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法师玄奘取经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个国家

玄奘是他的法名,那么玄奘的俗名是什么呢?据说玄奘取经前后将近19年,走过5万里的路最后到达了印度,取经路上
【千问解读】
玄奘是他的法名,那么玄奘的俗名是什么呢?据说玄奘取经前后将近19年,走过5万里的路最后到达了印度,取经路上,玄奘取经经过了多少国家呢? 玄奘的俗姓是什么 玄奘在出家前叫陈祎,玄奘是他的法名,在当时他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称他为唐僧。
我们说的唐三藏就是指玄奘。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三大翻译家里面只有玄奘是。
小说《》就是玄奘取经19年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当时玄奘一人西行到印度取真经,回到后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玄奘的徒弟以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四人最为有名,最后都成大师级人物。
现在我们看的佛教经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就是玄奘翻译的,还有《瑜伽师地论》正是这本书,玄奘开始了19年的就原著之路。
玄奘的家人从曾祖开始都是官吏,都是有学识之人,他的二哥是最早遁入空门之人,陈素法号长捷法师,以闻名于世,在家人去世后,是陈素将玄奘带入佛门的。
玄奘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一个人,可以说是接受过正统印度佛教学说的人,他的事迹被弟子以《大唐西域记》流传,可以说在唐朝到,玄奘对佛学贡献最大的一个,因为他是冒着偷渡的危险前往西域的,最后回唐朝的时候还把许多先进的技术传入了中国,可以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玄奘取经经过多少国家 玄奘正式开始西行应该花了17年多,前两年是筹备工作。
玄奘的西行共经过了138个国家,带回佛经657部,在回到长安之后的人生岁月里都在翻译佛经,共译1335卷,据说《》一书就是玄奘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的,当然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玄奘在经过的国家里面也发生了许多故事,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
玄奘的画像 当时公元627年,玄奘来到了西域的高昌国,高昌国的国王是信仰佛法的,所以希望玄奘可以留在高昌。
玄奘以真心感化了高昌国的国王,最后与国王结成义兄弟,并答应他取得真经后回到高昌为他们讲解佛法之后再回到大唐,这样之后高昌国的国王才全力支持玄奘的西行。
玄奘的西行之路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充满刺激与悬念,经历5万里的漫漫长路,玄奘最后还是成功取得真经,被后世的人不断的敬仰。
玄奘是的一代高僧,对宗教文化而言,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因为他自身的信仰已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所以可以舍身求法,他的这种精神不断的激励着后人,他翻译的真经也对中国佛教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所以玄奘不愧是千古第一高僧。
随机文章美国观护制度简介古罗马皇帝德修斯简介村民修路竟然挖出千年真龙,沉睡真龙腾空而起吓哭村民多地惊现2017年巨大不明飞行物,空中盘旋30分钟后消失世界上最便宜也最好的无人机,最适合新手的无人机/售价420元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艺专业:藏在生活里的"气味魔法师"
今天咱们聊一个"闻得到却看不见"的专业——香料香精技术与工艺。
这个专业就像给生活施魔法,让我们的洗发水散发花果香,让面包房飘出诱人奶香,甚至让蚊香都带着清新气息。
一、专业认知:舌尖与鼻尖的"调色盘"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幅画,香料香精专业就是调配气味的调色盘。
这个专业培养的是"气味魔法师",既要懂化学反应的"配方",又要掌握调香的"艺术"。
就像大厨需要掌握火候和调味,调香师要平衡2000多种香料成分,让香气既迷人又持久。
举个生活例子:您家孩子爱喝的奶茶,里面的焦糖香、奶香,都是这个专业的"作品"。
二、行业前景:政策东风+民生刚需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消费品工业升级,而香料香精正是食品、日化、医药等民生行业的核心配套产业。
据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数据,行业年增长率稳定在8%以上,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
更关键的是,这个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小——经济好坏,人们总要刷牙、洗衣、用护肤品。
三、适合什么样的孩子?1.学科优势:化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特别是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孩子。
就像厨师要懂食材特性,调香师必须掌握香料分子结构。
2.性格特质:需要"狗鼻子"般的敏锐嗅觉,同时具备艺术感知力。
既要像科学家一样严谨,又要像艺术家一样富有创意。
3.职业期待:适合喜欢动手实验、不愿坐办公室的孩子。
毕业生多在实验室或生产一线,能直观看到自己的"香气作品"走向市场。
四、报考建议:选对赛道事半功倍1.院校推荐:江南大学(211重点)、北京工商大学(国家特色专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行业黄埔军校)都是第一梯队。
二本院校如广东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也有特色培养。
2.课程重点: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是基础,调香技术、香料制备工艺是核心,还要学习食品/化妆品法规。
3.专业对比:相比食品科学更侧重香气研究,相比化学工程更注重应用转化,相比化妆品技术则覆盖更广的产业链。
五、家长最关心的三个问题1.就业质量:教育部2022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95%,起薪普遍在6000-8000元。
头部企业如奇华顿、芬美意等外企待遇更优。
2.发展空间:从调香助理到首席调香师,技术路线清晰。
也可转向质量管理、产品研发等管理岗,行业经验越老越吃香。
3.学习难度:需要较好的化学基础,实验课程占比40%以上。
但相比纯化学专业,多了应用实践环节,适合喜欢动手的孩子。
张老师提醒:这个专业不适合化学薄弱或对气味敏感的孩子。
工作环境难免接触各类原料气味,报考前建议带孩子做职业体验。
但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小而美"的务实选择——既服务民生刚需,又有技术护城河,值得中上游化学成绩的考生重点考虑。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后,后来是如何去世的?
《》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我国古代之一,其中的重要人物更是妇孺皆知,而他的历史原型就是时期的著名高僧玄奘大师。
《西游记》里说唐僧取经成功后,成佛去了西方。
那么,真实的玄奘大师,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玄奘俗家姓名叫做陈祎,出生官宦世家。
祖上曾出任太守,父亲陈惠曾做过县官。
公元602年,玄奘出生于河南洛阳县。
幼时的玄奘,聪慧机敏。
父亲去世后,11岁的玄奘随二哥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为僧,学习佛学经典达6年之久。
公元618年,为躲避战乱,玄奘与兄长从长安出发,辗转于四川、湖南、湖北等地,遍访高僧,求佛学法,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公元627年,当玄奘又一次回到长安时,深感当时的佛经纷繁杂乱,歧义丛生,于是萌生了前往佛学发源地天竺求取真经的想法。
公元628年秋天,玄奘只身一人踏上了西行求经之路。
他沿着漫长的西行,横穿了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独自跋涉了广袤无垠的荒凉西域,徒步穿越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灼热沙漠,翻越了险峻高耸的喀喇昆仑山和的帕米尔高原,艰难跋涉1.3万余里,途经数十个国家,终于抵达了他心目中的圣地天竺。
在天竺,玄奘地学习佛法,遍访天竺得道高僧,成为那烂陀寺的十大法师之一,赢得了天竺佛学界的普遍尊重。
17年后,也就是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回到了长安,受到了唐太宗的隆重接待。
其后,玄奘分别在长安慈恩寺和铜川玉华寺等地开始了他长达19年的翻译经书和讲学生涯。
前后共翻译经书47部和1335卷高难度的佛经,为我国留下了宝贵的佛教文化和精神财富,被先生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那么,这样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是怎么去世的呢? 《大恩慈寺三藏法师传》里,对玄奘临终前的言行,有详细的记载。
公元664年,62岁的玄奘仍然在玉华寺夜以继日的翻译佛经。
有一日,玄奘召集弟子说到:“玄奘今年六十有二,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辛劳。
” 也就是说,这时的玄奘,似乎在冥冥之中已经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
尤其是在翻译完《大般若经》后,玄奘愈发地感到体力精力不济,因此鼓励众弟子勤奋工作。
不久之后,玄奘又对弟子们交代了身后事:“若无常后,汝等遣我宜从俭省,可以遽除裹送,仍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
不净之身,宜须屏远。
” 到了这一年的正月初三,玄奘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开始翻译《大宝积经》。
但也只是开了一个头,就此停下了他终身爱不释手的翻译工作,并满怀遗憾地对弟子们说:“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
” 正月初八,玄奘的一个弟子半夜梦见玉华寺里的一座佛塔倒塌,惊醒之后的他,心急火燎地跑到玄奘的禅舍,询问玄奘梦境的预示。
玄奘对他说:“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
” 一天之后,玄奘不慎摔倒,脚踝受伤,从此卧病不起,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经常发出呓语:“吾眼前有,大于盘,鲜净可爱。
” 在清醒之时,他会将昏迷中所见情景告诉弟子,说他见到了众多的僧人,乘着华丽的马车,载着各种精美的食物,举着鲜艳的金幡,前来迎接自己。
?正月24日,玄奘的病情突然有明显好转,他召集所有弟子齐聚佛堂,留下了最后的一段思路清晰的话:“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
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
” 此后,玄奘几乎不再说话,直到公元664年的二月初四半夜,“以右手而自支头,次以左手申左髀上,舒足重累右胁而卧,迄至命终竟不回转”,保持着一副标准的卧佛姿势,再也没动过分毫。
二月初五夜半时刻,玄奘的弟子询问道:“师傅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 这句话的意思是问玄奘是否已经决定生到弥勒身边。
玄奘回到:“得生。
” 在留下这最后的两个字后,玄奘就此圆寂。
得知消息后,痛心疾首地说到:“朕失国宝矣!” 而后下诏,罢朝数日,命户部下拨玄奘下葬的全部费用,允许京城所有寺庙的僧众参加玄奘的葬礼。
其后,玄奘被葬于浐水之滨。
朝野送葬之人达百万余众,每天前来墓地吊唁的的民众络绎不绝。
直到现在,玄奘的影响还在持续着,虽然他所翻译的经卷已大部分遗失,但他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刻苦专研、惜时如金的治学态度,给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