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千问解读】
我们每个经历过下雪的人可能都有一个体会,就是下雪的时候感觉没有化雪的时候冷。
正所谓:下雪不冷化雪冷。
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呢?下面学习力就带你来一探究竟,小力为大家整理了两个版本的答案,一个是教科书版的《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另一个是版本是从空气干燥和潮湿这个角度分析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欢迎大家对比学习:
一:教科书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下雪的原理开始说起。
冬天的时候,我国各个地方经常会受到寒潮的侵袭。
寒潮就是从北向南流动的一股强烈的又冷又干的空气,当它的前缘与南方的暖湿空气发生接触的时候,由于冷空气比暖空气重,就会使的暖湿空气向上抬升,一直升到高空去,使暖空气中的水汽迅速凝华成为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增大成为雪花降落下来。
在寒潮来临之前,南方暖湿气流会表现的十分活跃,这使得天气出现转暖的情况。
而水汽凝华为雪花,也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这就使下雪前以及下雪时的天气并不很冷。
当寒潮中心过境以后,雪停下来,天气立刻变得晴朗起来。
因为天空失去了云层的屏障,地面开始向外散放出大量的热量,这时温度就逐渐降低;加上积雪在阳光照射之下开始融化,融化的时候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根据实验,1克0℃的冰融化成0℃的水,要吸收334.4焦耳的热量,所以大片积雪融化的时候,被吸收掉的热量是相当可观的,因此人们就觉得天气冷了一些。
二:空气干燥潮湿版
可能99.99%的人因物理教科书认为:由于化雪的时候雪化成水,固体转化为液体要吸收大量的能量,所以导致我们感觉化雪的时候更冷。
纠正这一错误之前,先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雪为什么会化?(化雪的能量哪里来?)
2、为什么同样低温,南方比北方感觉冷?
教科书的解释,让我们觉得似乎有道理。
但是若说化雪吸收能量导致气温更低的话,甚至低于下雪的时候,雪水不是应该结冰么?那你想一下,雪还会化吗?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下雪不冷化雪冷?
如果不是教科书误导,我想会有超过一半的人,仅仅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经验就想到正确的答案:下雪时的空气干燥,化雪时的空气潮湿,在低温高湿环境下,人会感觉更冷。
“感觉”冷是一种生理现象,它不直接反应气温的高低。
空气潮湿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也不是问题的本质原因。
那为什么空气潮湿人就感觉更冷呢?深究下去,这其实仍然是一个物理问题,关于物质比热的。
比热就是一种物质每克每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焦耳)。
水是已知物质中比热最大的。
空气湿度大的时候,水蒸汽介质含量高,空气的总体比热远大于没有水蒸气的其它气体,空气传导热量的效率也更高。
空气通过人体皮肤带走能量,化雪时的冷湿空气带走人体能量的效率要高于下雪时的干燥空气。
你想,零上几度的水汽与皮肤接触,升温到三十几度,它要吸收大量能量。
吸收了能量温度升高的空气分子(包括水蒸气)运动性增强,随着空气流动(分子运动)不断散发出去,又有新的冷空气补充进来,想一下人就冷得发抖了。
如果是干燥的空气,人体只需提供极少热量就可以使温度升高到体表温度,所以我们就“感觉”同样低温下,空气潮湿时更冷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