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营销怎么做(夏季旺销菜品)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7-24 点击数:
简介:黄酒冰糖煮青梅 原料: 黄酒1.5瓶 、青梅1斤、冰糖4两、姜丝少许 制作: 1、先将黄酒,冰糖,姜丝放入沙锅内煮制10分钟。

2、然后加入青梅烧开关小火煮4至5分钟即可。

辣子鸡 原料: 凉山岩鹰鸡小鸡腿5个(约重450克) 。

调料: 菜子油2千克(约耗60克), 葱姜水600克,西充二荆条干辣椒段250克,脆炸粉220克,红油50克,香酥花生米、汉源大红袍花椒粒各30克,姜粒、蒜粒各25克,花椒

【千问解读】

黄酒冰糖煮青梅

原料:

黄酒1.5瓶 、青梅1斤、冰糖4两、姜丝少许

制作:

1、先将黄酒,冰糖,姜丝放入沙锅内煮制10分钟。

2、然后加入青梅烧开关小火煮4至5分钟即可。

辣子鸡

原料:

凉山岩鹰鸡小鸡腿5个(约重450克) 。

调料:

菜子油2千克(约耗60克), 葱姜水600克,西充二荆条干辣椒段250克,脆炸粉220克,红油50克,香酥花生米、汉源大红袍花椒粒各30克,姜粒、蒜粒各25克,花椒油、十三香、熟芝麻各20克,白糖15克,芝麻油、葱花各10克,鸡精、味精各5克,盐3克。

制作:

1.小鸡腿去骨,斩成1.5厘米见方的块,用葱姜水腌制30分钟,捞出控水,加入盐、白糖5克、脆炸粉码匀。

2.大火烧油,倒油烧至五成热时,将腌好味的鸡腿肉轻轻倒入,炸至.变色后将鸡肉控油捞起,油再烧至八成热时,下腿肉复炸至表皮金黄,控油捞出。

3.锅中倒入红油,放入姜粒、蒜粒猛火爆香后,放入炸好的鸡腿肉煸炒至酥脆,加入西充二荆条干辣椒段、汉源大红袍花椒粒小火煸至干辣椒段转色,加入鸡精、味精、白糖10克调味再煸炒,再加入花椒油、十三香、香酥花生米、芝麻油,翻匀起锅装盘,撒上熟芝麻、葱花即可。

葱姜水水500克中放入姜、小葱各16克,加入白胡椒粉3克混合即可。

荔枝贵妃虾球

原料:

竹节虾、荔枝、浓缩橙汁、脆浆粉

制作:

1.荔枝剥皮去核,虾去皮取肉,虾尾切下;

2.虾肉打虾饺,酿入荔枝,虾尾插入荔枝 露出凤尾;

3.套脆浆糊,炸制金黄,橙汁下锅,勾薄芡,裹匀即可出菜。

鸡松生菜包

原料:

鸡胸肉500克,西生菜500克,冬笋丁 250克,胡萝卜丁100克,冬菇3朵,炸香松子仁25克,红辣椒1条,香葱粒15克,蒜粒15克,生抽10克,海鲜酱50克,蚝油50克,生粉15克,鸡蛋1个,胡椒粉5克,米酒5克。

制法:

1、将西生菜改刀成生菜盏;冬菇切丁,红辣椒切薄片,鸡肉切丁;

2、将生抽、胡椒粉、生粉拌匀,加鸡肉丁,打入鸡蛋拌匀;把冬笋丁、胡萝卜丁焯沸水,捞起;

3、热锅下油,入鸡肉丁爆香,沥油;锅内放入蒜、冬菇丁、冬笋丁、胡萝卜丁炒香,入鸡肉丁,加蚝油、海鲜酱、胡椒粉炒熟,撒葱花、松子仁,装盘,以辣椒圈点缀,食用时,用生菜包住鸡肉丁粒即可。

开胃藕尖炒牛肉

原料:

牛肉 、藕尖、 酸甜酱 、辣椒

制 作:

1、牛肉先下盐、生抽、生粉捞味。

然后下油锅爆炒,油可以多放一点,看到牛肉转色了,就可以捞起备用。

2、藕尖下锅,同样爆炒一下,然后下酸甜酱兜炒均匀。

3、接着下青红尖椒爆炒,加入盐、味粉、糖调味,尖椒不用炒得太熟,闻到香味就可以倒起来备用。

4、另起油锅,下蒜蓉、姜爆香,倒入牛肉,下少许水,再加点蚝油、盐调味。

最后将几样配料一起下锅兜炒均匀,再用生粉水勾个芡就可以起锅了。

鱼香芽豆拌雀珍

原料:

芽豆150克、雀珍200克、泡二荆条辣椒20克、姜8克、蒜6克、香葱10克

调料:

鸡粉10克、糖8克、香醋8克、盐2克、香油少许

制作:

1、将芽豆和雀珍分别放入白卤水中卤入底味,过油;

2、用小料及调料兑成鱼香味汁;

3、用调好的味汁拌匀芽豆和雀珍装盘即可。

清蒸大片腊肉

原料:

腊肉350克,荷叶夹7个,黄瓜丝20克,大葱丝15克,红椒丝10克。

调料:

康多利压榨茶油10克,甜面酱7克,乡里辣椒粉5克,味精、东古一品鲜酱油、老一品豆豉各3克。

制作:

1. 用火枪烧掉腊肉皮上的毛。

2.将腊肉用温水泡制一晚上,去除盐味,洗净后放入蒸柜蒸制1小时。

3.蒸制好的腊肉,削掉边上黑色部分,切成5毫米厚的片。

4. 淋入东古一品鲜酱油、茶油,加入味精、豆豉、辣椒粉调味,蒸制20分钟, 搭配荷叶夹、黄瓜丝、大葱丝、红椒丝、甜面酱上桌即可。

韭菜炒大虾

原料:草虾15克、韭菜300克;盐0.8、糖15克、生抽15克、胡椒粉10克、鸡粉10克。

制作:

1、草虾去头尾,切开一分为二,用水洗净待用;把韭菜切成段,头尾分开放;把调料调成汁待用;2、锅中放入色拉油烧至4成热,放入净虾,炸熟捞出。

3、锅留底油放入韭菜炒香,再放大虾和调料,翻炒均匀即可。

果味酱烧牛肋骨

原料:

牛肋骨100克、锅巴1个、新鲜茴香30克、洋葱末50克、西芹50克、胡萝卜50克、苹果150克、香梨100克

调料:

浓缩卤水汁50克、海鲜酱30克、老抽5克、花雕酒20克、盐2克

制作:

1、所有小料、调味料在清水中煮开,并放牛肋骨,转小火焖煮90分钟;

2、新鲜茴香改刀,用黄油煎香,锅巴炸香炸脆待用

3、取出已经煮透的牛肋骨,改刀煎上色,与茴香摆盘即可

醋泼羊肉

原料:

羊肉1斤、香菜1把 香、葱1把、洋葱碎 、蒜粒 、姜粒适量、小茴香、 姜片 、辣椒面适量 、山奈1片 、桂皮1片 、草果 、八角 、香菜根各1个

制作:

1、羊肉去腥汆烫至无血水,捞出后大火煸炒出油。

2、锅中加水,依次放入小茴香、姜片、山奈、桂皮、草果、八角、香菜根、辣椒面以及盐,炖煮40分钟。

3、碗中依次加入盐、酱油、洋葱碎、蒜粒、姜粒,最后加入陈醋没过料头。

煮好的羊肉捞出,热锅下油爆炒羊肉,油温持续升起后加入料汁快速爆炒。

4、炒好的羊肉装入盘中,撒上香菜碎,一道美味的醋泼羊肉便完成了。

沙律黑金豆腐

制作:

1、取内酯豆腐500克,切成5x3x1.5厘米的块,裹上一层自制的黑金粉,放入烧至七成热的色拉油中炸至外酥里嫩,取出控油,摆盘后在豆腐上面一侧挤上自制酱料,用绿色的小葱尖点缀即可。

黑金粉:

取低筋面粉1千克,生粉1.5千克,泡打粉150克,竹炭粉20克,食盐60克,味椒盐125克调匀即可。

酱料做法也很简单,取蛋黄酱250克,加入瓶装辣椒油50克调匀即可。

鲜麻辣藤椒鱼

原料 ;

黑鱼片300克 、金针菇50克 、 莴笋50克 、青线椒80克 、美人椒20克 、鲜藤椒10克 、葱10克、 姜10克 、蒜10克

调料 :

鲜麻辣鲜露120克、 真味海珍酱40克 、 鸡精30克 、 糖10克、 盐5克 、藤椒油20克

制作:

1. 鱼片腌制,莴笋切片,青线椒、美人椒切圈,金针菇去根;

2. 油锅下葱姜蒜爆香,下调料加水制成汤底,鱼片焯水放入锅内;

3. 青线椒、美人椒过油,倒入锅内,放上鲜藤椒,淋上藤椒油即可

金勾翅汤撞意大利火腿

原料:

猪脚 、排骨 、元贝、火腿 、竹笙 、鸡脚、鲫鱼 、鱼肚、 花椒、老鸡 、鱼翅

制作:1、排骨、猪脚、火腿等食材切块,然后下锅焯水。

鲫鱼煎一下。

2、先后把鸡脚、龙骨、猪脚、鸡肉、火腿放进瓦煲,慢火煮5个小时,不需要盖盖子;下花胶、竹笙,鲫鱼放进汤袋再放进汤中,下元贝、料酒,慢火再炖5-6小时。

3、熬好的汤过滤好,下少许盐。

将火腿切薄片,放进汤碗,铺上可食用的发泡好的鱼翅。

吃的时候淋上汤汁即可。

碧绿椒麻鲜鲍

原料:

鲜鲍鱼10只 小葱叶、红花椒、高汤、盐焗鸡粉、黄栀子、鲜沙姜、白糖、盐、味精、鸡精、香油、葱油各适量

制作:

1.将红花椒用冷水泡1小时后,捞出沥水,放入小葱叶,一起剁成椒麻料。

2.将鲍鱼用开水烫一下后去掉内脏,刷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高汤、盐焗鸡粉、黄栀子、盐、味精、鲜沙姜,烧开后卤1分钟,关火闷8分钟。

3.将卤好的鲍鱼对半改刀,纳盆加入椒麻料、盐、鸡精、味精、葱油、香油拌匀,装盘即可。

椰香藜麦烩鸡胸

原料:

鸡胸肉2块 藜麦50g 洋葱1/2颗蒜4颗 姜片适量 椰浆1盒 淡奶油 适量百里香 黄芥末 白葡萄酒

制作:

1、将鸡胸肉去掉筋膜,切成小块。

加入百里香叶、蒜片、黑胡椒碎、粗盐、色拉油、黄芥末搅拌均匀,腌制2个小时备用。

2、将藜麦放入锅中,水煮20分钟至变透明后捞出备用。

煮好的藜麦中放入冰块,口感更脆口。

3、锅中加入橄榄油,将腌制好的鸡胸肉放入锅中,煎至两面焦黄,倒出备用。

4、不用换锅,加入橄榄油,倒入切好的蒜末和洋葱末炒香,加入白葡萄酒,加入煎好的鸡块,稍微煨煮至酒精挥发。

加入淡奶油、椰浆,煨煮至收汁,加入黑胡椒、海盐调味。

加入沥干水的藜麦,搅拌匀均至酱汁浓郁即可装盘,最后摆上薄荷叶和百里香做装饰,即可

蛋黄焗芒果

这道菜是从“蛋黄焗南瓜”改良而来。

然而,炸过的南瓜虽口感软糯但甜度不足,张师傅便将南瓜改为芒果,颜色金黄依旧,口味则更加香甜。

此菜一经推出,就成了餐厅的招牌甜品,深受女士和儿童的喜爱。

原料:

黄皮芒果2个。

调料:

脆炸粉100克,咸蛋黄50克,白砂糖10克。

制作:

1.脆炸粉加色拉油250克调匀成糊。

芒果肉切长条,挂匀脆皮糊备用。

2.锅入宽油烧至六成热,下入挂好脆皮糊的芒果条,小火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3.锅留底油,下咸蛋黄小火慢炒至返沙,放入炸好的芒果条快速翻炒,裹匀咸蛋黄,撒入白砂糖,即可出锅。

制作关键:

1.芒果条不要切得太细,否则容易变软、不成形。

2.此菜所用的脆皮糊由脆炸粉加色拉油调制而成,比例为1:2.5,这样调制出来的脆皮糊更有粘性,相对于水调糊,则更容易挂到芒果上。

3.咸蛋黄要小火慢炒,火大了蛋黄易发黑,影响成菜卖相。

自贡干锅兔丁

原料 :

净兔丁500克 、蒜茸25克 、姜末25克 、京葱段80克、 香菇丁50克、 熟白芝麻5克 、葱花10克

调料:

干辣椒段80克、 海椒面15克 、青红干花椒粒10克、 青花椒粉5克 、鸡精25克 、 盐3克 、 味精8克 、 糖10克 、 陈醋5克 、 香料粉(三萘80克,八角40克,香叶10克,香果10克,桂皮6克,小茴香6克炒香打碎)8克

腌料: 鸡粉3克 、 盐1克 、生粉5克

制作:

1. 兔丁冲洗干净沥干水分放腌料拌匀腌制。

2. 起油锅烧至5成油温下兔丁滑散倒出,锅留余油放入兔丁(余油盖没兔丁),花椒粒,干辣椒段,蒜茸,姜末煸炒煸香,再下香菇丁,京葱段,海椒面,花椒粉,香料粉和其他调味料炒制入味,出锅前淋陈醋装盘,撒白芝麻和葱花即可。

狮心王的名字是如何来的是怎么回事?他死后遗体为什么会分为三份

在位于英国首都伦敦中心的议会大厦门口,有一座非常引人注目的欧洲骑士铜像,那名骑士骑着,手持宝剑指向天空,在铜像下方的基座上用法语镌刻着这座铜像原型的名字--狮心王理查。

理查一世的外号叫做狮心王,关于这一外号的来历也有着十分神秘的记载,传说理查一世在早年曾被俘虏,当时俘虏他的人把他关进了有狮子的房间里,结果理查一世面对狮子毫无畏惧,他把手伸进狮子的喉咙里,取出了狮子的心脏,然后当着众人的面生吃了那颗心脏,狮心王理查因此得名。

理查一世1157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是英格兰金花雀王朝的国王,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他的一生颇为传奇,他率领十字军发动第三次东征,和征服者萨拉丁打的不分上下,迫使萨拉丁签订了合约,让基督徒可以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因此理查一世成了那个时代欧洲骑士心中的英雄。

第三次结束后,理查一世率军回到了欧洲,但是他在返回欧洲后处境却十分艰难,因为他性格十分骄横残暴,因此当时很多欧洲国王都很仇视他,德皇亨利六世在1192年俘虏了理查一世,并把他囚禁长达两年之久。

理查一世在获释之后返回了英国,并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搞得欧洲大陆民不聊生,在1199年的一场平叛战争中,一名守城的士兵用弓箭射中了理查的肩膀,医生在帮理查拔出箭头的时候,由于动作过于粗暴,不小心把箭头折断入体内,因此理查的伤口受到了感染,并在十天后死亡,年仅42岁。

在理查临终之前,要求部下在他死后砍下他的头颅,然后取出他的心脏,把三份遗体分别下葬,并特别要求把他的身体埋葬在他父亲亨利二世的身边,以向父亲赎罪。

理查一世为什么要向父亲赎罪呢?原来在这背后还有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理查的父亲亨利二世是金花雀王朝的开国君主,那时候的金花雀内部的宫廷斗争十分混乱,理查在16岁的时候就曾和几个兄弟一起帮助母亲率军叛变了自己的父亲,结果很快便被击败,亨利二世饶恕了他的儿子们,但是把理查的母亲关进了监狱。

在长大之后,理查为了夺取皇位和他的父亲发生了冲突,并且勾结法国军队向自己的父亲开战,在击败了父亲的军队后迫使父亲签下了十分屈辱的条约,结果亨利二世含恨而死,理查也背上了“弑父者”的骂名,这件事成了他心中的一个心结,直到临终前还无法释怀。

随机文章菅原道真简介世界边缘的六大神秘古迹,24年打造地底的雄伟教堂为什么不去水星探索,公转速度和超强太阳风成为阻碍死亡体验馆有什么感觉,体验死去活来的感觉(并非真正死亡)这些催眠图片你敢看5秒,15张图片看完让您迅速进入美好的梦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宋代文学作品中的“桂”,有着怎么样特殊的意象?

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桂”,从植物指向性来区分,分为樟科桂树与木犀科桂花两种。

但文人笔下的“桂”,却是木犀花而非秦汉人所写之樟科桂树,其中有何深意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就其意象内涵,则是沿袭了前代樟科之桂的多种意蕴一一香草喻人之高品,《招隐士》之赞隐者幽洁,方士炼药之修仙长生,郤诜东堂之对引申为登科及第等含义,同时又因宋人在创作时并未对植物种类进行严格区分,而将原本属于樟科桂的诸般寓意融合到对木犀科桂花的书写中,更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潮流的影响下衍生出新的理念。

一、宋代桂意象的内涵沿袭 (一)桂概念区分 文学作品使用“桂”意象的历史久远,最早可追溯至《》,在历代墨客的书写吟唱中衍生出多种寓意。

又因桂所含植物品类众多,而文人在创作时并未对其进行严格区分,使得桂的植物指向性变得复杂的同时,也令这一意象的外延得以扩大,从而其包含的意蕴也更为丰富。

古籍中的桂主要有两大种类,分别是樟科桂树与木犀科桂花。

先秦至魏晋时期所吟咏之桂,大多是樟科的桂树。

最早大量提及桂的文学作品是《楚辞》。

至唐宋时期,木犀科桂花这一品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文人的吟唱当中。

唐人关注并描写其花朵的颜色与芳香,而有宋一代的咏桂诗文则更多地刻画花朵散发出的奇香,这也正是木犀的特性。

除了从其物质特点入手描绘以外,宋人更注重香气予人的德性示。

宋人普遍存在的以桂花之清雅高洁的芳香寓意人之脱离凡俗污浊,不因外物所改的品节。

同时宋代文人又将前代樟科桂树的诸般典故意蕴輮合到木犀之中,令“桂”这一大范畴意象演变得更为绚烂。

樟科桂与木犀科桂花之所以被古人混为同一物种,以“桂”一名统称两科植物,或许正源于它们之间的诸多相似处,如皆生长在南方的山壑岩岭之间,且都具有凌寒不凋的生命力,并且都能开出白色的花朵等。

而文人们在创作时只为借物抒发个人情感,对于具体的植物特性并未严格区分,并且诗文用语简洁凝练,便极为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淆。

(二)宋代桂意象继承 宋代的桂书写,以前代众多典故意蕴为基础,在结合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后产生一定的变化,催生出新的内涵,而非割裂了与往昔的联系。

前人所用之意,仍在宋人笔墨中传唱不朽。

桂被书写的历史久远,追溯至其最初被用于表情达意,从而具备文学意味之际,乃是《楚辞》。

屈原大量使用各类香草花木作为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以修饰寓意人物高洁馨香的品质。

宋人延续着发源于《楚辞》的桂之象征高士品节的内涵,这从时人对楚辞的草木注解中便可窥得一二。

由《楚辞》生发而出的桂之内涵,除《》《》等篇章中的喻贤才高士的旷远清逸之致以外,还有《招隐士》中形容隐者不慕世俗功名,不贪身外权势,深居于山壑丛林间,隔绝凡尘的幽寂净洁。

《招隐士》赋予桂的隐逸幽洁之意被后世文人沿用不休,有宋一代崇尚清雅高洁之性,士人追求人格精神的自由与独立,不愿受仕宦禁锢与君臣关系的约束,隐逸之风大盛。

他们倾慕隐者的幽洁与不落凡俗,因此在抒发个人归隐之致时也大量使用桂意象。

桂意象还常常与仙灵意象有关。

桂作为一种植物,首先被古人认识到的还是其使用价值。

汉至魏晋时期,统治者普遍渴求使寿岁长久之方,故而派遣方士或寻仙问药或研宄炼药。

而樟科桂因其药用价值而被方士选中,成为了炼药以求养生的重要材料。

因而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关于服桂得长生甚至飞升成仙的故事。

众多食桂获长生的传说足以证明在这一时期内,人们笃信服桂可有助于人延年。

方士以桂炼药求长生,神话传说亦显露出人们对桂之神奇效用的,这样的时代背景渐渐赋予了桂些许不死灵药的意味,因此后来桂也就还与永恒的神界、仙人产生了某种联系。

宋人接受了前人关于桂与仙的种种美好想象,并借此在诗文中抒发个人对于生死的感受。

延续着前代人有关桂之于长生的意蕴,宋人吟咏之际,多以此物入生辰贺词以示祥瑞祝福。

除此之外,桂既有留隐士之名,又与仕宦联系在了一起,产生了同一物含有进退迥异的双重人生状态的寓意。

桂与最早发生关系,乃是《·郤诛传》所载,郤诛以、自比,凸显其卓越之处。

这一典故被后世追求仕途的文人视为是其稀世才华与尊贵身份的代表而广为沿用,又因月中有桂、蟾蜍等神话传说,两相结合,便产生了如、广寒攀桂枝等多种说法,皆用来形容学子及第登科,获得功名。

二、比德与桂的人格意蕴 文学作品中以桂比人,来凸显其气性高远雅洁等特点的书写,实源于古人的比德审美传统。

这一比德传统发展至宋代,与理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相融合,促使宋人更为广泛而深入地关注生活中的点滴事物,从中推敲领悟至理,以塑造自身品质。

秦儒家的比德之说还停留在对某一事物的某些特性进行联想类比,以推导出其中能够带给人道德品质上的启发的层面上,理学倡导的格物致知则把这种比德思维进一步扩大至各处,万般事物皆含真理,都可以有助于人的修身,故而宋人的目光所到之处,范围更为宽广,几乎无物不及。

宋人对桂花的书写,主要围绕着从其味而得出的馨香致远、因其生长习性感受到的耿介傲直、以及由神话传说联想到高远绝尘三个方面的君子之德。

(一)馨香远闻 自屈原《离骚》《九歌》起,草木花卉之芳香便具有了某种喻君子高士品性之意。

花草的馨香象征的正是君子人格。

虽然《楚辞》中描写的桂香原本属于樟科桂树木枝的辛甘之气,但宋人并未对桂的植物种类加以严格区分,于是便把这种芳香的人格寓意融合到了木犀花之嗅中,使桂这一名目下的植物皆成为了君子美好品德的代表。

(二)耿介傲直 桂树、桂花皆生于深山万壑,岩崖叠峦之间,老根盘曲,枝叶缠绕,清瘦遒劲,又因生于石上,故而又平添了几分岩石的刚正。

此外,身处严寒而不凋,四季常青为其不屈;花蕊绽放于众芳残败之际,不与,且其色或白或黄,淡泊清雅为其傲骨。

宋人从桂的这些生长习性之中,挖掘出了君子人格耿介孤贞之意,傲直不移之气。

理学大家便作有多首咏桂之诗,其中主要描绘的都是桂花凌寒开放的特点,以凸显其刚正耿介的高远气节。

(三)高远绝尘 此外,与桂花相较世间凡花相去甚远的清淡色泽有关的又一个浪漫联想,乃是其本月窟仙葩。

月中吴刚所伐之桂,本应是因具有治病养生药效而与修仙长生产生联系的樟科桂树,宋之际,人们普遍被开放在金秋时节的木犀吸引,而佳节又有赏月传统,人们的脑海中便自然而然地认为桂花就是那传说中的月中桂。

此又生出木犀之脱俗绝尘的人格意蕴。

宋人心中,桂无疑是天生仙种之物。

从月中桂树,到木犀的仙姿飘逸,根生于天界,不染尘俗事,再进一步引申为高士隐者摆脱了尘世庸俗功名纠缠的高标绝尘,一心求静穆宁祌的心性修炼,有关于桂的神话传说和浪漫联想,使得这一物象的人格意蕴进一步丰满。

三、宋代桂意象与隐逸、科举 宋人以桂比德,从中领悟出有关君子高士的馨香远闻,耿介傲直与高远绝尘等人格寓意,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环境,衍生出更为丰富的桂意象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转变传统遁世归隐的决绝,选择兼顾治国安邦的大义与自身性灵自由的吏隐生活方式,二是用桂所代表的气性德行调和前代折桂的功名世俗之气,呈现出读书是为修性立德而非为获取名利的别样科举观念。

(一)桂与吏隐 桂自《招隐士》后便有留人之名,后又与炼药求长生、月中仙发生关联,其归隐养生的寓意不言而明。

桂隐一词于并不鲜见,文人主要以此表明自身向德、求清明之志。

而以桂隐作为自身生命价值目标,展现出极具宋代士人别样隐逸生活内涵的,则是张镃。

南宋时期,修建私家园林之风大盛,其中最为世人称道亦是保留资料最为完整的一座,就是张镃的桂隐。

桂隐始于高宗赐给张糍祖父的宅邸,此园位于杭州城北的南湖。

四季流转,众芳夺目,园中梅、竹、菊等植物同样具备崇高的君子人格寓意,张镃为何单以桂冠以整座园林?究其缘由,离不开其心性与价值所求。

在张功父(张镃的字)所作《自咏》一诗中,曾道出了其闲散,无心仕途的性情。

仿佛自嘲的语气,表达的却是其不喜经营仕途的个性。

而精心修建的所居之地唤为桂隐,乃是取《招隐士》中桂生于幽谷岩壑,远离人世的隐逸之致,以此展现张镃不愿因追逐功名而丧失其天然之性,守正持节,清远高洁的生命态度。

此外,“桂隐”谐音“归隐”,同样抒发了约斋的价值追求。

张功父在这一方自己苦心布置的天地中,悠游自在,与志趣相投的友人秉烛夜游,肆意欢饮,更兼诗文酬唱,抒怀咏志。

选择不奔向僻静远人的山壑之中去与白鹿猿狖相伴,而是继续在朝为官却隐匿于自己精心营建的园林之中,这一生活方式,被称为吏隐,乃是一种萌芽于唐而被宋代士人广泛釆取的,较之传统遁世更为圆通和谐的隐逸之途。

(二)桂与科举 自郤诜东堂对答起,桂与科举及第便产生了联系。

历代学子莫不以折桂表达对自身一跃龙门,获得功名的希冀。

南宋方大琼《籍桂堂祈福祝文》便展现出对参试学子能够一飞冲天,及第登科的祈愿。

然而对于天下人热衷于考取功名以进入仕途,却忽略了自身德性修养的现实情况,不少文人提出了批判,并阐发出了桂意象有关科举方面的新寓意。

吴泳《胡应桂字说》展现了宋人对于道义的执着追求与清明的精神境界。

南宋时期,文士对桂之于读书、科场的普遍态度,是持一种以理学的修身立德去调和传统折桂意象的功利世俗之心的。

这样的理念,后来也展现在众多与桂相关的堂宇、书院记文之中。

结语 有宋一代,文人对桂的书写达到了高峰,虽然其吟咏的对象主要是木犀科桂花,但是宄其意象内涵,实则承袭了前代樟科桂树的诸般寓意。

宋人从馨香之气、生长环境、四季常青、凉秋绽放、花色淡雅、以及月中仙葩等各个方面对桂这一植物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摹,阐发出更为详尽的君子人格。

众多文学作品刻画桂时都表达出这些思想,由此既进一步丰富了桂意象的寓意,也展现着两宋的社会、文化背景,反应出宋人清远高逸的精神面貌特征,以及对于气节、仁义、德性的执着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旺季营销怎么做(夏季旺销菜品)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