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广州知府的收入:仅灰色收入就达上万两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简介:众所周知,官场是很腐败的。

江湖古老相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当上三年知府,能贪十万银子。

江湖古老又相传:“不贪不滥,一年三万。

”即使是下手不那么狠的地方

【千问解读】

众所周知,官场是很腐败的。

江湖古老相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当上三年知府,能贪十万银子。

江湖古老又相传:“不贪不滥,一年三万。

”即使是下手不那么狠的地方官,一年也有三万两银子的进项。

清朝地方官的收入真有这么高吗?替他们算算账就知道了。

壹 基本工资有多少 地方官这个概念很大,上至总督、巡抚,中至布政使、按察使,下至知府、知县,统统都是地方官。

他们的级别相差很大,总督属于正二品(若带尚书衔,则为从一品),巡抚和布政使属于从二品,按察使属于正三品,知府属于正四品(朝降为从四品),知县属于正七品(也有少数六品知县和七品以下的代理知县)。

满清入关后不久就制定了文官俸禄条例,二品官每年能领俸银155两、禄米155石,三品官每年能领俸银130两、禄米130石,四品官每年能领俸银105两、禄米105石,七品官每年能领俸银45两、禄米45石。

这一工资标准是十三年(1656年)制定的,直到清朝灭亡都没有大的调整。

也就是说,差不多在整个清朝,知府一年的基本工资只有105两银子和105石大米,知县一年的基本工资只有45两银子和45石大米。

“石”是容量单位,清朝一石是103500毫升,大约装米80公斤。

清朝米价变动很大,最初官方强行规定一石大米等于一两银子,但实际米价在上下波动,如1863年6月14日英国人赫德打听到的上海米价是每石2.6两银子(参见《赫德日记(1854-1863)》),而1736年夏天广东米价却便宜到了每石0.23两银子(参见《乾隆实录》卷1),前后相差十倍不止。

为了便于换算,我们仍然采取“每米一石折银一两”的官方规定。

经过换算,清朝知府每年的基本工资是210两银子,知县每年基本工资90两银子。

我们知道,知县就是县长,那么,知府是多大的地方官呢?大体上说,它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的市长,关于其职权,《清史稿·职官志》有载:“知府掌总领属县,宣布条教,兴利除害,决讼检奸。

三岁察属吏贤否,职事修废,刺举上达,地方要政白督、抚,允逎行。

”即统管辖区各县的文化、教育、司法、上令下达等行政工作,没有兵权,也不能直接任免知县,但是在三年一轮的知县大考核中拥有决定权,可以影响知县的升迁和任免。

的广州府,管辖的范围颇大,达14个县,范围包括今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计有:南海、番禺、顺德、东莞、从化、龙门、新宁(约今天的台山)、增城、香山、新会、三水、清远、宝安、花县。

贰 这些小钱不够花 美国人何天爵在《真正的中国佬》一书中描写过清朝劳工阶层的收入水平:“那些卖力气的人,每天的收入只有5美分。

”一天5美分,一年到头不休息,也只有1825美分的收入。

当时美元与纹银的汇率是160美分兑换1两银子,故此普通劳工的年收入只有十几两而已。

跟这些卖苦力的穷苦老百比,知县年薪90两,知府年薪210两,工资已经很高了。

可官员不是苦力,苦力除了养活自己,最多只需要养活一个小家庭,而官员却需要养活一个非常庞大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包括他们的妻子、小妾、丫鬟、男仆,以及长期在官员任职地居住并时常去衙门里打秋风的亲朋故交,以及官员们雇请的幕僚,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师爷”。

清朝的知县和知府大多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的儒生,他们精通八股,却不精通职务,为了当一个合格的官员,他们必须雇请那些通文墨、懂会计、擅长处理法律纠纷的师爷来帮着自己做官。

一个大县的县官至少要雇5个师爷,知府则要雇6个以上的师爷,这些师爷是不能吃财政饭的,必须让官员自己掏腰包来养。

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张謇早年就当过师爷,雇主开给他的年薪是120两银子,照此标准估算,无论知府还是知县,每年都得在他的师爷们身上花费千两左右的银子。

除了雇师爷,官员们还得雇长随(男仆)。

雇师爷是为了工作,雇长随是为了面子——清朝官员极讲面子,出门如不坐轿,会被人耻笑终生的。

那时候可不像现在,领导能配公务车,公务车司机靠财政养着,那时候公务车(轿子)要自己买,司机(轿夫)要自己雇,朝廷给的只是政策,允许你花钱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而不是直接给你什么样的待遇。

按照朝廷给的政策,知县坐“四人抬”轿子,要雇4名或者8名轿夫(轿夫累了需要换班),知府坐“六人抬”轿子,要雇6名或者12名轿夫。

雇完了轿夫,还得雇厨子、雇门房、雇跟班、雇拿印的……据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一书考证,年间广州某知府竟然雇了50个长随,每人每月发放“工食银”4两,一个月要花200两,一年要花2400两,如果碰上闰月,还要再多花200两,这还不算逢年过节打赏给长随的红包。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假如一个知府比较节俭,只雇了6个师爷和10个长随,那么他每年要给师爷发六七百两,要给长随发四五百两,两者相加,一千多两出去了。

假如这个知府比较爱慕虚荣和贪图享受,一连雇了10个师爷和50个长随,则每年至少要花三四千两银子。

前面说过,清代知府年薪只有210两,这点儿工资连养师爷都不够,又怎么能养活知府的老婆孩子呢? 叁 发养廉银 基本工资不够花,地方官不可避免地要贪污腐败,皇帝说过:“自州县以至督抚,俱需索陋规。

”从知县到总督,各级地方官没有不贪污的。

他们之所以贪污,并不是因为平日里缺乏廉洁教育,而是因为钱不够花,连维持最低限度的开支都不够。

当然,所谓“最低限度的开支”指的不光是糊口(如果仅为糊口,一年几十两银子也可以填饱一家老小的肚皮),还包括而且必须包括养师爷养长随的开支,否则“官场威仪”无法维持,甚至连日常工作都无法开展。

雍正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开创了“养廉银”制度:给所有级别的地方一把手发放高出基本工资很多倍的经济补贴,使他们有条件远离贪污。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了广州知府的养廉银标准:每年1500两。

知县则比之低一半左右,如广州市区分属的南海县和番禺县,两个知县每年养廉银分别为700两和600两。

清代地方官的基本工资按照品级发放,只要品级相同,无论你在哪一省份做官,领的工资都一样。

可是养廉银却不全按品级,还跟地域有关。

例如广东省的知府每年有1500两到2400两的养廉银,河南省的知府每年却有3000两到4000两的养廉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一是各地工作的艰难程度不等,二是能捞的油水也不一样。

广东当时经济发达,在广东做官有得捞,所以朝廷发放的养廉银就少,而内地省份经济落后,官员能捞的油水少,所以朝廷发放的养廉银就多。

从这个意义上看,雍正最初制定养廉银制度的时候就没有指望该制度完全杜绝贪污。

事实证明,养廉银制度确实不能杜绝贪污。

为什么不能?一是因为专制时代缺乏制衡,官员只为上级负责,百姓没有罢免权,只要买通上级,贪污起来毫无风险;二是因为人的贪欲没有极限,即使钱够花了,官员们还渴望“创收”更多的钱,以便享受更好的生活,以及为下一代积累产业;第三,跟地方官的日常开销相比,这笔养廉银的数目仍然很小,例如广州知府每年1500两养廉银,加上基本工资不到两千两,而他光是雇师爷雇长随就要开支一千多两,手头稍微松一下甚至要花掉好几千两,收支缺口仍然存在;此外还有最后一条因素——通货膨胀。

盲目遵循祖宗家法,,顺治时期定下的俸禄标准,雍正时期定下的养廉标准,一直到鸦片战争时都没改动过,而由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由于墨西哥白银的大量输入,中国的金银比价发生剧烈改变,白银的购买力越来越低,官员的工资和养廉银看似不变,实际上出现了严重缩水,本来买得起的东西慢慢买不起了。

我们知道,做官要穿官服,而满清朝廷竟然抠门儿到不发官服,所有官员的官服都要自己花钱定做。

皇帝高兴起来,倒会赏赐某个官员黄马褂或者顶戴花翎什么的,可那只是官服的一小部分,大头还要自己买。

在雍正年间,定做一套官服最多需要50两银子,而到了道光年间,一套官服平均需要300两银子。

这种官服一年得做两套(冷天一套、热天一套),如果碰上比较烧包的官员呢?可能就要定做四套、六套,例如满洲大臣那桐上任之初竟然定做了十几套官服!如此一来,仅买衣服就要花光所有的养廉银,不贪污怎么可能? 肆 灰色收入最惊人 清朝有一个名叫杜凤治的官员,先后在年间和年间做了两任南海知县,去世前留下41本日记,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场生态。

据杜凤治日记描述,知府到任,下属们照例要各交一份“到任规”。

换句话说,下车伊始就能挣一笔见面钱。

到了过生日的时候,无论是知府生日还是知府太太生日,下属们照例要各交一份“生日规”。

此外过、过、过冬至、过寒食,也都能收到厚礼。

清代有人头税,时称“丁银”,朝廷给南海县派的任务是每年丁银4万两,可是地方官实际上征收的丁银竟然高达15万两,多收的这部分会被南海知县和广州知府瓜分掉。

在清朝中后期,广州西关赌场林立,南海知县常常派人禁赌,但永远是禁而不止。

为啥?一是广州驻军缺饷,为了自筹饷银,军官们在赌场入了股,甚或自己开设赌场,南海知县如果真的禁赌,就得罪了驻军;二是广州知府迎来送往,开销太大,也默许亲包庇赌场,从中收取“赌规”。

据杜凤治估算,光绪二年西关赌场最兴旺的时候,知府能分到一万多两赌规。

清朝地方官往往不到三年就要改任,故此干部调动非常频繁,当快要调任的时候,为了前途着想,下级们自然要向知府行贿。

清代知府没有任免知县的权力,可是却能在知县的绩效考核中上下其手,故此甚受知县敬畏。

杜凤治说:“求差之月,同、通、州、县络绎不绝,记不胜记。

”换届之时,同知(常务副市长)、通判(副市长)、知州(县级市的市长)、知县(县长),这些下级排着队向知府进贡,知府收钱收得都忙不过来了。

到任规、生日规、赌规、多征赋税、收受下级贿赂……知府的灰色收入名目繁多,数目惊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绝对是可能的。

有没有清廉的干部呢?当然有,可是在那个人人腐烂的变态时代,清官会混得很惨。

例如雍正年间的潮阳知县蓝鼎元就是个清官,他刚到潮阳上任,就革除了“渔船换照陋规”——民间渔船要办牌照,朝廷规定只收工本费,地方官却加征种种杂费,使渔民,蓝鼎元为民着想,一举革除此弊,立马受到民众欢迎。

可是领导们不欢迎:你蓝鼎元不盘剥百姓,你就发不了财,你如果不发财,我们作为上级的就分不了赃。

于是乎,蓝鼎元的上级领导设了一个局,让他押运粮食,押运到目的地再作检查,发现“丢”了整整2000石大米,要求蓝鼎元赔偿。

蓝鼎元又不是贪官,仅靠基本工资和养廉银过日子,勉强能做到收支平衡就不错了,根本没钱赔偿,于是他就被上级领导顺理成章地扔进了大狱…… 在监狱之中,蓝鼎元顿足捶胸,悔不当初:“误逞聪明,一举之干众怒!”(蓝鼎元《鹿洲公案》)。

早知如此,我干吗要逞能废除陋规、惹领导不开心呢?您瞧,清廉竟然成了逞能,百姓主心骨竟然成了领导眼中钉,官场如此腐败,清廷如此黑暗,焉能不亡! 随机文章甄嬛心计太可怕!硬要靠「蝴蝶」复宠 原因必让安陵容气炸关于成吉思汗长子尤赤的身世之谜圣马丁朱莉安娜公主机场,飞机在头顶10米高掠过木乃伊士兵被发现,80具一战士兵冰冻木乃伊遗体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几率二十五万分之一,或发射飞行器改变其轨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借师助剿,唐朝跟清朝有什么不一样?

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内战中其中一方引入外藩势力最终逆转战争结果的情况,比如借回纥势力平定,收复长安洛阳;引契丹势力助战,击败;引清军入关,消灭;引入击败等。

在这些借师助剿的案例中,很多成为经典,很多却一地鸡毛,比如唐朝借师回纥对比吴三桂借师清军。

那么,为什么唐朝取得成功而吴三桂却遗臭万年了?静夜史认为有以下的不同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 1、主借身份不同:唐朝是国家元首,而吴三桂是边将臣子 755年,一场安史之乱打破了盛唐气象,整个北方陷入战火之中,因为承平日久,唐朝北方边境空虚,面对骁勇的集团,唐军无力抵挡,加上玄宗错误的决策,很快洛阳沦陷,紧接着是潼关、长安! 玄宗仓皇出逃四川,而太子北上灵武即位,这就是。

此时,想要彻底消灭安史叛军,就要先收复两京,即长安和洛阳,这样也可以提振唐军的士气,所以唐朝向回纥借兵收复两京。

757年,唐肃宗李亨向回纥英武可汗借兵,因为唐朝和回纥的关系一直不错,和回纥可汗的关系为兄弟关系,这种国家元首之间的借兵更多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一场交易。

而吴三桂不同,此时的已经灭亡,吴三桂及5万吴军成为的孤岛,虽然明朝灭亡了,但是吴三桂不具备成为天下共主,因此吴三桂始终是一个臣子的身份,在地位上就比、李自成等低一个层次。

在当时的情况下,吴三桂更应该是一个军阀,一个没有主人的军阀。

在多尔衮眼中,吴三桂更像是一只,没有和自己谈交易的资格。

这样的人,是不会得到多尔衮尊重的,把他当枪使还差不多! 2、借师目的不同:唐朝为收复国土,而吴三桂为冲冠一怒 在唐朝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时想到了回纥,唐肃宗的目的就是收复两京和周边的国土,这让唐朝的形象无比高大。

本来唐朝也是可以不用借兵回纥的,但是在当时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唐军要和叛军进行漫长的持久战,毫无疑问,这造成的伤害更大。

当然,兵不能白借,帮不能白帮。

为了回报回纥,唐朝答应收复长安后,“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不过在收复长安后,唐军将劫掠目标改为洛阳。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记载:“初,收西京,回纥欲入城劫掠,广平王固止之。

及收东京,回纥遂入府库收财帛,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财物不可胜计”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记载:“耆老以缯锦万匹赂回纥,止不剽”。

所以,为了收复国土,唐朝和回纥做了交易。

在损失大量财务的基础上实现了光复首都的目标。

而吴三桂就有点私仇的意味了。

因为李自成集团的“追饷”,吴家被李自成敲诈勒索,这还不算,为了逼迫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将吴江老小全给绑了,这让吴三桂十分愤怒,而在得到吴三桂不投降的消息后,李自成集团杀掉了吴三桂家人,并大举进攻山海关,逼着吴三桂投降多尔衮。

在吴三桂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

灭流寇于宫庭,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 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了借兵消灭李自成,吴三桂自作主张割让土地。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比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比如“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随便尺寸于人”。

也许吴三桂只是哄哄多尔衮,但是这种行径着实令人不齿,和唐朝奉献财务的做法形成了反差。

而且最重要的是,消灭李自成是为私仇,吴三桂也没有提什么恢复大明社稷的话。

这和唐朝借兵回纥又是两码事! 3、被借主体不同:回纥为部落联盟,而清朝为封建制政权 唐朝时期的回纥,长期是唐朝的藩属,到唐朝安史之乱的国难时期,也不过和唐朝结为兄弟,自始至终都没有僭越到唐朝之上。

一直以来,回纥都是部落制的政权,因为没有完成封建化的改革,回纥不具备南下中原和唐朝争夺中原统治权的能力和想法。

而清朝不同,从开始,清朝就一直在为消灭明朝而努力,在时期,清朝终于完成封建化进程。

这意味着清朝和明朝一样,在制度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1644年,明朝灭亡,借助吴三桂主动投降的契机,多尔衮果断出击,,迅速完成了入主中原的所有工作。

因为准备充分,且觊觎已久,因此清朝的策略成熟而高效,本来和清朝合作的吴三桂瞬间成了清朝的新员工。

而被耍的吴三桂没有办法,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所以,吴三桂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为,注定是要遗臭万年的! 随机文章木乃伊士兵被发现,80具一战士兵冰冻木乃伊遗体猛禽f22战斗机速度2410公里/小时,多次坠毁被叫停(疑设计缺陷)旧日支配者中最强大的生物,奈亚拉托提普恐隐藏实力宇宙中真的有硅基生命吗,存在硅基生命/但硅基生命被发现了是谣言世界上重要的十大海峡,土耳其海峡仅第八/具极高军事战略意义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获批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获批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预计最快今年开始招生。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前身是创办于2000年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现名。

  此前已经开设了动画、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国际班)等美术类本科专业。

加入收藏
               

清朝广州知府的收入:仅灰色收入就达上万两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