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吴国孙亮为啥斗不过权臣孙綝?具体的真相有哪些

孙亮早先没机会继承皇位,但由于大哥、二哥孙虑早逝,三哥被废,四哥孙霸自尽,五哥孙奋、六哥均为庶出,加上老父爱幼子,故孙亮有幸被立为太子
【千问解读】
孙亮早先没机会继承皇位,但由于大哥、二哥孙虑早逝,三哥被废,四哥孙霸自尽,五哥孙奋、六哥均为庶出,加上老父爱幼子,故孙亮有幸被立为太子。
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四月,孙权驾崩,孙亮即位,为东吴第二任。
孙亮十岁登基,此后四年,朝政相继被辅臣、孙峻掌控。
太平元年(公元256年),孙峻病死,孙綝掌权。
孙綝是孙峻的堂弟,其“凶竖盈溢”(见《》)与孙峻如出一辙。
众臣原本就对孙峻以宗室身份独揽大权所不满,而今,孙綝继续凭借这种优势垄断朝廷大权,继续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间,更引起了众臣的强烈反感和忿恨。
吕据、滕胤等其他辅政大臣瞧不起孙綝,也不想皇帝沦为傀儡,出于忠君思想和个人政治前途考虑,试图分割孙綝的权力,防止他擅权专政,不料,遭到了孙綝的血腥镇压。
控制住局面后,孙綝自任大将军,手握军权,封赏党羽,广树亲信,更加,甚至“负贵倨傲,多行无礼”,根本不把孙亮放在眼里。
对于孙綝的专权和僭越,孙亮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煎熬中隐忍度日,他在等待时机,也在考虑办法。
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四月,十五岁的孙亮“临正殿,大赦,始亲政事”(见《三国志》),内心也变得强大起来,一场皇帝和权臣的明争暗斗,也随即展开。
“綝所表奏,多见难问”,这是孙亮使出的第一招,毕竟军权在孙綝手中,孙亮不敢冒险造次。
此外,孙亮还多次拿出府藏书册,阅览先帝孙权时的旧事,“先帝数有特制,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先帝常常亲自书写诏书,而如今大将军奏事,为什么只让我签字认可就完事了呢?言辞中,流露着对孙綝的诸多不满。
孙亮“亲览政事,多所难问”,让孙綝感到“甚惧”(见《三国志》)。
单凭刁难、质问和怨言,并不能撼动孙綝。
于是,孙亮使出第二招,“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余人,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为之将帅。
……日於苑中习焉”,孙亮暗养三千勇士,志在武力夺权,并声称要“欲与之俱长”(见《三国志》),一同见证胜利。
然而,这些勇士“连日续夜,大小呼嗟,败坏藏中矛戈五千余枚”(见《孙綝废孙亮表》),孙亮操练勇士日以继夜,动静不小,矛戈都使坏了五千余杆,消息很快就传到孙綝耳中,一招不慎满盘输。
孙綝闻讯后,知道孙亮必将有非常之举。
为求自保,狡猾的孙綝“返自镬里(今安徽巢县西北),遂称疾不朝”(见《》),并在朱雀桥南修建房舍,自此远离国都,不敢再入朝和孙亮见面,以防中招。
此外,孙綝还让他的弟弟威远将军孙据,进入苍龙门担任宿卫,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闿,分别驻守各军营,严阵以待,以防孙亮。
应该说,孙亮的那三千勇士确实给孙綝造成了很大压力。
看到孙綝变成缩头乌龟,孙亮欲杀不能,非常懊恼,便借口枉死事件,杀掉与孙綝关系匪浅的虎林督朱熊、外部督朱损兄弟二人。
孙亮此举,是要先翦除孙綝党羽,再除掉孙綝,孙綝“由是益惧”,二人之间的矛盾也上升到白热化。
鉴于孙綝“筑第桥南,不复朝见。
此为自在,无复所畏”,急于夺回军权的孙亮“不可久忍,今规取之”(见《资治通鉴》),决定,对孙綝进行致命一击。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八月,孙亮“以綝专恣,与太常全尚、将军刘丞谋诛綝”(见《三国志》),向心腹近臣表明了武装夺权的决心。
随后,孙亮与黄门侍郎全纪(全尚之子)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再三嘱咐全纪,只能将计划告诉父亲,不能把计划泄露给母亲。
全尚是孙亮的岳丈,也是孙亮当时唯一可以依赖的力量。
如果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孙亮能成功扳倒孙綝,夺回军权,历史就会改写,可惜孙亮所托非人。
全尚才能平庸,无甚主见,还是忍不住把计划泄露给了妻子。
全尚的妻子是孙綝的堂姐,得知孙亮准备动手,立即悄悄派人告知孙綝,“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孙綝”(见《资治通鉴》)。
全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致使孙亮打蛇不成,反被蛇咬。
不等孙亮动手,早有准备的孙綝来了个先发制人,于九月二十六日率领大军夜袭国都,拿下全尚,杀掉刘丞,天亮时,已将皇宫团团围住,孙亮成为。
胜败已见分晓,孙亮却不甘心,于是,骑上马,带上弓箭就要上阵。
孙亮认为,他是“大皇帝嫡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见《资治通鉴》),他想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威优势与孙綝鱼死网破,一决高下。
此情此境,一个连身家性命都不一定保住的皇帝,如何能镇住已经起兵造反没有退路的权臣,孙亮即便有三千勇士,也不是孙綝大军的对手,这无疑是去送死。
近臣以及乳母等人一起制止阻挡,孙亮未能出宫。
控制大局后,孙綝把孙亮废为会稽王,并派人“夺吴主玺绶,以吴主罪班告远近”(见《资治通鉴》)。
孙亮被废后,孙綝另立琅邪王,也就是孙亮的哥哥孙休为皇帝,即。
两年后,孙休听说会稽郡传出“孙亮当还为天子”的谣言,担心孙亮复辟,将孙亮贬为侯官侯。
孙亮在去封地的路上自杀,不过,也有人认为是“休鸩杀之”(见《三国志》)。
毕竟,孙亮当过皇帝,影响力还在。
孙亮不死,孙休睡不着觉。
十岁登基,十六岁被废,孙亮当了六年形同傀儡的皇帝,最终被赶下台,而且,死于非命。
对于孙亮之遭际,史学家陈寿评价说,“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
孙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帝,“蜜中鼠屎案”就是一例。
不过,生活上聪明毕竟不代表政治上聪明,由于受制日久,夺权心切,谋事不周,在蓄养勇士方面不够隐秘,没有机会像后来的皇帝智擒那样除掉孙綝,事未成,空抱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抗战时期为什么日本不选择全力进攻中国,偏偏去高美国呢
但是,就是这样的小国,敢冒着灭国的危险攻打我国,最终得到巨大的发展。
二战时期的日本,绝对是一匹黑马。
如果它全力进攻我国,拿下我们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但当时它居然可美国开战,偷袭,最终惹了众怒。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跑去进攻珍珠港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当时东南亚殖民地的诱惑还在,日本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去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先消灭了再说。
可能有人说了,为什么要跑去跟美国干呢?直接去打东南亚不好吗? 这里,就有地理因素在了。
日本想要石油,必然要派驻军队进南太平洋,而这里美国的军队是最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威胁,所以他们才决定对美国动手。
而他们国家的士兵也被洗脑得厉害,军令如山,没有人去质疑。
另外,他们做出这个决定很大的原因,也在于错误估计了拿下我国的时间。
因为甲午战争的胜利在前,他们骄傲自大,认为两个月足够拿下整个中国。
当然,这个豪言壮语很快便成为了一个笑话。
举国的热潮之下,这场战役打了很多年。
至于印度方面,他们虽然有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明显。
日本人认为自己可以很快控制这边地带,加之战友德国把法、英和荷兰打得奄奄一息,所以他们根本没有设想会失败。
在他们眼中,自己这边没有问题,盟军方面也不会问题,最后整个世界只有美国可以抗衡。
带着这种心理,他们决定先发制人,最先遏制住美国。
不过这个决定在后来被证明为愚蠢至极,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的兵力便面临不足。
但这个时候,想要全身而退已经太晚了。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美国所表现出来的军事实力也出人意料。
在二战前,美国给世界的印象是有钱不能打,连大规模的正规军队都没有。
但在日本这一次出击后,这个能撼动世界的狮子,觉醒了。
可以说,如果它不去招惹美国,最终的格局如何,谁也不知道。
随机文章花郎花童简介中国093G型攻击核潜艇,美专家眼中最恐怖的航母杀手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处破产边缘,硅谷钢铁侠火星移民计划将破碎详解北极和南极的区别,南极最低温度零下90度比北极更冷海上屠夫鹰击-83反舰导弹,威力最强的近程反舰导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国鼎立的状态,各国忙着各国的事情,忙得不亦乐乎
蜀国和东吴也各自雄踞南方一地,实力都不容不虚!然而在这三位诸侯争夺天下是,也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都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 第一:魏国曹操善于进攻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全才,在他年轻时,就敢独自去刺杀大,并且能在失败后全身而退。
而且曹操在文学上成就也非常大,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曹操统兵一生,擅长于进攻,而且很多战役都是他亲自统兵作战!所以三国中,曹操的地盘也是最大的,兵力也是最强的! 曹操早年在陈留起兵,随后逐鹿中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随后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亲率七万大军,就敢和的70万大军相抗衡,并主动进攻对方,消灭袁绍,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后,多次率军讨伐刘备和孙权,虽然都已失败告终,但是曹操一生也应验一句军事名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第二:东吴孙权善于防守 孙权虽然是东吴掌权最长的一位,然而东吴的江山却不是他打下来的,而是他的哥哥一手创建的!孙权掌权以后,基本上注重发展国内,很少对外用兵。
平生唯一一次出征,就是亲自带领十万大军,对抗的7千曹军,最后还被张辽打的丢盔弃甲!孙权虽然不善于进攻,但是防守战,却是无人能比的! 当年曹操统一北方,兵力正盛时,率领80万大军入侵东吴,最后被以东吴为首的吴蜀联军打败,在这次赤壁大战中,立功最大的肯定是东吴!后来在中,刘备亲率70大军,也被东吴的三万大军击败,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所以在防守上,孙权还是挺厉害的!当年孙策临终前曾对孙权说:论带兵打仗,你不如我,论治理国家,我不如你!可以孙策早已看出孙权防守治国的能力! 第三:刘备善于游击战 刘备和以上两位相比是创业是最艰难的,虽然他也有个刘皇叔的称号,但是他的称号都是靠自己的实力打出来的。
在东汉末年,子孙遍布天下,随便挑出一个的都有可能是皇亲国戚,所以如果你没有实力,谁会真正的承认你呢?刘备一生,漂泊了大半辈子,终于在年仅半百时有了自己的栖身之地。
要说刘备最善于什么战术,肯定是游击战! 刘备自23岁出道以来,先是破黄巾,伐董卓,在由一定的军事实力后,投奔徐州。
不过最后徐州被拿下,刘备逃走投奔了曹操,最后和曹操一块灭了吕布。
灭掉吕布后,刘备因衣带诏事发,被曹操征讨,最后无奈投奔袁绍。
袁绍兵败后,刘备又投奔了。
直到刘备遇到了后,事业才稍有起色,不过起初也是秉承着打不过就跑的战术。
直到最后入主四川以后,刘备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随机文章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眼睛能睁开呻吟声惊呆路人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盘点,最近160万公里每4年造访地球一次哈勃望远镜能看多远,距地球约270亿光年/可看清1.6万公里外萤火虫世界十大天然保健食品排行榜,都是保健养生的佳品(越吃越健康)2300年前古墓发现长臂猿遗骸,古墓主人为秦始皇祖母夏姬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