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显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对先鼎的烹饪方式稍有了解,便可知这原是一锅肥美的牛肉汤。
当然,“钟鸣鼎食”的贵族式享受,亡
【千问解读】
对先鼎的烹饪方式稍有了解,便可知这原是一锅肥美的牛肉汤。
当然,“钟鸣鼎食”的贵族式享受,亡故之人自然不可能真正享用到,今天的人也只能对着几根牛骨头想入非非,去脑补当年那“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了。
近日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牛肉汤 作为“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中基础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以及围绕食物的探讨,一直为人所喜闻乐见。
古人吃什么?今天人们常吃的食物始于何时,源于何地起,又如何传播,制作技法如何演进? 对这些饶有趣味话题的探讨,大多只能依赖传世文献资料的记载和出土的盆盆罐罐去推测考证——相对于炊具餐具,具体的食物由于非常容易腐烂,保存条件实在苛刻。
呼吸、水、食物、睡眠、分泌、性被划分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需求 不过,得益于天时地利,有幸保存下来的“文物”食品,也时有所闻。
这些躲过岁月摧残的宝贝,在给人以惊喜的同时,还常附带一些背离常识的历史信息--比如饺子的起源。
精细面食西方来——新疆出土的饺子馄饨和花式糕点 “中国古代的小麦种植,世界上相对较晚,以至于麦字(麥)的写法都是”来歺“,古音读为”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外来的食物“或者”来自远方的食物“。
而小麦的加工技术,也就自然而然长期处于欠发达的原始状态了:将麦粒直接煮成麦饭食用,口感之惊悚,可想而知--甚至远远不及今天西方人爱吃的麦片粥,毕竟那些燕麦是通过碾制和烘焙的半熟食材。
自治区博物馆陈列有吐鲁番出土的唐朝的馕(“胡饼”),说明在两千多年前吐鲁番人就会做精细美味的馕了 两汉之交,随着转轮磨的引进,终于带来了小麦加工技术的重大革新--制粉技术的突破,使得精细面食得以出现。
所谓的”胡饼“、”汤饼“,经中亚传入内地,极大的丰富了中国人的主食选择,被某些学者称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三次重要突破“。
不过,像饺子、馄饨这类较为复杂的”小麦面粉有馅类“食物,其传播路径却长期不明,虽然中国内地和中亚地区都有类似的食物,但孰先孰后,颇难厘清。
20世纪50年代,在新疆阿斯塔纳地区的魏晋至初唐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保存非常完好的食物,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新疆出土的饺子 如图所见,得益于新疆地区特殊的干燥气候,使得这批出土食物极为完整,饺子质地为小麦面皮,长约5厘米,中宽1.5厘米;馄饨也是小麦面皮包制,长3厘米,宽1.9厘米,形状类似苏式馄饨。
与今天中国南北各地的饺子、馄饨相比,这批出土食物无论在形状上还是做法上都几乎。
结合与食物出土地相邻的敦煌文书记载可知,这种饺子类食物,当时被称为”毕罗“,和它的主要原料麦子(来子)一样,明显是个的外来词,可能源于伊朗语的pilaw。
由此可以推断,饺子和馄饨也是经中亚、新疆传入中国腹地的域外食品。
除饺子、馄饨外,新疆阿斯塔纳地区还出土了各式异常精美的花式面食点心,这些点心无论是捏制,还是模压,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有些种类从外观上看与现在的广式月饼、京江脐极为相似,这无疑又为内亚地区与东亚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明证。
唐代新疆地区出土的“月饼” 唐代新疆地区出土的“京江脐” 现代的京江脐,又叫老虎脚爪 其实无论起源于何处,只要放下某些无谓的民族情绪,饺子、点心这些喜闻乐见的美食,带给人的无疑都是身心的愉悦。
不过也有一些出土食物,则多少让人有些揪心。
祖先本是食人族——河姆渡遗址出土婴儿头骨 中国历代史籍中,最让人惊恐的字眼,可能是”XX年,大饥,人相食“,”XX年大旱,民“之类,史官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底下,透露出的信息则是:这片土地上,人间地狱景象几千年来的不断上演。
一旦饿极了,别说人肉,连观音土都吃,然而终究是为了活命的被迫行事,没人会承认自己爱吃人肉。
不过,从考古证据上看,中国人的祖先河姆渡人,却很有可能是不折不扣”爱“吃人肉的”食人族“。
这也并不丢人,近现代以来还屡有原始部落被发现有吃人习俗,而在史前,这很可能是一种常态。
塔纳岛吃人盛宴 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地区,发掘出一处新时期时代的古人类遗址,经过考证,其最深的第四文化层距今已有6000-7000年。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捣鼓和家畜遗骨,表明当时的祖先们已经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和家畜驯养技术。
河姆渡人复原像 河姆渡遗址的食物出土可谓是异常的丰富,除了稻谷和兽骨,还出土了大量的”副食品“,如菱角、莲藕、小葫芦、酸枣、芡实和一些蔬菜。
小菱角多掰为两半,可见是吃完后丢弃的。
这些食物很多都被盛放在陶制的容器中。
不过,在这些陶制食物容器中还有令人恐怖的发现--人肉。
在一个容器的底部,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薄薄的头骨,经过鉴定,应该是婴儿的颅骨。
因为与一堆鱼骨头一起被发现,毫无疑问,这是吃食。
美洲土人的人肉盛宴 从出土来看,河姆渡人的食物供应还算丰富,当地又是鱼米之乡,出产富饶之地,似乎并没有同类相食的必要。
因此,吃人很可能是一种宗教祭祀。
由于当时的婴儿死亡率极高,据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把死去的婴儿吃掉,是一种厌胜巫术,为的是祈求后续婴儿的存活。
得益于特殊的保存时机和保存环境,国外也曾发掘出不少的古代食物。
庞贝古城由于突如其来的灾难,完美封存了古罗马人的生活场景,因而食物遗存尤其丰富。
这些食物遗存中最常见的,则是面包。
古城劫难遗珍馐——庞贝古城的面包文物 现代的酵母发酵面包,最早出现于古埃及。
到了欧洲古典时代,面包的种类已经非常丰富。
古希腊人常以大麦面包为主食,小麦面包相对则是奢侈品。
当时的雅典很早就出现了职业面包师。
与古希腊类似,罗马人也常以面包为主食,据时人记载,当时的罗马人吃面包、蛋糕和饼干,市场上还常见蜂蜜油脂面包和罂粟仔蘑菇型面包。
这些”空洞“而枯燥的文字记载,因庞贝古城遗址丰富的面包遗存而得以印证。
庞贝古城出土的面包 上图所示的这块面包能够保存下来,要归功于公元79年降临在庞贝城头上的天灾--维苏威火山喷发。
连续几晚世纪末日般的灾难,让小城的数千居民连同他们的生活场景,被完整埋没在火山灰里。
这块面包很可能刚刚出炉,正要在第二天被售卖给市民,成为他们的一日三餐,然而却阴错阳差的变成了文物。
庞贝古城发现的面包师与他的妻子壁画 除了极少数大富大贵之人,大多数庞贝市民并没有设备齐全的厨房,因此,他们要到面包烘房去买食物,这就形成了面包社区。
一个面包社区所有成员的生存能够交由少数磨坊和面包坊,这无疑暗示了社会信用演化体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罗马这个包含了多元化的宗教、金融和市场规则的复杂文明,正是由这一个个面包社区作为基础单元所构成的。
从一枚”文物“面包中,也能解读出一个伟大时代的文明高度。
庞贝古城中发现的售卖面包壁画 随机文章隋恭帝杨侑简介,被逼退位死因不明的傀儡皇帝关于明朝的东林党争霍金五大预言是什么,2050年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恐怖国产歼20隐形战斗机详解,隐身性和速度超越F35尼古拉特斯拉的惊世预言,精准预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结束时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考古发现:显示地位较高的“母牛女尸”
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历史系的法耶-辛普森(Faye Simpson)说:“通常是男性武士墓葬里一起陪葬着动物,此前从未发现过古代女性与一只母牛同葬。
”辛普森和兰开夏中央大学同事邓肯-赛耶(Duncan Sayer)认为,这处千年墓葬表明这位神秘女性在部族中具有较高的地位。
辛普森表示,母牛是一种经济和驯养能力的象征,在公元5世纪,这种动物对于部族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用母牛作为陪葬意味着死者的身份非同寻常,像这样的独特墓葬暗示着这位女性是部族的精英。
研究人员称,该部落认为应当对这位女性死者尊重,不同于其他部落成员。
辛普森说:“这位女性死者埋葬于5世纪末期,这是罗马统治该地区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墓葬显示该部存在重要的母系氏族特征。
” 这一观点被随后挖掘出土的墓葬物品证实了,其中包括:两个小型盘状胸针,三个由玻璃珠和琥珀珠制成的项链,腕链,腰带扣,腰带上还悬挂着一套钥匙。
考古学家分析女尸的骨骼和牙齿结果显示她死亡时年龄大约是二十至三十多岁,死因也尚不明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第2个三星堆!四川彭山江口出土文物全国罕见
童谣“寻银诀”在彭山已流传了数百年,牵起了无数为寻找财宝而滋生的“寻银梦”。
宝藏的传说,在彭山江口镇双江村村民中祖祖辈辈口口相传。
十多年来,这个离“张献忠沉银地”最近的村落,不断有文物出水。
买豪车、住商铺,盗宝者一夜暴富的传说,更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谈资。
面对“张献忠千船宝藏”的巨大诱惑,村民们逐渐狂热,甚至组建起了盗宝团伙,最多时有一百多人同时在江面摸宝。
2015年起,双江村十多名村民陆续被带走,江口深夜的河面,才逐渐回归平静。
为了宝藏,村民们究竟干出了哪些疯狂的盗掘行为?跟着我们一起,去还原一段村民发张献忠“露天财”的往事。
彭山江口,2月的岷江水冰冷刺骨,深夜河风逼人。
60岁的刘进(化名)站在船头,,心情激动。
刘进穿着一身潜水服,像一个二十岁小伙一样,纵身一跃,跳入岷江。
坚持了30分钟后,他探出水面,手里捏着一个大拇指大小的银锭。
“有搞头!” 10月15日,彭山江口镇双江村,满头白发的刘进站在山头,望着岷江水,一连摇头。
“再也不干了,不是人干的!”今年9月,因为涉嫌盗掘贩卖文物,刘进被彭山区人民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四年。
双江村,这个离“张献忠宝藏”传说最近的村落,随着宝物不断出水,十多年来,村民们逐渐狂热,甚至组建起了盗宝团伙。
2015年起,十多名村民陆续被带走,江口深夜的河面,才逐渐回归平静。
地利 张献忠兵败沉银地就在下江口的双江村 位于岷江边的彭山区江口镇,有着2300多年历史,也是四川首批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的古镇。
江口镇是一座扁担形场镇,一条县道穿镇而过,在场镇路段即为江口街,江口有着岷江第一镇之称。
在当地老姓眼中,江口镇分为上江口和下江口。
上江口即以江口街为主体的石龙村(社区),千百年来上江口的老百姓皆以经商、贩茶为生;而被县道串联在一起的,即为被称为下江口的双江村,千百年来双江村民则以在江口码头做苦力、或打渔为生。
从彭山城区出发,过岷江一桥即进入双江村。
村子里至今保留着因张献忠沉银而得名的地标——存(沉)银湾。
而据史料记载,370年前的1647年,张献忠被击败沉银的地方,就在府河与岷江交汇的双江口至岷江一桥约1.5公里的江段上,而此江段恰在双江村境内。
300年前的“江口沉银”究竟是怎样一段传说?据江口镇相关人士介绍,在江口岷江主航道上,大西农民政权的首领张献忠和十万大军,乘千艘载满金银财宝的大小船只,从黄龙溪出发沿府河而下突围。
却不想在岷山航道遭遇清军及南明军、地方武装的联手伏击围剿,船只尽失,千船财宝沉入江口岷江中。
张献忠此役,给江口当地人留下的,还有一段神秘的童谣:“石龙对石虎,银子万万五”。
当地74岁的村民老何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张献忠沉银的故事,在江口镇口口相传好多年了。
祖辈上打渔的,也有人去江里摸过宝贝,但由于水深浪急,从来没人真正捞到过什么宝贝。
暗涌 宝藏不断现身河道村民开始半夜“打渔”了 直到距离张献忠遭伏击359年后的2005年,江口镇政府在岷江河道进行工程建设时,出土大量文物,引发村民围观,之后一条挖砂船,又在江中心位置挖到了宝贝,印证了张献忠沉银江口的传说。
十一年前,村民杨富华在江边捡到几枚银锭,引发了当地大规模的寻宝热潮。
杨富华住在距离江水两公里的山上,2005年4月20日上午,杨富华到河滩捡拾“白火石”(白色鹅卵石)卖。
时值当地搞引水工程,挖掘机对河床进行挖掘,杨富华看见,挖出来的石头里有一块黑乎乎的东西。
“一铲子挖出来一个,第二铲又出来一个,三铲又来一个……”杨富华说,一会功夫他就捡了4个,拿到河边洗干净,结果一看,不得了,都是银锭,其中一个还清晰看得见刻字,“崇祯好多年,饷银五十两,银匠姜国庆”。
之后,双江村百米之外的岷江河内,又先后出土了铭刻张献忠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文物。
这既引起了江口镇村民们的轰动,也引发了部分村民甚至外地人非同寻常的“关注”。
83岁的雷前银说,江口码头早已没落。
双江村更是紧靠岷江河道,没有水田,经济条件一向较差。
村子里的年轻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外出务工营生,只剩下一些老人还在坚守。
自从2005年在村边的岷江河道发现张献忠宝藏后,村子里静悄悄地发生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变化。
“岷江里河鱼不多了,打渔这个营生没人愿意干的。
”但是有仔细的村民发现,居然开始有人在半夜里黑灯瞎火驾船去江中“捕鱼”。
据后来参与寻宝的年轻人小刘回忆:双江村有个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连孩子上学都交不起学费的村民一夜暴富:开20多万的车,还在眉山城区买了房,震惊了整个村子。
“对于何处发财的疑问,他总是笑而不语。
”小刘说,后来大家都猜测,是在江里捞到了张献忠沉下的宝贝。
从此,不时有铁制、木制的小船于夜幕中逡巡于岷江之中,双江村的村民们心照不宣,各行其事。
“最多时,江面上有二三十条船,上百人在江里。
” 出道 六旬大爷纠集妻弟 不到两星期一人赚3万多 眼看身边并不富裕的村民一夜暴富,有的购置了豪车,有的在城里购买了房产和商铺,甚至传言个别人存款超千万,双江村民,越来越多地加入到盗掘的队伍里。
2015年,刘进和两位妻弟也坐不住了:三人达成一致,每个出资3万多块,购置设备,上江寻宝。
早在2013年,刘进就在岷江畔寻宝6天,寻获一块拇指大小的银锭。
“就是吃完饭去转,到处搜。
后来卖了1200元。
”随着江边寻宝的人越来越多,刘进再也没有发现宝物。
然而,村里的流言却告诉刘进,江里宝物还多,只要潜入江中,就能圆发财梦。
计划开始了。
先是在鱼塘。
刘进和两个小舅子从网上买来装备,学习潜水。
感觉技术成熟了,三个人来到江边,试着潜水。
“反复试验铅块重量、时间、体力分配,很快就准备好了。
”2015年2月,刘进、两个小舅子、两个侄子一起,五人约好时间地点,开始了盗宝。
遗憾的是,第一天,一无所获。
但第二天,刘进就尝到了甜头,一批碎银子、银锭被找到。
已经60岁的刘进,站在船头,河风凛冽,心情澎湃。
晚上9点下水,凌晨4点离岸,5个人分工明确。
“就像上下班一样,很有干劲。
”但,彭山区政府多部门开始联合整治,刘进团伙不得不放弃。
此时,距离他们开始盗宝,还不到两个星期。
但10多天的辛苦,换来了21万的收入。
“除去3万多的成本,一人还赚了3万多。
” 盗宝梦碎 惊闻上家被抓 数月他选择自首 钱还没来得及花,刘进就开始提心吊胆了。
因为帮刘进倒卖文物的李军(化名)被抓了。
从李军被抓第一天起,刘进就变得心事重重。
由于老婆和女儿并不知情,他还不能表现得太明显。
常常在夜里,独自一个叹气。
“不要觉得好羡慕我们,其实好多人连钱都没用出去。
”刘进说,村里盗宝的人多,有收获的人也多,但没人敢声张,也没有敢大手花钱。
“有钱了,也不敢乱修房子,彼此都心照不宣。
” 10月15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双江村1组、2组走访,发现村里多为瓦房或2楼建筑,装修也比较普通,村里也不见豪车。
多位村民证实,村里好一点的房子,多是2008年地震之后所修。
“盗宝最凶的几年,都没得人修房子。
” 2015年9月,刘进和其他4人一起,向公安机关自首。
今年9月,5人被处以不同缓刑。
刘进被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金5万元。
“白忙一场,一分钱没挣到,还亏了好几万。
” 如今的刘进,回到村里,在工地上打工,一个月能挣3000元。
“当时诱惑太大,知道可能会遭,但实在来钱太快了。
”刘进一声叹气,“再也不会下水了。
” 财宝身家 追缴回的文物全国罕见 鉴定专家:相当于第二个三星堆 彭山江口盗宝大案,被列为2016年全国文物第一案。
参与彭山文物鉴定、来自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专家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表示,2014年2月,他和另外3名国内文物专家,开始着手鉴定彭山所缴获的千余件文物,由于涉案文物十分珍贵、数量较大,历经五次鉴定,才完成最终鉴定工作。
“这其中的100件国家级珍贵文物,都是经过专家反复鉴定,才确定下来。
特别是其中的8件一级文物,更是慎之又慎,绝对经得起历史检验。
”该专家说,“彭山江口出土的文物,数量大,珍稀度高,在全国都实属罕见,可以说,相当于第二个三星堆。
” 该专家还建议,能够早日动江口沉银科考工作,更好研究这段历史。
“虽然追缴的实物也有研究价值,但如果可以科学挖掘,搞清每个实物位置,厘清伴生关系,就可以还原更多历史信息。
” 而在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看来,江口出土的每件实物,对于研究张献忠个人,乃至整个四川历史,都有巨大意义。
“张献忠对四川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有人说是坏蛋,屠杀川人,直接导致湖广填四川;也有人为他不平,说他是好人。
”袁庭栋说,看清历史人物,关键在于文献和出土实物,彭山江口的每个实物,都是研究张献忠和四川历史的珍贵文物,值得川人共鸣。
随机文章全美最著名的未破凶杀「黑色大理花」!怀星梦的小咖女星,竟遭惨无人道分尸、散落公园…详解世界十大最危险机场,飞行员中仅10%人敢飞上海不明飞行物使飞机改航向,悬停半空8分钟后狂追飞机中国的军用无人机排名,翼龙无人机屌炸天(能发射千枚武器作战)万里长城起点和终点在哪,丹东虎山长城是起点/终点是嘉峪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