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藩镇制度?真相是什么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6 点击数:
简介: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纵观古代中国历史,绝对是无可争议的最强朝代之一,除了经济发达,军事强盛外,文化方面更是对东亚、东南亚甚至

【千问解读】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纵观古代中国历史,绝对是无可争议的最强朝代之一,除了经济发达,军事强盛外,文化方面更是对东亚、东南亚甚至是西亚都造成很大影响。

而爆发于末年的安史之乱则被普遍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界点,广义来说也对包括整个中华文明在内的开放文化转为封闭和保守。

唐朝的藩镇割据之前,东汉也有过类似的军阀割据,通过这两个经典案例也等于直接告诉大家,地方性将领掌握的兵权太大,很容易就会造成拥兵自重,甚至是导致王朝覆灭的结果。

不过刚刚平定叛乱的唐朝不但没有削藩,又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继续加设了藩镇,而且唐朝的寿命也延续了144年的历史。

可是既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为何唐朝还是在藩镇割据更严重的情况下延续了100多年呢? 1、增加藩镇也等于形成了彼此的制衡关系 唐朝中后期,全唐星罗棋布般的共有40多个藩镇,虽然皇室明白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极不利于维护统治,但是朝廷又无力削藩,所以也只能是通过增加数量来分散各藩镇的兵员和实力,并以此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

藩镇在唐朝有很大的权利,而且又是管理地方军政的重要机构,增设藩镇表面是对臣子进行封赏,实际则是在于各项资源的整合再分配,待到朝廷强盛起来再重新收复回来也不为迟。

由此可见,增设藩镇形成制衡关系的办法,对当时国力衰退的唐朝来说,也是个好办法。

2、藩镇内部的权力争夺 叛乱被平定后,虽然各藩镇对朝廷仍是尊重和认可的态度,但是藩镇内部则是矛盾重重,他们可以为了利益动用一切手段,而这也等于是为后来的之乱世开了一个不好的风气。

藩镇内部兵变频发,但是这些篡逆者往往又都是只看重眼前利益,讲究的是小富即安,没有人愿意冒更大的风险专门去和朝廷对着干。

所以,唐朝内部并不担心各藩镇的互相勾结,因为其内部就是不稳定的,而且不同的节度使的战略方向也是不同的。

3、的帮助 历史上,各代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间总是少不了战争,而属于匈奴后裔并作为唐朝邻国的,却与唐朝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始终是积极方面的往来。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和回鹘还曾联手灭掉了薛延陀,后来回鹘的吐迷度可汗还自愿的接受了唐王朝的册封,而唐朝有难无力平叛时,回鹘也是伸出了援手。

不过天下只有永恒的利益,回鹘肯定是不会白白帮忙的,回鹘负责把长安和洛阳打回来,而唐朝只要土地,至于土地上的人口和金银财宝尽归回鹘。

虽然此举不异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好歹也是成功收回了两处失地,同时也对其他藩镇起到警示作用。

4、自身的牢固统治基础 安史之乱虽然是暴露了节度使拥兵自重,朝廷权威下降的问题,不过这也是相对而言,因为南方的藩镇节度使并不像中原一带的节度使们那样的独立,南方节度使不但听话,还源源不断的向中央输送着粮食和金钱。

相对北方来说,南方的自然条件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河流众多、漕运发达,而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自然也是离不开中央的支持,所以南方节度使心理上对朝廷的认同感更强,朝廷在南方的统治基础自然也更为牢固。

综上所述,虽然安史之乱成为了唐朝衰弱的转折点,但是凭借着几项合理的方针政策,还是成功的做到了及时止损,而如此形势之下又能将唐朝的寿命继续延续了100多年,也实在是颇为神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会让安禄山兵临城下

在这一历史阶段,成为重要的转折点。

也即安史之乱之于唐朝,好比之于赵国。

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是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在安史之乱前,唐朝还处在比较鼎盛的阶段,但是,在安禄山等人发起的这场大战后,唐朝再也没有重回巅峰。

彼时,安禄山的大军兵临长安,并且攻占了唐朝的都城。

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何会让安禄山? 一 首先,根据史料记载,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由此,对于安禄山的叛军,共有15万左右的兵力。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唐朝朝廷来说,有多少兵马呢?对此,根据史料记载,和之后的明显不同,唐朝的兵力中,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10个边镇,共有50万左右的兵力。

而对于唐朝朝廷来说,也即长安城一带,则只有10万左右的兵力。

对于唐朝朝廷直接掌握的兵力,确实要少于安禄山。

二 不过,众所周知,守城一方依然拥有城墙带来的防御的优势,所以,可以用相对较少的兵力来防御较多的兵力。

比如在时期,率领数万大军,硬是无法攻破只有上千人镇守的陈仓城。

所以,按道理来说,唐朝这10万大军,是足够防御安禄山的15万大军,即便无法打退叛军,但防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啊。

当然,实际的情况是,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一定的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胡乱指挥,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

在攻下洛阳后,安禄山的叛军又继续向长安进军,从而兵临城下。

三 对此,在笔者看来,战斗力上的差距,是安禄山能够一路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就安禄山的叛军,长期镇守唐朝的边境,和周边的游牧边境经常交战。

换而言之,安禄山的15万大军,可谓唐朝当时最精锐的兵力之一。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唐朝朝廷掌握的10万大军,缺乏战斗经验,没有经过长期的战场磨炼。

也即这些大军因为长期处在太平盛世之下,在训练和装备上都不如安禄山的叛军,更在思想上和心理素质上缺乏必要的准备。

在此基础上,安禄山的大军得以一路,于天宝十五年六月占领长安。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唐朝精锐的边防军队,为何没有来抵挡安禄山呢? 四 最后,就唐朝来说,十个边镇拥有50万的兵力,除掉安禄山的15万大军,还剩下35万左右的兵力。

也即在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之外,唐朝北庭、安西、河西、陇右、朔方、岭南、剑南等七镇还有30多的大军。

但是,对于唐朝的边镇来说,都负有各自的镇守重任,没有的命令,显然不会轻易挥师救援的。

并且,安禄山的造反是比较突然的,这让唐朝各个边镇没有及时反映过来。

总的来说,在安史之乱中,唐朝朝廷掌握的军队因为战斗力较弱,加上唐玄宗、杨国忠等人的胡乱指挥,并且各个藩镇的精锐之师没有及时回援,从而让安禄山兵临城下,并占领了唐朝都城长安。

随机文章隋炀帝唐太宗对比好色程度其实差不多清朝入关奇闻!只欠官府一文钱探花竟弄丢了乌纱帽地心人为什么不出来,已进化称嗜热动物离不开地心高温莽山烙铁头蛇有毒吗,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巨型毒蛇(遭盗猎价值100万)揭秘国外天体浴场,十个天体浴场让您找到目不暇接(宅男好去处)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楚国在战国后期短暂中兴:救赵国,退秦军,灭鲁国

(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

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进入战国,任用变法,一时间,初露称雄之势。

、时期,楚国进入到鼎盛时期。

不过,在在位时,楚国在和秦国、的较量中。

比如在、丹阳之战、蓝田之战、等战役中,楚国就遭到了重创了,因此走向了衰落。

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在位时,也即战国后期,楚国一度复兴,也即救赵国,退,灭! 一 首先,楚考烈王(前290年-前238年),名完,芈姓,熊氏,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前262年-前238年在位,共25年。

根据《》、《》等史料的记载,楚考烈王年少的时候曾在秦国作人质。

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在黄歇的帮助,楚考烈王得以回到楚国继承王位。

在此基础上,楚考烈王即位后,以黄歇担任令尹,将淮北十二县封给他,号春申君。

在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和、、并称为“战国四君子”。

对于楚国在战国后期的中兴,春申君黄歇可谓功不可没。

二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的取代老将,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

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大军又包围了赵国都城。

对此,赵国可以说是非常危险了。

在此背景下,楚考烈王权衡利弊后,派遣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

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信陵君救援赵国。

在楚国和魏国两路大军的进攻下,加上赵国的绝地反击,终于打退了围困邯郸的秦国大军。

经此一战,秦国损失了数十万大军,可谓元气大伤。

三 对于楚考烈王来说,因为解除了邯郸之围,也即击败秦军,救了赵国,所以在中威名大震。

到了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不能遏制,于是互相订立盟约,联合起来讨伐秦国。

对于山东六国来说,在合纵攻秦上一致推举楚考烈王作为纵约长,以此指挥诸侯国的大军来进攻秦国。

当然,楚考烈王显然不会亲自出征,于是让春申君黄歇带领山东六国的联军攻打秦国。

在战国末期,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今河南灵宝境内),秦国倾全国之兵出关应战。

因为综合实力上的差距,加上山东六国各自利益上的不同,所以六国联军这一次合纵攻秦也以失败而告终。

四 最后,除了救援赵国,击退秦军,楚国还消灭了鲁国。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61年,楚国进攻鲁国,夺取了徐州之地。

公元前256年,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楚考烈王派遣大军彻底消灭了鲁国。

在此基础上,楚国将疆域扩张到今山东省一带,并且还夺取了齐国的部分疆域。

由此,虽然西边的疆域遭到了秦国的步步蚕食,但是,楚国通过向东边扩张,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自身的实力。

不过,在秦国在邯郸之战中恢复过来后,加上楚考烈王去世后,楚国因为王位争夺而带来的消耗,自然再次陷入到衰落中。

换而言之,和赵国一样,楚国在战国后期的中兴,也是非常短暂的。

随机文章神仙转世的女生面相特点,单身狗遇到了绝对不要放过(旺夫又漂亮)哥斯拉是好的还是坏的,曾帮人类击败恐怖怪兽拯救地球/亦正亦邪地球火山为什么会爆发,地底压力小致使岩浆产生化学反(积蓄爆发)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α星系(三恒星系统引起众多关注)百香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安神助眠和美容养颜/多吃易上火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藩镇制度?真相是什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