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国简介是怎么回事?其进展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千问解读】
铁木真于1206年在斡难河河源建立,尊汗号为,国号大蒙古国。
大蒙古国建立后屡次对外侵略扩张,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金国、花剌子模等国,其继承人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至1259年汗去世时,大蒙古国已占据包括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等在内的辽阔地域。
然而,1260年由于和争位而走向分裂,大蒙古国随之解体。
1260年到1264年忽必烈最终击败阿里不哥后夺得汗位后,原属大蒙古国的术赤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封地、后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地位,分别成立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后蒙古人建立的政权被西方统称为“蒙古帝国”。
1271年,忽必烈增国号“大元”,自此大蒙古国改称为“大元大蒙古国”(Dai Ön Yeqe Mongɣul Ulus),随后于1279年攻灭统一中国。
直至1304年时期方才一同承认的宗主地位,元廷又在1310年时期与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取得漠西领地,后被于1368年逐出汉地,元廷逃往漠北,史称“”。
北元亡于1402年,其后明朝长期和蒙古鞑靼/" 鞑靼、瓦刺、吐鲁番等汗国并存,直到17世纪初大蒙古国被攻灭。
称呼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的正式国号是“大蒙古国”,史学界通称为“大蒙古国时期”。
西方史学界把元朝与四大汗国等蒙古政权称呼为“蒙古帝国”,而这个的名称甚至概念并没有在历史文献中出现过。
这个名称实际上是对大蒙古国解体前的蒙古人政权的称呼。
十三世纪也被中外史学界称之为“蒙古人时代”或“蒙古人世纪”。
历史 民族起源 蒙古人是形成于漠北上的土著民族之一,蒙古高原在古代中国先秦到时期主要居住着匈奴人,匈奴人时常南下骚乱中原,为保卫中原正常的发展,西时期曾派和率军深入漠北千多里。
霍去病击匈奴至今蒙古中境内狼居胥山,卫青扫平匈奴王庭。
到了又先后有窦固、、等将率军打击北匈奴,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南匈奴附汉称臣,窦宪、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纪功,抵瀚海(今贝加尔湖)而还,第二年再出击北匈奴,北单于受伤逃走。
后汉军又出击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军,迫使北单于西迁,率残部西逃乌孙与康居,匈奴衰落后,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古代中国前期今蒙古一带和贝加尔湖周边和叶尼塞河上游曾归为唐朝领土。
唐朝后期,蒙古祖先逐渐与融合,并对的最终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0世纪到12世纪,蒙古逐步并入契丹人建立的辽版图。
女真人建立的中期曾使蒙古臣服之,至1200年左右,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及蒙古势力的逐渐强盛,蒙古不再向金朝进贡。
迅速崛起 13世纪初期左右,蒙古民族在首领铁木真的领导下,冲出高原,掀起强劲的扩张浪潮。
短短时间内,这股扩张浪潮使人类中古时代政治、文化和地理上产生了巨变。
它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蒙古民族的历程,也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8、9世纪之交,原来游牧于贝加尔湖东南和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室韦诸部,开始向西迁徙,进入斡难河、怯鲁连河和土拉河上游地带,随之占据了东起贝加尔湖、西至额尔齐斯河、南达、北到西伯利亚的广阔高原地区。
10至12世纪,蒙古诸部与南方的辽金政权往来甚密,接受先进物质文化的影响,铁器使用逐渐普及,生产力获得较快发展,私有制度开始出现。
以往那种传统的氏族集体游牧方式“古列延”渐渐让位于一家一户的游牧方式“阿寅勒”,社会阶级分化加剧,氏族社会逐步瓦解。
各个部落首领“汗”和贵族“那颜”在大肆攫取社会财富的同时,还豢养亲兵勇士“那可儿”为其效命,以此作为维系权势,攻伐征战的武装力量。
各部落为争夺牧场、牲畜和奴隶,相互拼杀,弱肉强食。
12世纪下半叶,蒙古诸部在残酷角逐之后,逐渐形成孛儿只斤和札只刺两大部落,彼此,力图吞灭对方。
与此同时,整个高原自东向西,塔塔儿(鞑靼)、蒙古、克烈、乃蛮四大集团及北方的蔑儿乞集团五雄并存对峙。
为争夺支配整个高原的最高权力,五大部落集团展开激烈厮杀。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吉思汗登上了历史舞台,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四处征战。
蒙古立国 漠北南部原为大金的附属地区。
随着金国的章宗时期的军力衰落,(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蒙古的势力也开始壮大起来,不再臣服于金国(1170年)。
金国泰和四年(1204年)(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的乞颜部领袖铁木真征服了蒙古高原各部(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
元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春天,铁木真获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
蒙古人是(塔塔尔、泰赤乌、蔑儿乞、乃蛮、克烈、汪古部、以尼伦和迭列斤两大部落组成的蒙兀王国)人的后代,12世纪初期之后,蒙古各部逐渐迁徙到蒙古高原,10世纪到12世纪,蒙古高原先后被于契丹统治和有时臣属于金国,到1200年左右,随着金国的逐渐衰落及蒙古势力的逐渐强盛,蒙古不再向金国进贡,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今鄂尔浑河)源头召开库里尔台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YeqeMongolUlus)。
成吉思汗还颁布了扎撒,作为大蒙古国的成文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宪法性文件。
蒙古帝国的组织是十户、百户、千户、万户、十个万户组成一旗,十旗组成一路,十路组成一州,十州一国。
对外扩张 大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1217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
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
成吉思汗逝世后,由幼子监国,本来拖雷应当继承汗位,但拖雷为免纷争,于是推举窝阔台继位。
传说,后来拖雷因替窝阔台饮下有诅咒的酒去世。
1229年,窝阔台继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丽,1233年灭东真国,1234年灭金国。
随后再次西征,1237年占领莫斯科,1241年兵分两路入侵波兰、匈牙利,大败联军,前锋直指维也纳,欧洲为之震惊。
正当此时,窝阔台逝世。
远征军于是东还,后来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1246年,在窝阔台的皇后支持下继位。
拔都与贵由在以后不和,而贵由在远征欧洲的归途中病死,拔都(钦察汗国的实力最为雄厚)作为长孙本有实力承继汗位,但他无意即位,遂提议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力挺拖雷的长子蒙哥为大汗。
1251年,蒙哥继位。
1254年灭。
蒙哥命;1258年,占领首都巴格达,灭。
1259年,占领大马士革。
八年(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
他亲率主力征四川,次年,在攻打合州时(今重庆合川区)受伤(一说疫疠流行,兵士多病死,蒙哥亦染疾),于元宪宗九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1259年8月11日)死于合川东钓鱼山上。
有史料认为他的死是由于进攻合州时所受的箭伤。
其他的史料,包括《》,则断言他死于痢疾。
拉施都丁则声称蒙哥死于霍乱。
不管原因是什么,蒙哥的死震撼了整个蒙古帝国,并对其未来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远征四方 东欧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
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进攻钦察、俄罗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
1240年成吉思汗(1162~1227)的拔都攻占基辅。
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抵达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的地方,但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击退了蒙古军的进攻,这也是蒙古军队在欧洲第一次被击败,由于1242年窝阔台的死讯传来,拔都以争夺蒙古大汗汗位的继承权为借口,率军撤退东归。
其实如此长的距离,拔都即使赶回去,也未必赶得上汗位争夺,此时蒙古军队已成强弩之末,继续西进,必将受到欧洲三强英国、神圣罗马帝国、法国军队的抵抗和遍地城堡的顽强坚守(之前这三大国的主力军队都未曾参战,甚至都没有引起重视),此时找个借口撤军可避免身败名裂。
后在此处建立蒙古大汗国的钦察汗国又称。
东亚 蒙古还曾于1257年进攻越南北部地区。
元朝灭宋后,希望把在失去的原来中国领土安南夺回来,元军又分别于1285年和1287年两度攻占越南北部的地区,即当时的越南。
大越与其宿敌占婆(越南南方的政权)联合击退了元军。
元军还曾经进攻(今越南南部)。
1287年元军攻入缅甸北部的蒲甘王国,并深入缅甸北部中部东部,部分元军进入阿萨姆地区,之后在1303年退出缅甸南部地区,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是中国领土,属元朝的云南省。
元军于1292年至1293年对爪哇岛发动的海上远征也无功而返。
1274年和1281年,由于日本镰仓幕府拒绝忽必烈要日本臣服的要求,侮辱并杀死元朝使臣,忽必烈两次试图教训日本,第一次,1274年,在蒙古大将忻都、高丽大将洪茶丘率领下,攻陷对,在日本肥前沿海登陆并进攻。
128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派蒙古大将阿刺罕担任总司令(行省右丞相)、汉人大将范文虎担任副总司令(行省右丞),分南北两路,在对马岛上会师。
会师之后,阿刺罕逝世。
大汗忽必烈命副宰相(右丞)阿塔海前往接替。
可是范文虎企图由他来完成这件英雄事业,没有等阿塔海到达,即行进军,在日本平壶岛(长崎北)登陆,结果不久碰上台风,这次台风历时多天,好不容易风雨停住,范文虎发现他已无法收拾这个残局,就把已经登陆驻扎在山下的约十余万人的部属,全部遗弃,自己和一批高级将领,乘上残余的几艘战舰,悄悄逃走。
失败原由是征日军队任用没有能力和不会作战的宋朝将领范文虎当统帅,而且碰到台风失败,也有当时参与东征的元军中有部分是新投降的原来的南宋军队(江南新附军),这部分南宋军队战斗力很差;元朝属国高丽提供的援助缺乏;元军在高丽和山东建造的舰队所用船型是内河船,并且因为主要负责造船的高丽和江南工匠是在蒙古监工恶劣的监督条件以及苛刻的工期下劳作,造出的船质量存在严重缺陷,所以经不起海上的风浪等因素而失败。
日本人则认为台风是天神对日本的保佑,于是有神风一说。
中东 窝阔台之后经过贵由的短暂统治,成吉思汗(1162~1227)的小儿子拖雷的儿子蒙哥继位。
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
1258年,西征军攻占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
1259年旭烈兀征叙利亚,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
当年蒙哥在进攻南宋时于四川战死。
旭烈兀回师争位,之后留下的少量蒙古军队在巴勒斯坦阿音札鲁特战役败于埃及(马木鲁克王朝),标志着蒙古帝国未能延伸到非洲。
此处建立伊尔汗国,又称伊利汗国。
内讧分裂 蒙哥去世后,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
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讯时尚在鄂州一带与南宋作战,后听说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准备集会称汗,立即与南宋议和并北上回到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县),于1260年5月在以东道诸王塔察儿为首的蒙古宗王及汉人儒臣的支持下抢先集会称汗。
阿里不哥闻讯后,在阿速台、玉龙答失、海都等宗王的支持下于同年6月在当时的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
由于忽必烈长期居住在中原,任用汉人,推行汉法,改变了蒙古人的游牧传统,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贵族的不满,故多数西道诸王当时均支持阿里不哥。
为了争取宗王势力的支持,忽必烈默认了术赤后王别儿哥、察合台后王阿鲁忽及八剌、六弟旭烈兀对各自封地的合法统治权。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
忽必烈随后迁都大都(北京),以上都为。
1271年忽必烈在其领地内定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蒙古文则称为“大元国”或“大元大蒙古国”,继承了原大蒙古国的法统。
但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仍然与忽必烈敌对,并联合察合台汗国与金帐汗国组成同盟与忽必烈的元军交战,并一度攻占漠北哈拉和林。
金帐汗国君主忙哥帖木儿本为忽必烈提名,但很快转为支持海都反对忽必烈。
忽必烈去世后,海都等继续与元成宗交战,直到海都于1301年2月去世。
在窝阔台汗国灭亡后,其余三大汗国仅在名义上仍为元朝的宗藩(元朝称其为西北诸王),实际独立的地位为元廷所承认。
元朝保留了金帐汗和伊利汗在山西、河南等处的份地,每年颁给岁赐。
伊利汗国君主即位仍需遣使册封,颁发“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作为元朝的。
此后金帐汗国的数位君主,如脱脱(肃宁王)、月即伯等也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正式册封。
走向灭亡 从孛儿只斤·开始,政治就日渐十分混乱。
1351年,刘福通率白莲教教众和被征挖黄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组织红巾军对抗元军,开始了。
1368年,驱逐了大元,建立明朝,大蒙古对中国的统治结束,回到老家蒙古高原。
蒙古高原的大蒙古国也沿用对汉人的大元国号,汉人史官史称北元,至1388年去元国号,或1402年去元国号,而结束后衍生为鞑靼和瓦剌。
诸汗国中,窝阔台汗国的领地在1309年被蒙古察合台汗国和元帝瓜分。
蒙古察合台汗国在1369年分裂,而蒙古伊儿汗国在1357年灭亡,最终均在1388年被帖木儿帝国征服。
蒙古术赤汗国到1480年或1502年之后就灭亡,裂解为的存在到1783年,至于阿斯特拉罕汗国,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均最终在16世纪中被沙皇治下的俄罗斯沙皇国全部占领。
帖木儿是西察合台汗国的中亚河中地区的渴石地区的突厥贵族巴鲁剌思氏的后裔,埃米尔,由于后来他迎娶了察合台汗国的公主,是铁木真的直系七世孙,于是他也宣称自己是蒙古后裔。
他在1369年自立苏丹,发动七次征伐的战争后,迫使察合台汗国臣服,和在1381年—1387年征服在1357年灭亡后的蒙古伊儿汗国的衍生的几个小汗国(卡尔提德王朝、丘拜尼王朝、莫扎法尔王朝、黑羊王朝、、札剌亦儿王朝),1391年和1394—1395年征伐术赤汗国脱脱迷失,征伐印度,攻陷德里、西面击败当时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安卡拉战役)和埃及马木留克王朝。
帖木儿帝国的疆土,鼎盛时东起印度德里和费尔干纳盆地,西至小亚细亚,北自咸海和锡尔河河谷,南达波斯湾。
1404年帖木儿率领20万军队进攻中国明朝,结果在1405年进军途中病死。
帖木儿死后,其帝国分裂,1506年亡于乌兹别克人昔班尼。
帖木儿帝国不是大蒙古国的一部分,但是属于后蒙古势力,疆土大多在原大蒙古国的地方。
1506年帖木儿帝国被突厥的乌兹别克部落灭亡,后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于1526年征伐印度德里苏丹国,建立莫卧儿王朝,自称印度斯坦王,名义上存在到1857年。
随机文章撒哈拉之眼有人去过吗,传闻无人能活着到达中心(形成原因未知)ufo和uso的真实视频,俄罗斯军方承认真实存在/10战舰曾遭遇USO希腊神话最强恶魔,坠落天使/控制不住内心的欲望背叛上帝(撒旦)学人工智能10本必看书,个个都是伟大作品助你在人工智能领域逆袭印度诺贝尔奖比中国多,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国家(中国没有)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晋国六卿之一:晋国韩氏的简介
韩氏的祖先和周天子同姓,氏。
以后他的后代待奉晋国,被封在韩原,称为。
韩武子之后再传三代有了,他随封地的名称为韩氏。
世系 第一代:韩万 第二代:韩赇伯(韩万之子) 第三代:韩简(韩赇伯之子) 第四代:韩舆(韩简之子) 第五代:韩厥(韩舆子)、韩穿 第六代:(韩厥幼子)、韩无忌(韩厥长子) 第七代:韩贞子(韩起子)、箕襄(韩无忌子,别为箕氏) 第八代:韩不信(韩贞子子)、韩固、韩康(别为) 第九代:韩庚(韩不信子) 第十代:韩虎(韩庚子) 第十一代:韩武子(韩虎子) 第十二代:韩虔(韩武子子) 韩氏后瓜分晋国,建立韩国,亡于秦国。
随机文章美丽的北极光之谜,解读北极光是怎么形成的兵马俑是活人做的吗,兵马俑是活人俑吗(真人比例陶俑烧制)英科学家推测人的极限寿命是3000岁,重启端粒酶就能延缓衰老揭秘尼古拉特斯拉的黑科技,人造地震武器可以劈开地球女妖洞在什么地方,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内(世界第一无底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半坡文化的简介
1952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
半坡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
居住区有壕沟围绕,以防野兽侵害。
房屋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呈方形或圆形。
居住区中央有长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
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
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
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
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
遗址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社会的葬俗。
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
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
"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夏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
正因为夏商周时期酒礼最受重视,因此,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也就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
半坡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发现过程 在西安市东半坡村发现的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类型,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文化。
因日用陶器以红陶为主,上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又称为彩陶文化,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
西安半坡遗址面积大约五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族公共墓葬区三部分。
房子族公共仓库和家庭住房,住室内有烧火的灶,居住区外围还有排水的壕沟。
制陶的窑址计六处,以红地黑花的彩陶为主。
墓坑计250处,按血缘序列安葬,随葬品多是尖底瓶和陶罐。
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
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半坡村遗址于1953年春被发现后,1954年开始发掘,1957年清理完毕,于次年在遗址上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半坡博物馆。
村落遗址略呈椭圆形,北端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该区的东北边为制造陶器的窑场。
居住区内的建筑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
这种大房子在一个村落中,只有一间,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长的住室或氏族(或部落)议事集会的场所。
从墓葬的发掘情况来看,没有男女合葬现象,而是男子们埋在一起,女子们埋在一起,说明了这里在这时实行族外婚。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意,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史前文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四十多年来,文物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发掘,在陕西境内发现上千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数万件文物。
随机文章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眼睛能睁开呻吟声惊呆路人河北ufo最真实视频探秘,树林上空惊现碟状飞行物(视频疑似作假)世界上真有美人鱼存在吗,美人鱼/南海鲛人是同一种族不同分支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哪个好,专家告诉你两者的优缺点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的十大重要发现(为避免地球遭到撞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