十六州,但在高粱河决战中大败,赵光义只身逃离,差点被俘,赵光义大败后曾经失踪一段时间,朝廷内怀疑其已死,有人提议让赵德昭继位,赵光义回皇宫后得知此事,不久赵德昭自杀(死时29岁)。

三年后八贤王赵德芳暴毙(死时25岁),赵光义开始整自己三弟赵廷美(赵匡美),诬陷其谋反,发往边疆流放,并且修改皇族名录,说赵廷美是养子,根本不配是皇族,赵廷美在流放途中病死。

赵光义迫害皇族的做法,遭到他的大儿子(太子)的反对,太子最后竟然以装疯焚烧宫殿来抗议,赵光义被迫转立二儿子为太子,没想到他的二儿子在一次家庭纠纷中被自己的小妾误杀,最后继位的是赵光义的最后的小儿子。

耐人寻味的是,宋太宗的后裔在北宋灭亡时全被女真人掳掠到北方去了,到了宋高宗没有儿子,帝位只好由宋太祖的后裔(德芳的第六代孙)继承,而南宋的第五代皇帝则是赵德昭的第九代孙,这样,从南宋的第二代皇帝开始,帝位一直由宋太祖的子孙继承,宋太宗系统从此中断。

随机文章外道魔像vs人柱力,九尾人柱力集齐面前能与魔像一战空天母舰真的会有吗,十万吨的空天航母想要上天(痴人说梦)揭秘广西桂平挖蛇事件是真的吗,17米的大蛇吓晕司机/咬死两工人雷暴不过河指的是,一句中国谚语解释热雷暴/过河很危险(切记)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伏尔泰揭露事物的两面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末代帝王溥仪:为什么能够三次登上皇位?

中国自从公元前221年称,到公元1912年即宣统三年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的两千三百一十二年中,有四百九十二人做了皇帝。

纵观这两千多年来实行帝制的历史,这些皇帝大都一生仅坐了一次皇帝大位,而唯独末代皇帝溥仪不厌其烦地接连做了三次皇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三起三落的皇帝。

提到溥仪,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满清十二帝最后的一位皇帝,是为宣统皇帝。

他在这十二个皇帝当中,有六个独到之处,一是十二个皇帝当中最后的一位皇帝,二是登基时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帝,三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四是没有庙号谥号的皇帝,五是没有皇陵的皇帝,六是接连做了三次皇帝的皇帝。

说起来溥仪登上大清王朝的皇帝大位其实纯属历史的偶然,因为他不是的儿子,所以在光绪皇帝驾崩之前,溥仪也并非是皇太子。

其实早在戊戌政变之后,就打算废掉光绪皇帝,但光绪皇帝又没有子嗣继承大位,怎么办?然而,慈禧自有办法。

公元1900年,即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颁下懿旨,由军机大臣载漪的儿子溥儁做“大阿哥”,将来继承皇帝为嗣,兼祧光绪皇帝为嗣,就是既继承同治皇帝又继承光绪皇帝,并且传话,第二年大阿哥和光绪皇帝之间要举行一个仪式,就是光绪皇帝要举行禅位大典,同时举行大阿哥登极大典。

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义和团事件,载漪就是“大阿哥”的父亲,支持义和团。

慈禧因此革去载漪军机大臣职务,遣戍新疆。

第二年慈禧回銮,就在回銮的路上,慈禧又宣布废除大阿哥溥儁的“大阿哥”这个名号。

回到北京之后,溥儁就归宗回到了载漪的名下。

“大阿哥”废掉之后,慈禧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光绪皇帝又没有儿子,而此时还被慈禧囚在中南海的瀛台上。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光绪皇帝病重,慈禧就又传下懿旨,让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入继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

就这样光绪皇帝驾崩后,溥仪登基作了大清王朝的宣统皇帝。

溥仪第一次登基做皇帝到他退位只有三年的时间,也就是他从三岁到六岁期间做了宣统皇帝。

公元1911年10月10日,即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汉新军发动起义,因这一年是辛亥年,所以史称“辛亥革命”。

接着湖南等各省纷纷响应,不久在南京召开临时会议,推选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纪年改用公元纪年,废除宣统年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接着就和清朝政府谈判,孙中山最后决定让袁世凯接任他的大总统,南北达成了一个协议,宣布宣统皇帝退位。

溥仪第一次皇帝的使命就这样的结束了。

溥仪第二次做皇帝是因为公元1917年6月的“张勋复辟”。

那一年,张勋率领“辫子兵”气势汹汹地进入北京城,到处叫嚣着“奉还大政”。

7月1日,溥仪便在张勋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人的扶持下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当时,北京满大街都是“大清复辟”的叫嚣,穿着清朝袍褂的前清遗老遗少地走在街上,脑袋后面拖着已经消失了好几年的辫子,一度冷冷清清的紫禁城内,突然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在当时只有十二岁溥仪的心里无疑盼望着复辟的成功。

传说当张勋的“辫子兵”与段祺瑞的军队打仗时,有个小告诉溥仪说,宫里供着的关帝显灵了,昨天晚上帮助张勋的军队打仗,关帝的坐骑赤兔马都跑出汗来了。

溥仪急忙去看,说是不是真的。

然而,溥仪跟着太妃、王公、师傅、太监们高兴了没几天,形势就变了。

段祺瑞重新执政,“辫子将军”张勋和他那支“辫子军”终于被赶了出去。

从张勋带领“辫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做皇帝,到当月12日,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溥仪的第二次的皇帝梦仅仅做了十二天便结束了。

真可谓上也匆匆,下也匆匆! 1924年11月5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

溥仪搬进北府,也就是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

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

不久,日本派人将溥仪护送到了天津。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

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于是,溥仪第三次做了皇帝,但这已经和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了,只不过是没有半点权势和自由的日本人卵翼下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没有日本人的庇护,溥仪连“儿皇帝”也做不成了,在8月17日,溥仪准备从沈阳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后带到苏联。

1950年8月初,他被押解回国。

于是,溥仪一生的“皇帝梦”便从此永远地结束了。

随机文章萨尔贡二世简介韩国萨德部署完成了吗,萨德部署完成(中国一半国土在美军监视内)盘点世界诺贝尔奖国家排名,美国356人的获得者夺得第一(意大利垫底)无毒有益的王蛇之牛奶蛇,无毒温顺好饲养(最受欢迎的宠物蛇)探寻美国恶魔之坑,直径1280米是超级陨石砸出来的(深180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历代皇位继承秘诀:保住皇位为什么得多杀宰相?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