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22 点击数:
简介:高速公路旁出现了一具半腐男尸,警方查清死者身份后案情却依然没有进展,大家经过不断的调查得知被害人遇害前曾经被人从家中喊下了楼,而案件的起因竟然源于一次擦身而过,凶手行凶之前从来都没有与死者见过面,案情的真相令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

那么这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凶手为什么要对素未谋面的被害人狠下杀手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民警的脚步一探究竟。

【千问解读】

高速公路旁出现了一具半腐男尸,警方查清死者身份后案情却依然没有进展,大家经过不断的调查得知被害人遇害前曾经被人从家中喊下了楼,而案件的起因竟然源于一次擦身而过,凶手行凶之前从来都没有与死者见过面,案情的真相令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

那么这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凶手为什么要对素未谋面的被害人狠下杀手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民警的脚步一探究竟。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大家好,我是梁sir,欢迎来到重案讲说人。

2014年9月24日早上八点,家住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的赵利鑫来到了自家的农田,他刚准备下地干活,便发现旁边的土坡上有一个奇怪的东西。

赵利鑫怀着好奇心走近查看,一股浓烈的腐臭气味也随风飘了过来,一开始他还以为附近死了什么小动物,可是当看清土坡上的那个物体之后,却被吓得两脚发软,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土坡上躺着的竟然是一具半腐男尸,警方到达现场之后迅速展开勘察,法医推测死者死亡的时间至少在5天之前,死因是颈部那处深可见骨的刀伤,发现尸体的土坡上方就是高速公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民警在尸体的周边进行了搜索,最终只在高速公路的护栏上发现了星点血迹。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死者的颈部大动脉被割断,应该会造成大面积的血泊,现场的血液痕迹十分稀少,大家由此推测此处并不是案发的第一现场,警方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一致认为破案的关键就是确定尸源。

死者的面容已经无法辨认,他的上身没有穿内衣,仅套了一个外套,民警在外套的口袋里发现了钥匙和门禁卡,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物品。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虽然每个门禁卡上都有单独的串码编号,但是因为这种门禁卡的销售范围很广,所以根本无法通过编号找到物主,虽然如此,但是大家还是从钥匙上看出了一些信息。

与门禁卡串在一起的那片钥匙并不是房门钥匙,这片钥匙很小,应该是用来开启某个柜门,民警研究之后认为被害人的职业应该同时满足需要门禁卡进出以及拥有单独使用的柜子,警方立即向周边各个县市发出协查通报,重点排查符合这些职业特征的失踪人员。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警方在排查尸源的同时对犯罪嫌疑人的特征也进行了刻画,此人应该有自己的私人车辆,很可能就住在菏泽城区。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犯罪嫌疑人选择弃尸地点时十分仓促,沿这条公路再向前行600米就到了出口,他一定是急于驶出高速公路,所以便随意丢弃了尸体。

案发路段虽然安装有许多监控探头,但是被害人遇害的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凶手到底是什么时候上的高速公路,又是什么时候弃尸的呢?因为没有这些条件依托,所以图侦小组面对海量监控画面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2014年9月25日,济宁市兖州公安分局突然传来了消息,兖州区内一名失踪男子的体貌特征与死者十分相似,经过失踪者家属辨认,被害人的身份终于得到确认。

刘大鹏,时年41岁,此人在兖州的一家矿业公司里担任铲车司机的工作,那个门禁卡可以刷开矿业公司的大门,钥匙则可以开启存放工作服的柜子,民警立即对死者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但是调查得到的结果却并不理想。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刘大鹏的性格十分内向,身边的朋友也不多,因为平时不爱说话,所以并没有与人有过仇怨,大家本以为查清尸源就能很快确定嫌疑人的身份,但是案件的调查工作却仍然止步不前。

刘大鹏的收入微薄,生活并不富裕,他与妻子的感情很好,也没有在外与异性产生情感纠葛,案件的性质迟迟无法确定,侦查工作陷入了僵局,就在民警们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刘大鹏的儿子刘洋却反应了一个重要情况。

刘洋告诉民警,他在9月17日晚上九点多钟时曾经听到一名男子在楼下呼喊挪车的声音,对方呼喊的正是自己家的车牌号码,父亲听到声音之后便拿着外套和车钥匙出了门,刘洋并没有多想便上床睡觉,可是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却发现父亲不在家中,家里的那辆汽车也不见了踪影。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刘大鹏自从9月17日晚上下楼挪车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警方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警觉了起来,9月17日晚很可能就是被害人遇害的时间,那天晚上呼喊挪车的男子存在重大作案嫌疑,既然与刘大鹏一起消失的还有他家的汽车,那么就从这辆车的去向来打开案件的突破口吧!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图侦小组调取了9月17日晚上9点之后各个高速公路入口的监控影像,果然找到了刘大鹏的汽车驶入高速公路的画面,这辆车在当晚12点左右进入菏泽境内,监控拍到驾驶汽车的男子将遮阳板放下遮挡住了面容,而坐在副驾座位上的乘客姿势却十分古怪,这名乘客虽然耷拉着脑袋无法看清样貌,但是从穿着来看应该就是失踪的刘大鹏,民警分析之后认为刘大鹏此时应该已经遇害,坐在副驾位置的就是他的尸体。

犯罪嫌疑人竟然如此胆大妄为,他杀人行凶后用死者的车辆弃尸,并且还明目张胆地将尸体放在副驾驶座位上。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当时间指示到第二天凌晨0点36分左右的时候,刘大鹏的汽车从菏泽高速公路出口缓缓驶出,而副驾驶座位上已经空空如也。

图侦小组沿着犯罪嫌疑人行驶的路线继续追踪,结果却在车辆进入郓城之后失去了他的踪影。

民警来到嫌疑人消失的地点进行了实地调查,他们发现在监控死角位置居然有一条小路,犯罪嫌疑人很可能为了躲避追踪所以在监控盲区里调头,然后沿着小路离开了县城,图侦小组查看了这条小路出口附近的监控影像之后,终于再次找到了嫌疑车辆的身影。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从监控中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驾驶汽车的轨迹十分诡异,他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来回穿梭,看情形应该是在躲避路面上安装的监控探头,这辆车在菏泽市牡丹路口的监控一角一闪而过,然后又再次消失。

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意识极强,他一而再地从监控中消失,会不会真的在牡丹路口摆脱了警方的追踪,这辆车还会不会再次出现,下一次出现又会在哪里呢?随着一通报警电话响起,案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菏泽市一家汽配城旁有一个小型停车场,看守人曹云每天都会在这里向停车的驾驶员收费,他近段时间发现有一辆车占着车位好多天了,车主却从来都没有露过面。

2014年10月6日,曹云决定主动联系一下车主,他按照车窗上的电话号码给车主打去电话,可是对方的手机却始终无法接通。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这人到底怎么回事,他的车到底还要不要了?曹云一边暗暗念叨一边隔着车窗向车内张望,可是一大滩暗红色的血迹却映入了眼帘,他心知不妙于是赶紧报警,菏泽警方到达现场之后发现这辆车竟然就是大家苦苦追寻了多日的刘大鹏的汽车。

技术人员经过化验后证实副驾驶座位上的血迹确实属于死者,由出血量来看,案发的第一现场很可能就在这辆车内。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犯罪嫌疑人既然将车遗弃在停车场,那么就肯定需要步行前往下一个地点,民警立即调取了停车场旁的监控影像,可是这个监控探头不停地在旋转,这给图侦小组的排查工作制造了难度。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犯罪嫌疑人遗弃车辆的时间是在夜晚,监控在旋转的过程中也只有六秒钟能够拍到停车场内的情况,民警根据嫌疑人消失在牡丹路口的时间进行推算,最终找到了嫌疑车辆进入停车场的画面,只见一名可疑男子下车后一边行走一边打着电话,警方沿着他的行动轨迹一路追踪,终于在一个监控中看到了嫌疑人清晰的面容,此人一路行进到了青年路和黄河路交汇的路口,最终搭乘了一辆出租车离开。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夜晚的光线十分昏暗,监控探头的像素也不清晰,民警从视频画面中无法看清出租车的车牌号码,嫌疑人在这辆车到来之前一直在使用手机,大家怀疑他很可能是拨打了叫车电话,民警在对比了出租车公司的叫车记录之后终于锁定了当日驾驶那辆出租车的司机,并且从他的口中得知了犯罪嫌疑人下车的准确地点。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出租车司机对当晚的情况印象十分深刻,搭车的男子一上车,他便闻到一股浓烈的血腥气味,对方一路上一声不吭,直到到达市郊的毛庄下车之后,司机才放松了下来。

民警查询了拨打叫车电话的机主信息后得知嫌疑男子名叫陈平,就住在毛庄附近,大家感觉离真相越来越近,破案已经指日可待。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陈平此时已经不在家中,警方通过技术手段将他的落脚点锁定在了菏泽市内的一家旅馆,2014年10月7日深夜,民警将旅馆团团包围,抓捕小组在旅馆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打开了陈平所住的客房房门,大家一拥而上将犯罪嫌疑人按倒在地,陈平插翅难飞。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审讯工作连夜展开,陈平对杀害刘大鹏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嫌疑人与刘大鹏在生活中并无交集,而他的犯罪动机更是令民警们感到不可思议。

案发的前段时间,陈平来到刘大鹏居住的小区附近找朋友玩耍,期间被害人的汽车经过他的身边,陈平的身体因为太过靠近机动车道,所以一不小心就被对方汽车上的后视镜蹭了一下。

陈平的脾气十分火爆,自己被车撞了怎么可能忍得了,他本欲上前理论,结果对方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车头一拐就驶入了小区,而陈平已经记住了这辆车的车牌号码。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过段时间就是陈平大喜的日子,因为忙于操办婚礼,所以他也渐渐淡忘了这事,可是婚礼大小琐事都需要花钱,陈平渐渐感受到了经济压力,这天他突然想起了当日剐蹭到自己的轿车,于是便心生邪念。

2014年9月17日晚,陈平来到了刘大鹏居住的小区,他在小区内转了几圈之后果然找到了剐蹭过自己的那辆轿车,于是便大声呼喊叫车主下来挪车。

陈平本意是要向车主讨要赔偿,但是刘大鹏下来之后却怎么也不肯承认自己撞过人,二人在车边发生争执进而演变成肢体冲突,脾气暴躁的陈平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一把将刘大鹏推入了车内,然后便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小刀向对方的脖颈上猛划了过去。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刘大鹏血流如注眼看活不成,陈平也被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他左顾右看发现没有旁人在场,便赶紧将对方移到了副驾驶座位上。

陈平抛尸弃车后在诚惶诚恐间度过了近半个月时间,他见警方始终没有调查到自己头上便以为逃脱了罪责,2014年10月1日,陈平如期举办了婚礼,直到10月6日刘大鹏的车被警方找到,他这才感觉到好日子已经到头。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刘大鹏的妻子得知真相后大哭不已,当日开车蹭到陈平的其实是她,当时她觉得只是轻轻蹭了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没想到自己的家庭会因为这么一次轻轻的剐蹭变得支离破碎。

我是梁sir,这里是重案讲说人,您的点赞和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我们相约下期再见。

古时候新郎的称呼是如何来的 新郎和太监之间有什么联系

你真的了解古代新郎意思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新郎”是我们对新婚男子的称呼,那么这个称呼从何而来?这就鲜为人知了。

说起这个称呼,就要追溯到秦汉时代了。

在当时,“新郎”是一种宦官的名称,有人就要问了,难道“新郎”是的别称? 在那个时代,宦官并不是我们后来所指的太监,它只是一种学习为官的方式。

秦汉时代,华夏大地上战争的硝烟刚刚息止,正是的时候。

为了巩固帝国的统一,也为了选拔能为朝廷任用的人才,诞生了官僚制度,构建了地方到中央,这样一个流通的公务员选拔渠道。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选拔制度的前身便是战国时的一种特别的官员学习与选拔机制,这种机制就叫“宦”。

《礼记》上说“宦学事师”就是学习做官,走上官僚之路的这个过程。

不管是今天还是古代,做官不仅仅是一个铁饭碗,更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很多贫寒子弟的出路,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挤破了头,想吃这碗饭。

不过在大家学习的过程中,是没有工资的,不仅没工资,你还得向你的学习对象交学费,你为官之路的初期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成为低阶公务员——吏,而做的准备。

如果你觉得上面所说的“以吏为师”太低级,那你还可以跟着学习,跟着皇帝学习的人就叫宦官。

平日里为皇帝传递文书,跑跑腿,有机会还可以出使,皇帝开心了,就会给你一定的赏赐。

走到这一步,就类似于实习公务员了,上级对这些人的管理,也会参照正式公务员的管理,所谓“比多少石”,“石”是工资单位,“比”就是参照的意思,比如参照工资三千块那个家伙进行管理。

这些实习公务员,在这种特殊的学习时期,他们的身份就被称为“郎”。

我们知道古代的宫廷建筑,有回廊、长廊等等的廊,在这些廊下,会值守着许多执戟侍卫,所谓“郎”就是指这样一群人。

他们是皇帝的私人护卫,一边保护皇帝的安危,一边学习如何为官,每日近距离观摩君臣会晤,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渐渐成长,懂得一些为官的方法。

这些人从皇帝的私人护卫中选拔而出,与普通公务员比起来,他们与皇帝的关系更为亲密,身份更为特殊,往往能察觉到皇帝身边一些细微的风吹草动,聪明点的应该能探听到一些机密。

也许,这就是宦官后来演变为太监的原因之一,而太监为何在某个节点权倾朝野,也是因为他们与皇帝的这种亲密来往能获得更多消息。

那么,这种似是而非的公务员是如何选拔的呢? 第一种,就是贵族特权。

放在现在来说,就是拼爹,拼家族势力。

为初期立下不少功劳的,他的儿子就拥有这样的优先权,在皇宫中做一名实习公务员。

第二种,叫做赀选。

上一种方法拼爹,这一种方法拼资产。

简单来说,为官本无缘,全靠你砸钱。

你想啊,皇帝贵为天子,可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接近的,在皇帝身边工作的一种叫做常侍郎的郎,至少要有500万家产,才有入围常侍郎的资格。

拥有如此雄厚资产的人呢,非富即贵,背景也相对干净。

再者说,这种选拔方式,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你实习期间的一切开支,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马匹剑器,都需要自己购置。

如果你没有雄厚的家底,搞不好就会破产。

第三种,就是我们最常说道的门荫。

如果你的父亲或者兄长,是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你就能获得入选资格。

看来在古代,官员子弟如果横着走路,也是有底气有原因的。

在这种风气下,少不了生出一些跋扈子弟。

以上三种看似都不太公平,对底层百姓来说,太不友好了。

如果再遇上一个上梁正而下梁歪的例子,就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了。

当时有一个公主,就想把自己的儿子放在宫里做个郎官,皇帝不同意了,他说我可以赏赐你钱财,但如果给你开后门呢,相当于剥夺了寒门子弟的机会。

所以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搞了一种创新模式——“孝廉郎”。

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既要孝顺又要廉洁,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行要求极高。

这种模式在地方的百姓中进行选拔,由老百姓推举,有点像现在社区搞的评选道德模范一类的活动。

被推举出来的道德模范,就可以直接去中央当宿卫官。

“孝廉郎”相当于给地方上的贫寒读书人一个机会和途径。

当然这种模式也是限制人数,优中选优的。

朝廷就规定,面积大的大郡每年两个名额,面积小的小郡每年一个名额,再小一些的边郡每两年一个名额。

就像我们现在考公务员,每个市几个名额,每个县又是几个名额。

由此可见,当代公务员选拔制度与模式,古来有之,只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再改革再规范。

有了“孝廉郎”这种模式之后,大家都争相做道德模范,克己修身。

在那个时代,只要你想做官,就必须学儒学,而儒学里面说:“智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也就是说,你的能力与才华能够担得起这个职位,你的行为能得到老百姓认可,你的德行能让君主满意,拥有了以上条件,你就可以去中央上任了。

所以,我们所说的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两汉时代。

例如,有的人自己吃着野菜,走上百里的路,背着几十斤大米回去孝敬父母;有的家庭兄弟多,每个兄弟轮流伺候父母一日,后来觉得不行,改为每个兄弟伺候一餐;还有不顾性命虎口救父的;更有为了全心全意孝敬老母亲,挖坑埋自己孩子的。

看来大家为了获得父老乡亲的认可与赞誉,也不容易啊,可谓是“花样百出”、“不择手段”。

在长诗《陌上桑》中,说到过为官经历:“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说这人十五岁是府中小吏,五年后升任大夫,再十年就去了中央做郎官,十年后又出来做了太守,为官之路也算是平顺。

从容貌来看,应该是个帅哥,经过了几十年官场熏陶,连走路姿势都是一板一眼的,都是官家姿态了。

从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一窥秦汉时代的官员选拔制度,可以料想见,那时候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一步步走到中央,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在地方挖掘人才,在中央进行选举,既保证了中央的权力,又获得地方的民心,实在是之策。

而这套选拔机制其中的一些精髓,我们也沿用至今,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那么,郎官做到头又是如何呢?被选拔为郎官的这些人,自然是仕途平坦。

他们每三年可以升迁一次,最低级为郎中,然升为侍郎,再往上是中郎。

“上应列宿,出宰百里。

”即使说这些郎将来可以当个部长,像星星一样耀眼,或者在地方上做个之类的,管辖一百里土地。

总之,前程似锦。

综上所述,“新郎”在古代指的就是刚刚成为宦官的新人,它的历史就源于此处。

现在大家把丈夫叫做“新郎”是一种美好寓意,期许他以这种身份开新生活的时候,前程坦荡而顺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当作明末三大案件之一红丸案 这件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泰昌元年(1620年),病重,进献红丸,自称仙丹。

泰昌帝服后死去,而在当天,首辅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

有人怀疑是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

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多。

泰昌元年八月初一,中战战兢兢、太子生涯中如履薄冰的继位,是为。

然而,仅仅十日之后,明光宗朱常洛就一病不起。

匪夷所思的是,得了病的明光宗并没有像我们通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宣太医”,居然找了一个名叫崔文升的给自己诊治。

崔文升明显是个神经大条的“”,面对陛下的病,不仅没有小心谨慎地“望、闻、问、切”,反而直接开了大量大黄。

明光宗朱常洛服下崔文升开的“药”后,一日夜腹泻竟达三四十次,直接被搞成了病危。

泰昌元年八月底,明光宗朱常洛听闻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能治百病的“红丸”,便命方从哲引其入宫。

服食一粒“红丸”后,明光宗朱常洛感到身体有了明显好转,便于九月初又服食一粒“红丸”,结果当日晚明光宗朱常洛突然驾崩。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明光宗朱常洛驾崩后,内阁首辅方从哲居然在同其他几位内阁辅臣商议后拟遗旨赏了李可灼白银五十两。

对此,大多数朝臣除了指责方从哲、李可灼“弑君”之外,“严加审问李可灼”等该做的事却一件都没有做。

明光宗朱常洛驾崩两个月后,方从哲上疏请辞抽身于“红丸案”的漩涡之外;明光宗朱常洛驾崩两年后,李可灼才被判“遣戍”保住了一条命。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按理说,方从哲身为“红丸案”的见证者,虽不至于被“大刑伺候”,但也应该在案件水落石出之前留在京师;李可灼进献的“红丸”直接导致明光宗朱常洛驾崩,纵使他是无心之失,也应被严加审问,最后不死也得脱层皮。

那么,“红丸案”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切还得从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党争说起。

万历十四年,最宠爱的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明神宗有意废长立幼,长达数十年的国本之争就此拉开帷幕。

万历十五年,企图借助“丁亥京察”打压齐楚浙等党,贯穿整个明末历史的党争就此拉开帷幕。

当国本之争遇到党争,万历年间政治斗争的实质就是郑贵妃势力、齐楚浙等党、东林党之间的斗争。

斗争初期,三个势力尚能恪守底线、遵循规则,但是随着斗争的日趋激烈,万历年间的政治斗争在“”发生后转变为毫无底线、混乱无序。

万历四十三年,一个名叫的“疯癫之徒”突然闯入皇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意图行刺朱常洛,因张差手持一截枣木梃,故此案在历史上被称为“梃击案”。

皇宫大内戒备森严、结构复杂,普通人即使侥幸能混进去,也很难准确找到慈庆宫,所以,必定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在背后策划、实施“梃击案”。

无论这个势力是郑贵妃势力、齐楚浙等党、东林党中的哪一个,“让‘疯癫之徒’张差手持枣木梃行刺皇太子朱常洛”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发生在万历年间的政治斗争中都意味着底线和规则被打破。

底线和规则被打破还意味着郑贵妃势力、齐楚浙等党、东林党之间的矛盾已经变得不可调和。

所以,万历四十五年的“丁巳京察”中,齐楚浙等党大肆清洗朝中的东林党。

所以,万历四十七年前,东林党各种上蹿下跳,逼得浙党内阁首辅方从哲不得不一再催促杨镐速战速决。

这种情况下,除非东林党等三个势力决出了获胜者或是它们均无力再斗,否则万历年间的政治斗争只能愈加激烈。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驾崩,郑贵妃势力、齐楚浙等党、东林党都在为决战做准备。

郑贵妃想当皇、齐楚浙等党想阻止东林党在朝中再度崛起、东林党想成为政治斗争的唯一获胜者。

此时,任何人想要给决战按下“暂停键”都是不可能的,但是,深知愈加激烈的政治斗争会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明光宗朱常洛却想按一按“暂停键”。

从继位到一病不起的十日内,明光宗朱常洛下诏进封郑贵妃为皇太后(被东林党阻止)、选调数位东林党骨干入阁、继续任用浙党方从哲为内阁首辅。

明光宗朱常洛的本意是想缓和郑贵妃势力、齐楚浙等党、东林党之间的矛盾,但结果却是它们都对明光宗朱常洛的十分不满。

这种情况下,郑贵妃势力、齐楚浙等党、东林党斗争的焦点就转移到了明光宗朱常洛身上。

如果此时明光宗朱常洛旗帜鲜明地支持三个势力中的一个或是放任三个势力决战,那么他还能活得久一点,但是出于对大明江山社稷的考虑,明光宗朱常洛还是想努力缓和三个势力之间的矛盾。

结果,郑贵妃势力、齐楚浙等党、东林党这三个势力都将明光宗朱常洛当成了绊脚石,于是,两粒“红丸”要了明光宗朱常洛的命。

也就是说,郑贵妃势力、齐楚浙等党、东林党都是“红丸案”中导致明光宗朱常洛驾崩的幕后真凶。

可悲的是,当郑贵妃势力、齐楚浙等党、东林党都成了幕后真凶,“红丸案”就没有了幕后真凶,只能变成一个永远的迷案、沦为党争的工具。

这就是“红丸案”的真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2014年大案,新郎刚结婚7天就被捕,高速公路旁的腐尸案告破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