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如之何?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11-29 点击数:

伤如之何?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说到大禹治水很多网友都在说这个人的故事反正是听说过的,但是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理的什么水呢?这个水非常的可怕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解析看看,看看大禹到底是治的什么水吧!

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想必人人都是知道的。

相传在尧舜时期,洪水泛滥,老百姓迫于水患,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尧派鲧治水,鲧采纳“堵”的方法,哪有水就堵哪,终不能根治水患,结果被尧流放阴谋论者称鲧因与舜争帝位而被迫害。

当作鲧的儿子,大禹被委任为下一位治水人,他改进了鲧治水的策略,采纳“疏”的方法,给洪水分流,水患被彻底消灭。

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有看过中国地图的朋友,细心的话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没有哪条河流着流着忽然就没有了,而是小河汇聚成大河,大河汇聚成再大的河,再大的河汇聚成更大的河,更大的河最后流向大海。

这都是大禹治水的结果啊!

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这篇文章详细记载了大禹治水的过程,不仅仅是治水,还开山修路,将整个国家分为九州。

据《禹贡》记载,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将阻挡人们通行的九条山脉都伐木修路,将洪水泛滥的九条河流都疏通至海,将不能流向大海的九条湖泽都建造堤坝,从此东临大海,西至沙漠,北方、南方达到外族,,四海之内皆能通行,天下因此大治。

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不过上面那些话都是泛泛而谈,具体怎么治理的,请看下面——大禹治黄河。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禹贡》

就这简简单单几十个字,信息量老大了,是传说、成语的密集出没地。

“导河积石”,意思是大禹治理黄河的源头在积石山,这是个很有名的地方,传说女娲在这里补天。

天漏了以后,女娲在此处炼石补天,没用完的石头堆在一起,变成一座高山,所以此处叫做积石山。

“至于龙门”,是说大禹又到了龙门山,这座大山挡住了河水的去路,大禹就将其劈开,后来又传说能跳过此山口的鲤鱼都会变成龙,这是“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华阴就是华山之阴,在传统阴阳理论中,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华阴即是华山之北。

厎柱是座山名,又叫砥柱山,它也挡住了河水的去路,这回大禹没有劈开它,而是在两侧迂回前行,结果这座大山就像根柱子一样杵在黄河中间,称为“中流砥柱”。

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津是渡口的意思,孟为地名,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孟津,过了孟津,黄河继续东流与洛水汇合,然后到达大伾山,再往后的黄河就跟现在不大一样了,开始往北走了,与洚水汇合后,继续往北,在末端分为九条支流,最终又合成一支流入大海,此所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大禹治水到底是治的什么水?

光治理这一条河,大禹就得从我国的最西端走到最东端,何况要治理九条呢?再何况那个时候的路还得现开、山还得现劈呢?大禹治水的难度可想而知的了,它给百姓带来的好处也是可想而知的了,所以谈起大禹治水,后代人无不交口称赞,代代传颂。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