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为什么更要抓好孩子的语文预习?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10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时,很多孩子的语文就是“识字”,如果没接触中高段学习,不少人就会误以为语文这个学科就是读读背背的。

在这个阶段,好像预习和不预习,体现不出有多大的差异。

但是随着孩子从小学低年级升入中高年级,学习内容和难度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着眼在字词、简单的句子,文章篇幅会变得更长,孩子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更要 学会阅读、理解,培养起 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这个时候, 预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会显得尤为重要。

校内老师会给孩子布置下预习任务,但是很多家长给小步老师反馈,说孩子们往往会因为不理解、不想做就糊弄过去了,预习了反而未见成效。

今天小步老师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孩子预习过程中会碰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思路。

老师布置的预习,

究竟是什么意思?

预习其实就是一种阅读,最主要的还是要方法的使用。

以一位三年级老师发给家长们的预习方法为例:

总结一下老师的要求:

第一件事:解决生字词,学会用字典、用工具

面对预习中不熟悉的生字新词,建议孩子们要随时拿起自己的字典进行查阅,包括字词、概念的读音、用法、意义等。

或许有家长会问,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需要孩子去查工具书吗?”

其实“查字典”只是表面,我们最终掌握的是一种底层的、可以延续、可以迁移拓展的 【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

1.当孩子不懂的时候,可以去查询;

2.当孩子看到一个引导查询的界面,知道怎么去查询。

如果孩子查的是字典、词典,那会用之后,他们就能够知道字典的使用方法和逻辑。

等他们长大了,去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就知道有排序逻辑、分类逻辑、查询逻辑等等。

如果孩子是用网络查询,那他们需要懂得网络查询很便捷,但是不一定100%正确,可能还需要顺着线索继续查找。

最终才能在各种信息中汇总聚集出 他想要的各种信息。

这其实就是培养孩子 提取信息、推论判断、整合等能力

第二件事: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考——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一起讨论,发散思路

通过多次阅读,孩子可以 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主题和核心观点。

并且每一次阅读都可能发现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或新的理解角度,从而丰富和完善对课文的 整体认知

通过这样的预习,孩子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对不懂的内容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

不过小朋友们实践起来可能没有这么容易,家长们主要会碰到这样两个问题:

孩子读完书,不愿意 交流

首先我们家长要先回想一下, 小朋友拒绝和你聊天,还是拒绝为你做任务。

如果孩子把读书当做完成任务,没觉得在读书的时候是放松和快乐的,没有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感觉到大人和我是在围绕同一个话题 做平等的交流,那么这件事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爸爸妈妈不妨自己先在旁边讨论交流,因为小朋友是很容易被氛围和气场影响的。

如果家里交流的氛围是轻松、自由、没有对错的,大家可以各抒己见,那么孩子会很乐意加入你们的对话的!

其次,孩子可能 不知道要和爸爸妈妈聊什么

这种时候就需要家长们来主导,和孩子进行一些话题交流了。

毕竟孩子学会预习和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初期更需要家长的帮助。

家长们在和孩子交流时,应从孩子 容易理解和参与的方式作为起点。

这意味着,我们不必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进行复杂的思考或表达,而是让他们从简单的事情做起,逐渐培养交流的习惯。

在读完要预习的课文后,我们可以自然地引入与故事相关的内容,可以问孩子关于故事的问题,如 “你觉得这个角色怎么样?”“你最喜欢故事的哪个部分?”然后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看法和感受。

其实给孩子报名了 中文分级阅读营的家长不难发现,在阅读营里我们早就教会了孩子交流方法。

针对聊书,我们安排了 【读中思考话题】和【核心话题】交流, 将阅读方法和策略不露痕迹地融合在其中。

比如,读三年级阅读营书目《格林童话》时的读中话题思考:

1.《亨舍尔和格莱特》中,兄妹俩遭受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

2.为什么小裁缝能一次次战胜巨人,战胜强大的国王?

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就能帮助孩子进一步的感受人物。

分析故事角色入手,通过引导,让孩子自 主分析,发现《格林童话》中很多都是描写底层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美好品质的。

在这些故事中,善良的人最终总是会战胜邪恶。

比如,读一年级阅读营《彼得兔的故事》的读中思考话题:

读完《水鸭杰迈玛的故事》后,你觉得杰迈玛是一只怎样的鸭子,他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请你结合具体的情节和爸爸妈妈聊一聊吧!

这个过程需要小朋友回到故事中找到相应依据,虽然提问的目的是为了 启发思维,但是思维的展开需要基于真实的故事内容。

这能够锻炼小朋友在故事内容的基础上, 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交流这类的话题,孩子才能真正地达成预习的目的。

孩子读完书,不愿意 思考

老师让孩子划出不懂的地方,其实就是让孩子提出问题。

不管是小步读书的读书会、阅读营,还是新书的阅读单,我们设置的最重要的第一个环节,也都是 让孩子先去提出问题

因为提问,就是一种与作者“对话”的方式。

提出问题,理清思绪,深化理解和思考。

提问,也意味着注意力的投入,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的关键。

还有的老师会让孩子划出好词好句,参加过阅读营的孩子做这项预习就很简单了,因为我们不光让孩子选出好词好句、打动自己的地方,还额外做了拓展延伸。

比如,读二年级阅读营书目《小狗的小房子》,其中一周的阅读任务就是让小朋友选出最打动自己的情节。

小朋友在完成这个阅读任务的时候,需要思考,对于自己来说 “最让我觉得温暖或者感动的情节是什么呢?故事里的什么打动了我呢?”,这个过程也是在 梳理故事内容和自己想法的过程。

同时,这个阅读任务中,还包含了阅读方法与策略,让小朋友将打动自己的情节画下来,就是 图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能帮助小朋友加深对故事内容的印象,同时吸引小朋友, 激发小朋友完成的兴趣。

最后,我们鼓励孩子做好预习,但学习的本质不是一味超前,而是要进入良性循环。

让孩子进入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这样他们学起来才会充满乐趣且有自信!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往高考成绩查询方法与途径

想查询以往的高考成绩?没问题,老师这就给你支几招!1直接查询渠道对于如何查询以往的高考成绩,最直接的方式有两个:一是前往当年就读的高中学校,如果学校资料保存规范,或许能查询到;二是联系考生参加高考所在地的招考办,那里保存着往年的高考档案。

2线上查询方式虽然高考成绩发布后通常有时间限制,但部分省市已开通微信查分功能,考生及家长可关注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官方微信,尝试查询。

同时,别忘了官网查询这一传统方式,考生需输入准考证号和姓名,或身份证号进行查询。

3查询注意事项在查询成绩前,考生需牢记自己省份的查分时间,并仔细阅读公告上的信息,如查分方式、分数复核流程等。

查分时尽量错开高峰期,避免系统拥堵影响心情。

4详细查询途径对比 查询途径 优点 缺点 高中学校 资料保存可能较完整 需亲自前往,耗时费力 招考办 官方渠道,信息准确 流程可能繁琐,需耐心等待 微信查询 方便快捷,随时可查 需关注官方微信,信息更新可能不及时 官网查询 信息全面,操作简便 高峰期可能拥堵,影响查询效率 电话查询 传统方式,操作简单 可能产生通话费用,且信息更新速度较慢 5总结以往高考成绩的查询虽有一定难度,但并非无迹可寻。

考生及家长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查询途径,同时注意查询时的各项细节,确保顺利获取所需信息。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新高考选科策略,专业方法解析

新高考选科,关乎未来专业选择,务必慎重!选科不仅影响高考分数,更决定了你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发展。

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科目呢?1兴趣先行,成绩为辅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高中生兴趣已相对稳定,选科时应优先考虑自己喜欢的科目。

毕竟,热爱才能持久,兴趣能激发学习动力。

同时,学科成绩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分数与年级排名需综合考虑,选择长期表现稳定且排名靠前的科目,高考时更具竞争力。

2黄金组合,专业无忧谈及选科组合,物理、化学、历史堪称绝佳。

此组合高考报考时专业选择广泛,几乎所有专业均可填报。

但需注意,此组合难度系数较大,适合学霸型学生。

若你自信能驾驭,这将是一个极具优势的选择。

3逻辑为王,男女有别物理、地理、化学组合则更适合逻辑性强的学生,尤其是男生。

此组合高考可选专业同样丰富,但更适合男生特质。

对于中等成绩且不愿过多背诵的学生,此组合尤为合适。

以下是几组常见选科组合的对比表格,帮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各组合特点: 选科组合 专业覆盖率 适合人群 难度系数 背诵量 物理+化学+历史 高 学霸型学生 高 中 物理+地理+化学 较高 逻辑性强、中等成绩学生 中 低 ... ... ... ... ... ... ... ... ... ... 新高考选科需综合考虑兴趣、成绩、专业覆盖率及自身特质。

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为高考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小学中高年级,为什么更要抓好孩子的语文预习?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