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灭绝,关我什么事儿”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8-29 点击数:
简介:原创 书单君 书单 最近有条消息,在热搜上晃了一下,就再没人关心了—— 7月21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长江白鲟灭绝。

也许是这些年灭绝的物种太多,网友的反应多数是麻木的、淡定的: “灭绝就灭绝了呗” “关我什么事儿” 但,这真的只是又一个普通物种的消失吗? 要知道,白鲟已经在地球上活了一亿五千万年

【千问解读】

原创 书单君 书单 

最近有条消息,在热搜上晃了一下,就再没人关心了——

7月21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长江白鲟灭绝。

也许是这些年灭绝的物种太多,网友的反应多数是麻木的、淡定的:

“灭绝就灭绝了呗”

“关我什么事儿”

但,这真的只是又一个普通物种的消失吗?

要知道,白鲟已经在地球上活了一亿五千万年,在恐龙灭绝的时代它都能活下来;

成年的白鲟也没有天敌,它们处在长江食物链里的顶端,是名副其实的“长江鱼王”;

这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003年,世界上最后一头长江白鲟被四川渔民误捕,身上满是利器造成的伤口;

1984年,人们捞上来一头死去的长江白鲟,生前它用脑袋一遍又一遍撞着横在长江里的大坝,到死都不知道是什么拦住了它······

谁能再说,这与我们无关?

#01

遗憾

-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白鲟”是一个从未听过的名字。

在长江流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叫“千斤腊子万斤象”。

其中,“蜡子”指中华鲟,而“象”说的就是长江白鲟。

相传,最大的中华鲟可达千斤,而白鲟可达万斤,于是就有以上这个说法。

作为一种大型洄游鱼类,长江白鲟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游到位于四川省江安县的长江上游产卵,等幼鲟孵化后,再集体回到长江的中下游觅食。

一直以来,白鲟就这样在长江繁衍生息。

直到1981年,我国在长江上建设了水坝。

一方面,它带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加富裕。

但与此同时,它也直接切断了白鲟的洄游通道,成年的长江白鲟再也不能回到上游产卵。

而这,也成了白鲟灭绝的主要原因。

加上长江捕捞业一度发达,作为白鲟食物的鱼类数量大大减少;

围湖造田和城镇化的发展,更让白鲟本就不多的栖息地,越来越小······

1989年,白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96年,又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

2003年,一只长江白鲟被四川的一位渔民捕到,这也是活体白鲟留给人类的最后一面。

此后数年,长江再无白鲟的痕迹。

它们活过了漫长的世纪,却最终灭绝在人类短短30年的活动中。

这让我想起了上一个灭绝的长江物种——“长江女神”白鳍豚。

和白鲟不同,白鳍豚的灭绝,更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为杀害。

当年,电视、网络网上到处可见白鳍豚惨死的新闻;

它们有的被渔民的渔网缠死;

有的被卷进了船只的螺旋桨;

甚至有的被水电站施工团队的炸药活活炸死······

因此,白鳍豚也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被人为灭族的鲸豚类动物。

和白鳍豚同族的江豚,也好不到哪儿去。

长江流域曾多次出现江豚死亡事件,单是2012年被报道出来的,就有30多头江豚死亡。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只江豚尸体的尾鳍上系着一根绳子,绳子上绑着一块砖头,显然是人为的残害。

据统计,2006年江豚的数量是1800头左右,如今只剩下大约1000头。

照此趋势,未来15到20年,这个“长江的微笑精灵”就会彻底灭绝。

一个长江是这样,如果把范围扩宽到更大的河流、海洋、陆地和天空呢?

各类物种的灭绝,只会更多;人类对动物的暴力,只会更严重!

有网友统计,这些年单是人为灭绝的动物,就有数十种。

除了前面提到的白鳍豚,还有渡渡鸟、金蟾蜍、巴厘虎、直隶猕猴、袋狼、旅鸽等等。

这些名字,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

有网友感慨:“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但这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人类对自己的暴行并没有反思,甚至变本加厉。

#02

欲望

-

7月14日,一位网红博主烧烤鲨鱼的视频,刷爆全网。

几天后,四川南充警方认定,视频中的鲨鱼为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噬人鲨”,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紧接着,该网红被扒出各种吃孔雀、鳄鱼、娃娃鱼的视频。

这再一次证明,尽管我们早已不需要在自然界找饭吃,但人类的贪欲却是无止境的。

2009年,一部“非法”偷拍的纪录片《海豚湾》上映,震惊了全世界。

它记录了日本太地町地区渔民每年屠杀海豚的经过。

渔民利用海豚对声音的敏感,将海豚驱赶到海岸,然后用渔网围住。

然后,这些海豚经由海豚训练师挑选,被卖到世界各地,一只售价达到15万。

而剩下没被选中的,全部杀死。

因为海豚是群体动物,它们不会落下小海豚,即使侥幸跳过渔网,也不会独自逃生。

渔民就利用这一点,轻而易举地就将一群海豚屠尽。

他们用铁钩一次次钩住海豚身体,渔民的谈笑声夹杂着海豚的尖叫声,海水被染成了血水,久久无法褪色。

由于部分画面过于血腥残忍,影片不得不做了特殊处理才上映。

同样令人震惊的,还有非洲的“无脸大象”。

众所周知,大象的象牙有三分之一是长在头骨里,所以偷猎者为了取得完整的象牙,手段极其血腥。

为了避免开枪引起注意,他们会先砍断大象的脊柱,在大象还清醒时,用电锯生生割下它的头。

所以,很多死去的非洲象,尸体都是缺少了整个脸部的。

虽然世界各国早就开始对象牙进行管制,2017年国际上甚至全面禁止象牙贸易。

但越是如此,象牙的价格就越高,偷猎者就越兴奋。

在今天的非洲草原上,每隔15分钟,就有一头大象倒下。

过去40年,非洲象的数量少了将近90万头,日益濒临灭绝。

如果你觉得这些事情离自己很远,那再看看离我们近的。

今年2月,全球首次发现海龟误食口罩的事件。

而在这之前,已出现多起海龟误食塑料类垃圾的事例。

很多人意识不到,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袋、佩戴的口罩,对这些海洋生物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有被箱装啤酒的塑料衬座卡得窒息的海獭,有胃里填满尼龙绳和玩具车轮子的海龟尸体;

海鸟把塑料袋吃进肚子,因无法消化最终死掉;

鲸鱼和海豚等大型海洋生物则会被塑料垃圾缠住,永远也解不开······

这就完了吗?没有!

这些事情,起码能让人们清楚看到自己的恶行;

但还有一些人类活动的恶果,是悄无声息的,不被看见的。

在俄罗斯北部的一个小岛,一群海象爬上80米高的悬崖,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往下跳。

它们个头很大,身体重量达到一两吨,跳下去不死也是重伤。

但下面海滩上的数万只海象,依然等着向80米高的悬崖攀爬,然后重复这样的惨剧。

海象为什么要爬上悬崖?

答案是——

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

海象通常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北冰洋地区,那里大面积的冰面,是它们生存的阵地。

海象在冰面下觅食,在冰面上休息。

然而,由于工厂等设施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让气候变暖,冰面不断消失,海象不得不挤到海滩上休息。

但海滩上的位置有限,一部分海象不得不爬到悬崖上。

离开了水面的海象,视力很差,就像瞎子,爬到悬崖后就不知道怎么下来了。

为了回到水里觅食,它们不得不冒死跳下来·······

不止是海象,气候变暖,对几乎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所有动物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有企鹅因找不到食物被活活饿死;

有北极熊孤独地站在一块融化的冰川上,不知所措;

人类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私欲,而它们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用尽了全力。

#03

正义

-

一定会有人说:“又是环保,老生常谈了。

环保真的是老生常谈吗?

不。

恰恰相反,环保这件事儿,说再多都不过分。

因为,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已经开始。

还记得《流浪地球》里的经典台词吗——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正如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

有人失去生命,有人失去家人。

足迹被限制,日常的生活被迫停滞,我们都付出了代价。

各国政府用尽了办法防控,可还是无法消灭病毒。

我们的医学水平明明进步了很多,可疫苗研制的速度,就是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

甚至到现在,我们都没能确定新冠病毒的源头。

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都如此棘手,那假如有朝一日极地冰川融化,藏在其中的远古病毒、超级病毒一旦复苏,人类怎么办?

这个时候,很多人才意识到,在自然界的力量面前,人类太渺小了。

所以,为什么要保护物种,保护环境?

说到底,那是保护我们自己。

穿山甲、犀牛角不是必须的药材;

象牙和皮草不是必须的饰品和衣物;

我们也不需要在自然界找野味儿来填饱肚子。

不乱扔垃圾、不看动物表演,少用一次性塑料袋,更是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

哪怕这些举手之劳,远远比不上我们制造垃圾的速度;

哪怕我们的道德直觉,比不过我们对于生活便捷的渴望;

但只要有更多的人有意识地去做些什么,这就够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根本是典型的圣母思想:“难道为了其他物种,人类要牺牲自己吗?”

不,不是的。

宫崎骏有部电影,叫《幽灵公主》。

剧情讲述了为逃避战火的人们躲进深山重建家园,却因为放火烧山破坏了森林动物们的生存环境,而遭到野猪神、狼神带领的猛兽们的袭击。

一面,是人类追求生存和幸福的本能,这是男主代表的人类正义;

另一面,是生命高贵的尊严、自然的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女主代表的森林正义。

为了无数平民基本的安身立命,作为人类首领的幻姬,不得不带领众人伐山炼铁。

而作为森林的生灵守护者,鹿神也要保卫野猪群和狼群活下去的权利。

大战过后,野猪神、狼神几乎死光了,人类也死伤无数,首领幻姬更是失去了一条胳膊。

两个“正义”谁轻谁重,如何调和?宫崎骏最后也没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是告诉我们:先活下去。

其实,提倡环保,从来不是一味声讨人类的丑恶。

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心安理得地掠夺资源,杀害其他物种。

毕竟,我们是唯一对我们的未来和地球生物多样性有意识选择的物种。

在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之前,至少,应该怀有对自然基本的敬畏吧。

正如宫崎骏所说:

“当我们意识到即使谦卑地活着都会破坏自然,我们真的会无所适从。

我想我们只有站在这样一个无所适从的角度,让一切从新开始,才能真正去思考环境与自然的问题。

原标题:《“长江白鲟灭绝,关我什么事儿”》

“鱼头参政”鲁宗道:从一个孤儿到大宋王朝的一代贤相

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因为直言敢谏而出名的官吏有很多,比如唐太宗时期的以及时期的清官等,在,有这样一位正直的官员,他从来不惧权贵,曾多次直言上书,最终也得到了皇上的重视和厚爱。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地人。

年少时他的父母便不幸去世,因此鲁宗道不得不借居在外婆家里。

他的几个舅舅都是习武之人,想把宗道过继到自己门下,但是宗道不愿意改姓,自此他便开始更加刻苦地读书。

几年后,鲁宗道参加中了,被任命为濠州定远县尉,不久又被调任海盐。

由于他治理航道有功,朝廷升迁他为歙州军事判官,不久又提拔他做了秘书丞。

天禧元年,朝廷下诏令两省设立谏官六员并来考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地方知州立即举荐鲁宗道与担任右正言。

不久,亲自在朝堂召见宗道,并询问他一些国事。

鲁宗道对答如流,引经据典,并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都被真宗采纳。

鲁宗道为人正直,对朝廷也是尽职尽责,但由于他直言进谏次数太多, 宋真宗也有些讨厌他。

有一次宋真宗召宗道来到殿堂,鲁宗道直言说:“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这番话言外之意就是说陛下要是不喜欢我直言进谏的行为,可以随时罢我的官。

宋真宗听到后连忙挽留他,并特意选了一个日子在大殿墙上写下“鲁直”二字来勉励自己。

即位,宗道升迁户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兼任太子侍讲,并依旧掌管吏部流内铨。

鲁宗道为官公正清廉,上书直言不畏权贵,所以经常会得罪一些贵族,而他在朝廷的名声一直很好。

不久,仁宗就拜他为右谏议大夫、。

当时仁宗还未亲政,章献负责临朝听政,朝中大臣有人建议她像那样把揽国政,但太后一直犹豫不决,她曾经询问宗道:“你认为武则天是个怎样的人?”鲁宗道淡然回答:“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太后听完后十分惊讶,并称鲁宗道是一位正直不屈的忠臣。

在鲁宗道为官期间,他从来不把自己的私事和公事放在一块,他对人一视同仁,为官更是尽职尽责。

当时朝中那些违法乱纪的权贵都很畏惧他,因此人们给他起了个“鱼头参政”的外号。

后来,宗道不幸身染疾病,但他依旧坚持工作,直到病很严重了,他这才上书请求回家休息。

鲁宗道生病时,皇上亲自到他家进行探望,并特意命人赐给他家白金三千两。

不久鲁宗道因病去世,在举行葬礼时,皇太后还亲自带人前去祭奠,以示殊荣。

朝廷又追赠宗道为。

纵观鲁宗道这一生,他能从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成长为大宋王朝的一代贤相,可以说是相当不易了。

正是他为官清廉公正,做事尽职尽责,才让他得到了皇上的重视和信任,从而也在朝堂中有了属于他的一席之地。

鲁宗道为官刚正,敢于向皇上直言进谏,在他身上有魏征的影子。

由于他坚持正道,坚持原则,不仅让他收获了皇上的信任,也让他得到了朝廷同僚的一致认可。

虽然他因为正直冒犯了皇太后,但是在他去世时太后竟然亲自前去吊唁,从这一点,我们也不难看出鲁宗道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随机文章法国斯卡普eg巡航导弹,射程400公里可打击机库和重要人物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多拉巨炮,仅炮弹就重达7吨(体积比人还大)世界上最强的龙卷风 , 中国最大的龙卷风/江苏一天被龙卷风侵袭23次哈勃望远镜和中国天眼谁厉害,中国天眼恐看更远/灵敏度更高俄罗斯超音速武器已列装,领先美国且无法被美航母拦截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山大学“智慧大气”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正式启动

近日,“中山大学‘智慧大气’大气科学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启动会”在珠海校区海琴二号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聚焦于培养“大气科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吸引了众多重要嘉宾参与,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相关花絮内容,一起来看!日前,“中山大学‘智慧大气’大气科学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启动会”在珠海校区海琴二号成功召开。

会议聚焦“大气科学+人工智能”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与会人员包括大气科学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和首批20位遴选进入实验区的本科生,以及深圳市气象局、华为深圳数字政府综合业务部等单位领导和专家。

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慧对与会专家学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大气科学学院高度重视中山大学“智慧大气”大气科学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的建设,希望实验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推动学科融合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的工作。

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余立人表示,当下正处于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时期,实验区集合学校优质资源,应聚焦“人与AI协同”,推动AI技术与气象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他寄语同学们依托大气科学学科优势,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走好接下来的路。

深圳气象局科技与数据管理处处长刘东华从政策和行业方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局校”合作,共同形成更多气象技术应用场景;二是加强局校师资交流,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机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三是推动形成实验区配套教材、案例库。

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黎伟标从创建历程、建设现状、未来规划三个方面向与会师生、专家作了实验区的情况介绍。

会上,王久珂教授、上官微教授、陈训来博士分别作主题报告,向与会师生展示了“大气科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进展。

在最后的师生交流环节,实验区同学就关心的气象技术应用最新信息、知识学习与能力建设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希望同学们夯实数理和专业基础,鼓励大家探索气象技术的前沿应用,充分发挥自主探索的意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加入“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在这里,可以获取各科知识点精讲资料 ;第一时间更新最新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解惑 ;助你高效学习,科学规划升学之路!立即扫码加入,开启升学之旅吧!

加入收藏
               

“长江白鲟灭绝,关我什么事儿”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