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自由女神像的人物有哪些是怎么回事?相关记载事件有哪些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09 点击数:
简介:巴托尔迪 创作这一艺术杰作的是19世纪后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

巴托尔迪由于他的卓越功绩而当选为纽约市荣誉市民和法国

【千问解读】

巴托尔迪 创作这一艺术杰作的是19世纪后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

巴托尔迪由于他的卓越功绩而当选为纽约市荣誉市民和法国荣誉勋团指挥级团员。

他于1904年10月5日在巴黎逝世,但他所塑造的自由神像永远表达着人民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

普利策 1884年7月4日,用来组成150英尺高的塑像的铜板,在巴黎正式转交给美国驻巴黎大使。

美国一家公共福利基金会筹集了15万美元,想在曼哈顿对岸的贝德洛岛上建立起塑像的基座。

但这些钱还不够。

如果财源断绝,整个工程就要停顿。

那只16英尺高、举着火炬的手早在1876年费城100周年纪念会上就展出过,然而这件珍贵礼物的主体却一直还留在法国。

拥有纽约《世界报》的普利策出于对自由的崇敬,同时也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他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为建筑自由女神像基座的募捐运动。

普利策在《世界报》头版社论里指出,女神像的无处安身“对纽约市,对我们的共和国来说,是一种难以洗刷的耻辱!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拯救女神,那就是我们必然尽快筹款。

”我们不要期待百万富翁出这笔钱,自由女神不是法国百万富翁送给美国百万富翁的礼物,而是全体法国人民送给全体美国人民的礼物。

” 在社论的最后,他诚挚地请求人们考虑这一呼吁,或多或少,务请捐赠为盼。

由衷的恳切与慷慨的言辞感动了公众,此后《世界报》不断刊出的建筑塑像的消息和言论,更把此种情绪推向高潮。

普利策自己带头捐了250美元,并委派他的得力下属雷维斯负责筹款。

《世界报》计划为塑像筹集10万美元,而雷维斯在4个月内就筹集了7.5万美元,有12万人参加了募捐,从5分钱到250美元数目不等,表达了每个人对女神这一伟大形象的敬慕。

雷维斯曾有这样的描述:“一个报纸竟然带动了一个民族的热情,这真是奇迹……以往从未有过一家报纸。

对人民具有如此伟大的影响。

每天我都能看到募捐运动中感人的新鲜事,这些事实反映了人民对《世界报》的信任。

对这种神圣的信任,《世界报》必须努力去捍卫。

” 其他报纸对募捐无动于衷,表现出异常的冷漠。

而《世界报》为了迎接自由女神的到来却干得热火朝天。

1885年6月,法国运输船“叶塞莱”号运载着210箱塑像主件抵达美国,受到美国船队和《世界报》租用的“埃蒙斯”号的欢迎。

到8月,《世界报》已为自由女神像筹集资金10.109万美元。

资金的保证使塑像的安装得以顺利进行。

经过长期努力,自由女神像这一光辉的工程终于完成。

普利策与《世界报》的功劳,没有被人忘记。

普利策频繁被邀,参加各种庆典,而出席庆祝会的许多显要、富翁,在资金短缺之际,却是不闻不问的。

《世界报》曾这样评论用纹理细密的大理石铸造的神像底座:“需要捐款的时候,纽约那些吝啬的百万富翁们却对自由女神漫不经心,紧紧扣上自己的口袋。

如果这底座的大理石有他们的心肠一半坚硬,即堪称头等大理石了。

” 埃菲尔 巨像高达160英尺,立在差不多同样高的基座上,如此高大沉重的女神,不仅要立得稳,而且还要经得起强劲的海风,为解决这一问题,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者埃菲尔设计了一座有4支脚支立的铁塔型内撑结构,塔腿嵌入台基8米深处,使神像得以牢牢矗立海边。

相关事件 闪电雷击 自由女神由巨大的铜片制成,高305英尺(93米)。

自1886年落成之后,自由女神被闪电击中约600次。

2010年9月底,纽约摄影师杰伊·菲恩在曼哈顿炮台公园市夜间的暴风雨中拍下了壮观瞬间,一道闪电击中了自由女神像。

菲恩尝试拍摄闪电打中自由女神像的照片已有40多年了,从少年时期刚接触摄影开始,这就是他的心愿。

9月22日晚上,为了拍摄闪电打中自由女神像的照片,菲恩冒着暴风雨在曼哈顿的巴特利公园城守候了将近2个小时,摆好相机拍了80多张照片,最终在当晚8点45分等来了这一罕见时刻。

菲恩说:“天上一共闪了81道闪电,最后才有一道闪电打中自由女神。

”“这是我见过的首张闪电打中自由女神像的照片。

” 遭“诈弹”威胁 2015年4月24日中午,纽约警方接到威胁电话,有人声称要炸自由女神像,随后自由女神像和自由岛的游客都被紧急疏散,警方还在进行全面安检。

当天中午约11点22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称,有人拨打911电话声称要炸自由女神像。

警犬在搜查中一度认为自由女神像底部存包处的一个储物柜味道可疑,随后执法部门决定进行全员疏散。

纽约警察局发言人史蒂夫·大卫称,在储物柜中没有发现有害物,但为安全起见,防爆小组仍在继续进行安全排查。

警方称,炸弹嗅查犬出现错误判断并不少见。

所有的游客和工作人员都被安排乘渡轮离开自由岛,回到对面的炮台公园或新泽西的州立自由公园等,岛上只剩下紧急救援人员。

截止记者发稿,并无人员伤亡报告。

灯灭了 当地时间2017年3月7日,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因为不预期断电,而陷入黑暗,灯光熄灭了好几个小时,在午夜前,恢复光明。

报道称,自由女神像的照明7日突然熄灭,有传言称,这是国际妇女节的抗议活动。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处则表示,断电是个意外,可能是附近施工挖断电线。

据悉,自由女神像附近确实有一个珊迪飓风的复建工程在进行,自由女神也是2012年珊迪风灾的受灾户,灾后它关闭了一个月。

各地仿制品 拉斯维加斯 拉斯维加斯的自由女神像(The Statue of Liberty),位于美国内华达州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市,高150英尺(46米),是按照纽约自由女神像的1/2的比例建造的复制品。

关岛 关岛的自由女神像,是纽约自由女神像的仿制品,坐落于帕索运动场,鸟瞰亚加纳湾(The Agana Bay)。

1950 年由美国童子军在40周年纪念日兴建完成。

神像可看到驶进亚加纳游艇码头的船只。

巴黎 巴黎的自由女神像:(英语为Statue of Liberty,法语为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一般认为是由旅居美国的巴黎人送给巴黎市的,还有一说是旅居巴黎的美国人送给巴黎市。

被称为拉伯雷女士。

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的自由女神像,位于科尔玛小镇(Colmar)北端一个道路交叉处的环形广场中心。

在这里树立自由女神像是完全有道理的,雕像建造者、法国雕刻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的故乡就是阿尔萨斯的科尔玛(Colmar,Alsace)。

东京 这尊自由女神像,是日本东京台场海滨公园中的缩微复制品。

中国 中国的北京和深圳分别有两座自由女神像的微缩复制品,位于北京世界公园和深圳世界之窗。

广州的黄花岗公园也有一座自由女神像。

自1920年运至广州后,她先于1930年被换为国民党党徽,后又在1966年的“反四旧”浪潮被砸毁,取而代之的是一把两米多的火炬。

直到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自由女神得以重塑,石槌变成象征法律的书本。

随机文章司马迁生平简介火影忍者外道魔像实力解析,须佐能乎/人柱力/九尾均不是对手老子参透了宇宙真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诠释宇宙奥妙世界上最后一条美人鱼,距今1万多年历史(美人鱼真实存在过)中老年人抵抗力差,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十大病(高血压/心脏病/血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大庆有保研资格的大学有哪些?附全部学校名单

大庆的有保研资格的大学有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2所学校。

本文将公布具体名单,供2025年有意留在大庆市内就读有保研资格的院校的高考生查阅。

一、大庆有保研资格的大学有哪些?下方表格展示的是位于大庆市内的全部有保研资格的大学名单。

序号学校名主管部门所在地1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大庆市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大庆市二、大庆的有保研资格的大学介绍1、东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位于中国大庆,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

学校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致力于培养石油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的优秀人才。

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科研设施,东北石油大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石油工业和相关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石油教育的重要基地。

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所以农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实验设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实践机会,为社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卧薪尝胆”是司马迁自己创作的故事吗?历史上是真有其事吗

我们常以“”这个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的确该成语的典故最早来源于《》,却又不完全同于《史记》。

在《史记》中着力塑造了一批能够忍一时之辱而终能成就功名的人物形象,句践即为其一。

司马迁在其身心遭受巨创后载录了句践“尝胆”的故事情节,这是《史记》之前的史料所未涉及的: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 文中司马迁仅仅为句践设计了一个“尝胆”的情节,却并未有“卧薪”一事。

“卧薪尝胆”一词最早出于的《拟答书》一文,称“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称孙权“卧薪尝胆”,与句践实际并无联系。

而《春秋·季秋纪》中有言:“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放吴。

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

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描摹出句践为激励自己复仇,给自己创设的艰苦条件,唯恐安逸的生活消磨了自己复仇的意志。

而苏轼所言“卧薪尝胆”,极有可能是其结合《》之“身不安枕席”以及《史记》中的“尝胆”两个典故,,造出的成语。

此后,文人诸如、华岳、黄震等人,才将此成语真正运用至句践故事。

然而我们回顾《史记》中司马迁对句践“尝胆”之事的记载,再综观《史记》之前的文献典籍,却并没有发现关于句践“尝胆”的记载。

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无越王“尝胆”之事?这极有可能出自的文学想象与虚构。

究其原因,此情节的载录大概受司马迁自身经历的影响。

太史公惨遭宫刑,又因父亲“余死,汝复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的临终嘱托,再者是自己“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的扬名之志,使得司马迁只能将自己的不满情绪融入文章之中。

凌约言在《史记评林》也称:“太史公于凡士之隐忍而不死者,必渍渍不容口,岂其本志哉?无非欲以自明,且舒其郁闷无聊之情耳!”司马迁虽不是利用语言文字泄私愤,但这种身体摧残之耻、心理不堪之辱极有可能强化了其创作的决心,成为其创作的源动力之一。

而任何艺术冲动都是心理和生理力的合成,司马迁的这种愤而著书的冲动便属于“创作显动力”,是“艺术家因各种物象、事件的触发,常发生心理波动,造成失衡,并引发适当强度的情感。

宣泄情感,以恢复心理平衡”。

其中主要强调的便是外界的刺激,而这种外部刺激在发挥其动力作用的同时,有时将情感直接表露在作品中,有时却是在超越创伤的过程中,战胜自卑,从而创作出名垂后世的文章。

这与司马迁的创作经历基本一致,是将其自身的情感意识寄托在句践身上,赋予笔下人物一种新的、历史本无的精神气质,故句践隐忍“尝胆”一事就此应运而生。

也正是因为“尝胆”这一情节的增设,才从侧面表现出句践隐忍之艰辛、复国之不易,也才更让句践这一国之君坚毅、奋起的形象赫然而立。

除了贯穿《史记》全篇的司马迁的身世经历问题,还有一些隐含的因素,构成了司马迁笔下句践隐忍“尝胆”的文学形象。

首先,我们从《越王句践世家》标题的拟定,到文中字里行间,以及对史无所载的句践苦身焦思、坐卧仰胆情节的增设中,不难看出司马迁对句践的溢美之词。

同为春秋霸主,只有句践一人于《史记》标题中明确被称为“越王句践”;同为《史记》“世家”,吴太伯、齐太公、鲁、卫康叔皆因是周王室亲族且功劳卓著,故在“世家”中被尊称,唯独句践凭借“其先禹之苗裔”的简单记载,以及自身多年的辛苦经营,于东南蛮夷之地、。

故而《太史公自序》中关于句践的论赞词中便有“句践困彼,乃用种。

嘉句践夷蛮能休其德,灭强吴以尊周室,作《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此等作标题之法,不仅体现着一字寓褒贬的精神,更折射出司马迁寄人生观和史学观于标题的动机:抑彼而扬此。

句践勤政贤能,符合司马迁心中的明君形象。

司马迁并不因越国处蛮夷之地就轻视贬低句践,反而不吝笔墨加以夸赞,这是司马迁进步民族观的体现。

他也在书中多次歌颂圣贤之君,上至五帝尧舜禹汤,下迄本朝贤能君王,他都予以极高的评价。

对于句践,司马迁借之口重申“句践为人能辛苦”,“食不重味,衣不重彩,吊死问疾”,是位勤政有德的君王。

因而就司马迁的身世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句践在《史记》中的地位便被有意无意地抬高了。

司马迁受思想的影响,以为承大任者“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增益其所不能。

”而句践“尝胆”一事,确是“苦心志”、“忍性”之举,亦符合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所谓贤人是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司马迁为一心复仇的句践增设了“尝胆”情节,使句践具有了一种在逆境中求生、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成长的斗志。

此情节的设置,直接体现了句践隐忍发奋,终成就霸业的形象。

其次,通读《史记》全篇,不难发现,司马迁还是较为推崇那些敢于复仇之人。

伍子胃自楚逃亡至吴,终不忘楚王杀父兄之仇,隐忍数年而鞭尸平王,;自魏亡秦,不忘自己在魏国厕中之辱,及位秦相,终得魏齐首级,一雪前耻。

这种隐忍复仇的例子在《史记》中比比皆是。

对句践复仇之事的描述,显示出司马迁对句践坚忍复仇精神的推崇。

然而吴王与越王句践同有复仇事迹,为什么司马迁更加偏向于褒扬句践而贬抑夫差?虽妄然揣度司马迁的写作倾向难免失之武断,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去厘清《史记》中关于句践形象塑造的一些线索。

(一),相比于自杀的夫差,司马迁更加推崇隐忍苟活、以报吴仇的句践。

《史记》中涉及句践忍辱负重的篇目除了《吴太伯世家》《越王句践世家》《伍子胥列传》之外,还有《仲尼弟子列传》《列传》《列传》《货殖列传》,后几篇虽只提到一两句话,但基本都表达了句践被困会稽而忍辱负重,终因祸得福而灭吴称霸的主旨。

而就忍辱负重言之,司马迁的看法显然与传统儒学有很大的出入。

传统儒学主张舍生取义,以死殉名,而司马迁偏偏另辟蹊径,推崇那些“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天下”的人。

(二),夫差穷兵黩武,句践正义称霸。

夫差复仇之后,不行霸主之道,不继祖德,反以霸主之尊南征北战,四处讨伐诸侯国,这点并不符合司马迁统一的民族思想。

而句践称霸之后却致贡于周,归还各诸侯国失地,履行霸主职责,得诸侯朝贺。

(三),夫差狂妄自大,小胜而骄;句践隐忍复仇,始终如一。

《史记》之前的文献诸如《》《淮》等皆言夫差胜而后骄,论述其种种败因,但句践则往往被称为“圣人”“明主”。

因《史记》写作参考此前文献颇多,故而受此影响较深。

且句践忍辱负重后终得善果,称霸至终,后世子孙受福荫若干年。

而夫差凭借其父阖庐所积淀的恢宏国力就轻而易举地使越国臣服,此后便滋生了种种狂妄情绪。

又与越国荒成不盟,越不为败而吴不为胜。

因而,夫差虽得复父仇,然终究是不彻底的复仇,乃至身死国亡。

司马迁在寻求心理认同感的同时,所选择的颂扬对象定非如夫差般先隐忍复仇,却在得到一点成就后便狂妄自大的君王,而是如句践般始终如一、不灭吴国誓死不休的隐忍发奋、谦恭用贤之君。

(四),夫差复仇是被动的复父之仇,而句践复仇是主动的复己之仇。

《史记》一改《左传·定公十四年》中“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的说法,转而改为阖庐临死前对夫差说:“尔而忘句践杀汝父乎?”夫差对曰:“不敢!”的记载。

从自觉主动地承担复仇事业到被动接受父亲临终所托,性质发生了改变。

且《史记》中对夫差复仇前的准备几乎没有描写,只是简单的一句“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

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

”而句践却是主动地复己之仇、复越国之仇。

司马迁对句践复仇的记叙也相当详细,情节完整,篇幅宏大。

司马迁对夫差复仇性质的变动,以及对复仇前准备工作的描写,也就间接表明了司马迁对夫差与句践的不同态度。

(五),夫差的复仇属于非正义性的复仇,而句践甚至伍子胃的复仇属于正义复仇。

夫差之父阖庐于对越发起进攻的携李之战中伤亡,战争本身具有侵略性质。

但句践兵败于夫椒之战中夫差的寻仇,且自身受辱于吴国,入吴三年能够忍辱负重;伍子胥父兄受谗言冤死,自身也在逃亡途中颠沛流离,从而更加强化了其复仇的意志。

显然句践与伍子胃的复仇是涉及自身的正义性的复仇,而夫差的复仇是非正义的。

故而司马迁对句践以及伍子胃持褒扬之态。

因此,就算《史记》中夫差与句践同有复仇之事,也可能因以上五点原因而出现褒贬不同的倾向。

我们也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司马迁对于正义隐忍复仇、谦恭谨慎而终于称霸的句践报以极高的颂扬。

也正因此,司马迁对句践故事的记述对丰富句践的故事、深化句践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司马迁《史记》之前,从未有人记载句践所谓的“卧薪尝胆”,而司马迁之后,却有创作者不断丰富着句践“尝胆”的故事。

随机文章隋炀帝杨广的政治行为是怎样的朱元璋特殊之处、对当代之影响、对后世之影响未来主要交通工具的单人飞行器,我国四旋翼载人飞行器成果喜人风靡整个大学的床帘现象,大学生陷入人际交流的困扰(自我隔离)蘑菇定律是什么意思,新人不被重用还可能背锅(每人必经阶段)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有关于自由女神像的人物有哪些是怎么回事?相关记载事件有哪些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