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慌乱情绪让“云算命”有机可乘

互联网让算命变得更加便捷,云算命更是充斥年轻人的朋友圈。
各大社交平台均入驻了不少算命大师,几十元甚至几元钱都能请大师为你指点人生。
大白心理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先锋理工学院管理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冯诗卉告诉记者,其实,这只是
【千问解读】
“大事问八字,小事问塔罗,无事问星座。
”
互联网让算命变得更加便捷,“云算命”更是充斥年轻人的朋友圈。
各大社交平台均入驻了不少“算命大师”,几十元甚至几元钱都能请“大师”为你指点人生。
大白心理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先锋理工学院管理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冯诗卉告诉记者,其实,这只是他们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摆脱焦虑的出口罢了。
焦虑、慌乱情绪让“云算命”有机可乘
做了噩梦,心里有点慌,醒来先上网查查,看看周公解梦怎么说。
你说这是迷信不能信,他转头去算塔罗牌,顺便朋友圈发几个菩萨莲花,保佑平安。
按理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咋看起来比上了年纪的人还迷信?
冯诗卉表示,这跟人们的生活压力有关。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乍从学校的象牙塔走进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很难立即转换角色,需要时间去学习、适应,但生活的节奏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会站在那里等他成长,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碰壁。
焦虑、慌乱都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正常现象。
他们需要精神支持、缓解压力。
但是很多年轻人有强烈的自尊,他们往往不愿意暴露自己心灵上的弱势和依赖,很少主动向父母、朋友、专业人士求助。
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也就让“云算命”有了可乘之机。
“云算命”与心理咨询存在本质区别
有需求就有供给,“云算命”慢慢成为一种“产业”。
只要消费者提供照片、手相、八字,或者一串电话号码和住址,商家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所谓的命理玄学,回复一段可以触动内心的文字,让消费者从中获取情绪价值。
“事实上,这是一种模棱两可、避免绝对化的话术,只要你对号入座、自我印证,就可以自我宽慰、自我肯定。
”冯诗卉讲道。
“你渴求得到一份浪漫的爱情,又担心从中受到伤害”,猛地一看,确实是那么一回事,但仔细想想,这就是套用到万人皆准的废话模板。
有人认为,这种话术让消费者感觉到被尊重、被认同、被理解、被支持,产生了情绪上的共鸣,放松心情,这不跟心理咨询差不多嘛。
其实,这些社交平台上的“算命大师”只是披着“传统文化”“科学”外衣的骗子,既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也不是注册心理咨询师,只是抓住人们对命运的迷惘,获得发财机会,与正规的心理咨询有着本质区别。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是凭借一张照片、一串珠子就瞎猜糊弄,心理咨询是专业人士以科学的方法对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且以助人为目的。
因此,云算命和心理咨询完全不能混为一谈。
”冯诗卉提醒,算命放松图一乐,无伤大雅,但是千万不要沉迷,就怕一不留神,迷着迷着就信了。
孩子心里浮躁怎么办?孩子的心理教育要怎么做? 图
那么,孩子心理浮躁怎么办?1、孩子心里浮躁的真相每个人一天中都会有种种情绪波动,这是人的天性,反而是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一味苛求正面情绪才会加重心理负荷。
当心里烦躁的时候,本来是无形放大的烦躁的时间与波动度,而实际上,烦躁与各种情绪一样,都是正常的,也是频繁的,也是短暂的。
为了改变宝贝的不踏实,不安分的心理,爸爸妈妈们应指导宝贝注意以下问题:教育宝贝从小立长志。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爸爸妈妈们只有帮助宝贝树立远大的理想,才干使宝贝明确生活的目的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具有对生活和学习的高度责任感,这对防止宝贝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
爸爸妈妈们在帮助宝贝树立远大理想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立志要扬长避短。
有的宝贝立志经常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可行,而是凭心血来潮,或看到社会上什么挣大钱,就想做什么工作。
这种立志者多数是要受挫的。
爸爸妈妈们应该告诫宝贝,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目标,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千万不要赶时髦。
二是立志要专一。
俗话说:“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
”爸爸妈妈们要告诉宝贝立志不在于多,而在于“恒”的道理。
要防止宝贝“常立志而事未成”的不好结果的产生。
正如赫伯特所说:“人不论志气大小,只要尽力而为,矢志不渝,就一定能如愿以偿。
”2、造成孩子心理浮躁因素1、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高效率的社会,动不动就是畅销读物、排行榜、新奇的标题、奇妙的情节、夸张的形式,这让抵抗力还不高的孩子眼花缭乱。
在这种娱乐化和感官化的刺激下,便有了只注意表面而不注重内在的风气,他们追求速度和解决方法的捷径,对知识的认知就变得肤浅,根本不愿意去深入研究知识。
2、家庭的影响。
激烈竞争的压力使父母的要求过高,压力和竞争也直接影响着孩子浮躁的性格,竞争促使他们期望快速优化学习成绩,对学习结果认知的错误导致他们适得其反。
3、还有的孩子缺乏恒心,他们遇到困难就采取草草了事来逃避,甚至安慰自己已经学会了,这也是意志薄弱、怕苦怕累的表现,往往是由于孩子在家里过于娇惯而使他们不愿过多投入精力,“浪费”自己的脑细胞。
4、孩子做其他事情可能就有沉不住气、易冲动的毛病,所以学习上也容易急躁、不踏实。
3、重视宝贝的心理教育当宝贝性格浮躁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宝贝用榜样,形象的优良品质来对比检查自己,催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
具体而言,重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要求宝贝做事情要先思考,后行动。
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准备讲稿。
爸爸妈妈们要引导宝贝在做事之前,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为何做?做这个吗?希望什么结果?最好怎么样做?”并要具体回答,写在纸上,使目的明确,言行、手段具体化。
二是要求宝贝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不焦躁,不虚浮,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点一点分开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累积的最终即可达到目标。
有针对性地“磨炼”。
爸爸妈妈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针对性地“磨炼”宝贝的浮躁心理。
如指导宝贝练习书法,学习绘画,弹琴,解乱绳结,下棋等,有助于培养宝贝的耐心和韧性。
还有,爸爸妈妈们还要指导宝贝学会调控自己的不安分的情绪。
比方说,在做事的时候,宝贝可用语言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急,急躁会把事情办坏”,“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样会一事无成”,“坚持就是胜利”。
只要宝贝坚持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练习,宝贝浮躁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
用榜样教育宝贝。
身教重于言教。
首先爸爸妈妈们要调适自己的心理,改掉浮躁的毛病,为宝贝树立勤奋努力,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宝贝。
鼓励宝贝用榜样,如革命前辈、科学家、发明家、劳动模范、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以及周围的一些同学的生动、形象的优良品质来对比检查自己,催促自己改掉浮躁的毛病,教育、培养其勤奋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
#p#分页标题#e#总结:爸爸妈妈们只有帮助宝贝树立远大的理想,才干使宝贝明确生活的目的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具有对生活和学习的高度责任感,这对防止宝贝浮躁心理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有利的。
4、怎么样克服浮躁心理1.在攀比时要知己知彼“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一种主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也就是说要“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干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
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从而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
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千问百科,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了。
2.开拓当中要有务实精神改革需要有开拓、创新、竞争的意识,但是也要有持之以恒、任劳任怨的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开拓的基础。
没有务实精神,开拓只不过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都应该弄懂的。
3.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盲从主义,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不能做违法违纪的事,要看到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道路就在脚下,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
中考倒计时 考生如何缓解考试焦虑
考生如何缓解考试焦虑呢?一起来看看吧~~每年的高考、中考都是校园的大事,对于每位学生来说也是大考。
高考刚刚过去不久,教育界都将目光投在中考身上,初三考生们也是“严阵以待考生焦虑该怎么处理?1、如果感觉到焦虑,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
建议每天坚持20-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帮助身心有效放松。
2、如果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学习和平常的生活,建议规范积极求医;某些某些抗焦虑药会影响患者记忆,不利于考生发挥,不要滥用此类药物。
3、如果因为焦虑影响到学习,需要适当调整学习计划,自我缓解,适当放松、与朋友聊天、听听轻音乐,转移目标。
考生入睡难该怎么处理?1、调整生活作息,保证良好的睡眠节律,幸免熬更守夜、白天睡太多等情况;每个人的习惯睡眠时长是存在差异的,分为长睡眠习惯和短睡眠习惯。
考生偶尔入睡难,并且第二天其精神状态和学习效率都不受影响,则不需要紧张和焦虑,不必过分干预。
但考生长时间如此,并且其学习和精神状态难以维持,则需及时就医。
2、不要在过于劳累的时候上床睡觉,可以先冥想10分钟左右,让自己的大脑放空;在睡前也不要处于过于亢奋的状态,睡前四小时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可以听听轻音乐,喝杯热牛奶,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这对于入睡是很有帮助的。
3、如果考生以往经常在考试前出现入睡难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一些药物帮助睡眠。
最终,如果家长、老师了解到考生有焦虑、入睡难的情况,也不要将担心过度表现出来,给考生传递过大压力,多与考生聊天,排解他们的忧虑,给予适当的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