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百科解读】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是一种冷色调的感觉,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种无力的,无助的,无望的感觉。
数据表明,大多数人在一生中不同阶段都或多或少有过抑郁情绪。
女性多于男性,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女性因为生理特征,经期孕产哺乳等等,比男性有更高的罹患抑郁情绪的可能性。
还有DSM里抑郁情绪障碍中有经前期烦躁障碍,围产期前后抑郁。
所以女性朋友们面对更高的抑郁情绪风险,真的要对自己好一点。
当下对抑郁症的研究非常多,不过多数都是针对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这样给人一种感觉好像抑郁症都是由于生理原因影响的。
今天我这里从心理原因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产生抑郁症究竟和早年有什么关系。
婴幼儿的我们其实非常脆弱,除了生理不能自理,内心也是极其敏感的,这个时候父母的及时回应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形成儿童一个基本内心的安全感。
如果母亲冷漠而缺乏照顾,孩子会感受到彻底的孤独。
这些甚至会很难被言语表达出来,形成潜意识中最深的情感创伤。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也就是说,如果缺乏情感回应,人就等于处于绝境,甚至是死亡之地。
1959年,心理学家哈里·哈洛用恒河猴做了类似的残酷实验。
他让新生的恒河猴一出生就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替代母亲”一起。
这两个“替代母亲”都是用铁丝架做的,一个是“铁丝妈妈”,小猴子可以在这儿喝到奶;一个是“布偶妈妈”,就是在铁丝架上放了毛茸茸的布,头型也弄成了恒河猴的样子。
最终结果显示,小猴子宁可自己挨饿,也不会走到冰冷的铁丝猴有奶的妈妈身边。
这应证了一点,相比奶水物质满足,小孩子更需要抚摸和情感的支持。
我不知道你从小到大是不是经常听到父母说:“你看别人家谁谁谁那么厉害,你怎么就不行?你真笨,怎么和猪脑子一样啊!”
要知道,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高,如果家长甚至当着很多人面这样训斥孩子,其实会严重给他造成伤害。
前些年一段视频引发人们深思,泰国一个叫Krua Boon Rod餐厅里面,一位父亲,跟儿子争吵之后,把枪放到儿子面前说:“有种你就别活了”,然后儿子直接对着头就是一枪,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爸爸躺在地上翻滚大哭。
有研究对5616个人的终身数据进行分析,这些人都经历了性侵犯,肢体暴力,和冷暴力(语言暴力,心理暴力等)。
那些遭受威胁、侮辱等语言暴力的,自杀率竟然和遭肢体暴力、性侵犯的想当!其中,语言暴力受害者抑郁症,焦虑症发病率是最高的!
据美国儿童统计局US. Childrens Bureau统计,美国每年有300万儿童遭受过冷暴力,但是却没有任何肉体上的伤痕。
小孩子在叛逆期时经常会对家长的意见说“不”,这里他们并不是在意家长说的对与否,这个时候孩子只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身体和意志有决定权。
如果家长总是以“是否听话”来制止孩子的叛逆,最终孩子可能会感觉对于自己的身体和意志是没有自主权的。
“听话”也会导致生活意义不明确,空虚感,被动接受各种际遇而无法提起兴趣。
要知道心理学中假性自体和面具人格就是这样来的,成人之后这个孩子虽然很懂事,但本质上是失去了自身主体性,是对自身的虐待(自虐)和过度自我控制、自我压抑。
自主权的缺失,也是无法感觉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里被抛弃也包括早年被送到奶奶姥姥或者其他人家里寄养。
对孩子来说,这其实会让他们感觉爸爸妈妈时不爱自己,也不要自己了,这会严重形成心理创伤。
我们对于年幼的动物进行研究发现,当小动物和母亲分离就会立马引发小动物的嚎叫和惊恐反应,之后就会伴随严重的抑郁。
后期只有通过他人的依恋才能缓解,所以研究发现早年存在严重分离创伤的人是很难在后续情感关系中建立稳定感,有分离创伤的人会在关系中过度付出,以避免对方不满意离开自己,或者根本不进入亲密关系,因为他们担心将来无法面对分离。
他们也可能与父母关系过于黏着,无法树立边界,因为一旦拒绝别人,也会担心关系破裂。
以上这些早期创伤会使人会表现出来以下的一些倾向,也就是所谓“抑郁型人格”:他们经常自我批评,感到内疚,对分离感到敏感,对抛弃、批评很敏感。
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给孩子营造家庭和谐,欢乐的环境会让孩子生活得更轻松,因为孩子有自我归因的能力,父母吵架,闹矛盾,都会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是自己的错。
同时,我们要尊重、陪伴、关心她们,让她们知道“生病不是你的错,你是无辜的”。
告诉她们“不管你发生什么事,我一定会陪在你身边”。
家人的理解、包容、支持,是疗愈的良药。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希望明白这些造成抑郁的因素后,我们可以避免给孩子造成更多伤害。
就像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更多心理疗愈文,可以参考我的学习经验:
都知道在焦虑抑郁中接纳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里几个故事启发你一下!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
如果您需要报名,请直接与学校联系,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