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几里得望远镜,能解开宇宙的两大谜团吗?

未来6年,它将勘测超过三分之一的宇宙,为超过10亿个星系
【千问解读】
依据欧几里得望远镜观测的海量数据
可以前所未有地确定过去100亿年中
宇宙的膨胀和结构演化
有助于揭开暗能量和暗物质
这两大宇宙学的谜团
北京时间7月1日晚23时12分,由欧洲空间局(以下简称欧空局)设计的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欧几里得望远镜)搭乘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 9 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
未来6年,它将勘测超过三分之一的宇宙,为超过10亿个星系做“CT扫描”,并绘制出一张宇宙三维“地图”。
据欧空局官网介绍,依据欧几里得望远镜观测的海量数据,可以前所未有地确定过去100亿年中宇宙的膨胀和结构演化,并有助于揭开宇宙学的两大奥秘:暗能量和暗物质。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巩岩长期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模型,是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国家天文台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暗物质和暗能量,是目前物理学和天文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也是笼罩在两个学科头顶上的“两朵乌云”。
多个国家都在相关领域攻关,如果将这两大谜团破解了,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大的突破。
太空中的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示意图)。
图/欧空局
人类对95%的宇宙还一无所知
2009年,欧空局发射“普朗克”探测卫星,耗时3年,精准绘制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这是宇宙大爆炸时的遗留辐射,被称为宇宙中最古老的光。
2013年,第一幅反映宇宙诞生初期的全景图公开后,科学家确认,它几乎完美地验证了宇宙标准模型。
即在宇宙中,所有可见的普通物质,包括恒星、行星以及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只占宇宙总能量的5%,暗物质占27%,暗能量占68%。
但人们需要解答的问题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到底是什么。
过去近一个世纪中,许多研究者测量发现,恒星绕星系中心旋转的速度大于预测结果,猜测存在不可见的物质增大了使得恒星旋转的引力,科学家将其称为暗物质。
而暗能量是指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物质。
暗物质与普通物质不同,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
过去数十年,天文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想尽办法,都无法直接探测到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对其性质更一无所知。
2012年,欧几里得计划被欧空局选中实施,来自13个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等国的200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这项计划,耗资约10亿欧元研制完成欧几里得探测器。
如今,这一以几何学之父命名的探测器,搭载口径为1.2米的欧几里得望远镜,以及一台可见光波长相机和一台近红外相机,将在宇宙航行一个月,最终悬停在距地球150万公里外的拉格朗日点L2。
欧几里德望远镜将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共享同一位置,共同凝望宇宙深处。
欧几里得望远镜的发射几经波澜。
2022年,欧几里得望远镜建造完成,原计划搭载俄罗斯火箭,从南美洲发射,但受俄乌战争影响,欧洲和俄罗斯的航天部门合作终止。
2022年底,欧空局找到替代方案,与美国公司SpaceX合作,发射地点转移到美国。
依据欧空局官网公布的目标,欧几里得望远镜将用于研究暗能量是否存在,或探明宇宙明显急速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暗能量存在,它的特点是什么,并根据观察到的宇宙大规模结构,研究大爆炸后的宇宙状况。
巩岩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欧几里得望远镜并不是直接探测暗物质,严格地说,对暗物质的探测需要探测到暗物质粒子。
暗物质有多种理论假说,其中之一认为,暗物质是重质量粒子。
过去数十年,科学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探测暗物质:利用大型对撞机,测试能否撞出暗物质粒子;在地下十几公里建立实验室,保证其他粒子无法穿透,寻找暗物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痕迹;在地面或太空探测暗物质“湮灭”或衰变后产生的常见粒子。
但迄今为止,人们穷尽了上述所有办法,都没有探测到暗物质粒子的踪影。
巩岩解释说,欧几里得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假设暗物质存在,通过对宇宙中海量天体的探测,将得到的数据与相关模型进行对照和验证,来确定或排除相应的暗物质模型。
这实际上是一种理论上的“排除法”。
“如果人们把暗物质的性质探测得足够精确,其他理论都无法解释这个数据,最后只能用暗物质来解释。
”巩岩说。
欧空局的官方网站介绍,欧几里得望远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科学目标。
望远镜将测量15亿个背景星系,创建宇宙暗物质分布的三维视图,宇宙学家将借此推断宇宙历史中的星系结构如何形成,以及星系结构的生长速度。
这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与数量相关。
同时,欧几里得望远镜也将利用重子声学振荡,测量宇宙的膨胀率及其变化。
重子声学振荡可以简单理解为宇宙早期的声音波动,它们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留下了痕迹,有助于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的形成。
两种方式的测量对象是几乎相同的天体,结果可以交叉检验,减小误差。
作为第四代巡天望远镜,欧几里得和哈勃望远镜有明显区别。
“哈勃是精测望远镜,能清晰拍摄某一小片天区内的天体,只能探测太空中很小的区域,相当于通过‘针孔’观测。
”巩岩说,想要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望远镜要看到更广袤的宇宙。
欧几里得望远镜则是“把针孔拿掉”,在更大的视野中扫描整个宇宙的天体。
此外,欧几里得望远镜也能“看得更远”。
天体发出的光随着宇宙膨胀被拉伸,会出现“红移现象”。
红移越大,天体离人类的距离越远。
欧几里得同时搭载测量星系形状的可见光相机,以及测星系亮度和距离的近红外光谱仪,能观测到宇宙形成30亿年后的光。
“它探测宇宙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目前其他望远镜无法比拟的,观测数据量之大在同类型望远镜中也前所未有。
”巩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欧几里得望远镜的另一个重要科学目标是,通过对宇宙物质分布结构的分析,测量出中微子的质量。
目前,科学家认为,中微子由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陶子中微子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微子组合而成,现有地面实验无法确认三者的质量排序。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中微子理论上质量为零,但地面实验和观测中表明中微子是有质量的。
“对三种中微子质量之和的精确测量,对于了解中微子的质量排序,以及其质量获得的机制有着重要作用。
”巩岩分析说,这对于中微子乃至基本物理的研究都会有极大推动作用。
无法单独完成观测目标
在地球上,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但在更广阔的宇宙中,情况并非如此。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测,一个遥远星系发出的光,经过星系或者星系团这类大质量天体,受引力影响,会产生轻微弯曲。
类似于被置于放大镜下,其成像形态和亮度都会发生改变,这被称为引力透镜效应。
科学家认为,背景光源的扭曲不是随机的,它与暗物质的引力场相关,可以从中探测暗物质的密度分布。
巩岩解释说,理想状态下,发光的星系等光源、光经过的大质量物质、观测者三点一线时,引力透镜效应最强。
但在宇宙中,一般情况下,光源只会发生微弱透镜效应,使观测难度增加,这被称为弱引力透镜效应。
正式开启探测后,欧几里得望远镜将通过弱引力透镜效应来绘制暗物质分布图。
“虽然单个星系的形状和亮度变化很小,但这是一个统计概念,如果把几亿、十几亿的星系的形状和亮度都测一遍,统计效应就出来了。
”巩岩说。
因此,欧几里得望远镜要观测足够广阔的宇宙,巩岩介绍说,“在设计上,欧几里得望远镜在可见光观测上只用了一个宽波段,有助于更准确地测量星系形状。
”但大型巡天望远镜普遍使用测光红移技术,即用多个波段的测光数据来估算红移。
欧几里得仅用一个可见光宽波段和几个近红外波段,会降低测光红移的准确度,“红移测不准,对弱引力透镜效应的测量也没办法十分准确。
”巩岩说。
这是欧几里得望远镜未来探测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巩岩介绍,如果想圆满完成科学目标,欧几里得望远镜需要其他望远镜的配合。
欧空局官网也提到,这一望远镜需要来自地面望远镜的额外数据,以改进红移测定技术和单个星系的点扩散函数建模。
但巩岩提到,不同望远镜如何协同观测、协同数据处理,对欧几里得望远镜的测量来说将是非常大的挑战。
比如,要面对的挑战包括地面望远镜观测容易受大气扰动等影响,每一次的观测效果不同,仪器参数也不相同等。
近年来,欧洲、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致力于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和探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研制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计划2027年发射。
中国两米口径的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计划于2024年发射。
这些望远镜和欧几里得有相似的研究方向,用于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领域开展前沿研究。
2013年,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计划立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詹虎参与了CSST的研制工作,他对媒体表示,CSST拟于2023年底前交付,计划在2024年发射。
据报道,CSST太空飞行器的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3层楼高。
“巡天观测”是CSST的主要使命,它将会覆盖整个天空面积的40%,积累获得近20亿星系的高质量数据。
NASA研制的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的众多科学目标中,也同样包含研究宇宙尺度和暗能量,此外,它还将寻找宇宙超新星事件等。
但它与中国和欧洲的天文望远镜又有所不同。
欧空局官方介绍,罗曼和欧几里得望远镜的使命是“互补的”,欧几里得的测量视野更广,而罗曼只是勘测较小的区域,但会以更高分辨率和更大波长覆盖范围探测,两者的重叠结果可用于互相检查系统误差。
这类巡天望远镜最终能否揭开暗物质和暗能量的面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欧几里得科学家伊莎贝尔·胡克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欧几里得将在几个月后发回它对宇宙的“初印象”照片,但科学家还要等待数年时间,才能拿到海量的数据,宣布一些新成果。
发于2023.7.10总第109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欧几里得望远镜能解开暗物质之谜吗?
记者:杨智杰
施特劳斯家族有多少人?全部都是拉小提琴的吗
可是,谁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理查·施特劳斯...这些你都分的清楚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我不认识约翰他们 首先要分清楚的一个人是理查·施特劳斯,他是德国人,他和施特劳斯家族没有关系,他比施特劳斯家族最小的成员差不多晚了四十年,他和马勒和布鲁克纳是同时代的作曲家指挥家,风格也比较相似,喜欢大编制的乐队,喜欢写漫长的旋律线条。
理查·施特劳斯的代表作有《唐璜》、《英雄生涯》等等。
他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部分,被许多电影引用。
但理查·施特劳斯是一位具有争议的人,他既写具有哲学高度的作品,同时也会写一些自然到庸俗的曲子,比如《锅碗瓢盆交响曲》和《蒂尔的》。
《蒂尔的恶作剧》是一首比较具体的曲子,音乐里面充满了各种活泼的节奏,起伏的音阶,描绘蒂尔在集市上一会牵走了谁的马,一会打翻了谁的小摊子,所以就比较好理解,成为了流传最广的古典曲目之一。
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我们都爱圆舞曲 说完了理查·施特劳斯,再来说说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先来看看他们的一张家谱。
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圆舞曲之父”老约翰和“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他们是重名的两父子,后人为了区分,加了老和小的称谓。
左一是老爸 在维也纳,每逢新年人们都要以音乐会来庆祝,据说最早的新年音乐会是在1847年,开创者正是老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在一个露天舞台上,一边拉着小提琴,一边指挥着乐队,先是演奏了海顿的作品,接着开始演奏舞曲。
那时候的舞曲有波尔卡,圆舞曲,加洛普等等,人们在这样的音乐里跳个通宵。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的作品,一般是每年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目。
我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家里的长子 维也纳金色大厅在1873年落成,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为了庆祝这个仪式,小约翰·施特劳斯写了一首《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在金色大厅演奏,大获成功。
在过去,人们跳的是端庄的小步舞曲,而华尔兹让整个维也纳旋转了起来。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小约翰的作品,目前也是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传说中,老约翰自己的童年绝对称不上幸福,是小提琴让他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后来,老约翰生了小约翰,但是沉迷演出不能自拔,而且对小约翰可不怎么好,甚至有一段时间相当畏惧小约翰的才华。
至于他俩谁比较厉害,也许维也纳的小金人雕像能说明一点问题,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无论如何,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成为新年音乐会必演曲目,是他们整个家族努力的结果。
除了上面说过的两位,还有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兄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据说前者把贝多芬的音乐写作手法融入了圆舞曲里,后者带着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圆舞曲带给了全世界的爱好者。
随机文章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明朝皇帝朱允是谁?从月亮上看地球好恐怖,能够弄瞎你的双眼(地球亮闪闪)盘点美国NASA近年重大发现,另一个地球/外星人/UFO粉墨登场aidma销售法则简析,消费者心理过程总结出的最佳销售策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推荐:历史类2所,物理类1所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展示全国各个高考省份:202分可以上的师范大学名单,历史类有2所,物理类有1所。
一、历史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历史类202分,在全国各个高考省份能上的师范大学名单不一样,请2025年历史类202分的考生,在下表直接找到自己的高考省份进行查阅。
例如,在安徽高考历史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有1所,包含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在广西高考,历史类202分能上的师范大学有: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安徽新疆和田学院003组202135073广西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01专业组202128066二、物理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物理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在全国各个高考省市一共有1所。
其中,在黑龙江高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202分的师范大学有1所,分别是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黑龙江新疆和田学院第019组20212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