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击数:

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一个怎样的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多数朋友对于王重阳的认识,恐怕都是通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在《射雕英雄传》中,王重阳通过华山论剑,获得天下五绝之首“中神通”的称号,也证明自己是武林中最厉害的人。

那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王重阳生于北宋末年的一个富足家庭,他出生不久便经历了北宋的灭亡,这件事也是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此后王重阳立志要拯救民族危机,此后创立全真教,并将这个教派带领至很高的高度。

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一个怎样的人

1、横空出世的全真道祖师

王重阳(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来修道,改单名为喆,字知名,道号“重阳子”。

王重阳是陕西咸阳人,其家族是当地的巨富豪门。

王重阳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聪明过人,慷慨好义,是远近闻名的富家子弟。

时值北宋末年,经过“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天下大乱,又恰逢饥荒,遍地饿。

一次,饥饿的暴民趁乱打劫,王重阳家被洗劫一空。

闻讯赶来的官兵捕获了闹事的暴民,将要依法处置。

王重阳不同意,说:“乡人饿荒,拾路所得,吾不忍置之死地。

”当即释放了这些乡民,王重阳的德行令人十分佩服。

据元李道谦《七真年谱》记载,王重阳幼好读书,“自稚不群,既长,美须眉,躯干雄伟,志倜傥,不拘小节”。

可见王重阳年轻时就是一位高大英俊的翩翩公子。

王重阳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喜好弓马,勤练武功,是一位名不虚传的武林高手。

金朝天眷初年(1138),王重阳参加了金朝举办的武举进士考试,并且一举金榜题名。

王重阳非常高兴,给自己改名世雄,字德威,希望从此大展宏图,扬名立万。

不料仕途险恶,金朝政府只给他安排了一个小小的官职。

王重阳当上了一名征收酒税的小吏,整天昏昏乎乎地混日子。

王重阳对官场处境大失所望,逐渐心灰意冷。

他愤然辞职,隐逸山野,开始了苦闷彷徨,借酒消愁的生活。

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一个怎样的人

2、幡然醒悟的殉道者

俗话说得好:是金子终会发光的。

任侠重义、豪气凌云的王重阳遭遇了家国巨变,经历了天下兴亡的痛苦探索。

他一直在努力学习思考,渴求救世济民的真理,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

金正隆四年(1159),王重阳已经48岁。

一天,他慨然自叹曰:“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动心。

予碌碌如此,不亦愚乎?”从此,他决意任性而为,再也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

亲戚朋友都嫌弃他,说他得了精神病,是个疯子,叫他“害疯来”。

王重阳听后大笑,于是便自称“王害疯”。

王重阳经常离家出游,苦寻人间正道。

这年六月,王重阳酩酊大醉,卧倒在甘河镇。

传说,当天他在睡梦中,遇见了仙人吕洞宾,得到神仙的面授心传,修炼修真口诀。

这次传奇经历,彻底改变了王重阳,他感觉自己已经脱胎换骨,这也正是他悟道的开始。

正隆五年(1160)中秋,王重阳再次遇见了仙人吕洞宾。

师父传授他五篇道家秘籍,并且叮嘱他“速去东海,投谭捉马”。

一心修道的王重阳更加痴迷,他毅然捐弃妻室,飘然而去。

他一路要饭,来到终南山,在南时村修筑庵观,给自己挖了一个墓穴,自称为“活死人墓”。

又号“行菆”,也就是活动的棺材,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灵位。

王重阳居住在坟墓中,潜心修道,静观坐禅。

大定三年(1163)秋天,王重阳终于功成丹圆。

于是他毁掉活死人墓,迁居到刘蒋村。

王重阳曾经写诗,叙述自己得道后的心境:“地肺重阳子,呼为王害疯。

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

作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

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

”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按照师父对自己的启示,决定前往山东传道。

从此,他与“全真七子”的师徒缘分拉开了序幕。

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一个怎样的人

3、王重阳点化全真七子

王重阳独自一人,一路携罐乞食,来到了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

一天,王重阳在儒者范明叔家里,遇见了号称本州首富的马宜甫。

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马宜甫前几天刚好梦见过一只仙鹤从自家花园地里涌出,见到王重阳的仙风道骨头,不禁为之折服。

于是,他在梦中仙鹤飞起的地方,为王重阳建了一幢庵堂,命名为“全真”,这也是全真道得名的由来。

王重阳住进“全真”庵,意欲收马宜甫为徒,并且邀约他和自己一起入道西游。

马宜甫家资巨万,其妻孙氏美貌贤淑,还有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真可谓是荣华富贵、春风得意的人生赢家。

马宜甫对入道犹豫不决,妻子孙氏更是反对,特别厌恶王重阳的说教。

于是,王重阳决定留居马家,他五日一食,百日不出,用自己的修为,潜移默化地去教导马氏夫妇。

一天,王重阳馈赠马宜甫和孙氏梨子和芋栗,暗示他们夫妻两人即便再恩爱,终归也要分离。

他还经常写诗、歌咏,与马宜甫相互酬唱。

在王重阳的不懈努力下,马氏夫妇终于悟道,马宜甫改衣冠,对王重阳执弟子之礼。

王重阳为马宜甫改名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子。

这就是“全真七子”之首的马丹阳,他的妻子就是“全真七子”中的清净散人孙不二。

宁海首富马宜甫的入道消息轰动一时,前来拜王重阳为师的信徒络绎不绝。

一个叫谭玉的人,恳求王重阳收他为徒。

王重阳见他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拒绝了他的请求。

谭玉就赖着不走,当晚就留宿在“全真”庵中。

第二天,谭玉的病竟然不治自愈了。

王重阳于是收他为徒,为他改名谭处端,号长真子。

到此时,王重阳才突然间明白了师父吕洞宾叮嘱自己“速去东海,投谭捉马”的含义。

“全真七子”即王重阳的七位嫡传弟子。

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

他们的拜师过程各有传奇,其中虽有传说、虚妄的成分,但他们都抛弃了世间的繁华,一心向道,成为发扬广大全真教派的中坚力量。

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一个怎样的人

4、全真教为何能成为道教主流

道教发展到金元时期,面临着变故革新的时代要求。

当时,道教外有儒家、佛教的挤压竞争,内有各种流派的纷繁复杂。

王重阳应运而生,提出了“全真”的道家理念。

他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

修行方法以修炼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

王重阳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只有除情去欲,明心见性,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

他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利人。

对犯戒道士必须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师门直至处死。

全真道如一股清风给面临困境的道教带来了新气象,得到了教众的拥护,并且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病逝于河南开封。

临死前,弟子们集于病榻前。

王重阳给弟子交待了后事,他看见丘处机就说:“此子异日地位非常,必大开教门者也。

”王重阳于是手书诗歌一首,书毕,奄然而逝,终年58岁。

此后,以马丹阳为首的“全真七子”继承师父的遗志,继续四处传道。

1219年,丘处机远赴西域,朝见成吉思汗,大得赏识。

成吉思汗赐给他金虎牌、玺书,号为神仙,命他掌管天下道教。

丘处机回到燕京后,入驻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开坛说戒。

他先后建立了八个教会,命令弟子大力传教,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了极盛。

后来,道教的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

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成为封建社会后期道教的主要宗派之一,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