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孩子视力 应从重视新生儿眼底筛查开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4-18 点击数:
简介:日前,一位29周出生的早产宝宝到眼科就诊,被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脱离,双眼即将面临失明。

原来,这个宝宝出生时眼底已经出现病变,而家长不知道要带孩子做新生儿眼底筛查,错过了早期最佳的治疗时机,孩子的视力已无法挽回。

专家提醒,足月产儿最好在出生7天内进行第一次眼病筛查,早产儿一

【千问解读】

日前,一位29周出生的早产宝宝到眼科就诊,被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脱离”,双眼即将面临失明。

原来,这个宝宝出生时眼底已经出现病变,而家长不知道要带孩子做新生儿眼底筛查,错过了早期最佳的治疗时机,孩子的视力已无法挽回。

专家提醒,足月产儿最好在出生7天内进行第一次眼病筛查,早产儿一般在出生后4周~6周或矫正胎龄31周~32周进行眼底筛查。

保护孩子视力 应从重视新生儿眼底筛查开始

孩子出生后及时做眼底筛查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小儿眼底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海涛介绍,有些新生儿出生时眼底可能已经存在病变,早期用肉眼是无法发现的,等到发现问题到医院检查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很多只能面对失明,近几年类似案例已经屡见不鲜。

目前新生儿眼底筛查还没有纳入普筛中,家长们会带宝宝做新生儿普筛的各项筛查,却不知道眼底筛查同等重要。

尤其对早产儿(32周以内或体重低于2千克)来说,在出生后四周到六周或者矫正胎龄31周到32周进行第一次眼底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新生儿眼底病变多样且危害严重,家族成员中有眼部疾病,如近视、远视、斜弱视、色弱、青光眼、眼底病等疾病者,新生儿都有必要做一次眼底筛查。

”张海涛说。

新生儿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视觉器官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依赖于视觉器官正常接受光线刺激,因此这个时期任何影响或干扰光刺激的疾病均可影响宝宝的视觉发育,如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斜视等。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这类疾病并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孩子还有可能获得一个良好的视力。

某些先天性疾病如果发现不及时,将给孩子带来终生的遗憾,如先天性青光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如果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可以使孩子保留一定的视力。

另外还有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时期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如果能早期发现,就可挽救患儿的视力乃至生命。

还有一些先天发育不良,如新生儿泪囊炎、角膜皮样瘤、婴儿性血管瘤等,均需要在婴幼儿时期进行治疗。

足月产儿最好在出生7天内进行第一次眼底筛查

保护孩子视力,应从重视新生儿眼底筛查开始。

足月宝宝与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的时间有所不同,足月产儿最好在出生7天内进行第一次眼底筛查,如果错过这个时间也尽量争取在出生42天内进行检查。

特别是一些产程较长的宝宝或者高危妊娠、有家族遗传史的妈妈,应该尽早带宝宝做眼底筛查。

早产儿一般在出生后4周~6周或矫正胎龄31周~32周进行眼底筛查,且检查需要多次,家长们要按时给宝宝复查眼底,直到视网膜发育成熟,以免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这么小就用仪器检查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目前,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王开伟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全凭吸入麻醉行门诊婴幼儿眼底筛查和治疗,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避免了强行按压对患儿产生的恐惧感,也可帮助患儿术后顺利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婴幼儿眼底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有很大帮助。

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级湿地管理部门、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工作,负责湿地的保护、管理、监测等。

此外,他们还可以在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院所或大中型企业从事湿地相关工作。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湿地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此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湿地科学知识和技能,就业前景广阔。

他们将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有机会获得较好的职业发展。

一、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1、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就业方向:(1)各级湿地管理部门: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监测、规划设计等工作。

(2)自然资源、水利、农业、林草、生态环境保护等部门:与湿地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

(3)全国各省市的湿地保护地,包括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地方重要湿地:专门的湿地保护、利用、管理、监测、修复、宣教等工作。

(4)规划设计院所: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湿地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

(5)大中型企业:湿地景观设计与构建、湿地修复设计与工程、湿地重建和营造等工作。

2、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就业前景:培养具有扎实的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湿地环境监测技术、湿地资源恢复与合理利用、湿地公园规划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部门、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科研、保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广博湿地科学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由此可见,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是一个比较好找工作的专业,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工资待遇都还不错。

所以,2025年有意报考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的同学,不必过度担心“湿地保护与恢复真的没出路吗?湿地保护与恢复就业率很低吗?湿地保护与恢复真的很难就业吗”等问题。

同时,小编也要提醒大家:即便被大学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录取,也要努力学习、争取学有所成,这样才助于你学好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找到与湿地保护与恢复对口的最好的出路。

以下为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的核心课程:资源与环境导论、自然地理学、土壤学、生物学基础、植物分类学、水生生物学、生态学、水文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湿地学、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湿地修复、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湿地监测与评价、湿地规划与设计、湿地恢复工程与实践等。

19所不需要视力的军校?600度近视能上军校吗?

目前军校有军籍专业都有视力要求,而不要求视力的军校也没有19所,只有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等5所军校的无军籍专业没有视力要求,600度近视能上军校的无军籍专业,更详细的内容请查看下文。

一、19所不需要视力的军校?目前没有19所不要求视力的军校,而且就算有军校对于视力没有特殊要求,那也仅限无军籍专业,而目前在普通本科批招收无军籍专业的军校只有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和三大军医大学(陆军军医、海军军医、空军军医)。

不过有的院校虽然没有裸眼视力要求,但也有矫正视力的要求,比如国防科技大学就要求考生需要矫正后视力达到4.8以上,这个矫正后视力其实指的就是佩戴眼镜,如果考生在佩戴眼镜的情况下都恢复不到4.8的话,也是不能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的。

同时,军医大学虽然对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都没有限制,但是无军籍的医学类专业不建议任何一眼矫正到4.8后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考生和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后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考生报考。

当然这只是不宜报考,不是不能报考,只是说有以上两种情况的考生学习医学专业可能会非常困难,以及对未来的就业有一定的影响。

视力不好不能报的专业一览表:二、600度近视能上军校吗?600度近视只能上军校的无军籍专业,而开设无军籍专业的院校只有以上五所,各院校的无军籍专业请看下文。

海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高级临床医师)、临床医学(临床医师)、麻醉学(临床麻醉医师)、医学影像学(临床影像医师)、中医学(中医临床医师)、药学(药剂师)、中药学(药剂师)、生物技术、护理学(护师);陆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航空航天类、自动化类、大气科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天河拔尖班)、理论与应用力学(航天力学拔尖班);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和五年制)、口腔医学(八年制和五年制)、基础医学(八年制)、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技术、护理学;陆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和五年制)、口腔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八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药学专业、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加入收藏
               

保护孩子视力 应从重视新生儿眼底筛查开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