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五个职位汉人不能担任!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7 点击数:
简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五个职位汉人为何无法担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1644年,清朝开始入关,之后在中原268年的统治。

由于清朝是人建立的,而且发源于东

【千问解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五个职位汉人为何无法担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1644年,清朝开始入关,之后在中原268年的统治。

由于清朝是人建立的,而且发源于东北,人口也只有几十万人。

所以面对近亿人口的汉人,满族可以说是不得不防。

在建国之初的时候,满族人对汉人进行了众多的限制。

虽然为了国家需要,很多官职不得不人用汉人,但仍保留众多官职不对汉人开放。

不过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民族不断融合。

之后越多越多的官职开始对汉人进行开放。

不过有些官职还是不开放的。

比如今天说的五个职位,这五个职位只有满族和蒙古人可以担任,汉人永远无法担任。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在很多制度上开始效仿明朝。

比如在地方的行政制度,大致也就是沿用明朝的十三布政司制度。

不过之后慢慢的演变,开始变成了度。

这就是我们在清宫剧上经常看到说某某省的巡抚,也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清朝并不是在全国都是采用行省制,比如在边远地区采用将军管辖,在西藏采用的特殊制度等。

其中将军管辖区统治面积比较大,清朝一共有五个将军管辖区。

这五个将军管辖区的最高统治掌管都只能由蒙古人或者满族人担任,其他人都无法担任。

这五个将军管辖区分别是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这五个辖区不设督、抚,驻防将军为本区最高的军政长官。

根据官阶,顺序是伊犁将军统辖区;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镇守吉林等处将军;镇守盛京等处将军;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

其中,乌里雅苏台将军在外蒙古,伊犁将军在新疆。

也就会说整个清朝的东北地区、蒙古地区、西北地区都是由将军进行管辖的。

我们看一下这五个将军管辖区就知道为什么汉人不能担任了。

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这三个将军管辖区就是整个清朝东北,这个地方是满族人的发源地,是。

不管清朝统治者再怎么信任汉人,都不可能让汉人担任的。

尤其是盛京将军,只能有满族人担任,连蒙古人都不可以的。

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的是整个蒙古草原,这里是蒙古人的聚集的时候,也不可能让汉人管辖。

伊犁将军主要统治范围是新疆,对汉人也不放心。

不过由于清朝统治者一直宣传满蒙一家,这些职位除了盛京将军外,其他职位蒙古人可以担任。

但是汉人却不可以。

所以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汉人可以做一省的巡抚,或者几省的总督,唯独不能做这些地方将军。

毕竟地方太重要,清朝不信任他们。

不过,这些将军管辖区在清朝后期基本上都废除了。

东北和新疆都设立省了,蒙古清朝末期也在逐渐独立,清朝无法彻底控制。

但清朝开始实行的这些制度却保障了国家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劝人节俭的名言警句

  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2、制俗以俭,其弊为奢。

——宋·王安石《风俗》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4、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

——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5、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

——中国谚语  6、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

——中国谚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  8、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

——中国谚语  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10、勤能生则,俭能聚宝。

——中国谚语  11、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12、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13、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4、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

——中国谚语  15、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6、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

——《周书·韦孝宽传》  17、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

——清·魏禧《目录里言》  1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

——《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19、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20、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

——中国谚语  2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2、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2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  24、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25、关于勤俭节约的诗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  26、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

——中国谚语  27、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中国谚语  28、奢未及侈,俭而不陋。

——汉·张衡《西京赋》  29、多求不如省费。

——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30、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

——中国谚语  31、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32、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

——婆罗门谚语  33、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明·薛宣《读书录》  34、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明〕薛瑄  3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36、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虞书·大禹谟》  37、量入以为出。

——《礼记·王制》  38、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39、俭则寡欲,侈则多欲。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0、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41、声色之害,甚于鸩毒。

——《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42、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43、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解》  44、居丰能俭,在富能贫。

——《晋书·陆云疏》  4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时期〕诸葛亮  46、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47、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8、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中国谚语  49、为政之要,曰公与清。

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宋·林逋《省心录》  50、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汉高祖刘邦的名言:关于汉高祖汉高祖刘邦最经典的八句话!

汉高祖刘邦最经典的八句话!最含蓄的一句话:“啊,大丈夫就应当这个样子!”这是汉高祖刘邦赞叹秦始皇嬴政的话。

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一次,出差到咸阳,正碰见秦始皇嬴政出巡,其威仪盛势让这个热血青年赞叹不已。

汉高祖刘邦的赞叹尽管含而不露,但显然话里有话,表面看他是赞叹秦始皇嬴政,可实际上抒发的却是自己远大的抱负。

看来,有城府的汉高祖刘邦和直性子人说的话,味道确实不一样。

最正经的一句话:“天下未定,连年苦战,成败还不可知,为何要把宫殿修筑得这么豪华?”这是汉高祖刘邦训斥西汉萧何的话。

汉高祖刘邦为何训斥西汉萧何呢?原本,西汉萧何负责修筑未央宫,把宫殿建的富丽堂皇,汉高祖刘邦觉得太奢华了,所以,不免动起“怒”来。

但听了西汉萧何“非壮丽不足以表达天子的尊重与庄严”的解释后,马上转怒为喜。

显然,他的“训斥”无非是一些领导惯用的伎俩:做秀。

他骨子里巴不得如此呢。

最无赖的一句话:“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烹杀你的爹,请分我一杯羹!”这是汉高祖刘邦对楚霸王项羽说的话。

在楚汉战争相持阶段,有一次,楚霸王项羽把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抓来当人质,对汉高祖刘邦说:“你现在如果不投降,我就杀了你爹。

”但汉高祖刘邦丝毫不为所动,一副无所谓的口气把楚霸王项羽气得半死。

如此的“隐忍”,真是前无古人,活脱脱的死猪不怕开水烫。

最虚伪的一句话:“贼射中了我的脚指!”这是汉高祖刘邦自言自语的话。

有一次,楚霸王项羽提出要与汉高祖刘邦单挑独斗,汉高祖刘邦指着楚霸王项羽历数了他十条罪状,楚霸王项羽大怒,用暗伏的弩箭射中了汉高祖刘邦的胸部,但汉高祖刘邦却握着自己的脚说了这句话。

他之所以这么做,显然是为了不使楚霸王项羽知道他受了重伤。

如此的心机,怨不得楚霸王项羽斗不过他!最感人的一句话:“我的军中粮食很多,并不缺乏,我不愿意让民众破费。

”这是汉高祖刘邦对秦地老百姓说的话。

汉高祖刘邦先于诸侯到了霸上后,废除秦法,安抚民心,将约法三章告谕众民,秦地的老百姓很高兴,争先恐后拿着牛羊酒食,献给汉高祖刘邦,但汉高祖刘邦不接受,他的这番话感动得秦地老百姓惟恐汉高祖刘邦不做秦王。

看来,汉高祖刘邦带兵打仗不怎样,可笼络人心倒有一套!最精辟的一句话:“楚霸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这就是他被我所擒的真相所在。

”这是汉高祖刘邦对大臣们说的话。

取得了天下的汉高祖刘邦和大臣们讨论得到天下的真相,汉高祖刘邦认为自己成功的关键在于会使用人才;在谈到楚霸王项羽的失败时,他的这句话也说到了点子上。

确实啊,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光杆司令怎么能打天下呢!汉高祖刘邦用人上的这种自觉,确实比楚霸王项羽高过一头。

最动情的一句话:“游子悲故乡,我虽然以关中为首都,常住在那,但万年以后,我的魂魄仍然乐于思念故乡!”这是汉高祖刘邦回到家乡沛县,与父老兄弟团聚时说的话。

这句话最能体现汉高祖刘邦人性的一面。

此时此刻,恣意畅饮,谈笑取乐,回述从前旧事,瞻望漫漫人生,人的本性回归到了真实的自我,这时候的汉高祖刘邦和从前那个喝酒欠帐的汉高祖刘邦似乎没什么两样,但语气虽然诚恳,毕竟流露的是高高在上。

最得意的一句话:“早先,您说我是无赖,不能治产业,现在我的产业和我二哥刘仲比,谁的多?”这是汉高祖刘邦对他父亲说的话。

年轻时的汉高祖刘邦,不愿意干庄稼活,游手好闲,可能没少挨老爹的骂。

如今当帝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份产业确实值得炫耀,不知刘太公听了儿子的这句话,感慨如何?古人说:言为心声。

汉高祖刘邦之所以为汉高祖刘邦,从他的这八句话里足见端倪。

加入收藏
               

清朝的五个职位汉人不能担任!这是为什么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