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当初那么的厉害 蒙古为什么连一个小小的缅甸都打不下来

十三世纪时蒙古人的世界,整个世界都在蒙古人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公元1206年,历史上最杰出的领袖,统一了
【千问解读】
十三世纪时蒙古人的世界,整个世界都在蒙古人的铁蹄下瑟瑟发抖。
公元1206年,历史上最杰出的领袖,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蒙古帝国。
蒙古族是一个好战的民族,从他统一开始,蒙古人就是在不断地打仗。
蒙古人消灭了金国,,,大理。
从成吉思汗时期开始,蒙古人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行动,最远曾经打到了现在的欧洲多瑙河流域,如果不是因为蒙古大汗突然死去,整个欧洲都可能沦陷在蒙古人的手中。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无不胜的民族,却灭不了一个小小的缅甸,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元缅战争起因。
至元八年(1271年),建立以后,继续向外扩张,除了征讨之外,忽必烈遣奇得脱因等出使缅甸,招抚缅王。
当时的缅甸蒲甘王朝那罗梯诃波帝派使者价博到达大都。
忽必烈派使回访缅国。
两国间建立了初步联系。
至元十年(1273年),忽必烈派勘马拉史里、奇得脱因等出使缅国,要求缅王派遣王室子弟或显贵大臣来京朝贡。
然而,让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缅甸这个小国居然敢擅杀上国天使。
元朝云南行省见使臣久久不归,缅王毫无表示,便向朝廷建议出兵征讨缅国。
忽必烈没有批准,示意先观其动向。
不想,缅甸胆大包天,至元十四年(1277年),缅国出动士卒四五万、战象800头大举向元朝镇西路新附千额(今云南盈江县城)及原附金齿(今云南德宏自治州等地区)侵袭,千额总管阿禾遂向元廷告急。
当时的元朝大理路蒙古千户忽都、总管信苴日率领700名骑兵驰援阿禾。
元军与缅军在行进中遭遇,激战两日。
缅军虽人数众多,但其兵器战甲都甚为落后,军卒又多为临时征集的部落民众,军事素质远远不及正规化的元军娴熟,在元军骑兵的迅猛冲击下最终不敌败走。
信苴日率所部追抵敌营寨门,因道路泥泞而退,回军后恰遇缅兵万余迂回至元军背后,当即驰报忽都。
忽都得报,复列军为三阵,进至河岸大败迂回缅军,并乘胜连破其十七寨。
缅军幸存者在败退途中,“又为阿禾、阿昌邀杀,归者无几。
”四万大军一朝覆亡。
元军的损失却小的让人难以置信。
首战告捷后,元朝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纳速剌丁统兵3848人出征缅国。
元军进占江头城(今缅甸蛮莫县江新),招降了附近的掸族部落35200户(约300寨)。
后因天气炎热,未深入缅境。
纳速剌丁回国后,向朝廷上奏曰:缅国地形虚实,全在我掌中,大可伐之。
二.元缅战争经过。
至元十七年(1280年)二月,纳速剌丁等再次请求征伐缅国,忽必烈予以批准,下诏调兵遣将,积极筹备,并正式任命诸王相吾答尔为征缅大军统帅。
至元二十年(1283年),征缅元军水陆并进,元军一路,攻破了江头城、太公城等地,分兵驻守。
过后,缅王的臣属建都(缅甸北部地区)王乌蒙、金齿西南夷等12个部落归顺元朝。
但缅王一直坚持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十一月才向元朝求降。
忽必烈允许他悔过自新,带重申要缅甸权贵亲自来京朝贡,并为此派兵护送怯烈出使缅甸。
然而,怯烈还未到达缅甸首都蒲甘,缅甸就发生了内乱。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缅国王室发生内讧。
缅王庶子不速速古里囚禁(一说杀害)了缅王,还杀害了元朝云南王派去的官员阿南达(一写签)等人。
不久,不速速古里也在与诸兄弟争位的纷乱中被杀。
缅甸蒲甘王朝实际上已经解体,分成若干掸邦。
各地纷纷拥兵自立的贵族和掸族部落首领为寻求政治上的支持,大多向元朝投降,接受了元朝任命的宣慰司等各种官职名号。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缅王立普哇拿阿迪提牙也向元朝纳贡称臣,并派自己的儿子信合八到大都朝见。
第二年,封立普哇拿阿迪提牙为缅国国王,信合八为缅国世子。
大德年间,缅甸权臣、木连城(今缅甸叫栖县)首领阿散哥杀死缅王及元朝留驻缅国的信使从人百余人。
另立其子邹聂为王。
朝中大权尽操于阿散哥之手,缅王成为傀儡。
元成宗闻讯,决心派兵惩罚阿散哥。
三.元缅战争结局。
大德四年(1300年)十二月,元成宗令宗王阔阔、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薛超兀而、芒完图鲁米石等出兵干涉,围攻木连城,遭到守军抵抗。
次年二月,由于阿散哥以重金贿赂阔阔以下元军将校,元军将领以暑热为由撤兵回国。
元军班师后,阿散哥派其弟弟哲迪(一写者弟)到元上都请求宽恕。
成宗赦免了阿散哥的弑君之罪,下诏停止征缅,默认了缅甸国内的现状。
此后,直到大元末期,缅甸一直保持着对元朝的朝贡及臣属关系。
那么为什么战无不胜的蒙古人灭不了缅甸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蒙古人是,精于骑射,适合在平坦开阔的地方进行大规模骑兵作战,古军队不适合在东南亚热带作战。
来自亚寒地带的蒙古骑兵可以征服同样处于亚寒地带的俄罗斯,却无法在热带地区发挥骑兵的优势,比如四川、印度、埃及的失败,都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导致蒙古骑兵战斗力下降。
二.气候瘴气的原因。
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27度以上的地方,元朝军队无法适应。
元军的老家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他们可以凭借骑兵的优势,去征服拥有同样寒冷气候的西伯利亚地区和俄罗斯,但是他们无法适应东南亚地区的酷热气候。
而越南国家以湿热为主,蒙古骑兵打过去更是会有。
三.元朝内部不稳。
元朝庭对汉人实施残酷的统治,绝大多数汉人始终没有归附。
再加上吏治的腐败,横征暴敛,收刮民脂民膏,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时常有起义发生。
元朝不得不派出军队镇压起义军,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征战东南亚诸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蒙古帝国西征为什么不直接挺进西欧是怎么回事?却止步于东欧呢
蒙古军挺进欧洲地域,涉足中欧,东欧等多个地区,但是却没有进入西欧地区,这点让我们十分好奇,因为要知道当时的西欧是欧洲的文明中心,那里的经济发展得很快,是一个十分富裕的地区,不光如此,而且西欧地区离我们这边还是较近的,没有海洋的阻隔,那为什么蒙古军不去向这里呢?我觉得原因大概有这几点。
强大的蒙古帝国西征,为什么止步于东欧,不挺进更为富裕的西欧。
第一点是,蒙古军本身是从蒙古高原过来的,他们一直处于亚洲地区,蒙古军他们虽然十分善战,但是西征的蒙古军只是一个小分支,人数较少,军队人员得不到很快的补充。
而当时的蒙古军还面对,可谓是前后都有对手,所以对战西欧地区自然也就很难一心两用了。
所以没顾得上西欧,还有就是蒙古的开始变得分立,很多分部开始脱离蒙古国的统治,所以蒙古的势力也就被瓦解了。
第二是因为蒙古军一路的征战,到了西欧的时候,蒙古军已经是很大损失了,而蒙古军用这所剩的兵力去西征,自然也就有点有心无力了,蒙古军没有及时地恢复,所以强弩之末怎么可能挺进呢? 第三点是中欧和西欧地区经济发展得快,这里有很多城堡,这样的地势对于蒙古军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蒙古军本就是在草原上生活的,他们擅于平地作战,对于这种攻城的战争城堡中又比较复杂,所以蒙古军也没有占什么上风。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欧洲也是封建社会,他们的权力也是比较分散的,对待蒙古军的攻入,他们没有办法集中兵力来抵御,这种分散的兵力使得蒙古军无法对他完全的征服,本身内部就比较复杂,使得蒙古军也比较头疼这个。
这样西欧不会因为蒙古军的一次胜利就不复存在了,又会有新的人接替这个位置,就如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
所以蒙古军无法完全统治整个西欧,因为西欧内部的问题他们不了解,内部的纷争更是加剧了完全征服的难度。
随机文章秦始皇到底为谁建了阿房宫?李鸿章欲买机枪!为何听到每分钟连射600发马上放弃传中国青海湖惊现真龙,鱼鳞胡须惊呆考察专家罕见的巨型奇虾化石,长达1.8米的寒武纪最大生物土星为什么恐怖?夏季温度仅-140℃(29年公转一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蒙古帝国西征为什么可以一路横扫欧洲是怎么回事?真相有几点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畔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家。
蒙古国建立后,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不断发动掠夺战争,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与西征,南下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和金朝,西征则是征服中亚东欧各国,蒙古西征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把南下灭金的任务交给木华黎,亲自率兵直指西方。
当时蒙古蔑儿乞部落首领脱脱的儿子火都和乃蛮部落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败逃楚河流域,与花剌子模国王勾结,篡夺了西辽政权,推翻了契丹人统治,在新疆喀什噶尔、和田至锡尔河右岸地区建立了势力范围。
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派遣大将者别率兵2万攻打屈出律。
当时屈出律正与阿力麻里的不扎儿汗相攻,听到蒙军进攻向西逃跑,者别击溃西辽军队的阻击,攻占了西辽都城八剌沙兖。
屈出律逃往喀什噶尔,喀什噶尔地区的居民纷纷起来杀死监视他们的西辽士兵,屈出律继续西逃,被蒙古军队追及。
者别把屈出律枭首示众,喀什噶尔、沙车、和田等城相继降蒙,西辽灭亡。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其子术赤、察合台、、和大将.者别,会集畏兀儿、哈剌鲁、阿力麻里等部兵马攻打花剌子模。
蒙古军队在额尔齐思河流域分进合击,察合台与窝阔台率兵围攻花剌子模商城讹答剌城,术赤进攻毡的城,公元1221年,成吉思汗渡过阿姆河,占领塔里寒城,派拖雷进攻呼罗珊,相继攻陷你沙不儿、也里城,回师塔里寒城与成吉思汗会师。
察合台与窝阔台攻陷乌尔根奇后,也到塔里寒城会师。
成吉思汗亲统诸路大军追击札阑丁,在印度河击败其余众,札阑丁只身逃跑,花剌子模灭亡。
蒙古军队越过高加索进入顿河流域,出兵欧洲。
公元1223年在迦勒迦河决战,大败与俄罗斯联军,俄罗斯诸王公几乎全部被杀。
此后蒙古军队班师而回。
第二次是公元1234年,太宗窝阔台召开诸王大臣会议,决定继承成吉思汗的事业,继续西征。
窝阔台派兵分别攻打波斯和钦察、不里阿耳等部,基本上征服了波斯全境。
公元1235年,由于进攻钦察的军队受阻,窝阔台决定派强大西征军增援,术赤之子拔都、察合台之子拜答儿、窝阔台之子、拖雷之子以及诸王、那颜、公主附马的长子参加这次远征,由拔都总领诸军。
次年,诸军会师西征,进攻位于伏尔加河中游的不里阿耳,大将速不台征服不里阿尔。
公元1237年,蒙古诸军进攻钦察,蒙哥斩杀其大将八赤蛮,里海以北地区被蒙古军队占领。
拔都率军大举入侵俄罗斯,公元1237年底对占梁赞、莫斯科等14城,公元1238年2月攻陷弗拉基米尔,次年又攻陷基辅。
公元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孛烈儿(今波兰)、马扎尔(今匈牙利)。
公元1241年4月,蒙军攻占克拉科夫、里格尼察等城,大掠摩拉维亚等地。
拔都亲统三路大军大败马札儿军,其国王逃走,蒙古军队攻掠亚得里亚海东岸及南欧各地。
这年年底,窝阔台死讯传到军中,拔都率军从巴尔干撤回伏尔加河流域。
拔都率本部以撒莱为都城,在伏尔加河畔建立了钦察汗国。
第三次公元1253年,拖雷之子旭烈兀率军第三次远征,蒙古军队进军西亚。
10月,旭烈兀率兵侵入伊朗西部,进抵两河流域,目标首先指向了木剌夷国(今伊朗境内)。
旭烈兀率军携带大批石弩和火器,途经阿力麻里、撒马尔罕、到波斯碣石城,告谕西亚诸王协同消灭木剌夷。
公元12156年,旭烈兀统帅蒙古大军渡过阿姆河,6月到达木剌夷境内。
蒙古先锋将领怯的不花攻占木剌夷多处堡寨,给予了沉重打击。
木剌夷首领鲁克那丁在蒙古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派遣他的弟弟沙歆沙向旭烈兀求和,旭烈兀要求鲁克那丁亲自来投降,但鲁克那丁迟疑不决。
11月,旭烈兀命令蒙古军队发起猛攻,鲁克那丁被迫投降。
蒙古军队占领其都城阿剌模式堡(今里海南)。
1257年初,鲁克那丁被蒙古军队杀死,他的族人也都被处死,木剌夷被完全平定。
公元1257年3月,驻守阿塞拜疆的拜住来到军中,旭烈兀偕同拜住等继续西征,直指黑衣大食首都巴格达。
当时阿巴斯王朝哈里发漠思塔辛执政,既直接统治黑衣大食,又管辖整个伊斯兰教世界,是两河流域的强国。
公元1257年冬,旭烈兀、拜住等率军三路围攻巴格达,第二年初,三军合围,向巴格达发动总攻,蒙古军队用炮石攻打巴格达城,城门被炮火击毁。
2月,谟思塔辛哈里发率众投降,旭烈兀攻陷巴格达,蒙古军队在城中大掠七天,谟思塔辛被处死,阿巴斯王朝灭亡。
旭烈兀率军继续西进,兵进叙利亚,直抵大马士革,势力深入到西南亚。
由于蒙古军队遇到了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另一个大帝国埃及,又由于加上自身兵力过少,旭烈兀才被迫停止了西进,留居帖必力思,建立了伊利汗国。
从公元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个世纪中,蒙古帝国以蒙古大汗为中心,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了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剌子模和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辽、畏兀儿,建立察合台汗国;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立窝阔台汗国;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公国,建立钦察汗国;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建立伊利汗国;形成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欧洲的打到了德国(多瑙河) ,非洲的打到埃及 ,其疆域东起朝鲜半岛 ,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南达爪洼中南半岛,在北纬15度至60度、东经15度至130度之间,总面积达到三千万平方公里。
点评:蒙古帝国西征之所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让欧亚非上百个国家在蒙古铁骑下颤抖,我想无非以下几个原因:一、西方各国军队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蒙古军队在一开始完全依赖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军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
很快,蒙古人从辽、金、宋的军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
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 二蒙古人使用武器装备远远的领先于欧洲和非洲国家比如发石车、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个王朝原来是守备坚固的城防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
但蒙古军队掌握此类装备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
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
在欧洲战场,很多时候火药类武器尚未造成城墙被完全破坏的局面,守军就会失去战斗的意志开始弃城逃亡 又因为蒙古骑兵从未象欧洲一样对兵种的武器进行严格的分工,加之不象欧洲军队使用的武器那样笨重,所以蒙古骑兵随身携带各种武器,使得其可以随时完成不同的任务。
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
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它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胜防的。
另外,蒙古骑兵的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远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
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蒙古和所有的敌人相比,蒙古人在文化和物质上都是处于落后地位的,而大规模地攻占掠夺始终是激励其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原因和动力。
由于对财富的渴望对杀人带来的刺激使得蒙古人几乎没有停止对外发动战争时候。
蒙古人放手让士兵可以任意屠杀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勇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得蒙古军人成为极其勇敢野蛮的战士。
而肆意的掠夺则部分解决了蒙古军队后勤供应问题。
蒙古帝国的西征也让那些侵略成性的西方殖民者首次尝到了被侵略的滋味,感受到了绝望与恐惧,如果不是蒙古发生了内斗和兵力过少准备不充分的话,也许也就没有现在的欧洲了。
随机文章秦晋崤之战赏析秦始皇多活个一,二十年法治观念长驻人心,中华文化会更强盛吗宋朝宰相寇准的出身与来历光绪皇帝原来这么叛逆!慈禧许给他的妻子竟然终身都不碰墨西哥伊克基尔天然井,深达40米的天然地底游泳池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