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问题带你彻底搞清微小残留病

01 定义 残留白血病又简称为MRD(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是指用形态学方法检测不出白血病细胞,而用更敏感的方法检测得出得白血病,称为MRD。
根据这个定义,MRD必须是明确的白血病,而且很少量(一般小于5%)。
所以形态学报告的原始细胞不是MRD,白血病细胞超过5%也不是MRD。
02 检测方法 MRD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
【千问解读】
导语:带大家彻底搞清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含义。
01 定义
残留白血病又简称为MRD(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是指用形态学方法检测不出白血病细胞,而用更敏感的方法检测得出得白血病,称为MRD。
根据这个定义,MRD必须是明确的白血病,而且很少量(一般小于5%)。
所以形态学报告的原始细胞不是MRD,白血病细胞超过5%也不是MRD。
02 检测方法
MRD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流式细胞检查方法\融合基因定量、变异基因深度测序定量、IGH或TCR深度测序定量等。
不同方法检测的MRD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描述MRD应该指出检测方法。
有些人会把流式技术检查出的白血病称为MRD,而基因定量检查出的白血病不叫MRD,这是错误的。
03 原始幼稚细胞是白血病细胞吗?
由于形态学是人眼识别的,不同医院、不同技术人员识别白血病的误差很大;急性白血病表现为原始幼稚细胞增加,但是原始幼稚细胞不等于白血病细胞。
所以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不能仅凭原始幼稚细胞来反映白血病细胞,因为原始细胞可以是正常细胞,而每个人都有正常的原始细胞。
04 MRD 0.1%一定是好的吗?
如患者治疗后骨髓原始淋巴细胞为8%,流式检查未发现白血病细胞,流式检查的报告可能会更加准确。
但是流式细胞检测白血病与仪器校准、试剂配合、分析的技术人员的经验关系很大,而且流式发现白血病细胞小于0.1%时,需要分析很多的细胞和较好的技术,所以流式报告的MRD,尤其小于0.1%时,要谨慎相信。
如患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TEL-AML1融合基因,治疗后流式检测MRD为0.02%,多次TEL-AML1为阴性,TEL-AML1定量结果可能更加准确,因为基因定量如果试剂及检测方法好,受分析技术人员个人经验的影响相对更少。
05 做了MRD检测,为什么还要做基因检测?
即使根据MRD分析后患者不是高危险性,做几百种基因突变分析和700多种遗传易感基因检查还是有意义的。
因为加上几百种白血病基因突变分析,对患者的危险分层可能重新划分,或者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比如有TP53 基因突变预后差,联合维奈克拉及奥拉帕尼可能降低复发率,CREBBP基因突变者用激素疗效不好等等。
患者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如果要查几百种基因突变,需要用初次发病的骨髓涂片2-3张(玻璃涂片)。
一些患者发生白血病与遗传易感基因有关,如有些患者遗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基因修复功能缺陷,或抗癌基因功能缺陷等,在外因作用下发生白血病。
有这些遗传易感基因的患者,采用化疗(毒性物质,尤其是一些容易导致基因突变的化疗药物)可能产生新的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白血病。
检查700种癌症遗传易感基因可帮助预后判断、治疗路线及方案的选择。
06 对于髓外白血病患者,MRD可靠吗?
MRD是反映白血病细胞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
由于MRD一般检测骨髓及血液中白血病细胞,不能反映骨髓外的白血病细胞,所以对一些髓外白血病高危患者,如初治时白细胞高,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曾经发生过髓外白血病(如睾丸、脑脊液)等,要注意检测髓外白血病细胞,这样才能更好地判断预后。
【物理试卷】新高一入学考试物理试卷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环球物理立场。
环球物理 ID:huanqiuwuli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
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
投稿请联系 14511055@qq.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核心素养语文教学问题答疑(让语文教学更具层次感)
课文的最后(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写于囚室)提示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背景。
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展现了两方面的学习任务:1.迁移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运用方法紧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从方志敏的自述和他同两个兵士的对话中,体会方志敏的人物品质。
2.理解清贫的真正含义。
这两个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在教学中该如何落实教学任务?如何凸显学生理解的层层递进?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具层次感呢?统编教材强调了略读课文的教学体现就是粗知大意、学法迀移,就是在课堂中给予学生的充分自主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烟花].1解读时要紧扣单元导语页,读懂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什么是“内心”?内心就是人的感情和心理活动及变化,它是内隐的。
课文10-11课已经学习了从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内心变化。
《清贫》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阅读文中描写方志敏和国民党兵士举止神态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方志敏内心的真实想法,加深对课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让学生自主阅读提示,明确教学任务,以后放手让学生在4人组合作交流学习圈画相关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针对关键的语句进行品读即可。
[烟花] 2.如何让整部教学,拥有层次感?①基于最初感觉的理解。
理解清贫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揭示课题以后,可以让学生初步的交流自己对清贫的最初始的理解。
②借助资料法查询本义。
可以通过查字典知道清贫的本意是生活清寒贫苦。
③交流中的不断加深理解。
a.交流方志敏和国方兵士的趣事时谈理解如:“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祆领摸到袜底,出了一只时表和一只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去年暑假我穿的几套旧的汉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假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b.国防兵士的言行举止谈清贫的理解。
紧扣国防兵士内心活动的变化,从你开始的“热望”,到搜不出东西时的“激怒”“威吓”,接着四处捏和搜的“企望”,再到最后什么也说不出来似的“失望”。
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方志敏个人生活的清贫朴素。
c.从方志敏的语言描写中体会他对清贫的看法。
“哼!你们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想错了。
〞“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10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从方志敏同志的自述以及语言中,不难发现,对于国防兵士的贪婪丑恶,甚至是恐吓,他都是不屑一顾的。
展现了他甘于清贫,秉公执法,清正廉洁,舍己为公的崇高美德。
d.借助资料,加深理解。
写作背景、人物简介e.联系生活,谈谈清贫。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了解的如方志敏这样的人,升华崇尚品质的赞美之情。
[烟花]总之从原始认识入手--字典本意了解--人物语言--双重视角对比--自述一层一层,让我们对清贫的理解由浅入深,使整个教学设计层层递进,使学生的认知层层递进![灵光一闪]教学环节设计建议如下一、导入。
(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己快速阅读课文,知道课文围绕清贫讲了什么?三、结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任务。
学习前引导学生回忆以学方法,学会运用已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交流汇报。
交流中引导学生。
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及变化,感受人物的品质。
六、升华主题凸显清贫理解的层次感。
七、小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