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有什么样的特点?

【千问解读】
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和法制(当然,这里是指封建法制)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法(在古代,司法从属于行政,因此,在古代,司法和行政是同义词)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察官员的主要职责。
明代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备。
中央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
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
下设13道监察御史,共110人,负责具体监察工作。
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
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
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
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有“便宜从事”之权。
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
战时,御史监军,随同出征。
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和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专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的控制。
礼、户、吏、兵、刑、工六科,各设都给事中1人,左右都给事中各1人,给事中若干人。
凡六部的上奏均须交给事中审查,若有不妥,即行驳回;皇帝交给六部的任务也由给事中监督按期完成。
六科给事中与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
科道官虽然官秩不高,但权力很大,活动范围极广。
因此,对科道官的选用十分严格。
同时还规定,对监官犯罪的处分比一般官吏要重,“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职官志》)。
在传统中国的政治制度系统中,要有效执行政治权力,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或享有较高的政治权力来监督政治权力的执行者,为了保证监察机关工作的有效性,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又一显著特点。
这样一个特点使古代监察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使监察的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对于行政的监察。
的监察制度,大体上包括了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地方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等,这些制度大都由前代沿袭而来,到明代逐步完善。
明代统治者总结了历史上历代治理国家的经验,尤其是吸取了灭亡的教训,对于官吏的监督与纠察、强化“天子耳目”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明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进步。
具体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御史制度上的创新。
明初曾一度效仿元制设御史台、掌监察,之下亦效元制设殿中司和察院,成为国家三大府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和体系。
洪武十五年撤销御使台,正式创设督察院,两年后又对其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从而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
建文帝明世祖等后继者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都察院是专门负责维持封建国家机关以及官吏纲纪的部门,“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成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总揽全国监察事务。
它是正二品衙门,其主要工作人员是各种御史。
主官左、右都御史各一人(正三品),其下有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正四品),左、右1111都御史各两人(正五品),以地区划分的十三道御史若干人(正七品)。
他们按地区和业务分工,负责对全国各方面的监察工作,权力甚大,无所不监。
因此在人选和任用上,明朝极其慎重,要求也非常严格。
督察院的御史是最直接维护朝廷封建统治利益的人物,所以他们的职级虽然较低,但权力很大,这强化了中央对百官的监察权力,旨在使各衙门不能独断、加强皇权,促成了明王朝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之制度的建立。
其二,言谏制度上的发展。
1367年,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六科给事中初设,至洪武二十四年以后逐渐定型,这成为明代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发展。
假如说,督察院的御史着重监察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那么六科则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二者不相统属,可互相弹劾。
每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从七品),给事中四至十人不等,其职责是“常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因为六部是全国最高的行政管理部门,所以六科一对它们的监察作为主要职责,对封建地主政权来说是有其必要性的。
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但其专门化的业务监察,要求工作尚在进行当中便发现并纠正其可能的危害,消灭可能造成的损失。
当然,明朝对其人选也是要求很严格的,按规定,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同时明朝也很关注给事中的考核,七品小官,其升降都要由皇帝来定度。
可见,明朝大量设置台谏官,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皇权以防止权臣跋扈,另一方面则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以便于对内外百官行使皇帝的权力。
其三,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
明代地方行政层级工分三级,监察机构也与此相对应。
朱元璋称帝前就在全国13个行政区内分设按察司,并在其下设41个按察分四。
按察司为地方最高监察机构,相对于都监察院又称“外台”,虽隶属于中央的督察院,但其行事有一定的自主权。
洪武二十四年敕“巡抚陕西”,始创巡抚之制。
宣宗时期派遣巡抚“巡行天下,安抚军民”,已成定制。
这些巡视地方的监察官员若兼领其他专项事务,则称总督提督等。
到明中期前后,因某种需要,这些特殊的官名已发展为固定官职,如宪宗五年(1469年)始设两广总督;宣宗宣德年间在关中、江南等地专摄巡抚,都成定制。
这样,总督巡抚监察专项事务的制度得以完善。
主要由按察司督抚及监察御史出巡地方(巡按御史)等互不统属但相辅相成,形成纵横交错、组织严密的地方监察体系。
其四,法律制度上的贡献。
从朱元璋开始,明朝历代统治者制定并完善了监察法规,为一部正式的监察法规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公元1439年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并为弘治时《大明会典》的出台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重典吏下”、“明刑弼教”的法律制度成为明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明朝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考满、考察相辅而行”的考核制度,厂卫秘密监察的特务制度等,共同构成了明暗结合的监察网。
这样,督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六科各司其职,又互相纠察,再加上监察法规的辅佐,使明朝的监察制度十分严密。
清代监察机构沿袭明代,又有所发展。
在中央,仍设都察院。
早在入关之前,即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
“倘知情蒙弊,以误国论”(《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
各级官吏均置于都察院监督之下。
清代都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他与六部尚书、通政使、大理寺卿等重要官员共同参与朝廷大议。
都察院下设15道监察御史(清末增至22道),专司纠察之事。
年间,专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
六科给事中和各道监察御史共同负责对京内外官吏的监察和弹劾。
的台、谏并列,明代的科、道分设,清代的科、道则在组织上完全统一。
监察权的集中,是清代监察制度的一大特点。
清代,一方面允许监察官风闻言事,;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监察官权力过大,规定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
到宣统年间,新内阁成立,都察院被撤销。
作用与特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清□除害,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
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它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
同时,由于封建政权和封建官吏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监官本身因贪赃枉法而获罪者也。
随机文章宋朝历史上获评价最高的皇帝是如何拒吹枕边风?雌性巨型蜥蜴不需要雄性就能生育下一代,老鼠攻击信天翁,这些动物都经历了什么黑林错觉怎么审判犯人,利用经验主义引导犯人说出实情细数神秘的巨型螃蟹有哪些,谣传日本杀人蟹猎杀海边游客引恐慌1984年被贬下凡的神仙,翻遍资料找不到/疑似变成了一个动物(谣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制度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校规
这些制度不仅为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保障,也促进了校园的和谐与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了解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管理制度,让大家更加了解这所学院的独特之处。
校园文化建设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通过定期组织文化活动、讲座和主题班会,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种文化氛围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也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业管理制度在学业管理方面,学院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安排与考核标准,每个学期都会进行严格的成绩评定。
这让我体会到学习的紧迫感,同时也激励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此外,院方还提供了学业指导,帮助我们合理规划学习路径,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行为规范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管理。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公共场所,学校都强调文明礼仪和互相尊重。
这样的管理不仅维护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宿舍管理措施关于宿舍管理,学院设有专门的宿管人员,负责维护宿舍的秩序与安全。
每周的卫生检查和定期的安全教育,使得宿舍环境整洁且安全。
此外,宿舍内的自律制度鼓励同学们互相监督,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氛围。
社团活动管理学院支持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通过官方渠道审批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社团不仅是我们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是磨练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参与了多个社团,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了宝贵的经历。
心理健康支持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院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活动,让我们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项制度让我在面对压力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保持积极的心态。
就业指导服务在就业指导方面,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服务,包括职业规划讲座、简历写作指导及模拟面试等。
这些活动有效提高了我们的就业竞争力,让我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加自信。
学院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我们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安全管理政策安全管理是四川城市职业学院非常重视的一部分。
学校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学院设有24小时安保巡逻,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这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感到安心,有助于我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
回顾在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时光,这里的管理制度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支持。
无论是学业、行为规范,还是心理健康与就业指导,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学院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怀。
相信这些制度将继续为更多学子铺就通往未来的道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回事?以美元为中心的真相是什么导致的
第一,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
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
第二,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金本位制对汇率制度、黄金输出入没有一个统一的协定,货币区是在规定的地区实施、联系国的法令。
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是一种国际协议,对会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它的统一性在于把国家囊括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之下;它的严整性在于对维持货币制度运转的有关问题做了全面规定,并要求各国遵守。
第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
例如,国际收支调节制度、国际信贷监督制度、国际金融统计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制度、国际清算制度等。
体系特点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第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第三,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四,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
在外汇储备上,战前包括英镑、美元与法国法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美元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第五,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
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第六,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的流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美、法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体系支柱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体系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不同于金本位下汇率的相对稳定。
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币本身具有一定的含金量,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汇价的波动界限狭隘。
1929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第二,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偏重内部平衡,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
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后,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一,基金组织提供的短期贷款暂时缓和了战后许多国家的收支危机,促进了支付办法上的稳步自由化。
基金组织的贷款业务迅速增加,重点由欧洲转至亚、非、拉第三世界。
其二,世界银行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和投资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
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提供技术援助、建立国际经济货币的研究资料及交换资料情报等方面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体系缺陷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一再发生变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和缺陷日益暴露。
第一,金汇兑制本身的缺陷。
美元与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其一,美国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
其二,美国承担了维持金汇兑平价的责任。
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美元拥有太多,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
第二,储备制度不稳定。
这种制度无法提供一种数量充足、币值坚挺、可以为各国接受的储备货币,以使国际储备的增长能够适应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危及国际货币制度。
这种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特里芬难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
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
该制度规定汇率浮动幅度需保持在l%以内,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这种制度着重于国内政策的单方面调节。
第四,内外平衡难统一。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杠杆来调节国际收支,只能采取有损于国内经济目标实现的经济政策或采取管制措施,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
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汇率下跌时,根据固定汇率原则,其他国家应干预外汇市场,这一行为导致和加剧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若这些国家不加干预,就会遭受美元储备资产贬值的损失。
体系崩溃 前期预兆 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这是战后的最高数字。
1950年以后,除个别年度略有顺差外,其余各年度都是逆差。
1971年上半年,逆差达到83亿美元。
随着国际收支逆差的逐步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
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上涨。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
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
美国没有了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
崩溃标志 第一,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
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
第二,取消固定汇率制度。
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的风潮。
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
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
其他主要西方货币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
至此,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固定汇率制的垮台,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发挥作用。
体系瓦解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
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
”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
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运转条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分不开。
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
但这三项条件却又是矛盾的,这便是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第一,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若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逆差,在基金组织同意下,该国货币可以贬值,重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关系。
第二,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可向美国兑换黄金。
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
第三,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充足,若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美国可以通过抛售或购进黄金加以平抑。
原因解析 根本原因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
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
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
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
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会不断减少,美元将不断贬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直接原因 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第一,美国黄金储备减少。
美国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海外军费巨增,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
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不足以抵补当时的210.3亿美元的流动债务,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
60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
1968年3月,美国黄金储备下降至121亿美元,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1亿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
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
美国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
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
’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
第二,美国通货膨胀加剧。
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财政赤字庞大,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造成通货膨胀;在两次石油危机中因石油提价而增加支出;由于失业补贴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政府支出急剧增加。
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上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冲击。
第三,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
各国普遍感到“美元荒”(DollarShortage)。
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
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Glut)。
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
失败示 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由来已久,正因为黄金产量少,且不可复制,所以将其作为支付手段才更为让人放心,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则与黄金无关,当时黄金并不与各国货币直接挂钩,问题应该出在作为可以用于兑换黄金的货币上,即美元发行过剩,无法支撑美-金互换,这才导致了体系的混乱和崩溃。
随机文章亚特兰蒂斯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建造海底城市文明远超人类(幻想)做梦是平行世界的入口,做梦进入另一平行世界/不同空间的自己为什么有人相信ufo,美军曾建UFO研究基地/霍金曾预言UFO存在未确认生物之猛犸鱼,战斗力与两头虎鲸相当/鼻子像猛犸尾巴像虾飞机迫降为什么要脱鞋,害怕鞋划破充气滑梯/影响飞机乘客逃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