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禅让给诸葛亮,蜀汉最后会灭亡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04 点击数:
简介: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千问解读】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如若荆州不失,刘备能否统一天下?

有人说太厉害了一切事情的发展都如他隆中对那样,要不是的背信弃义,要不是的大意失荆州,将能一统天下。

那么实际上这可能吗? 1综合国力 魏:魏的资料不大全,有一说法是“户口60万3千,人口至少有443万2千。

”估计其兵力接近八十万,吏三十万左右。

魏占 冀、幽、并、青、兖、豫、徐、河南、雍、凉、秦十一州。

魏国实力最强,占据中原地区富饶之地。

蜀:现在引用公元263年——死后三十年,第二代降伏魏国时所提交的《士民簿》的数字。

根据《士民簿》,蜀的户口和人口是“领户28万,男女人数94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

”这是由蜀汉政府所提供的资料,应可成为大略的标准。

蜀占益、梁二州。

为中实力最弱的一国。

吴:吴的资料也不大全,在吴的全盛时期,“户口52万3千,人口240万。

”估计其兵力将近三十万,吏十万。

吴占扬、荆、广、交四州,扬州本已是富饶之地,加上后来夺取荆州,实力大增。

按照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把三国分为南北两大阵营,以下是几组南北情况的比较(北在前) 人口:北方57%:南方43%(因为当时的背景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人口的多少可以直接反应为经济的情况) 军事:2:1(在冷兵器时代军队人数的多少将反应军事上的强弱。

) 人才:15:7 科技:在书籍中我们能查到的新的军事武器除了诸葛亮的连弩就是刘晔的霹雳车了。

其他冷兵器应该都差不多。

所以综合国力上北方阵营肯定是远强于南的。

2地理位置 1.川兵出汉中(难):我们从后面的情况可以看到诸葛亮和的数次北伐结果经常都是粮草供应不上而不得不撤退,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川兵北进而言要打就要求速战,不能打持久战,所以一切都将处于被动,所以西川的地理位置是易守难功,而不是有利于主动出击。

2.荆州进军:因为荆州不是刘备一家所有,荆州北方重镇襄阳在曹魏手上,而“南船北马”关羽的胜利只是借水势打败了和,而在后来的野战中他败给了,而且在攻城战中关羽也没有打败。

所以从荆州进兵也不可能一马平川。

3政治方面 人们都说刘备是汉朝正统,而曹魏是篡汉所以刘在政治上比曹有优势,事实如何? 1. 奉天子以令不臣,不论谁再说什么都是无用的。

我们看以下诸葛亮说的一句话:“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所以在曹操时期从正统而言曹操更有优势。

2. 早在三国前800年就说过“王侯将相有宁种乎”所以在秦的时候才有那么多的起义,才最后推倒了秦,才有机会建立汉王朝。

那么我们看看末年也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还爆发了大规模的,而从曹操到(直到诸葛亮死后)他们施行的国策都还是也富国强民为目标(屯田的施行等)。

所以在篡汗的时候也只是一些士绅文人出来叫叫,并没有因此爆发其他大规模的反对篡汉的起义。

3. 公元222年东吴称王也打破了“非刘不王”的规定,甚至在229年孙权称帝蜀汉政权也不能有什么举动,至此汉在人们的心中已经开始淡化。

所以综上而言刘备政治上并占不到什么优势,并不能像我党那样做到打一场人民战争,实现得民心者得天下。

总结:以上所说的是东吴完全配合刘的情况下老刘要一统天下尚且难上加难,更何况东吴又不是刘备的手下,东吴集团也有自己的算盘,这也就不能保证东吴不会对刘发动进攻,更不用说全力以赴的为老刘北伐打江山了。

所以我觉得就是关羽不大意失荆州刘备也难统一天下。

最后转用的一句话“孔明得其明主却不得其时也”。

随机文章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霍金和爱因斯坦谁厉害,爱因斯坦霍金谁贡献大/缺一不可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把苏联骗了十几年(致其解体灭亡)盘点人类不能承受的真相,国家隐瞒的超能力者被收纳进秘密部门神仙千里眼顺风耳来历,历史著名人物被后人崇拜演化成神仙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唐代诗僧齐己:以诗为伴的禅意人生

在璀璨的文学星空中,无疑是一颗独特的星辰。

他不仅是一位虔诚的僧人,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高产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出身贫寒,与诗结缘 齐己,本名胡得生,出家后改名齐己,字子野,号衡岳沙门,晚年又自号白莲居士。

他出生于晚期,约863年,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今宁乡市沩山乡同庆村)的一个佃户家庭。

家境贫寒的他,自幼便与寺庙结下了不解之缘。

6岁多时,他便开始为寺庙放牛,一边劳作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诗句语出天然,令人惊叹。

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计,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

游历四方,诗才横溢 出家后的齐己,更加热爱写诗。

他成年后出外游学,遍览名山大川,登岳阳,望洞庭,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

这段游学生活不仅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也让他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与郑谷、曹松、沈彬、廖凝、徐仲雅等当时名士结为方外诗友,时相唱和。

齐己的诗风古雅清和,格调清新脱俗。

他的诗作数量众多,质量上乘,被誉为“唐代诗僧第一人”。

他的代表作之一《早梅》诗更是脍炙人口:“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

”这首诗以梅喻人,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独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一字之师,佳话流传 齐己在诗歌创作上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善于向他人学习。

他曾拿着自己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

郑谷阅读后,建议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以更贴切地表现梅花的早开和孤傲。

齐己听后大为震动,当即顶地膜拜,尊郑谷为“一字之师”。

这一佳话不仅传颂了齐己的谦逊好学,也体现了唐代诗坛上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学习氛围。

高洁志向,禅意人生 齐己虽皈依佛门,却钟情吟咏。

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高洁的志向和禅意的人生。

他在荆州期间,虽然月俸丰厚,但并不喜好钱财,而是致力于诗歌创作和佛学研究。

他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自己的高洁志向。

晚年时,他以《白莲集》传世,内含诗歌809首,对晚唐五代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如果刘备禅让给诸葛亮,蜀汉最后会灭亡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