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重大发现!如皋找到隋炀帝时期开挖的古运河“掘沟”,2200多年前吴王刘濞开凿的运盐河有望“重见天日”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8-29 点击数:

【千问解读】

1100多年前,日本高僧圆仁在著名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了一条隋炀帝时期开挖的古运河“掘沟”。

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支流,“掘沟”连接海洋和运河,在漫长历史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沧海桑田,“掘沟”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过往尘烟中。

上周末,大运河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暨徐家桥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在江苏如皋市举办。

会上,公布最新成果:“掘沟”的遗址已经被找到,2200多年前由吴王刘濞开凿的运盐河也有望“重见天日”。

▲圆仁等从如东国清寺抵达扬州的路线图,途中经过“掘沟”

唐开成四年(839年),日本遣唐使团中的请益僧(跟随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佛法的僧人)圆仁到中国求法。

农历七月,圆仁等从淮南镇大江口(长江口)入江,经掘港、郭补村、临河仓铺至如皋镇,后北上扬州。

这段经历被圆仁写进了著名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在去往如皋镇的途中,一行人走的是一条名为“掘沟”的运河河道,“掘沟宽二丈余,直流无曲,是即隋炀帝所掘矣。

广告
他只是个小司机,伺候的却是一个富太太,小人物一步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

▲徐家桥遗址鸟瞰图

2022年3月开始,对徐家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经过十个月的发掘和勘探,考古人员发现不晚于唐代的古运河遗迹及晚唐五代时期的灰沟、宋代的古河道、灰沟、灰坑等各类遗迹11处,出土唐代至宋代的文物标本200多件,包括瓷器、釉陶器、铁器、铜钱、铜像、砖瓦、建筑构件等。

同时,在如皋历史城区,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教授贺云翱的专业考古团队也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唐代水井、宋代水井遗迹各一处,五代—宋代、元明时代的城市道路遗迹各一处,发现唐代至元明时代的瓷器、牙牌、钱币等文物标本百余件。

出土瓷器中,有来自长沙窑、寿州窑、越窑、宣城窑、宜兴窑、景德镇窑、吉州窑、龙泉窑等窑口的产品。

▲徐家桥遗址发现的唐宋瓷器标本

贺云翱认为,徐家桥遗址发现的古运河遗迹,正是隋炀帝时期开挖的掘沟运河遗迹,也是唐开成四年,圆仁所在的日本遣唐使团去扬州及长安所行走过的运河河道。

这段运河遗迹与如东国清寺遗址共同构成了南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遗迹。

徐家桥遗址同时也是运河边一处重要的聚落遗址,从晚唐五代延续到宋代。

遗址上出土的与手工业相关的琉璃残件、农业工具、古钱币、不同窑口的瓷器、建筑砖瓦、河道遗迹等,生动展现了唐宋时代古通扬运河沿线的一般聚落文化。

广告
家道中落的男子从底层爬起,一步一个脚印,踏上巅峰,过上众美环绕的逍遥人生!
×

▲徐家桥遗址上发现的宋代农具

在徐家桥遗址以西不到1000米的地方,考古队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十里铺”旧址(古代称“邗沟铺”)。

专家认为,“十里铺”旧址与西汉时期吴王刘濞所开挖的“运盐河”(一称“东邗沟”)及“蟠溪”有关。

西汉初年,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都于广陵(扬州)。

刘濞封地南有铜山、东临大海,“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挖了大运河重要支流运盐河,从扬州茱萸湾,经海陵延伸至海边,高效地将盐场所产食盐运至扬州,再通过大运河和长江扩散至全国。

贺云翱认为,本次考古发现为将来进一步探明西汉时代的运盐河东端所在提供了重要线索。

▲古城如皋保存着延续了两千年的运河记忆。

| 吴树建摄

在如皋城区发现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则反映出唐宋时期掘沟运河沿线及滨海区域城市交通和商业的繁荣。

贺云翱认为,至少在唐代后期,今天的如皋历史城区就已经是古通扬运河上的重要城镇。

在地下发现的唐代古井,位于古运河南岸,用长条砖砌成。

井中出土长沙窑瓷器,大约属于公元9世纪时期的遗物。

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的“如皋镇”“如皋院”“如皋茶店”,以及“掘沟北岸,店家相连”“水陆左右富贵家相连”等历史场景由此获得了考古资料的证实。

此外,勘探发现的五代至元明时代的砖铺道路呈南北走向,被今天的如皋城市南北中轴线主干道“海阳路”所叠压,表明1000多年来,如皋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一直北依古通扬运河而未曾移动,这为认识现代如皋城市的空间格局之形成和作为运河城市的规划特征等提供了考古实证材料。

“在如皋发现的运河遗迹、来源广泛的古代瓷器、古农耕用具、古钱币、古牙牌、城市建筑遗迹等材料,为认识大运河盐文化、江海交汇地带的区域开发历程、江海城市文化起源发展、南通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等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贺云翱表示,如皋徐家桥遗址及历史城区的考古工作,对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

综合:南通发布  如皋发布  中国大运河等

唐朝女宰相的墓穴被发现 墓室打开后专家都懵了

宰相,在古代可以算得上是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在那样一个男权的社会里,基本上不可能由女性担任的。

但却有这样一个女性实际上已经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她就是时期的。

网络配图 上官婉儿有名的,同时她还是武则天的皇妃。

她不仅诗文写的极好(《全唐诗》一书就收录了她的三十二首诗),权势更是滔天,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有“巾帼宰相”之名。

虽然她没有真正得到宰相的官职,但她的实际权力已然超越了一般的宰相。

公元710年,临淄王起兵发动唐隆政变,并最终取胜,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与祸乱朝政的韦后同时被杀。

网络配图 上官婉儿死后就葬在雍州咸阳县茂道乡这个地方。

时间一晃就到了2013年,这年6月,正在施工的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突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

这一下可不得了,人员得知消息后立马对这个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最后在墓志铭上得知了这座墓的墓主人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上官婉儿。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墓的规模,这个墓坐北朝南,有5个天井、4个壁龛、5个过洞,水平全长36.5米,深10.1米。

墓室的周边用的是明圹砖来夯筑的,看起来就十分不凡。

网络配图 专家们一看这个情况,顿时对这次的发掘充满着信心和想象。

但墓室打开后,专家们却傻了眼,你道是为何?原来这个墓中不仅没有上官婉儿的尸骸,墓穴中更是被人狠狠破坏了一番。

专家们经过一番深入的研究之后,得出了一个更让人不能理解的结论:破坏墓穴的不是人人憎恨的盗墓贼,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皇家组织干的! 虽然专家研究出了破坏的团伙是官方的,但具体是谁组织的却不得而知,各位看官对此有何看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黄河大洪水证据首被发现是怎么回事?大禹治水或非神话

法媒称,研究人员8月4日说,地质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中国黄河发生大洪水的首个证据。

相传这次大洪水后,建立,中华文明诞生。

法新社8月4日报道,美国《科学》周刊上发表的这一研究结果也许有助于改写历史,因为它们不仅表明大规模洪水的确发生过,而且发生于公元前1920年,比人们通常以为的时间晚了一个多世纪。

这将意味着,大禹创建的夏朝或许也比中国历史学家所认为的建立时间要晚一些。

大禹通过组织人们疏浚河道,引导洪水重新流入河渠,从而控制住了洪水。

他也因此获得了声誉。

该研究说,他在混乱过后重建秩序,这让“他顺应天命,建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该研究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吴庆龙主持。

大禹的故事为儒家统治制度奠定了意识形态基础,但最近数十年,有一些学者提出质疑,这些故事究竟是否曾发生过。

他们表示,这也许是个神话故事,为了证明皇权统治的合法性而被创造出来。

一些地质学家在青海省黄河沿岸进行调查,研究滑坡坝的残余坝体,以及堰塞湖和溃决的洪水遗留下的沉积物。

研究论文的共同作者达里尔·格兰杰教授说,他们的发现结果表明,这里曾发生过一场灾难性洪水,它是过去1万年来地球上发生过的已知规模最大的洪水之一。

格兰杰是美国珀杜大学的教授。

他说,洪水突然上涨,比现代河流水位高出38米,这使得这场灾难“大致相当于有测量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亚马孙流域洪水”。

他还说,这次洪水“相当于大雨所导致的黄河洪灾规模的500倍以上”,“对于任何生活在黄河下游的人而言,这次洪水真的具有毁灭性”。

由于这样的洪水会将废墟和沉积物冲得到处都是,使新土壤与旧土壤混在一起,科学团队利用人类残骸来确定灾难发生的时间。

研究人员说,在地震废墟中发现了三名儿童的骸骨,人们认为这次地震引发了滑坡。

滑坡形成了大坝,水因大坝而蓄积,最终溃决,暴发洪水。

对儿童骸骨进行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他们死于公元前1920年,当时恰好是中国重大的文化转型期。

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戴维·科恩说:“这是首次发现这种规模大到足以引起文化转型的洪水。

” “溃决的洪水为我们提供了极具诱惑力的线索,即夏朝也许真的存在过,”他说,“如果大洪水真的发生过,那么夏朝也很有可能真的存在过。

这两件事情是直接相关的。

” 他们说,既然研究人员有证据支持古代传说,那么可以认为,夏朝始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而不是之前认为的公元前2070年。

美国大学的戴维·汤姆森在《科学》周刊的评论中写道:“大洪水在世界上一些最古老的故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大禹治水传说中的洪水如今表明,其他此类故事可能也来源于地质事件。

” 随机文章语言学简介秦始皇的老婆是谁?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处破产边缘,硅谷钢铁侠火星移民计划将破碎中国第一块区块链牌照发给谁,区块链上市公司排名(耳熟能详)揭秘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就连霍金都不看好人工智能的未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考古重大发现!如皋找到隋炀帝时期开挖的古运河“掘沟”,2200多年前吴王刘濞开凿的运盐河有望“重见天日”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