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魏冉提拔的,那么魏冉是个怎样的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27 点击数:
简介:白起,他的名号很多人都知道,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最为出名的就是长平之战了。

虽然说究竟是不是坑杀了四十万赵军还一直存在争议,但是白起的能力的确是有目共睹的。

而白起之所以能够成为秦国名将,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有伯乐的赏识,这个伯乐就是魏冉。

魏冉可能少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1.魏冉是秦国著名的宣太后芈八子的同母异父弟弟。

【千问解读】

白起,他的名号很多人都知道,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最为出名的就是长平之战了。

虽然说究竟是不是坑杀了四十万赵军还一直存在争议,但是白起的能力的确是有目共睹的。

而白起之所以能够成为秦国名将,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有伯乐的赏识,这个伯乐就是魏冉。

魏冉可能少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白起是魏冉提拔的,那么魏冉是个怎样的人?

1.魏冉是秦国著名的宣太后芈八子的同母异父弟弟。

宣太后有两个弟弟,魏冉被封为穰侯,芈戎被封为华阳君。

魏冉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他在秦惠王时就担任重要官职,参与处理国家大事。

秦武王死后,王位出现空缺。

宣太后从燕国秘密迎合儿子公子稷,立为秦王。

惠文后、武王后也拥立公子壮为王,史称“季君”。

秦国内乱由是爆发。

宣太后将弟弟魏冉提拔为将军,守卫首都咸阳。

经过三年的血战,在魏冉的铁腕下,昭王的军队彻底打垮了季君的军队。

平定叛乱后,在宣太后的指示下,魏冉尽诛公子壮(即季君)、惠文后、昭王异母兄弟以及追随季君的大臣。

此时秦昭王年龄尚幼,宣太后与魏冉遂专国政,威震秦国。

白起是魏冉提拔的,那么魏冉是个怎样的人?

公元前300年,秦国丞相樗里疾去世,魏冉自任丞相,由此秦国在对外政策上更加激进。

他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血宰相,以铁腕统治秦国,在政坛上呼风唤雨。

魏冉先后四次出任秦国宰相,掌握实权达四十年之久。

2.魏冉相秦后,积极对外扩张。

他派遣弟弟华阳君芈戎率领大军进攻楚国。

芈戎的进攻令楚国人再度蒙羞,楚军司令景缺战死沙场,三万名将士阵亡。

公元前295年,秦发兵攻打魏国的襄城;次年,秦败魏师于解地(山西临猗西南)。

公元前294年,向寿率兵攻取韩国的武始(河北邯郸西南);同年,魏冉派左庶长白起攻夺韩国的新城(河南伊川西南)。

应该说,魏冉是很有眼光的人,在新城之战中,他发现了白起过人的军事天赋。

在次年的伊阙之战中,面对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魏韩联军,魏冉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向秦昭王推荐由白起担任秦军大将,取代原先的大将向寿。

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魏冉的眼光,他果断起用白起,是秦军取得胜利的保证。

作为铁血宰相,魏冉的能力是勿庸质疑的。

我们必须看到,魏冉提拔白起是有政治风险的,因为向寿是秦昭王由小玩到大的亲密朋友。

魏冉却力排众议,推荐白起为将,取代向寿。

倘若白起不能在战场下立下奇功,那么魏冉在秦昭王面前就不好交待了。

白起是魏冉提拔的,那么魏冉是个怎样的人?

3.魏冉坚信,白起决不会令他失望。

这种信念从何而来呢?来自魏冉对白起的了解。

白起的军功爵为“左更”,在秦二十等爵中位列十二等,属于中上爵位。

此时的白起还很年轻,能获得这样的爵位,可见他在战场上立功颇多。

白起早年的军事生涯不可考,他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上一年指挥伐韩之役,攻克新城,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

他的军事才华给魏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位知人善任的伯乐在军情紧急之下,大胆起用他担任伊阙之战的秦军总司令,这也给了他尽情施展军事才华的舞台。

果不其然,白起不负魏冉所望,在伊阙之战中大败魏韩,斩首二十四万。

白起是魏冉提拔的,那么魏冉是个怎样的人?

魏冉不仅是伯乐,自己也是颇为高明的将领。

公元前290年,魏冉亲自率铁血兵团伐魏,魏国被迫以河东四百里之地献秦。

公元前275年,魏冉率军攻魏,一路长驱而入,直抵魏都大梁城。

魏国向韩国求援,魏冉回师大败韩军,斩首四万,魏国被迫割八城请降。

由于功劳很大,魏冉得到一块封邑,这块封邑是陶邑,原本是宋国的一块肥沃之地,后来成为秦国孤悬东方的飞地。

陶邑位于齐、魏、韩之间,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土地肥沃。

4.魏冉颇有野心,不满足于当一个宰相,他渴望成为万乘之王,把陶邑建设成为战国七雄之外的第八个强国。

为此,他假公济师,多次率秦师远征东方,攻打齐国,把得来的土地并入自己的陶邑。

白起是魏冉提拔的,那么魏冉是个怎样的人?

不过,到了魏冉晚年,却遇到了一个最厉害的对手,他就是范雎。

魏冉专权数十年,秦昭王实际上如同傀儡帝王,范雎觑准这点,决心与昭王联手,推倒魏冉。

为此,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是针对魏冉舍近求远、以伐齐之名私饱中囊。

在经过一番政治斗争后,魏冉终于失势,败在范雎之手。

穰侯魏冉被勒令回到封地陶邑,长达四十年的权臣生涯宣告结束,但他还是生活得不错。

他把所有的家当都运往陶邑,运输的车辆竟然有一千多辆,后来经调查,他的财富比王室还要多,足以让他安度晚年了。

北宋宰相王旦有着怎么样的识人本领?他提拔了哪些人

北宋宰相,有一套的识人眼光,他能从观察人的缺点中,识别人品。

他任宰相期间,曾为朝廷举荐过许多奇才,被贬外放的就是其中之一。

寇凖和王旦本来关系应该是很好的,他俩是同年的进士,同年关系就是天然的政治同盟。

澶渊之战时,寇凖是宰相,王旦是,给当副手。

因为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病,王旦要赶回去主持后方,临行他特意让把寇凖叫来,问这仗如果败了(“十日之间未有捷报”)该怎么办,真宗被他俩逼得只好表示:“如果朕捐躯或被俘,那就立太子吧”。

从这件事来看,寇凖和王旦合作得是很好的。

签订后,寇凖因功高,深得敬重。

但在死对头的不断蛊惑下,皇帝听信王钦若之言,寇凖被贬外放。

后来,王旦做了宰相,极力推荐寇凖回朝,在这样的背景下,寇凖才得以回朝担任枢密使的职务。

按理说,寇凖应该对王旦很感激,应该跟他合作才对,但是,寇凖却梗着脖子跟王旦扛上了。

具体表现为,当时东西二府经常互通文件,寇枢密瞪大眼睛从东府(中书门下)送来的文件里挑刺儿,发现错误后,马上给宋真宗送过去,导致中书工作人员从王旦以下都被真宗骂了一顿。

然后,中书门下,,也瞪大眼睛从西府(枢密院)送来的文件里挑刺儿,果然也发现了错误,结果宰相王旦表示,把文件退回西府,让他们好好改过来。

东府众人不解,王旦回答:既然知道他们干的是错事,干嘛还要跟着他们干? 这件事让寇凖很,特意跑过来跟王旦讲:“同年,甚得许大度量?”,但王旦的大度却没能阻止寇凖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宋真宗面前讲他的坏话。

宋真宗对王旦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

”王旦却说:“没事,毕竟我当宰相久了,犯的错自然就多。

寇准把这些事告诉陛下,说明他是忠臣,这就是我欣赏寇准的原因。

”王旦就是这样从寇凖的缺点中去认识他的人品的。

不久,寇凖又要被外放了。

宋真宗找到王旦,聊寇凖外放的问题,王旦笑道:“臣以为像寇凖这样的大功臣,给个使相(相当宰相待遇)做是极好的,倒也不负恩泽。

” 寇凖拿到使相后,地到宋真宗面前谢恩。

真宗说:不要谢朕,这是王旦推荐的。

后来,王旦就积劳成疾要不行了,临终前,宋真宗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爱卿你走了我怎么办?我上哪儿找你这么好的人来当宰相?” 王旦一开始不说话,后来真宗一直问,王旦才很艰难地说:“寇准吧。

” 王旦去世几年后,宋真宗居然真的把寇凖重新召回京城来当宰相了。

据说寇凖到京后,第一时间到真宗面前,表示要去给王旦上坟。

王旦不但是一代贤相,他还是个谦谦君子,他凭着独特的识人眼光,始终对寇凖满怀善意,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保护他。

但寇凖的识人眼光就差远了,这大概一个人的性格有关。

最典型的就是如何识。

这个后来成为他死敌的丁谓,曾经是他的“门人”,寇凖对他的才干非常器重(丁谓属于有才无德),极力向当时的宰相推荐,“寇凖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

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

’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

”(《·李沆传》)寇凖后来果然被丁谓这个白眼狼坑得够惨。

其实,直到让丁谓非常丢脸的那次“溜须”事件发生前,可以说丁谓对寇凖都是非常尊敬,甚至可以说非常殷勤的。

有这样一个段子:丁谓给宋真宗上报祥瑞的时候,特别喜欢用仙鹤说事。

有一天寇凖坐在衙门里,一群乌鸦扑棱棱飞过来,老寇哈哈大笑道:“幸好丁谓不在这里,不然他肯定要说这是一群玄鹤!”这个段子流传出去之后,丁谓从此多了个绰号,叫做鹤相。

寇凖从外地回京当了宰相,丁谓是参知政事。

在一次朝臣宴会上,丁谓给寇凖擦胡须献殷勤的时候,反被寇准呛了一顿。

丁谓便成了“”的代名词。

丁副相瞬间黑化,秉持着“得不到你就要毁了你”的心理,丁谓开始黑寇凖。

后来,丁谓把寇凖和另一个宰相(也是他的政敌)排挤出朝廷还不够,还特意假传圣旨派使者给两个人各送了一把剑,请他们自行了断。

丁谓这么搞实在太过分了,当时就有人质问他说,相公就不害怕后世史书怎么记你吗?结果丁谓淡定地回复道:“不过是一句‘天下惜之’罢了,能奈我何?” 据说那把剑送过去,李迪当场就崩溃了,打算自杀,幸好他的儿子和门客拼命保护,才免于被害。

而寇准的表现是这样:“中使承(丁)谓指,以锦囊贮剑揭於马前,示将有所诛戮状。

至道州,(寇)凖方与客宴,客多州吏也,起逆中使,中使避不见,问其所以来之故,不答。

众惶恐不知所为,凖神色自若,使人谓之曰:‘朝廷若赐准死,愿见敕书。

’中使不得已,乃受以敕。

凖即从录事参军借绿衫着之,短才至膝,拜敕於庭,升阶复宴,至暮乃罢。

及赴贬所,道险不能进,州县以竹舆迎之,凖谢曰:‘吾罪人,得乘马幸矣。

’冒炎瘴,日行百里,左右为之泣下。

”(见《续长编》) 这是怎样一个阳刚硬梗的老男人,每一根骨头敲起来都铮铮作响,压不垮,折不弯。

他还是当年那个在澶州城上运筹帷幄,扶危挽澜的大英雄,整个人都闪闪发光。

他在朝堂上再怎么不受欢迎,可是出京时照旧有百姓牵衣顿足十里相送,那就是民心,独属于寇凖他一个人的荣耀。

尽管他识人的眼光并不佳。

寇凖被丁谓贬到雷州没两天,丁谓自己也恶有恶报被贬到更远的崖州。

途径雷州的时候,寇准还派人去给他送了一只蒸羊。

丁谓看了很感动,表示想跟寇准见一面,也许是想和他“相逢一笑泯恩仇”什么的,但被寇凖拒绝了。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寇凖“君子坦荡荡”的胸怀。

随机文章传闻2017天空出现一条巨龙,专家称龙两次出现3分钟消失楼兰遗址为什么不能去,极其危险千万别去(天价门票3500元)揭秘世界上最漂亮的美人鱼,超模Hannah化身绝色美人鱼(海洋斗士)盘点世界十大图书馆在哪,中国国家图书馆排第三/美俄各两家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读懂能超过世上99%的人(人生最高境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秦国名将章邯是白起的后代吗 秦国名将章邯他和秦国公主有关系吗

胡应麟:“,之亚也,衂於羽而名。

”这里胡应麟对白起做出了一个比较肯定的评价,他说章邯是个不亚于白起的大将,曾经与相战,虽然最后战败,却显示出了作为一员大将应有的风度,章邯也算是秦国一位优秀的将领了。

章邯,字少荣,出生年月不详,秦末著名将领。

作为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他一生的主要成就有:戏水退周文、南阳擒宋留、陈郡杀、临济斩田儋。

秦国不愧是个人才济济的大国,章邯以秦国最后一员大将的身份出现,他的战绩或许不是那么突出,却不可否认,他是一位全才型的大将。

章邯或许也比不上在秦帝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大将。

时势造英雄,既然在史册上有章邯的大名,他的故事即使不如别人那样厚重而有趣,却也是精彩的。

章邯不是白起的后代,却拥有白起一样的才干,两人在军事上都颇有天赋,章邯是贵族出身,从小就学习军事。

早年担任少府一职,管理国家的金库,在经济上相当有头脑,在政治上也很有远见。

他懂得兵法,善工,又知晓政治。

长期执掌大型器械营,在灭楚大战中显示出了自己的实力,一统六国以后,他又极其谦虚,并非以大将军的姿态,进入九卿的重臣。

而且他执掌的还不是有关于军事,而是皇家府库管理整个国家的财政,算是经济大臣,足以见得他的才干。

元年九月,章邯听命于秦二世,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的一支队伍,周文部,屡战屡胜,周文被逼得走投无路之后,自刎而死。

随后又率领军队,攻破齐楚军队,攻打齐楚的时候,章邯屡战屡胜,军队的士气比较高,、项羽不与之战,绕过进攻定陶。

其后,章邯再大破楚军于定陶,战死。

此时,楚地的名将领已死,章邯以为已经解除了后顾之忧,便渡过黄河攻打赵地,实力不如秦军的赵王败阵,无奈向其他诸侯求救,却无人搭救,此时楚国项羽便挺身而出,为了给自己的叔父报仇,他主动请缨。

章邯迫陈胜遁走。

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

被章邯的军队围困于巨鹿的赵王没有办法,只得向其他诸侯国求助,其他诸侯国都碍于秦国强大的势力,而不敢轻易发兵相救,这个时候,项羽主动请缨,为叔父报仇。

章邯迫陈胜遁走。

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

章邯和项羽交战之后,章邯在中被项羽击败。

由秦人雍王、塞王、翟王。

号称三秦。

章邯在汉王元年八月,与刘邦军交战,形势对秦军十分不利,退保废丘,这便是权宜之计。

在之后巨鹿之战中,秦军被项羽击败,两军相持。

那么,章邯有没有妻子呢?在历史电视剧《传奇》里面,章邯和晨曦公主之间关系非同一般,很多人认为两人是夫妻,那么晨曦公主真的是章邯的妻子吗?晨曦公主虽然和章邯关系极其密切,但却并不是章邯的妻子。

史书上对晨曦公主,并没有太多的记载,推测应该是有晨曦公主此人的,古代女性不是特别出名的,都不会被记载在册。

而章邯诸多记载中也没有明确他的妻子到底是谁,就连他的子嗣情况记载也不详细,没有说到他的儿子,所以根本就不知道章邯的婚姻状况,不过根据当时的年代来看,章邯应该是有妻子的,只不过因为他的妻子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不曾记载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白起是魏冉提拔的,那么魏冉是个怎样的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