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是宋朝开国将领,为什么却能安享晚年呢?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04 点击数:
简介: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千问解读】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石敬瑭养子石重贵是个怎么样的人?

养子是个怎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五代史中,只经历了两位就结束了。

这倒不是说后晋的国祚太短,令世人们感到非常的可惜,而是说后晋的这两位皇帝都很有特色。

开国皇帝石敬瑭,因为做了一个荒唐的决定,被后人骂到了现在,虽然最后他也自食了恶果,但始终没有消除世人心中的恨意。

第二任皇帝石重贵,虽然敢于向契丹人亮剑,也受到了后人的赞誉。

但是,他作出的那些事情,又令人,既可怜、又可恨、还可笑。

石重贵跟石敬瑭之间,既是叔侄关系,也是养父子关系。

石重贵的父亲名叫石敬儒,早年是帐下的一员将领,在与交战的过程中不幸阵亡。

父亲阵亡之后,石重贵便一直跟着叔父石敬瑭生活,在此后还确立养父子关系。

可能是受到了生活经历的影响,石重贵早期为人非常质朴,在养父面前也极为谨慎,深得石敬瑭的喜爱和器重。

随着石敬瑭身份的不断变化,石重贵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在此期间得到了许多历练和建功立业的机会。

尤其是大军围攻太原时,石重贵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第一线,此举受到了石敬瑭的的高度赞扬。

公元936年,后晋政权建立后,石敬瑭移都汴州,石重贵被委以重任,继续留在山西经营大本营。

石重贵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得不错,但是,在为人方面有很大的不足。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石重贵经营山西期间政绩非常一般,以至于用了“未著人望”这四个字对他进行了概括。

虽然石重贵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可是石敬瑭对他却不是一般的信任和欣赏。

自公元937年至公元942年石敬瑭病逝期间,石重贵历任多地要职,最后还回到了朝廷,被册封为齐王,并担任侍中一职。

石重贵这个皇帝,可以说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石敬瑭有七个儿子,但是有六个都早早夭折了,待他病危时,仅剩了一个幼子石重睿。

于是,石敬瑭在弥留之际委托了两位重臣,命他们日后辅佐石重睿登基为帝。

但在石敬瑭病逝之后,正式登基称帝的却是石重贵。

关于这个问题,迄今也是一个令人迷惑的地方,究竟是石重贵,还是辅佐的臣属改了心思,这就不太清楚了。

可是,石重贵刚登帝位不久,在石敬瑭丧期未完的时候,他就做了一件令人疑惑和不齿的事情,竟然吸纳了寡婶冯夫人为妃。

据传,这件事在当时闹出了不小的轰动,这也成了后世猜测石重贵谋划篡位的一个依据。

石重贵登基的时候,后晋的局面非常不稳定。

一个是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国力空虚,国内局势变得非常复杂;第二个就是永不满足的契丹人,不断的索要;第三就是后晋周边国家的不断崛起,也给石重贵带来了不小的危机。

在这种的情况下,石重贵在为人治世方面的缺陷,表露得异常明显。

石重贵继位之后,当时朝中官居要职的大都是些趋炎附势的庸臣,具有真才实学的良臣干吏非常少。

好在,后晋军中还有几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兼顾着大局,取得了两次击溃契丹大军的战绩,否则的话,石重贵在位期间,连一件拿得出手的成绩都没有。

公元947年,契丹大军第三次南下时,结束了后晋十余年的国祚,石重贵及家人被全部成了契丹人的俘虏。

不过,石重贵的生命力相当顽强,在契丹人的淫威下受尽了屈辱,幼女及痛爱的都被抢走了也无所谓,一直坚持了27年之久,直到公元974年才离开了人世。

历史证明:没有金刚钻,就别乱揽瓷器活儿,丢了面子事小,向石重贵这样受尽屈辱可就得不偿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故宫修建谜团:100多吨巨石如何搬运

据英国媒体报道,早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揭晓了建造北京的巨石是如何搬运70公里的,15世纪中国工人利用道路冰面泼水作为润滑剂,有效地实现巨石搬运。

网络配图 北京故宫始建于1406年,当时的工人仅使用人造路径成功地将100多吨巨石从70公里之外的采矿场搬运至故宫,600年之后,工程师最新研究发现,多口水井和冰冻道路可以在道路上滑动,是最有效的搬运方法。

北京故宫始建于1406年 北京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认为,工人在人造路径上每隔500米挖掘小型水井,便于冬季抽取井水倾倒在冰面上,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网络配图 研究小组指出,600年前中国北京的冬季气温较低,足以在道路上结成冰,但是寒冰并不能成为水和木制雪撬底部之间的良好润滑层,尤其是在冰层道路表面搬运巨石。

当时的工人仅使用人造路径搬运巨石 他们认为,在冰层上倾倒足够的热水,将使冰面保持液态水,并帮助工人很容易在道路上滑动雪橇。

工程师计算显示,不使用热水,一块重123吨、9.3米长的巨石需要338人搬运,但是使用热水润滑冰面道路,仅需要46人便能将同样重量的巨 石移动。

网络配图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他们指出原木在道路上滚动的摩擦系数为0.2-0.4,然而使用冰水滑动方法,摩擦系数 仅为0.02。

工程师评估称,移动巨石将产生大量的摩擦力,中国明代工人利用了不同搬运方法,其中包括使用滚木,工人曾利用该方法移动大量原石制造古代石碑。

但是他们计算显示,在冰面上滑动巨石,并倾倒水起到润滑,是最有效的搬运方法。

建造北京故宫的巨石是从70公里之外的采石场搬运而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石守信是宋朝开国将领,为什么却能安享晚年呢?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