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学数学、到北滘!我为“数学小镇”代言
【千问解读】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力源泉。
2025年是北滘打造“湾区一流教育强镇”的关键一年。
在年初召开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北滘接连发布“数学小镇”建设方案和“大体育”行动方案,营造浓郁的数学、体育特色教育理念与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北滘“数学小镇”的建设离不开每一名北滘学子的助力。
为此,南方+北滘频道联合北滘镇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推出“学数学、到北滘!我为‘数学小镇’代言”线上活动,面向全镇中小学生利用手抄报、视频微课的形式,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示并提升学生在数学思维、数学表达方面的能力。
投稿↓↓
活动时间:
1、作品征集时间:2月10日至2月23日
2、作品投票时间:2月24日至3月2日
投稿入口:
一、下载南方+APP,搜索学数学、到北滘!我为“数学小镇”代言参与投稿。
二、作品提交后将进入“审核中”状态,此时可以修改内容;作品一旦审核通过,将无法撤回修改。
请仔细检查后再提交。
项目一:“数”说北滘手抄报大赛
参与对象:北滘镇小学生(一年级至六年级)
大赛内容:鼓励小学生通过手抄报形式,利用色彩、图画、文字、公式、关键词等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理论、数学逻辑、数学模型、数学问题,与北滘风土人情、地貌建筑,或者与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实例相结合,体现出身边的数学应用。
参与方式:学生围绕“数”说北滘主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手抄报,作品拍照后以jpg或png格式、图片文件大小不小于1M的格式,按投稿要求上传。
项目二:“由我来讲题”——北滘镇中学数学微课大赛
参与对象:北滘镇初中、高中学生
大赛内容:鼓励初中、高中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具有研究性的数学主题(即1道数学题目,或1个数学公式,或1种数学基础理论),在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里,讲解清楚解题思路、公式推导、理论依据等内容,展现数学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参与方式:学生围绕自选的数学主题,利用课余时间利用手机、电脑等手段,搭配PPT、黑板、手绘等形式,录制数学微课(时长不超过3分钟)。
视频文件要求MP4格式,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按投稿要求上传。
征集结束后,参赛作品将统一由北滘镇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织教师开展优秀作品评选,并结合线上投票数,按照7:3的评分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优秀作品奖次。
获奖名单将在后续举办的北滘镇“数学派对”活动上公布并颁发奖项。
注意事项:
1、所提交作品(含图片、视频)必须为原创,一旦发现抄袭、侵权将立刻撤稿并取消资格,如造成侵权由投稿者和作者承担全部相关责任(未成年人作者由监护人承担全部相关责任)。
2、作品一经投稿,即为授权活动主办方,主办方可对作品内容进行修改、网络发布、线上线下推广等。
3、活动严禁商业刷票。
系统已设置防刷票措施,一旦发现任何刷票舞弊行为,一经查实将立刻取消参与资格。
4、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请勿相信任何自称“工作人员”的电话短信,谨防诈骗。
5、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撰文:李欣
制作:熊琳
【作者】 李欣;熊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年后第一期开始啦!周六日可来永春这两个驿站免费领爱心早餐啦!
这也是新年后的第一次爱心早餐活动。
清晨6点30分,志愿者们早早到达桃溪、城东两个驿站,将热气腾腾的早餐打包分装,为环卫工人们准备新年过后的第一份爱心早餐。
环卫工人和老人们陆续到来,志愿者为他们递上搭配好的早餐,互相道上一句晚到的新年祝福,现场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和希望。
一位环卫工阿姨接过早餐,带着感激的笑容道谢:“没想到活动这么快就照常进行了,又能吃上热乎的早餐了,感谢你们!”在寒冷冬日中,一份早餐,传递着2025的第一缕温暖。
新年过后的第一次活动,有些环卫工人们以为活动还未开展,没有到现场领取,志愿者们便走上街头,将早餐和新春祝福送到他们手中。
据悉,本周的慈善爱心早餐活动共为环卫工人、残疾人、孤寡老人发放200份爱心早餐!2025年,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让温暖的力量充满永春的每一处角落! 慈善爱心早餐公益项目 活动介绍 指导单位: 永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永春县委社会工作部、永春县慈善总会 永春县助困公益协会、永春网爱心小分队、永春县玫瑰慈善服务 赞助单位: 福建伍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永春县海洋副食品批发 活动内容: 每周六、日早上 为永春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捐赠200份爱心早餐。
活动时间: 每周六、日上午6:30-8:00 “慈善爱心早餐” 捐款捐物芳名榜 “慈善爱心早餐” 支出明细表 欢迎有更多的爱心企业或商家或个人 加入到“慈善爱心早餐”的公益活动中来! 致敬“城市美容师”! 请将这条信息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环卫工人 每周六、日相约慈善爱心驿站 慈善爱心早餐 第123期、124期志愿者名单 桃溪驿站志愿者:周允地、洪桂莲、林金梅、姚永代、郑庆民、周生地 大学生志愿者:黄梦晗、叶璟怡、林晓婧、郭金丽、冯思凯、陈梓渊、叶璟怡 城东驿站志愿者:林金花、徐进福、陈清坚、郑建民 大学生志愿者:余晗悦 小学生:蓝钧毅、李奕霏、郑开心 小学生家长:许燕莉、尤艳梅、董冰如 感谢桃城中心小学三年级六班学生蓝钧毅、李奕霏、郑开心为驿站爱心早餐工程各捐50元。
消息来源丨永春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亮和 转发告诉更多人
明太祖朱元璋轶事:曾专门制定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
这首先与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
《·乐志》记载,朱元璋用膳时,喜欢听乐府、小调和杂剧。
他不仅在宫中设立教坊司,负责宫廷歌舞戏曲,还专门制定了法律来规范艺人活动,并且要求戏曲中要多演“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
如此重视,民间自然大盛,更何况追求精神愉悦是人的一种本性。
有明一代南京地区最有名气的戏曲家当数徐霖、陈铎、纪振伦、黄方胤等人。
网络配图 徐霖(1462—1538),字子仁,号髯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艺术家,原籍松江,6岁时随兄定居南京。
他,致力戏曲创作。
他的代表性戏曲作品主要有《三元记》、《枕中记》、《柳仙记》、《留鞋记》、《梅花记》、《种瓜记》、《两团圆》、《绣襦记》等,可惜大多散佚,今仅存《绣襦记》。
《绣襦记》故事本于唐人小说《传》,徐霖进行了再创作,新增内容和情节冲突突出了女主角的独特个性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很有特色,在南京地区常年演出,经久不衰。
陈铎,字大声,号秋碧、七一居士,生卒年不详,正德年间前期与之前大致是他最为活跃的时期。
他原籍江苏邳县,祖上于明初迁居南京。
曾祖父陈文是明代开国功臣之一,封睢宁伯;祖父陈政,官中府都督,也是朝廷高官,相当于今大军区司令员。
陈铎博学能文,熟通经史,风流倜傥,豪放不羁,家中常常是高朋满座,大家在一起斟音协律,制曲填词,每创作完一首后,便亲自弹唱,教坊中人听了后无不“为之骇然”,敬佩不已,称他为“乐王”。
其散曲集有《梨云寄傲》、《秋碧乐府》、《月香亭稿》、《滑稽余韵》等,其中《滑稽余韵》讴歌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和技艺,表达自己对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日常劳作的辛苦的深厚同情。
另著有传奇剧一出,可惜佚失。
网络配图 纪振伦是的南京人,主要活动于明年间。
别署秦淮墨客。
他一生编写、修改、订正过很多传奇、小说,可惜大多散佚,今天能见到的有《七胜记》、《折桂记》、《霞笺记》、《霄光记》、《双杯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黄方胤,字醒狂,号方儒,生卒年不详。
他也是南京本地人,父亲任职于南京吏部。
黄方儒家中书斋题名曰“陌花轩”,其著作除了《陌花轩词》外,还有《陌花轩杂剧》一组,收杂剧《倚门》、《再醮》、《淫僧》、《偷期》、《督妓》、《娈童》、《惧内》等7种。
黄方儒的杂剧大多描绘的是市井敝俗,唱词腔调纯属,特别受下层重体力劳动者的喜爱,艺人在民间草台演出时,往往是。
尤其是在乡间演出之时,太阳不曾落山,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幼便已早早赶至。
网络配图 还有一位身份比较特殊的,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朱权,世称宁献王。
他博学好古,懂佛学、老庄之学,尤工戏曲,著有《太和正音谱》,一直流传至今。
另创作杂剧12种。
不过他生活在南京的时间并不长,这里就不多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