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兮:开普勒22b星球
【千问解读】
大家都知道,人类一直都在寻找一颗类似于地球一样的星球,以确保在地球承受不住或者毁灭的时候人类可以移居。
现在也有了几个发现,其中的开普勒22b星球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
这个星球整体都比较类似地球,表面也是液态的水构成的,温度也是不高不低,而且大小也是和地球比较接近的一个。
科学家也断言这个星球可能适合人类居住,当然前提是有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开普勒22b星球这颗开普勒22b星球是一颗太阳系外行星,距离地球大约492光年。
这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在太阳以外恒星旁适居的系外行星。
不过这只是现阶段的一个研究发现。
科学家在这个星球的表面发现了大量的液态水,这和地球是十分相似的,科学家也认为这个星球是地球的表兄弟星球。
将来很大可能就可以成为人类居住的另外一个星球环境。
另外科学家们也发现这个星球的温度也是十分适合人类的,最低的温度是在零下十几度,最高的温度是在20几度,这也是人类可以接受的正常温度。
这个星球距离地球的也不算是太远,当然也不是太近,整体来说都还是十分不错的。
不过也有一些其它的问题需要解决,当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那么这颗星球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第一点就是大气层的结构,假如这个星球大气层是和地球类似的,人类当然可以居住,但是假如不是,或者没有,那么一切生物都会立刻死亡。
第二个就是前面说到的温度,前面说到的这个温度是在稳定的情况下,假如这个星球的运转轨迹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那么这个温度可能会迅速的升高到几百度,这是人类无法承受的一个温度。
第三就是水资源,前面虽然也说到了这个星球表面是有液态水的,但是液态水不一定就是地表水,也不一定就是可以饮用的水资源。
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健康的水资源任何的生物都无法生存。
另外就是这个星球的光亮,因为运转轨迹的原因,这个星球一天最亮的时候相当于地球上太阳落山的前一个小时。
以上的这些问题都是作为一个人类居住星球必须要具备的条件,这个星球也需要后续更多的观察。
我们也希望这颗星球可以满足人类的居住条件。
近在眼前——太阳系的宜居星球即超级地球
天文学家发现的这颗超级地球名为Wolf 1061c,距离地球非常的近,只有14光年,这是太阳系曾消失的超级地球之后,第一次发现超级地球,科学家表示这颗超级地球上很可能会成为我们人类的宜居行星。
Wolf 1061 b每隔5天就围绕Wolf 1061运转一圈,质量是地球的1.4倍。
Wolf 1061 c每隔18天围绕Wolf 1061运转一圈,质量是地球的4.3倍。
Wolf 1061 d每隔67天围绕Wolf 1061运转一天,质量是地球的5.2倍。
3颗行星中,只有Wolf 1061c位于“适居带”,意味着其中可能有流动的水,甚至有生命存在。
科学家表示,这个发现特别令人兴奋,因为Wolf 1061非常稳定,不像大部分的红矮星十分活跃,会发生X射线爆闪和超级火焰,不利生物存活。
行星的稳定性是关键因素,可依此判断围绕其运转的行星上,是否能存活生命。
科学家说,Wolf 1061就像太阳一样,甚至比太阳更稳定,可能是非常古老的星系。
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1/4,表面温度约摄氏3100度,只有太阳的一半,3颗围绕它的行星地表应是崎岖岩石。
科学家对这颗超级地球进行了研究,发现很多地方都与地球惊人的相似,除了已发现的这些以外,科学家还在进行研究,据说,这颗超级地球已经被内定为人类的宜居行星了。
地球贵重金属源自44.5亿年前一次星球大碰撞
像小编这样的,属于光荣的三代贫农,穷的时候只能去吃土。
不过我们也有翻身的机会,需要好好把握。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穷人家孩子变富的励志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地球,当年他一贫如洗,身无长物。
一天一个贵金属星球路过,他没有错过这个机会,用他的吸引力把那个有钱的星球吸了过来,并碰撞出了火花。
然后的然后,你我都知道的,地球上从此多了很多贵重金属。
故事发生在44.5亿年前,据科学家研究说,那次碰撞形成了今天的月球。
好了,故事大概就这样,属于野史。
我们来看看正史:长期以来科学家猜测地球上黄金等贵重金属可能形成于多次小型陨星碰撞事件,但是最新研究挑战这项理论,认为地球与另一颗星球的一次大型碰撞能够产生地球所有贵重金属。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猜测地球的贵重金属(黄金和铂等)形成于数次小型陨星碰撞过程,但目前最新研究挑战这一理论,认为44.5亿年前地球与另一颗星球的一次大型碰撞事件形成了地球贵重金属。
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地球进化历史上的暴力碰撞事件远低于之前预期。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人员负责这项研究,他们建立一个计算机模型,跟踪分析地球诞生3亿年之后的发展历程。
这是科学家跟踪分析地球进化历程跨度时间最长的一次,结果显示一次大型碰撞事件形成了地球贵重金属,而不是之前认为的长期经历多次小型陨星碰撞。
接近地球表面区域存在较高含量的贵重金属物质,这令科学家非常惊奇,他们通常认为地球贵重金属沉积在地球内核周围。
此前地球贵重金属的形成是由“后增薄层”理论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外来物质碰撞地球,在这一过程中贵重金属沉积在地球表面附近。
在谈及“后增薄层”理论时,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地质学家马提亚-威尔伯德(Matthias Willbold)指出,该理论是地球内核形成之后,陨星雨碰撞地球才形成大量贵重金属。
这些陨星包含黄金,将地幔和大陆地壳填充了大量黄金。
目前,科学家最新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地球、月球和火星的“金属浓度”,认为仅是一次大型碰撞事件就能形成地球所有的贵重金属。
他们认为,44.5亿年前地球与另一颗星球碰撞形成月球的过程中,对地球带来了大量的贵重金属。
这与之前的“后增薄层”理论观点不一致。
同时,他们研究结果还显示太阳系内部很少漂浮其它残骸和物质,这表明早期地球可能比之前预想的更加温和平静。
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结果用于未来模拟早期太阳系。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