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就有新年穿新衣的风俗:“长幼悉正衣冠”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17 点击数:
简介: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

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

【千问解读】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

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专栏作家、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

据介绍,“人日”这天的民俗活动较早出现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但自汉魏以来,不再限于占卜求吉,而是不断扩展涉及祭祀、庆祝、文化、服饰、出游、饮食等多层面多领域。

由国庆说,南朝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两汉魏晋时代江南民众过“人日”的习俗:“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羮,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意思是说,人们在初七要吃七种菜的菜羹,“羹”与“更”谐音,取更新之意,有求吉纳祥的美好象征。

那时,江南人人在这天还要戴上“人胜”装饰品,是用五彩丝织品、彩纸剪出的花样或人形,更高级的则用金箔镂空成人形。

除了戴在头上,“人胜”饰品也可贴在屏风上、窗户上,非常漂亮,意在祛病、辟邪、消灾,在新春讨个好彩头。

缘此,“人日”也被称为“人胜节”。

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是讲究美食的好日子,“人日节”自然不例外。

在广东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每逢“人日”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人日菜”,有的地方也俗称“吃盆菜”,以祈求新春平安大吉、丰衣足食。

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吃“七样羹”的风俗,七样羹也叫“七宝羹”,一般常规是将春菜、生菜、芹菜、芥菜、葱、蒜、白萝卜(红萝卜)等一起煮食,寓意新春发财,生活和美。

民俗专家表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人日”的风俗越来越陌生,相关的节庆活动也几近消逝,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习俗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比如,成都市民在正月初七游草堂凭吊诗圣,吟唱诗歌,赏梅祈福。

随机文章古代欧洲社会简介五四运动时间人类无法抗拒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读懂将受益终生(准到可怕)国家隐瞒的超能力者去哪了,曝光全部被各国收进秘密行动部队人被吸进龙卷风会怎样 ,99%的人当场死亡/就算不死也会被摔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南朝宋的建立

南朝宋(420-479年),中国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 、国力最强的朝代。

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

因国君,为与后来建立的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

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势力,又灭桓楚、西蜀、、后秦等国。

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刘宋前期,社会安定,刘裕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打击豪强士族,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

刘裕死后,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元嘉年间一片繁荣,史称""。

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败致国力大损,刘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

公元479年被权臣取代,建立南齐,刘宋覆灭。

刘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朝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 ,文化上涌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家,如、刘义庆、鲍照、裴松之、、颜延之、、等,建康文学史论在此时期发展到巅峰,《》、《》、《志注》等名著诞生于这一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裕建宋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

幼年家境贫苦,年轻时,以耕地为业,兼做樵夫、渔夫及卖履小贩。

由于一向贫穷,遭乡里贱视,当时的人多不能赏识他。

刘裕生活的东晋后期,朝政已腐朽不堪,地方藩镇林立,百姓负担沉重。

刘裕后从军,最初加入孙无终的部队,后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当了孙无终麾下的一名司马,成为北府军的一位下级军官。

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起兵反晋,朝廷官军几乎被孙恩的义军全面击溃,独刘裕率军,身先士卒,屡次克敌制胜,以少胜多,收编义军,屡立大功,不到两年就全面击溃孙恩的数十万叛军,迫使其投海而死。

当时的北府诸将纵兵暴掠,涂炭百姓,唯独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大得民心。

元兴二年(403年),桓玄攻入建康,篡晋建楚,桓玄称帝后为消除隐患,瓦解,大力剿杀北府旧将,北府军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次年,刘裕率北府兵残余兵将1700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攻桓玄,被众推为盟主。

不到四个月,刘裕击败桓玄,次年,迎回晋安帝,改元"义熙",从此掌握东政权。

义熙元年(405年),刘裕从后秦手中夺回淮北十二郡。

义熙四年(408年),占据长江上游的桓谦领导的桓楚政权被刘裕击破,桓楚王朝余部则于义熙六年(410年)被彻底消灭。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因南燕对边境的不断骚扰,率军北伐。

四月,刘裕自建康出发,率舟师沿淮河、泗水,至下邳(今江苏邳县南),留下船舰辎重,自陆路至琅邪(今山东临沂北)。

所过之处,皆筑城,留兵守之,以防南燕人断其后路。

刘裕率大军过了大岘山天险,见燕兵没有防备,,说:"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

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

敌虏已入吾掌中" 。

刘裕进军与南燕军战于临朐南,这一战役,是两军的主力决战。

南燕几乎,南燕主只身逃回广固。

次年二月,刘裕攻破广固城,生擒慕容超,斩于建康 。

南燕亡,刘裕收复山东。

刘裕为消灭东晋国内割据势力进行了系列的统一战争。

卢循乘,率军向建康进攻,刘裕亲率精兵回建康,击败卢循。

义熙七年(411年),收复广州。

义熙八年(412年),刘裕率军讨伐割据长江中上游的刘毅,攻破江陵城,杀割据者刘毅。

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发兵讨伐割据巴蜀的西蜀政权,刘裕以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兵2万,自江陵讨纵,纳刘钟之计,斩侯晖,大败蜀军,攻入成都,谯纵自缢而亡,西蜀亦亡。

义熙十年(414年),发兵攻占汉中,仇池请降归附。

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亲率大军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于四月击溃司马休之四万军队,直捣襄阳,驱逐割据者司马休之。

东晋境内在刘裕势力下全部统一了。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率将军王镇恶、、沈田子等分五路,水陆并进,攻后秦国,沿途收复滑台(河南滑县)、、洛阳等重镇。

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军攻破长安,灭后秦国。

刘裕出关回彭城,留守军内乱,义熙十四年(418年),关中被夺去。

这次北伐,胜利是巨大的,关中虽失去,自潼关东至青州,却成为宋朝的疆土。

经过两次北伐,潼关以东、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为刘裕据有。

后来宋魏间战争,多在这些土地上进行,使长江流域得到较为长期的安静。

在消灭地方割据政权并收复北方失地的同时,刘裕也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义熙七年(411年),针对东晋以来,朝廷的纲纪松弛紊乱,权贵之门互相兼并,老百姓流离失所,不能保持自己的产业的情况,刘裕施行土断,禁止兼并,会稽余姚的世家大族虞亮藐视国法隐藏逃亡人员一千多人,对抗刘裕的改革。

刘裕铁腕诛灭了虞亮,罢免了包庇他的会稽内史,法办了大批涉事的士族及官员,一时士族豪强肃然,谨慎规矩,远近遵法守纪。

就在这一年,刘裕恢复了秀才、孝廉策试的制度,这就阻断了的仕进之途。

之前州郡所送的不经策试的秀才、孝廉多非其人,大约都是以门第关系进来的。

刘裕"申明旧制,依旧策试",一方面把决定权更多地集中在朝廷,一方面限制和打击了门阀和豪强的势力 。

义熙八年(412年)十一月,刘裕在江陵消灭刘毅的反对势力后,即下书整顿荆州、江州户籍租役和不利于民的一些征敛,规定:"凡租税调役,悉宜以见户为正。

州郡屯田、池塞,诸非军团所资利入守宰者,今一切除之。

州郡县吏,皆依尚书定制,实户置台调,癸卯梓材,庚子皮毛,可悉停省,别量所出。

巴陵均折度之,依旧兵运。

原五岁刑以下,凡所质录贼家余口,亦悉原放。

" 东晋以来,山湖川泽多为门阀和豪强霸占。

一般老百姓使用,要向他们纳税。

义熙九年(413年),刘裕下令禁断这些人封固山泽。

据《宋书·武帝纪》载:"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采渔钓,皆责税直。

至是,禁断之。

"同年,刘裕规定实行土断法。

东晋以及后来的南朝,实行过多次土断,成效显著的是和刘裕这两次。

刘裕这次土断,只有"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

刘裕在完成了上述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措施,东晋朝显然再没有存在的余地了。

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是为宋武帝。

末期衰亡 宋明帝即位后,继续延续孝武帝用寒人操纵朝政,典签监视州镇的政策。

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他诛杀因镇压刘子勋等叛乱有功而执掌大政的弟弟刘休仁、刘休佑,其兄弟辈东海王刘袆、巴陵王刘休若也被杀,只有桂阳王刘休范因无才能而免于一死。

宋文帝、孝武帝子孙死者数十人。

泰始二年(466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因曾支持刘子勋政权,担心宋明帝对自己下手,举城降魏,与魏军合力击败宋军 ,到泰始五年(469年),刘宋在淮河以北的青、冀、徐、兖四州及豫州的淮西六郡全面陷于北魏,北部防线基本退至淮河,刘宋在淮北只剩下海州,因此淮北除海州外,刘宋基本与北魏划淮河为界,史称"泰始之祸"。

但明帝诛杀宗室诸王,并未能实现他巩固皇位的初衷 。

宋明帝虽在即位初期,任贤用能,大力革除前废帝时期的弊政,颁布了多项废除苛捐杂税,减免赋税,去繁就简的政治举措。

但是他在"泰始之祸"后,便开始渐失意志,纵情声乐,使刘宋朝纲始终不振,以致晚年经常"载深矜叹" 。

同时,明帝晚年猜忌心极重,为了保证其子顺利接位,在死前大肆诛除有能力的皇弟宗室、朝廷功臣和高门士族,引起朝臣惶恐不安,造成刘宋末期中央和地方军镇互相猜忌、攻伐的政治乱象。

泰豫元年(472年)四月,宋明帝病死,其子即位。

元徽二年(474年)五月,江州刺史刘休范据州起兵,率军2万东下进攻建康,右卫将军萧道成拒战有功,升任中领军,总帅,上升为与宰相袁粲并列的"四贵"之一,更受到掌控宫中内外大权的权臣阮佃夫的倚重,因此他能够得以交结地方军镇都督,借此扩张势力。

元徽五年(477年),刘昱在杀掉权臣阮佃夫之后欲亲理朝政,试图将宫中内外大权悉数收回,准备剥夺萧道成禁军职权,遂与萧道成发生激烈冲突 ,同年七月,萧道成收买刘昱的侍从抢先一步派人弑杀刘昱,立其弟刘准为帝,自执朝政 。

此时,忠于刘宋朝廷的大臣袁粲、沈攸之等先后率众起义讨伐在建康弑君废立的萧道成,但都被残酷镇压。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扫除障碍的萧道成篡夺皇位,废刘准自立为帝,刘宋灭亡。

随机文章黑龙江不明飞行物砸出10多米大坑,专家证实为人工制造猛禽f22战斗机速度2410公里/小时,多次坠毁被叫停(疑设计缺陷)印度神庙的五头蛇惊爆网络,网友PS误导读者(100%假新闻)揭秘黄种人是所有人种的祖先吗?晒的少变白种人/暴晒变黑种人揭秘三峡压新主四川出天子,网络谣言阴谋论骗取不明真相民众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骑兵的巅峰时期是何时?几千大唐铁骑就端掉了突厥的老窝

可以说是巅峰时代了,几千唐军骑兵就灭了老窝阴山,而且动不动就是大规模骑兵作战的阵仗,唐朝骑兵为何会这么强大呢? 小编认为对突厥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突厥的内部分裂,及时抓住机会进行了分化瓦解,随后对突厥顽抗势力进行了逐个击破。

但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骑兵部队,显然还是没办法做到一举击破的。

唐代的骑兵有如到唐代早期的军事延续,有着非常鲜明的中亚草原影响。

这层影响早在末期就开始缓慢的影响后期的边境部队。

在西晋王朝被五胡颠覆后,中国北方大地就成为了众多受中亚与北亚草原式军队的战场。

中国的骑兵也在北朝开始,进入了第一个真正的巅峰。

大量轻装的弓骑兵与负责正面决战的具装,充斥华北各地。

步兵的作用在汉-晋之后,重要性被进一步降低了不少。

唐代在立国开始,就大量依靠骑兵作战。

虽然步兵的规模与重要性比先前的北朝有了提高,但骑兵的核心兵种地位依然不容动摇。

唐代也很好的继承了北朝遗留下来的中亚-草原骑兵样式。

包括了精锐的具装重骑兵和使用弓箭为主的轻装弓骑兵。

至于掩护骑兵作战的步兵,在唐的早期也有着很多北朝影响。

来自规范下的军户步兵既要在日常生产之余,训练使用弓箭。

也必须学会使用长矛作战。

这种源自中亚东部地区的双重步兵样式,非常适合与骑兵配对作战。

至于唐朝所面对的敌人,无论突厥还是东面的,一样都是以类似的骑兵风格在作战。

但他们缺乏足够的高质量步兵帮助骑兵,也没有唐朝的国力支撑,训练上水平层次不齐。

唐也不仅仅只是用自己原本的北方汉地军户,草原上的各类部族,在认可了唐朝的权威后,都会为唐朝提供自己的骑兵部队。

这样一来,唐朝的骑兵不仅有了本族精锐,也有大量外族精锐加盟。

这些因素加一起,成就了唐朝骑兵的辉煌。

唐朝的骑兵老本,则让中原文明的继承者一直吃到了北宋初年。

随着的军事制度问题,这层优势迅速丧失殆尽。

随机文章墨西哥燕子洞天坑深度426米,足以装下美国的帝国大厦小行星撞击云南事件真相,或为陨石坠落威力相当于为原子弹7%吸粪车为什么会爆炸,广西吸粪车爆炸/操作不当引起爆炸面粉遇火会爆炸吗,实验证明是会爆炸/几秒钟就可引爆全场揭秘2018年星象吓人视频图片,谣传2018年将迎来世界末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南北朝时就有新年穿新衣的风俗:“长幼悉正衣冠”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高自考时间 14 2025-04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