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考古百年:《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近日出版
【千问解读】
考古学是如何在中国孕育而生的?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又由哪些人带领中国考古学走上了重建中国古史之旅与新学术之路?
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史》正式上市。

该书系统阐述了中国科学考古学早期的发展历程,讲述中国第一代考古专家置身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内忧外患的乱世中走出重建中国古史之旅与新学术之路。
作者陈洪波站在百年前考古学“国家队”的角度,系统勾勒了中国科学考古学从萌芽至壮大的轨迹,为读者呈现了中国科学考古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科学考古学的兴起
1928年,蔡元培命傅斯年等三人筹建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该所是中国近代科学考古学兴起的标志,当时集中了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等著名学者。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系统阐述了史语所1928-1949年以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为代表的重大考古活动,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展现了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田野工作的流程与技术,还深入探讨这些活动背后的学术理念、组织策略、政治斗争以及与各方力量的博弈。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南京所址前合影 后排左起:董作宾、梁思永、李济、李光宇、胡厚宣、高去寻 前排左起:王湘、石璋如、刘耀、郭宝钧、李景聃、祁延霈
这不仅是为新生的中国考古学画像,也是为近代以来蹒跚学步的中国科学画像。
史语所在这一时期的考古活动及成就不仅对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来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阳殷墟发掘,是中国考古事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发掘,它是我们追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出发点,也是中国科学考古的缩影。
中国第一代最重要的考古专家几乎都是从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更为中国考古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梁思永:中国考古学的“巨星”
在中国科学考古学发展史上,有不少重要人物如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夏鼐等,他们各有擅长,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中国考古事业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共同构建起了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大厦。
特别是梁思永,在中国科学考古学的早期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张忠培先生曾这样评价:“梁思永先生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位‘巨星’,是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一位奠基人。
”
他是当时第一位受过正规现代考古学训练的中国人。
作为中国的第一批考古学者,梁思永先生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中国建立了考古地层学的典范,撰写成熟的考古发掘报告,还在于他主张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并奉献一生于其中。
他不仅是后冈三叠层的发现者,也是中国第一部考古报告《城子崖》的手定者。

1935年,傅斯年(左一)、梁思永(右一)在殷墟王陵发掘现场
1930年夏,26岁的梁思永学成回国。
夏鼐说:“自(梁思永)加入殷墟发掘后,对于组织上和方法上都有重要改进,提高了我国田野考古的科学水平。
在野外工作中,他能注意新现象,发现新问题。
主持大规模发掘时,他能照顾到全局,同时又不漏细节。
”
自从梁思永加入之后,殷墟发掘逐渐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在当今社会,“考古学”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考古资料的大量积累、科技考古手段的普遍应用以及各类学科的交叉发展,我国考古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是一座考古名人堂,呈现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第一代中国考古人的人生、思想与精神;是一部民国时期考古工作的纸上纪录片,揭示一代人对精神家园的执着坚守和对中华文化源头的艰辛探索;也是一卷中国科学考古学成长史,记录中国考古学如何积跬步而至千里,汇细流以成江河。
通过书中的照片和资料,读者仿佛穿越时空,在一次次发掘与思想碰撞中,体味中国文化之绵厚、历史之辉煌。
文 | 记者 何文涛 通讯员 余向丽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供图
考古发现古玛雅王子古墓:遗骸变成化石
网络配图 在墓葬内,他们还发现了一具有着1300年历史的玛雅王子遗骸以及大量陪葬品,遗骸已经变成化石。
据研究人员估计,这位古玛雅王子去世时的年龄在20到25岁之间。
他平躺在墓葬内,双臂交叉。
这个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卡拉克穆尔的影响力结束之后,很多容器上的铭文全都说明一名王子就埋葬在这里。
墓葬内的砖墙被一个枕梁拱顶覆盖,这是古玛雅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
就在砖墙一带,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名年轻王子的遗骸,平躺在墓葬内,双臂交叉在腹部。
在王子骸骨周围,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陪葬品,例如4个陶瓷板和5个陶瓷杯,保存状态非常完好,部分陪葬品的上面绘有图案,包括盖在王子头骨上的陶瓷板。
网络配图 一个瓷杯上的象形文字翻译过来为:“年轻王子的杯子”,另一个容器上同样发现了类似的文字。
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墓葬的位置以及翡翠珠宝首饰这样的陪葬品的“缺席”暗示了这位年轻王子的地位,他并不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其中一个杯子上的日期为公元711年,年轻王子去世时的年龄以及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8世纪的前几十年,墓葬内的陶瓷制品保存完好,所有这些都使其成为在玛雅低地上演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网络配图 波恩大学的尼克莱-格鲁伯博士指出:“这座宫殿建于大约公元650年,当时这一地区处在卡拉克穆尔王朝统治之下,占据了玛雅低地的大部分地区。
”乌克苏尔位于墨西哥坎佩切湾,危地马拉边界一带,在公元250年到900年成为了古玛雅帝国的一个贸易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此墓比秦始皇嬴政墓有更多珍宝是怎么回事?考古专家已经找到
如此可见的地宫中不知藏了多少旷世奇珍。
不过有很多人认为,此墓如果找到,可能比秦始皇陵中的更多,工艺水准比秦始皇陵更高。
那么谁的墓葬会如此牛哄呢?此人不是别人,正是。
成吉思汗生前扩土无数,所掠财宝自然海量,加上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自然陪葬品比秦始皇陵中的水平要高。
不过可惜的是秦始皇陵在哪里,专家基本确定了方位,可是成吉思汗陵在哪里却是世界难题。
这和蒙古人特殊的墓葬文化很有关系,记载蒙古人的古书《黑鞑事略》中有专门描述,蒙古人的这种墓葬方式叫做密藏:“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如平地。
”正是因为蒙古人的这种墓葬方式,使得成吉思汗陵到底在哪里,成为千古之谜,后人也只能猜测。
有三种猜测。
1、在蒙古国内肯特山之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
2、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勒泰山一带。
3、位于宁夏自治区六盘山附近。
这三种说法,都说有确凿的证据证实成吉思汗陵就在自己的区域内,为此还建立了很多规模宏大的现代建筑。
不过,具体成吉思汗陵在什么方位,却都不知道了。
曾经有一个美国专家,他的名字叫穆里克拉维兹,他曾经组织过一次规模宏大的团队,在上述三个地方进行地毯式搜查,以期找到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到底在什么地方,以此解开困扰考古界多年的难题。
美国带领的考古团队在2001年底,号称已经找到了确切的成吉思汗陵的方位,此地处于宾得尔山以北,一个叫乌格利格其贺里木的地方,说在此地发现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墓葬群,距地面11米。
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发现如此庞大的墓葬,可以肯定是成吉思汗陵无疑。
可是可惜的是,后来随着考古进一步的开展,才发现这是一座假墓,美国人虽然花费了巨额财富,最后也不得不怏怏离去。
以至于至今为止,成吉思汗陵到底在什么地方,里面是不是有着海量的陪葬品,挖掘后会如何震惊世界,也只是考古专家们晚上做梦的事情了。
随机文章朱元璋23天不给他吃饭看到他傻眼:你怎么还活着齐齐哈尔干尸复活之谜,被埋复活极力挣扎身连胎盘中国最新型枭龙战斗机曝光,单价疑为2500万美元黑暗森林法则是什么,人类或早被外星文明当成猎物(传霍金认可)中国第一神山昆仑山为什么驻军,昆仑山出现虫人/巨兽/死亡禁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