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亡于所谓正人君子之手:东林党误国

自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
【千问解读】
自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朝开始“家孔孟而户程朱”,“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学亡”。
到明中叶和明季,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断地推波助澜,几乎完全屏弃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内圣外王”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体用不分,纯以道德文章为唯一衡量标准,只重节操不重才干,造就了一大批只会与“异己”分子划清界限、天天猛搞批评与自我批评,余则的道德宪兵,以至大明江山之状况江河日下。
崇祯帝缢死煤山,未始不是因了这个“正”字。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人就一直孜孜于这个“正”字,并以为这是天下之本。
话是没错。
可惜的是,这“正”也得看怎么个“正”法,譬如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就未必个个身上干净有骨气;而中人、贪官污吏,却又未必一定无气节。
这个“正”字如何用法,如何解法,实在很是耐人寻味。
好比东林魁首、黄宗羲,还有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马士英、阮大铖,乃至著名的南明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的事迹,就都有着极强烈的代表性。
而其中牵涉到的其他一些所谓“正人君子”楷模,如大儒刘宗周、黄道周等,他们虽然也很“正”,但他们那种“正”法和表现,却颇令人齿冷,甚至于叫人心寒不已。
有关刘宗周和黄道周,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有一节专门论述,兹摘录于下: 刘宗周,字起东,学者称为念台先生,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在明末天、崇祯年间被视为学问渊博、品行端方的正人君子。
他和福建铜山的黄道周(号石斋)备受东林—复社人士的景仰。
由于他的弟子黄宗羲等人对他,流风所及,人们往往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只要刘、黄诸君子掌握朝政,明帝国就有中兴之望。
其实,刘宗周和黄道周都不是栋梁之材。
他们“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世无补。
就迂腐和褊狭而言,宗周更甚于道周。
他毕生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完美。
由于这种“完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往往显得矫情做作。
刘宗周生活的年代正值多事之秋,为了表现自己进退有“廉耻”,他连“君有命,不俟驾”的儒家条也丢在脑后,从被任命为四品官太仆寺少卿起“必三四辞而后受事”。
考虑到当时的交通条件,使者穿梭于道,因循经年他才雍容有度地进京任职。
这正如俗语所说“急惊风遇着慢郎中”,想依靠这种人挽救危局无异是缘木求鱼。
弘光政权建立以后,他的行为也极其诡异。
被起用为左都御史时他既不用旧官衔,也不用新官衔,而自称“草莽孤臣”。
上疏说,淮抚路振飞把家眷送出城外是倡逃,“可斩也”;高杰、刘泽清率军南逃“可斩也”。
在明末江淮诸臣中,路振飞敢于同南下的大顺军抗衡,对明朝而言可谓。
刘宗周却以总宪的名义上疏建议处斩;高杰、刘泽清手握重兵,又以定策拥立之“功”新邀封爵,根本没有可杀之势。
夏完淳说:“宗周谓泽清等可斩也。
泽清固可斩也;处南都之势,发此危言,不足以壮国威,且速其祸。
于是,四镇合疏纠宗周去;(姜)曰广继之……朝堂与外镇不和,朝堂与朝堂不和,外镇与外镇不和,朋党势成,门户大起,虏寇之事,置之蔑闻。
”据归庄说:刘宗周“后亦自悔其失言”,“自悔其劾公(指路振飞)之误”。
刘宗周的慷慨陈词,主观上是显示自己的凛凛正气,客观上却加剧了弘光朝廷内部的矛盾。
当刘泽清等勋臣以他自称“草莽孤臣”和建议弘光帝进驻中都凤阳是犯上作乱的大阴谋(凤阳没有城墙,有高墙五所,囚禁宗室罪犯),他又极力辩驳,声称自己“不受杀”。
特别奇怪的是,黄道周被召为礼部侍郎,他写信加以阻止,说什么“际此乱朝,义不当出”。
黄不听从他的意见,他又结怨于道周。
弘光朝廷覆亡的时候,道周奉使绍兴祭禹陵,这里正是宗周的家乡,多次请见,等了一个多月,他不仅避而不见,还在扇面上写诗一首叫黄道周滚蛋。
待到潞王朱常淓以杭州降清,浙西岌岌可危时,他派人到处找黄道周,道周已经随唐王朱聿键赴闽。
他才后悔“未免当日拒绝太深耳”。
在浙江各地绅衿开始起兵反清时,他却决定绝食自尽。
门生劝他道:“死而有益于天下,死之可也;死而无益于天下,奈何以有用之身轻弃之?”他回答道:“吾固知图事贤于捐生,顾余老矣,力不能胜。
”宗周当时已六十八岁,起义抗清确有一定困难,可是,他的门人王毓蓍投水自尽的消息传来,他说:“吾讲学十五年,仅得此人。
”可见他的所谓“正命”不在年老。
绝食几天后,他谈自己的感受道:“吾日来静坐小庵,胸中浑无一事,浩然与天地同流。
盖本来无一事,凡有事,皆人欲也。
”,黎民涂炭,社稷危如悬发,刘宗周却轻描淡写地说成“原无一事”。
第二天,传来了金华举义兵抗清的消息,门生劝他忍死以待。
他说:“语云:‘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功利之说倡,此国事所以不竟也。
”最后终于饿死。
刘宗周作为忠臣留名青史的目的达到了,他一生好名,与其说他是以身殉国,不如说是以身殉名。
从征服者的来说,自然最欣赏这种表率人物。
关于被顾先生称为行为诡异的刘宗周在起复后对弘光自称“草莽孤臣”及对道周所说之奇谈怪论等,余以为无非都是不认同弘光为帝的意思,所以依然沿用崇祯殉国时其为布衣的身份,并以弘光朝为“乱朝”,此种行为,实在令人无法评说。
说回正题。
我们还是先就与马士英、阮大铖这两位大“奸臣”有关系的一些事例铺展开来,看看明季东林党人的这个“正”字,到底在明季政局中起了些什么作用。
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明史》将其与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等一起列入奸臣传。
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
崇祯初迁任山西阳和道副使,后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到此时,马士英的仕途都是颇顺利的,只是他做了巡抚后仅一月,就开始动用公款贿赂朝贵,结果为镇守王坤揭发,被罚遣戍,随之流寓南京。
而马士英之后在南明弘光朝的得势与一方坐大,与当时同在南京的一位名列“逆案”的人物——阮大铖,有极大关系。
马士英与阮大铖两人正是在这个时候熟识起来的,但也从此时开始,他们被东林党人及大多史家指为阉党和大奸大恶的人物。
可实际上,阮大铖的名挂逆案与马士英被指奸臣,多少是有些冤枉的。
认真追究起来,这两人与被指的这些罪名,都颇有些不搭边。
先说马士英这个“奸臣”的冠名。
马士英被流放南京后,为阮大铖推荐,由周延儒所起复用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庐、凤等处军务;而周延儒原本就是东林一脉,做首辅时所拔之士颇多东林,后来因钱谦益一案为东林所指,双方关系遂告破裂,但其于崇祯十四年二月重入内阁,却是在东林一脉的复社领袖张溥游说下复归东林体系,然后由东林党——复社一脉联合了最被他们所鄙视的“逆案”中人阮大铖、冯铨等人,采取贿赂内监、后宫等不正当手段而促成的。
因此认真说起来,马士英的座主是周延儒,故马士英也可以说属东林体系的。
而马士英本人的政治态度,当时来说本就倾向东林,即使到了弘光初期亦如是。
但相当部分东林党人和后世史家在论及南明局势时,却大都指责因马士英当政掌握大权,又起用“阉党”阮大铖任用“逆案”中人祸国殃民,排斥东林党,并将史可法排挤在外,曰“留之在朝,李纲驱之在外”朱一是:《为可堂集·周雷赐死始末》。
,以至南都倾覆,大有似乎只要史可法、钱谦益等东林党人掌权,大明社稷就不至于沦亡,甚至可以起复东南之意。
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看不是。
非但不是,而且这等说法还大大地有移祸东江的嫌疑。
因为这么一来,就等于将弘光朝倾覆之责轻轻一推,全都压到了马士英与阮大铖的身上,却把东林党人洗了个清白干净。
而明末之正史、野史,十九出自东林之手,多以一己之恩怨而肆意增损,甚至,尤其于对立方及中间人士,乃至一些党内异己者的记叙,殊难取信于人。
首先要说清楚的一点是,马士英得势当政、史可法失势出京督师,并非全出自马士英之阴谋和手腕,甚至可以说马士英当时是半主动、半被动地坐上了弘光朝定策首席功臣之位,客观上,形成这一局面的推动者,正是史可法本人及以钱谦益为首的一大批东林党人。
随机文章Yomi简介百日维新的内容有那些?uso是什么意思,美国和苏联曾耗费巨资寻找USO不明潜水物运30运输机最新消息曝光,或改用两喷气式发动机俄罗斯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唯一美国无法拦截的导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他和孔子、孟子、朱熹齐名儒家四大圣人,到底有多伟大?
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大多国人不知道他以及他的思想? 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在以功封伯爵的文臣有三人,以学问从祀孔庙的学者有四人,而王阳明竟然独占其二!王阳明之英才绝世,可。
王阳明学术思想是超越时代的,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更不以朱子之是非为是非,独求天下之公道!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
我们先简单看一下王阳明的生平介绍: 王阳明12岁的时候,一天在课堂上他问塾师:“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事?”塾师说,像你父亲那样高中状元,就是人间的第一等事啊。
王阳明不同意,说读书做圣人才是第一等事。
王阳明经历过两次考试的失败后,28岁终于高中进士,进入官场。
王阳明34岁那年,孝宗驾崩,武宗即位,他的贴身宦官掌权,大肆。
王阳明也被下了诏狱,被打得奄奄一息,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做驿丞。
彼时的龙场是荒蛮之地,毒虫横行,瘴疠肆虐。
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绝境中王阳明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就这样一天天在与世隔绝的山洞里自我拷问,一日突然大悟,这就是龙场悟道。
悟得至理后的王阳明彻底放下心来。
君子素其位而行,居安以俟命。
他开始行动起来,在龙冈盖了几处小房子,甚至还建了龙冈书院,对当地进行教化。
慢慢地,竟然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
一些本省的大人物开始和他交往,甚至请王阳明去贵阳文明书院讲学。
知行合一的理念也从这里被传扬出去。
谁也没承想,王阳明的一生就此悄悄拉开了帷幕。
刘瑾终于倒台,王阳明被重新用。
先是到吉安府庐陵任知县,后来又几经调任。
期间王阳明与弟子讲学,提出“心即理”的命题。
45岁时王阳明意外获得升迁,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大概在今天的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省交界处。
这里山峦叠嶂,巨寇横行。
剿匪是他的重要工作。
王阳明用一年时间彻底平定了盘踞南赣数十年之久的匪患。
1519年6月14日,宁王在南昌造反。
王阳明临时招募兵马,于7月13日兴兵讨伐朱宸濠,20日攻克南昌,23日于鄱阳湖大败朱宸濠并将其活捉。
前后只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
这段时期他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后来又提出了“四句教”。
1527年,被闲置多年的王阳明突然收到任命,去广西平定思恩、田州的叛乱。
王阳明将其军事才能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战而屈人之兵。
没动一兵一卒,招降了叛贼。
此为神武不杀。
本欲返乡的王阳明发现了断藤峡、八寨的匪患(时称‘瑶贼‘),决意清剿之。
以八千兵力(实际出动三千人),斩首三千余众,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彻底剿灭了两处的匪患。
此战将王阳明的军事天才展露无遗。
遗憾的是,这时王阳明已经病得很厉害了。
1529年1月9日,王阳明行至南安青田,将弟子周积招至身边,许久睁开眼睛,说了一句:“吾去矣”。
周积含泪问老师有何遗言,王阳明淡淡答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代宗师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七岁。
相比在时的兴盛,阳明学说的传承在显得沉寂,以至于到现代了解王阳明思想的人越来越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阳明学说在明代传播到日本、朝鲜,却释放出巨大能量。
尤其在日本,阳明学说受到极大欢迎。
日本学者通过典籍研究,充分地吸收了阳明学说的精华,消化发展而为己用。
在日俄战争中,在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打赢这场战争的,身上永远挂有一块牌子,只写着7个大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读王阳明? 王阳明的“心即理”,要我们明白,我心即是天理,天理就在我心,要有独立精神,不要迷信权威。
王阳明的“人人都有良知”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成圣作贤,要有自尊,人人都是平等的。
王阳明的“要以良知指引生活,不要违背良知,当死不当死”告诉我们:人必须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
最后,他的“知行合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修心炼心的模板:只要我们一直知行合一,就能到达内心强大的境地。
归根结底,人生在世,所遇到的一切事情、一切竞争,都是心的竞争,心的战斗。
只有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战胜一切。
而拥有强大内心的关键就是恢复良知,在良知的指引下去为人处世。
随机文章瞻星台(Chomsongdae)简介有谁知道『三国东汉的一些官名』?霍金和爱因斯坦谁厉害,爱因斯坦霍金谁贡献大/缺一不可富士急鬼屋真的有鬼吗,传闻有人被吓死在三楼(90%的人中途退出)王下七武海实力排名,新老王下七武海谁堪称第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大同兵变:深刻影响国运的不起眼兵变
他逝后无子嗣,原本只是藩王的兴王,被内阁首辅等人迎立为皇帝,并定年号为嘉靖,世称,即明世宗。
(嘉靖皇帝画像) 年仅十五岁的嘉靖帝,治国理政的经验很是匮乏,但在首辅杨廷和的辅助下,君臣齐心,针对正德朝的弊政进行了改革。
例如废弃正德帝用以嬉戏玩乐兼处理政务的豹房,同时、清理庄田。
一时间,大明王朝有了新气象,甚至被后世冠以“嘉靖新政”的美名。
嘉靖元年元月,嘉靖帝终于可以使用自己的年号了。
新年之始,嘉靖帝到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和朝贡使臣的拜贺,嘉靖朝开局十分顺利和气,嘉靖帝也很是高兴。
不过好运不长,接受新年拜贺不久,朝廷便接到来自西北地区的加急奏报:甘肃的守边士兵叛变了! 甘肃兵变 牵系复杂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只是内地士兵的叛变,朝廷不会如此惊慌。
但甘肃士兵兵变,情况却大为不同,嘉靖帝赶紧督办官员立刻处理。
为什么朝廷会如此着急?因为甘肃是的九边之一,即甘肃镇(与现在的镇是两回事)。
甘肃虽然在时曾经建省,但到明代则不是省了,最初只是陕西一个军事管理单位,即陕西行都司,是纯粹的军管地区,很多民户被从甘肃迁移到了更靠近中原的地方。
后来,在甘肃这个地方建立了甘肃镇,先后设立了总兵、巡抚和镇守来管理,甘肃镇也成为明朝御控西北地区的重要依托和基地。
可以说,甘肃不保,陕西、山西都将受到严重冲击,明朝的长城防线也将出现一个大豁口。
同时,当时甘肃镇边外有强大的土鲁番军队和蒙古的瓦剌一部,双方时战时和,边境情况并不安定。
所以,这次发生在甘肃镇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的兵变,对朝廷震撼很大。
甘州城是甘肃巡抚的驻地,甘肃巡抚许铭在此次兵变中首当其冲,被士兵殴打致死后还被焚尸,现场十分惨烈。
当时,甘肃镇有三大高官。
首先是总兵,他可以直接统领士兵打仗; 其后是巡抚,运筹帷幄,制衡和指挥总兵; 巡抚之后是镇守太监,代替皇帝和朝廷来监督巡抚。
三个人在一起,各有权限,相互监督。
关系要是处理得不好,难免一山难容三虎。
而甘州兵变,正好是源于三者之间的矛盾。
甘肃镇总兵叫李隆,向来名声不好。
正德朝时,李隆曾在江西上饶镇压农民起义,抓不到农民起义军,便杀无辜的百姓来“充数”。
一时间,民情惊慌,老百姓编出一段民谣:“莫遇李隆军,宁逢王浩八。
见贼犹可生,见军必定杀。
”王浩八即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可见老百姓并不怕农民军,反而怕李隆的官军。
(甘肃镇长城之嘉峪关) 既然有这样的“前科”,可见李隆这个人是没什么道德下限的。
后来,李隆因为“军功卓越”,被提拔为甘肃镇总兵,领有重兵,权势隆重。
甘肃镇士兵的军饷主要靠朝廷供给,因为以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想在甘肃这个土地相对贫瘠且周边时常有战事的地方屯田自给,还是有难度的。
然而,朝廷拨下来的军饷,以及从陕西等地方运来的粮食,并没有足额发放到士兵手中。
一是很多士兵因为将帅剥削,都逃亡了,但是发粮饷的名单里还有他们的名字,发的粮食被高级将领侵占了;二是即便是没有逃亡,朝廷发的军饷,将帅也会以各种理由克扣。
所以,到头来,士兵的生活未见改善,反而被将帅拉去干私活,而将帅则囤积了大量粮食和财富。
总兵李隆就因此发家致富,囤积了大量粮食,准备等个好时节,把粮食高价变现为银子。
但是新任甘肃巡抚许铭的上任,使得李隆的美梦破碎了。
借刀杀人 火烧自身 正德十六年是个丰年,市场米价低,甘肃为军管区域,米价主要跟着甘肃镇的需求走。
新任巡抚见丰年米贱,便把普通士兵的月饷降到了三钱三分。
困苦的普通士兵本来想,借丰年时用自己的薪水多买点米屯着。
可许铭的举措,显然让普通士兵非常不满;而李隆本来就囤积了很多粮食,想借此变现,这下士兵收入下降,没钱买米,李隆囤积的粮食也放在那卖不出去,慢慢变质,弄得他也很生气。
(甘肃镇长城烽火台) 眼看群情激昂,李隆觉得民心可用,便鼓噪士兵去到巡抚衙门请愿。
所以某天,士兵们操练完之后,齐齐赶到巡抚衙门口。
许铭没料到,士兵居然敢聚集起来给自己施压。
面对士兵加饷的要求,许铭并不妥协,甚至命人逮捕领头请愿的几个士兵并施以杖责。
这下,士兵被彻底激怒了。
本来就快没钱吃饭了,新来的巡抚不仅不体谅民心,反而降低了自己的月饷。
士兵们怒从中来,一哄而上,抓住许铭就是一顿打。
镇守太监董文忠见到巡抚被打,连忙上前劝解,试图挡住士兵,然而也是徒劳,被士兵直接拖到了门外。
董文忠见众怒难平,自身难保,便逃跑了。
之后,董文忠又把许铭的儿子带到了自己的家里避难,使得许铭的儿子幸免于难。
士兵群殴许铭,地就把许铭打得奄奄一息了,但是士兵们还是不解恨,便举火焚尸,也说不清许铭是被打死的还是被烧死的。
兵变的士兵杀死许铭后,便四处劫掠,先是烧了巡抚衙门和许铭的住所,之后又洗劫了兵器库和银库,释放了监狱的囚犯。
一时间甘州城大乱,失去了控制。
怒火在蔓延,时局在失控。
李隆虽然鼓噪士兵前去给许铭施压,但本意并非是要促成兵变和甘州城混乱,说白了,李隆是想借士兵们给许铭施压,让许铭不要影响自己发财。
但显然士兵比李隆更加愤怒,因为减少月饷,李隆只是损失了一些非法得利,而广大士兵却是生活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处于社会下层的低阶士兵,一旦起来反抗巡抚这一最高长官,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毕竟李隆很多财产还在甘州城,眼看兵变造成的混乱即将影响到自己,李隆便赶紧从幕后走到台前,拉着镇守太监董文忠和他一道维持局势。
他先是亲自找到兵变的头领,努力劝说,让他们不要继续作乱。
同时,把从外地运到甘肃镇的银子全部分给士兵,还把仓库里的粮食发给士兵,作为嘉靖元年的月饷。
普通士兵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有饭吃,见到自己目的差不多达到了,便息兵了。
李隆见局势趋稳,便让军队分散驻扎,命令不得轻举妄动。
而李隆又怕自己鼓噪士兵给许铭施压的情形被人知道,便命人抓了兵变的带头人王礼、罗月等人,不等朝廷的指示,便将这四个人斩首示众了。
可以说,李隆借了士兵之手惩罚了许铭,又借兵变的罪名杀了这些带头人,真的是“狡兔死、走狗烹”啊。
等到甘州由乱转安,李隆便想着如何脱罪,之后胁迫镇守太监和他一起,捏造称许铭在甘州因为酷政被士兵杀死。
但他也知道,自己作为总兵多少要负点责任,便同镇守太监一起上奏朝廷汇报兵变情形和经过,强调自己在兵变后的功绩,同时也地请求朝廷处分自己。
接到奏报后,嘉靖帝和杨廷和不知实情,不敢轻易处分,便让李隆和董文忠戴罪立功,做好善后工作,并派人前去调查。
可纸是包不住火的,更何况董文忠私下也怀疑李隆是幕后主使。
所以,还没等朝廷的人到达甘肃,便从西北传来李隆是兵变主使者的消息,待朝廷调查人员到达,经询问董文忠和实地审查,发现李隆脱不了干系,便把李隆抓捕起来了。
一两年后,李隆在京师被正法,大坏人终于落了个悲惨结局。
(明代太监画像) 连锁反应 后患无穷 但是李隆其实也有一点点冤,或者说李隆还不算万恶不赦。
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李隆刚开始并不是想杀死许铭,只是想逼迫许铭让步,免得自己遭受经济损失; 二是兵变发生后,李隆出来收拾残局,很快就把事件平定了,可以说,李隆的危机处理十分有力。
因为,兵变的士兵并不像平日那样好御控。
更何况他们杀死了巡抚、劫掠了府库,如果处理不当,士兵们可能铤而走险、直接起义。
李隆虽然同部分士兵将领私下有串通,但是大部分士兵是不知道其中内幕的。
所以说,李隆顺利平定兵变,也是有一定成绩的。
三是李隆没有畏罪叛逃。
而发生巡抚被杀事件,李隆多少要担责,且很可能被查出真相,如果李隆一条心横到底,直接起兵反抗朝廷或者同蒙古士兵结盟,那么整个形势就会发生巨大变化。
因为嘉靖朝时,大同也发生了兵变,那次兵变,士兵直接同蒙古军队结盟,出现了明代九边士兵和蒙古骑兵联合抵抗明朝京师士兵的罕见情形,而边军和蒙古骑兵的战斗力远远高于京师士兵。
可以说,如果京师士兵溃败,明朝真的要陷于危难境地。
总之,这次甘州兵变最终平稳的结束了,引起兵变的总兵李隆也得到了惩罚。
但是这一兵变,却不小心影响了明朝的国运。
(明朝军队行军图) 首先,甘州兵变之后,明朝兵变频发,士兵们对兵变习以为常,甚至把兵变当儿戏,说干就干。
例如嘉靖朝的两次大同兵变,当时的官员就说了,甘州兵变的发生为大同士兵兵变树立了标杆,只要士兵觉得自己被压迫、利益受侵占,那么就要坚决起来用武力反抗。
另外,甘州兵变巡抚被杀,开了兵变杀害巡抚的先例(之前也有巡抚被杀,但属于藩王叛乱),士兵们对朝廷命官十分不屑,只要朝廷压迫我,触底反弹的士兵就会死磕。
所以,嘉靖朝两次大同兵变时,大同巡抚张文锦和总兵李瑾先后被杀,之前高高在上的官员已经不再为士兵所畏惧,朝廷的威信也是一落千丈。
面对兵变,嘉靖帝虽然有时很强硬,但是面对群起的士兵难免有些畏惧,便倾向通过和谈来解决问题。
这时,士兵不仅发现高官们不可怕,还发现当朝皇帝也没那么可怕。
更严重的问题是,部分大同兵变的士兵后来投靠了蒙古军队,帮蒙古军队制造攻城器械并带路攻打明朝九边,给九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灾难。
而当时的人,都认为甘州兵变对嘉靖及以后的兵变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使得明王朝不仅不得不防备各地农民起义和蒙古军队,还得耗费大量精力处理兵变事宜,逐渐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其次,改变了明朝西北地区的局势。
许铭被杀,新的巡抚也上任了,新巡抚叫陈九畴,曾长期在甘肃镇担任高官,正德朝时曾逮捕和杀害过西部边疆部落土鲁番部的使臣,土鲁番的君臣把陈九畴当做仇敌。
因为甘州兵变,陈九畴上任新巡抚,使得土鲁番认为这是明朝对土鲁番强硬的标志。
而陈九畴也从不掩盖自己对土鲁番的不信任,反对同土鲁番通贡互市。
正德朝时,一个叫写亦虎仙的哈密首领,因为同土鲁番串谋,被陈九畴发现并抓捕。
后来在陈九畴的建议下,明朝处死了虎仙及其家人。
这一点让土鲁番大为光火,加上土鲁番向来跟陈九畴不和,便于嘉靖三年发兵攻打甘肃镇。
虽然明朝最后抵抗住了进攻,但是甘肃镇在此次战争中损失严重,城池被毁,民众被杀。
后来,首辅杨廷和及陈九畴的政敌桂萼等人上台,开始清算陈九畴和杨廷和的问题,发现陈九畴对土鲁番的敌视和强硬导致了土鲁番的进攻,还发现陈九畴虚报战功,所以因病退休的陈九畴又被朝廷抓了起来。
(吐鲁番火焰山) 虽然陈九畴走了霉运,但是明廷却因此否极泰来。
因为经过之前那次大战,虽然明朝遭受了损失,但土鲁番也因为不能跟明朝互市而陷入困境,所以双方都有坐下来谈谈的想法。
嘉靖七年,新任兵部尚书王琼被任命为三边总督,直接管理甘肃镇的军事,开始了同土鲁番的和谈,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息兵和好,通贡互市。
很多人本来不对这次互市报太大希望,但这次互市给明朝带来的好处却是很明显的。
困扰明朝近百年的土鲁番威胁日趋弱化,明朝西北局势趋于缓和,而同明朝和好的土鲁番也享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互市红利,但在明末时被蒙古瓦剌部兼并了。
所以说,甘州兵变看起来虽然是一次不起眼的兵变,但实际上深刻影响了明朝的国运。
一是兵变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明朝的兵变频发,朝廷威信下降,军队凝聚力和忠诚度下降,造成嘉靖朝一些士兵投向蒙古。
也进而使得明末时一些明朝士兵投向后金或是农民军,因为他们对自己所保卫的朝廷并没有太多好感。
二是兵变改变了明朝同土鲁番的关系,而此前土鲁番同明朝战战和和,牵扯了明朝大量兵力和精力,兵变后陈九畴激化双方矛盾造成的两败俱伤,使得双方开始真心坐下来谈一谈,进而使得明朝西北地区的边患缓解了很多。
如此看来,当年一个不太起眼的甘州兵变,对后来明朝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恐怕也是当时的人没有预料到的。
随机文章为何夏朝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苏洵〈辨奸论〉问题讨论威力强悍的硬币散弹枪,可以装填各种物体的散弹枪(铁丝/石头/硬币)揭秘现在还存活着美人鱼吗,美国海军抓到活体美人鱼秘密研究最后的晚餐多了一只手,达芬奇最恐怖的画(拉斯维萨看出玄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