梃击案:明末三大案之一,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千问解读】
貂蝉是三姓家奴吕布的妻子?探解貂蝉身世之谜
明熹宗朱由校一生三男二女都早早夭折了 这和魏忠贤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明熹宗朱由校的父亲在正妃死后没有再立妃子,即位后也没有册封皇后。
因此,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没有嫡母了。
宫中地位较高的是两位李选侍,即东李和西李。
以乳母受宠于明熹宗朱由校,在宫中的气焰远高于两位选侍。
客氏名巴巴,本是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生子侯国兴。
客氏在18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中,充当皇太孙朱由校的乳母。
客氏美貌妖艳,在宫中本就不能安分。
先前侍奉过的魏朝,就曾与客氏“对食”。
客氏先后对食的“菜户”,有魏朝、魏忠贤。
魏朝与魏忠贤为了得到客氏,曾经起过争执,而最后由明熹宗朱由校裁决:将客氏配给了魏忠贤。
据一些笔记史料记载,客氏的私生活,并不仅限于魏朝与魏忠贤。
客氏甚至可能与明熹宗朱由校有染,所谓“邀上淫宠”。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不到10天,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
客氏此后与出入,形影不离。
明熹宗天元年(公元1621年)二月,皇帝朱由校大婚,娶了张皇后。
客氏自然必须回避了。
明熹宗朱由校为此对客氏优容有加。
不过,客氏在明熹宗朱由校做皇帝期间,作为一个乳母所受到的隆遇的确是前所未有的。
每逢生日,明熹宗朱由校一定会亲自去祝贺。
客氏每一次出行,其排场都不亚于皇帝。
出宫入宫,必定是清尘除道,香烟缭绕,“老祖太太千岁”呼声震天。
王安是少有的为所称道的宦官之一。
王安为人刚直,从二十年就服侍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父子。
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也很感激王安,言无不纳。
魏忠贤也投靠在王安门下。
然而,王安此人,“刚直而疏”,心思不够缜密,又常常患病。
因此,王安与明熹宗朱由校的接触逐渐变少,而魏忠贤借客氏之力日益亲近明熹宗朱由校,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明熹宗天启元年五月,明熹宗朱由校任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按照惯例,王安自然要推辞一番。
客氏劝明熹宗朱由校干脆批准了王安的辞呈。
然后,魏忠贤唆使给事中霍维华弹劾王安,再利用秉笔太监的身份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去做净军——宦官军队。
从魏忠贤本人来说,王安于他有恩,不忍加害。
但是,客氏的一句话坚定了魏忠贤除去王安的决心。
客氏说:“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也!”意思是说,你我跟李选侍比怎么样,她都被王安逼得移宫僻居,我们为什么要留下遗患呢?然而,就这样,王安仍坚持了三天没死。
刘朝实在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扑杀之”,遂为客氏和魏忠贤除了心头大患。
客氏深知,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是没有合法性的。
大婚后的明熹宗朱由校,曾经一度因为外廷的御史刘兰等人的请求,将客氏遣出皇宫。
但是,事隔不久,明熹宗朱由校就重新召回了客氏。
明熹宗朱由校对臣下们说:“朕思客氏朝夕勤侍朕躬,未离左右,自出宫去,午膳至晚通未进用。
暮夜至晓臆泣,痛心不止,安歇勿宁,朕头晕恍惚。
以后还者时常进内奉侍,宽慰朕怀。
”因此,终天启一朝,客氏始终自由出入宫廷。
但是,客氏明白,一旦明熹宗朱由校死去,自己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了。
因此,选择谁接替明熹宗朱由校死后的皇位,就非常重要了。
据说,客氏与魏忠贤处心积虑地想废除张皇后,然后以魏忠贤侄子魏良卿的女儿为后。
但是,明熹宗朱由校对张皇后颇有夫妇之情,以致此计不能成功。
客氏更害怕皇帝朱由校的妃下皇子,母以子贵,从而得到明熹宗朱由校的喜爱,而使自己失宠。
因此,天启一朝中明熹宗朱由校生下了不少的皇子,但无一能够长成。
明熹宗朱由校总共有三个孩子。
长子朱慈然,谥怀冲太子,《》称“不详其所生母”。
在《内起居注》颇详实的明代,这实在令人奇怪。
次子朱慈育,所生,未满1岁即夭折。
三子朱慈炅,容妃所生,未满1岁亦夭折。
一些学者认为,这都有可能是魏忠贤和客氏下的毒手。
更有甚者,不少的皇子其实是在胎中已遭客氏的暗算,例如裕妃之孕。
裕妃张氏因为无意中得罪客氏和魏忠贤,客氏、魏忠贤就假传圣旨,将裕妃幽禁于别宫,逐去宫女,断绝饮食。
当时的裕妃已然怀有身孕,却被活活地饿死宫中。
魏忠贤与客氏两人,一方面处心积虑地除去宫中一切可能对他们不利的因素,一方面向明熹宗朱由校进献自己的养女,冀图能生得一男半女。
然而,明熹宗朱由校一生三男二女,都早早夭折,魏忠贤与客氏的如意算盘始终没有拨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