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高祖刘知远是哪位是怎么回事?刘知远和皇后李三娘的故事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简介:伴君如伴虎,君王的爱情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难得的是不离不弃,相伴终老,任时光悄悄逝去,任岁月消磨了红颜。

如果爱情发生在帝王身上,除了感觉不真实,我们还会感

【千问解读】

伴君如伴虎,君王的爱情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难得的是不离不弃,相伴终老,任时光悄悄逝去,任岁月消磨了红颜。

如果爱情发生在帝王身上,除了感觉不真实,我们还会感觉不容易,虽不是百分之百的爱情,却也是感情,只不过这种情感在经历岁月的打磨后,逐渐磨平了棱角,归于平淡。

后(895年—948年),称帝后改名为,沙陀族,太原人,时期后汉开国。

刘知远,生于公元895年(乾宁二年),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

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即后来的唐明宗)部下为军卒。

继位后,进封为北平王,拜中书令。

因他的官位高,功劳大,势力强,为石重贵所猜忌。

晋辽交战期间,他守境不出,招募军士,壮大力量。

辽军进入汴京时,他派部下以祝贺胜利为名,去汴京察看形势,知道辽军很。

不久,他打出复兴后晋、迎石重贵来晋阳的旗帜,受到将士的拥戴。

公元947年2月辛未日,他在晋阳称帝,改名为缟,建国号为汉。

第二年建年号为“乾祐”。

史称后汉。

刘知远建立了后汉政权。

他没有马上改国号,但弃开运年号,而延用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为了笼络人心,下诏禁止为契丹括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

于是旧臣纷纷投诚归附。

后来,刘知远又采纳了皇后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果然深得人心。

获得了军民的支持后,趁辽军北退,辽统治集团忙于争夺皇位之际,他统帅大军自晋阳出发,一路,21天后进入洛阳,又8天后开进汴京,定为都城。

刘知远能够建立后汉政权,有一个女人是出了大力的,那就是他的皇后李三娘。

三娘(913?——954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她出身农家之女,她与刘知远的婚姻,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刘知远少时家贫,充军当马奴,在晋阳牧马,邂逅李氏,遂生爱慕之情。

刘知远托人向李父求亲,李父嫌刘家贫而拒绝。

刘知远请了几位朋友,乘夜到李家将李三娘抢了出来。

在930年,李三娘为李知远生下一子刘承佑(后来的隐帝),时年李氏约18岁,刘知远年38岁,这一对夫妻,年龄差了20岁,但是他们的情感却异常坚定,李三娘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对于时局却又很清晰的把握,而她也能常常提点刘知远,可谓刘知远的贤内助。

后晋天福元年(936),刘知远以军功升河东节度使,封北平王,封李氏为魏国夫人。

刘知远因与高祖石敬瑭意见不和,而被挤出朝廷,到了太原。

到了太原的他准备反晋,他以抗辽为名,招募军队。

第二年,石敬瑭死,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政治日益腐败,北方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军队乘机南下,灭了后晋。

与此同时,刘知远也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

后汉政权初建立,根基不稳,刘知远起兵太原,由于军饷不足,要向百姓征收重税。

李氏谏道:“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

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

”刘知远纳谏,果然因此赢得人心。

同年二月,刘知远称帝,立李氏为皇后。

翌年高祖死,刘承佑继位为隐帝,尊李氏为皇。

刘知远和李三娘的爱情故事,可谓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据史书记载,刘知远其先祖是沙陀部人,于947年即帝位,建都开封,相传,时期,在扒村有个李家寨,住着一位李员外,生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取名李鸿信,女儿叫做李三娘。

一日,穷困潦倒靠乞讨度日的刘知远在扒村李家寨,贫病交加晕倒在李员外家门前。

好心的李员外收留了他,给他安排些粗活干。

自此,因马棚“失火”,三娘夜半救火而引出了一段辛酸的爱情故事。

且说刘知远被李员外收留后,很快因他的聪明、勤劳、能干,博得了李府上下的喜欢。

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人定时分,在绣楼尚没睡下的李三娘忽然发现自家马棚红光闪闪,看似着火却又不象。

李三娘便唤上丫环去看个究竟。

待到马棚一看,原来马棚并未失火,刘知远睡的正香,周围一圈红光笼罩着他。

在刘知远安详的面宠上,一条筷子大小的蛇正从他的左鼻孔钻入,又从右鼻孔钻出。

李三娘知道他不是凡人,再加上刘知远平时聪明能干,李三娘顿生爱慕之情,却又羞于明说。

这一切让丫环看的清清楚楚,于是在丫环的帮助下,李三娘和刘知远在马棚时私订下了终身。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的祖先崇拜解析人工智能是什么意思,人工智能的利弊(未来可能毁灭人类)无毒有益的王蛇之牛奶蛇,无毒温顺好饲养(最受欢迎的宠物蛇)七大被宣布灭绝又找到的动物,山地矮袋熊灭绝2万年被再次发现揭秘史前最大的动物第一名,新西兰大鱼龙体长38米(重331.5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与土耳其为什么要在巴库开战?最后谁赢了

面积38.6万平方公里的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蕴藏着储量惊人的石油资源。

里海最大城市,无疑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石油工业是巴库的支柱产业,所以,巴库有个响当当的称号——石油之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石油已成为重要能源,列强都在到处挖油。

上世纪初,中东的石油还没有大规模开采,而巴库早在1873年就开始钻井挖油。

1901年,在世界石油产量中,巴库就占了一半。

二战时,苏联的全国产油量,巴库占了七成!可以说,巴库不仅是高加索的石油之城,更是全世界的石油之城。

当时的巴库(含附近产油区)属沙俄帝国。

问题在于,1917年,沙俄发生了改变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两个俄国正处在新旧交替中,距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非常遥远的巴库,成了“无主之地”。

无论是协约国的英国,还是同盟国的德国、土耳其,都盯着这座黑金四溢且“无主”的石油之城,其中英国最为着急。

英国和沙俄本是协约国盟友,沙俄变天之后,德国和土耳其很有可能控制巴库的石油。

新生的苏联为稳固局势,已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德国西线无忧。

更让英国坐立不安的是,根据情报,苏联准备同意德国在巴库挖油…… 而土耳其距离巴库最近,他们的想法比德国更直接:吞并巴库。

土耳其和沙俄有陆地边境。

1917年后,沙俄军成了无头苍蝇,乱成一锅粥。

土耳其的国防部长要求土军在最短的时间集结,然后杀向巴库,让土耳其的西部拥有海岸线(也有说法认为里海是海不是湖)。

英国绝不让能土耳其占便宜,但从英国本土调兵肯定来不及了,只能从驻伊拉克的英军抽调一部分北上巴库。

由一千名士兵组成的英军,在少将邓斯特威勒率领下,以最快速度开赴巴库。

快到巴库东郊时,邓斯特威勒终于遇到了自己的对手——由1.4万人组成的土耳其军队。

土军在与英军相遇之前,就已打败了由谢拉科夫率领的哥萨克骑兵。

谢拉科夫曾对邓斯特威勒表示:绝不让土军进巴库,但事实证明,他在吹牛。

邓斯特威勒手下不过1千人,根本不是1.4万土军的对手。

邓斯特威勒先派一小股部队潜入巴库,进城联系当地的反土派。

巴库“无主”,城中不同派别的人们都在观望混乱的局势。

土耳其、英国、德国,以及苏联,在巴库城内都有自己的支持者。

在争吵中,英国支持者占了上风,大家决定站在英国这边,拒绝土军进城。

另外,土耳其军准备进攻巴库时,不知道从哪冒出一个传言,说德国派大军偷袭土军,然后占领巴库。

这个假消息让率领土军的土耳其防长非常吃惊,忙让部队停下来,一方面做应战准备,一方面调查实情。

这个时间差对英军来说极为宝贵,英军在巴库城中进行布防。

从谁获利谁嫌疑最大的角度看,这个假消息极有可能就是英军少将邓斯特威勒放出来的。

图-阿塞拜疆的巴库市 等确定德军是偷袭是假消息时,气急败坏地土军在1918年8月26日,正式发起对巴库的进攻。

英军武器先进,但土军人多啊,前排士兵倒下,后排接着上。

何况土耳其本部就在不远处,可以源源不断调兵过来。

在土军的人海攻势下,英军在战死了八十多名士兵,丢掉了西郊阵地。

这个阵地是英军最重要的防御阵地,丢掉之后,邓斯特威勒意识到自己手上没多少牌了。

9月14日,土军总攻巴库,邓斯特威勒非常睿智地放弃战斗,下令所有部队和军舰撤离巴库,土耳其终于占领了巴库。

好笑的是,一支远征军正风尘仆仆地杀向巴库。

不是英军,也不是苏军,而是上次谣言中根本不存在的德军。

图-巴库的油井 德国缺油,自然不想放过控制巴库的机会,何况苏联已答应愿意把巴库产油区25%的原油送给德国。

3千名德军舟车劳顿赶到巴库城外,德军少将克莱斯坦因要求土耳其放弃巴库,但这怎么可能呢? 德军准备和土军决战。

但一战快结束了,德国战败不可避免,影响到德国远征军的士气。

大家只想回家,调个头回去了。

土耳其人面面相觑(脑补乌鸦飞过的画画)之后,大肆庆祝。

更可笑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中,不仅有德国,也有土耳其。

土耳其和协约国签了战败协议后,下令让巴库的土军全部撤回。

英国、土耳其、德国围绕石油之城,一通操作猛如虎,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全是二百五。

图-巴库街头美女 局势稳定下来的苏联则哈哈大笑,三个蠢货互相算计,最终巴库还是苏联的。

随机文章寻找成吉思汗的传说及蒙古人秘葬戊戌变法的目的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太阳的寿命还有多少年,科学推算太阳的寿命100亿年(剩50亿年)时间漏洞是真的存在吗?科学家已经找到停滞时间的方法(操控时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西班牙无敌舰队都经历了哪些行动是怎么回事?最后的进展是什么样的

1588年第一次无敌舰队远征 (Spanish Armada),字面意思是“伟大而幸运的海军”,为了报复伊丽莎白对玛丽的处决,腓力二世誓言要入侵英国,并将一名天主教君主取而代之。

他组建了大约130艘舰船组成的舰队,包括8,000名士兵和18,000名水手。

为了筹资这项计划。

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允许腓力二世征缴远征税。

教皇承诺,如果他们能到达英国本土,将对西班牙军队进一步补贴。

他们于1588年5月28日无敌舰队驶往尼德兰。

在那里为入侵英国而增派军队。

然而英国海军使无敌舰队在格拉沃利讷海战失利,并迫使无敌舰队向北航行,在苏格兰附近海域,遭到了使舰队和人员受到严重损害的暴风雨天气。

无敌舰队的失败,为英国水手提供了宝贵的航海经验。

而英国人能够坚持私掠船行为反抗西班牙,并继续派遣部队援助腓力二世的敌人荷兰和法国。

这些努力带来了一些切实的回报。

该事件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无敌舰队的失败被视为上帝支持英国新教改革的一个标志。

第二年,英国也组织了类似的大规模远征行动,即科伦纳·里斯本远征,但却是不成功的,给英国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和人员及舰船的惨重损失。

1591年弗洛雷斯之战 这是期间的一次重要战斗。

这是英国的托马斯·霍华德率领的22艘军舰和西班牙的阿隆索·德·巴桑率领的55艘军舰在弗洛雷斯发生的战斗。

英国的舰队被派往亚速尔群岛捕获一年一度的西班牙船队。

当在弗洛雷斯岛发现一支更强大的西班牙舰队时,托马斯·霍华德命令他的船只逃向北方,以保存实力。

除了格伦维尔和他乘坐的“复仇”号。

深孚众望的骁将格伦维尔战死和身经百战的“复仇”号沉没,在英格兰引起轩然大波,种种谣言和传说不胫而走,后来,沃尔特·罗利根据参战的指挥官和部分船员的意见,发表了正式报告书之后,舆论和谣传才渐渐平息下去。

虽然伊丽莎白女王对于格伦维尔壮烈牺牲深感悲伤,但是她毕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表面仍保持冷静态度。

英格兰国民非常赞赏和敬仰格伦维尔和“复仇”号的船员们,把他们誉为蒂尔莫皮来山顶与波斯殊死作战的斯巴达勇士。

这次战斗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力量的复兴。

并证明英国捕获和击败西班牙珍宝船队的机会已经遥遥无期。

1596年第二次无敌舰队远征 1595年,卡洛斯·德·阿梅斯基特率领小船队(4艘加里昂船和小型帆船编成)袭击了布列塔尼半岛的几个渔村之后,被逆风吹过海峡到了锡利群岛附近海域。

为了补充淡水,船队悄悄驶近康沃尔。

西班牙船如此大胆地驶近英格兰本土之举,是前所未有的勇敢行动。

大约两个月前,因为西班牙船偶尔接近了海峡沿岸,引起康沃尔郡和德文郡沿海港口的警惕,从而加强了防卫体制。

这只小船队中乘有英格兰逃亡者,使得阿梅斯基特对康沃尔郡,毫不犹豫地决定在利泽德角的芒茨湾和毛斯霍尔登陆。

登陆的二百余名西班牙士兵对毛斯霍尔及周围村镇和教堂肆意烧杀抢掠,还在小山岗设岗放哨。

随后阿梅斯基特率领船队继续北上,命令士兵登陆,攻占彭赞斯城,把该城烧杀一空。

当地统监弗朗西斯·戈德芬认为,西班牙人此举是发动全面进攻的先兆。

于是,一面紧急使到普利茅茨报告军情,一面召集民兵准备反击,但是当地居民早已惊慌失措争相逃命,谁也没有理睬他的命令。

400名西班牙士兵在彭赞斯西边的小山上举行了弥撒,发下誓愿征服英格兰之后,一定在那里修建一座修道院。

得悉德雷克和豪金斯的舰队从普利茅斯起航的消息之后阿梅斯基特忙不迭地下令撤退,利用顺风返回布列塔尼半岛。

腓力二世接到西班牙军队破天荒第一次在英格兰本土登陆的报告后,发现英格兰人的防卫和抵抗的脆弱,决定把远征的目标集中在英格兰本土上。

1596年上旬的一天夜里,在埃尔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国王简朴的书斋里,腓力二世及其重臣们慎重地分析并讨论了爱尔兰问题,决定派遣无敌舰队进行第二次远征,目标爱尔兰,同英格兰舰队进行决战的可能性甚小。

因此,无需筹建强大的舰队,只要对爱尔兰西北岸的斯莱戈或西岸的戈尔韦作一次航海,就可以运送爱尔兰所需的军队和军需品。

无敌舰队完成护航任务后,立即返航回国,待到冬季来临,再从拉科鲁尼亚等港口定期为爱尔兰补给。

第二年夏天,当英格兰我爱尔兰举国上下的天主教徒的大起义而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之时,再派无敌舰队进行第三次远征,目标英格兰本土。

这就是腓力二世派遣第二次无敌舰队远征的全盘战略构思。

无敌舰队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在加的斯北边的生卢卡尔港和里斯本港集结,出发日期定在10月下旬。

新的无敌舰队由百余艘大小战船组成。

其中主力是包括“12门徒”在内的30艘加里昂船。

预定运载集结在西班牙和荷兰的9000名西班牙士兵和3000名葡萄牙士兵,途中再从法兰西的洛里昂港增补若干士兵。

这支舰队虽然是前后5支无敌舰队中规模最小的,但为这次远征所筹措的粮食和军需品数量却非常浩大。

而英国在1595年从法国撤出军队后的三年里,又发动了三次与西班牙的大规模海上战争。

首先出台的是德雷克的美洲冒险计划。

这一计划遭到德雷克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声称,如果计划改变,女王将负担一切费用,包括船只、供应、步兵和水兵的薪饷。

女王不得已于8月批准德雷克的计划,船队由6艘王家船只和13艘商船组成,女王负责2/3费用,其它由总指挥德雷克和霍金斯及支持者承担。

由于德雷克与霍金斯间的争吵以及德雷克指挥上的失误,远航没取得任何收获,两人都病死在途中。

1596年6月初,英国又一支规模空前的远征船队出航,吸取第一次无敌舰队入侵前德雷克奇袭加的斯破坏无敌舰队部署的经验,再次对筹建中的无敌舰队以先发制人的攻击,是英格兰远征军的主要目的。

但是,像以前一样,刚来到海上,指挥官们又开始自作主张。

他们的首要目标是进攻加的斯港城。

占领加的斯后,几乎所有官兵都忙于抢劫,女王的战略目的被抛在脑后。

不过西班牙在此役中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但是,加的斯的惨败和耻辱,反而激发了西班牙人的斗志。

因此,资金从各地城镇和教会陆续送到了马德里。

在宫廷、贵族、僧侣、农民中,不惜代价,派遣新舰队远征英格兰的呼声很高。

西班牙全国民情激愤,斗志昂扬。

1596年10月下旬,腓力二世乘英国海防空虚之机派出第二支无敌舰队进攻英国。

但是,这支船队在比斯开湾遭到秋季飓风的袭击损失惨重。

剩余船只被迫回到费罗尔港。

形势再次回到1588格瑞弗兰海战后的样子。

而英国像那时一样,伊丽莎白和财政大臣威廉·塞西尔把消灭其残余视为头等大事。

1597年夏,又一支英国远征队组成。

然而远征指挥官们仍把获取利润作为首要目的,直接驶向亚速尔。

这次远征失败后,伊丽莎白结束了官方参与的海上冒险活动。

同时命令舰队今后不得离开本国沿海海域。

针对新教徒使用私掠船攻击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船行为,西班牙君主通过私掠船发起反击造成新教徒航运的惨重损失。

1597年第三次无敌舰队远征 第二次无敌舰队远征的夭折,丝毫没有动摇腓力二世向英格兰复仇的坚强决心,他立即下令在里斯本和拉科鲁尼亚两港迅速着手筹备第三支无敌舰队。

总司令帕德拉立即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紧张而又细致的筹建工作,以免重蹈前面两次无敌舰队的覆辙。

两年前加里昂船队在康沃尔郡的毛斯霍尔和彭赞斯一举登陆成功,对腓力二世来说事记忆犹新的。

因此,康沃尔郡的法尔茅斯港是他心中的第三次远征目标。

当拥有6艘战船的霍华德船队在费罗尔港海域游弋示威的时候,无敌舰队总司令帕德拉为了保存兵力,保守秘密,采取了非常明智的策略:对敌人的挑衅不予理睬。

而以埃塞克斯为首的英格兰舰队司令官们并没有识破他的意图,完全放松了本土的警戒体制。

因此,经过充分准备的新的无敌舰队如果充分发挥其战斗力的话,这次入侵英格兰本土的作战很有可能一举成功。

帕德拉司令的监察官索托在7月4日才从费罗尔送给国王的信中报告:舰队将于8月中旬出发,预计9月8日在英格兰本土登陆。

舰队编制如下:23艘大型加里昂船、25艘小型加里昂船、26艘运输船、数艘加来扎布拉斯船、约70艘登陆用的小型船,运载约两万名士兵,4000名水手。

尽管如此,无敌舰队的起航日期仍往后推了近一个月。

但途中不幸接连遭遇风暴,导致舰队被吹散,计划受挫,好在英国方面的舰队也同样被吹散了。

而英国方面正当埃塞克斯和罗利的远征舰队(埃塞克斯-罗利远征)无功而返时,无敌舰队在法尔茅斯海域出现的消息,像惊雷一样,使整个英格兰陷入空前的慌乱之中。

正在召开的议会解散了;发出了紧急命令,让驻法兰西的英格兰远征军立即回国;在西部各郡颁布紧急动员令;此外,还下令查塔姆基地女王直属的加里昂船队马上出动;派罗伯特·克鲁斯指挥正在多佛尔海域巡逻的船队。

在1587年和1588年对筹建中的无敌舰队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时,伊丽莎白女王就十分担心,舰队主力不在国内时本土的防卫虚弱,而今她忐忑不安的忧患终于成了事实。

即使无敌舰队侥幸在英格兰本土登陆成功,也不可能从西班牙本国或荷兰进行长期和连续的军援补给。

尽管腓力二世把希望寄托在英格兰国内天主教徒及同情者的起义和支援上,但20余年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成为信奉新教的伊利莎白女王的顺民。

寄希望于占领英格兰本土一隅,以报加的斯惨败之仇,才是腓力二世的真实意图。

然而他的这个如意算盘终于随第三次无敌舰队远征而破灭。

1599年第四次无敌舰队远征 年仅20岁就登上王位的腓力三世,决心继承父王未竟的事业,坚持同英格兰作战。

由于国王新丧,西班牙暂时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

到1599年服丧结束,帕德拉又立即着手编制第四次无敌舰队远征计划,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筹建工作。

直到1599年7月第四次无敌舰队终于凑齐,其舰队拥有38艘盖伦帆船和大型武装航船,23艘加里船,50艘运输船以及8000名士兵。

身经百战的海军提督贝尔坦多纳、布罗切罗等名将分别担任舰队的司令官参加远征。

但伊丽莎白女王得到情报后立即下达紧急动员令,8月上旬英格兰大部分主力舰船已进入临战状态,最终因为各种原因,第四次无敌舰队终于没有露面,而因荷兰方面攻占加那利群岛的阿斯帕尔玛斯后,挥师北上开往亚速尔群岛,帕德拉临时改变进攻英格兰本土的计划转而保卫亚速尔群岛,最后造成无敌舰队没有前来进攻就白白浪费了他们宝贵的资金,做了一次无谓的紧急动员演习。

1601年第五次无敌舰队远征 从1601年春天起,西班牙比斯开湾沿岸流性传染病,港口装卸作业和造船厂全部停工,陷入瘫痪状态。

因此新的无敌舰队的筹建地点改在里斯本,由布罗切罗和图比亚伍尔二人指挥。

第五支无敌舰队比过去四支都小得多。

舰队的编制包括20艘加里昂船和数量相当的各种舰船,计划运送4500名士兵和一定数量的攻城器械以及军需品。

第五次无敌舰队远征的战略意图是运送4500名西班牙士兵在爱尔兰登陆,同奥尼尔及其他爱尔兰叛军会师, 解放爱尔兰全境。

万一未能成功,也必须确保爱尔兰南部的各个据点;一旦登陆成功,舰队将根据情况和需要,继续负责运送军需品的任务。

但很不幸的是,无敌舰队再次遇上强烈的暴风雨,整支舰队分崩离析,溃不成军。

残余的西班牙登陆部队被英军包围在爱尔兰的金塞尔。

虽然顽强抵抗并一度给予英军沉重打击,但最终因弹尽粮绝,1602年1月3日金塞尔守军指挥官阿基德拉向英军投降。

当金塞尔守军阿基德拉投降的消息传到马德里的时候,贝尔坦多纳还准备再次率领无敌舰队出发远征,但因爱尔兰远征失败和索托等人提出了和平建议,无敌舰队才停止出动。

自1588年以来,历时13年的先后5次无敌舰队远征终于宣告结束。

后续发展 西班牙五次无敌舰队远征均告无果而终,不过英格兰也因四次远征(科伦纳·里斯本远征、1595-1596年西印度群岛远征、1596年加的斯远征、埃塞克斯-罗利远征)和爱尔兰的挫折元气大伤,英西之间长期的海上角逐进入了低潮。

1601-1604年西班牙进行了人类史上较为残酷、血腥的奥斯坦德之围,经过三年的围攻,英荷联军最终投降,西班牙军队拿下了这座城堡,使英三方都想结束战争,回到和平。

1603年英格兰新君詹姆斯一世继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谈判结束战争。

1604年8月7日在加的斯湾,安东尼奥·奥肯指挥的西班牙舰船击败了英国的舰船。

虽然战斗规模不大。

但该战斗直接导致21天后英国与西葡帝国签订停战条约。

英西战争并未像多数人所想的那样,直至战争结束英格兰未能确保对西班牙的海上优势。

西班牙的海上霸权一直持续到1639年唐斯之战。

随机文章为什么商朝要一直迁都呢?宋朝有那些州?乡?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牢骚效应,企业应对发泄情绪的员工宽容对待尼古拉特斯拉有多恐怖,击败爱迪生成为现代电气学之父德国MG42机枪的威力,半天一把机枪杀死4000人(号称希特勒的电锯)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后汉高祖刘知远是哪位是怎么回事?刘知远和皇后李三娘的故事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