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天平天国的五王之一,李秀成与石达开军队才能有何不同?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2
简介:是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确定官制,天平天国封了五

【千问解读】

是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确定官制,天平天国封了五个王,分别是东王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

这也就是著名的首义五王,其中,石达开的翼王,意为“羽翼天朝”,此时,石达开只有二十岁,二十岁就封王,可谓意气风发,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时,洪秀全只封了五个王,可见含金量之高,不像后期,洪秀全大肆封王,一口气封了两千多个王,含金量越来越低,越来越离谱。

石达开出身农民家庭,但是,他的军事才能非常突出,能力非凡,打了很多胜仗。

石达开最出色的战绩是湖口大捷和破江南大营等。

五年(1855年)2月,石达开在九江、湖口重创的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

11月,进军江西,攻占皖、赣、鄂三省大片疆土。

咸丰七年(1857年),天平天国发生了“”,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诛杀,韦昌辉杀了杨秀清全家及两万多太平军战士,石达开谴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杀了石达开全家,石达开翻出城墙逃走,随后,洪秀全又诛杀了韦昌辉,经此内讧,太平天国实力大减。

此时,天平天国五个王,四个先后都死了,只有翼王石达开没死,洪秀全想依靠石达开辅政,但是,又不信任石达开,封自己的两个草包哥哥为王,牵制石达开,石达开受不了窝囊气,随即带兵离开天京,负气出走。

二年(1863年)5月,在大渡河,因为汛期涨水,石达开的军队无法过河,被清军包围,石达开为了救部下,孤身一人进入清军大营,想以一人之死,挽救全军,结果清军欺骗了石达开,炮轰石达开军营,并将石达开凌迟杀害,石达开死时年仅三十二岁,石达开受凌迟,至死没有喊叫一声。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见大厦将倾,于是,大胆用陈玉成和李秀成等青年将领,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其中,李秀成的忠王意为“万古忠义”,这两位,力挽狂澜。

李秀成出身农民家庭,参加太平军后,因为作战勇敢,很快升为青年将领,李秀成最突出的战绩是三河大捷和二破江南大营等。

天京事变后,天平天国元气大伤,李秀成与陈玉成、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挽救并中兴了太平天国。

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1862年,英王陈玉成中了叛徒苗沛霖的奸计,被俘后遭清军杀害。

1864年6月,曾国藩的湘军攻破了天京,城破前,李秀成劝洪秀全“让城别走”,另图大计,可是,洪秀全贪图天京的豪华王府和美女,不肯撤离天京,不久,洪秀全病死。

天京城破后,李秀成带着幼天王,即洪秀全的长子突围,为了保护幼天王,李秀成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幼天王,自己骑了一匹普通的马,幼天王因为骑这匹战马得以快速逃脱,而李秀成因为马不能行,最终被俘。

李秀成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自述,追述自己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几天后,李秀成被曾国藩杀害,李秀成死时,年仅四十一岁,死前,李秀成毫无惧色,谈笑自若。

有人说李秀成写自述,是想投降曾国藩,我认为李秀成根本不会投降,他是有骨气的,李秀成假如真要投降就不会等到天京城破了。

这里抛开其他,只讨论石达开和李秀成谁的军事才能更突出? 石达开和李秀成两人都很会打仗,虽然石达开封王在先,但是,其实石达开比李秀成还小八岁。

石达开生于1831年,死于1863年,李秀成生于1823年,死于1864年。

石达开和李秀成的军事才能在太平天国里都是非常靠前的。

评价李秀成:伪忠王李秀成为诸贼之冠,不甚耐战,而最多狡谋。

曾国藩评价石达开: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评价石达开: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

李秀成评价石达开: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

陈玉成评价石达开: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

石达开和李秀成的军事才能,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石达开打仗猛,李秀成打仗稳,有句话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在这里就不下定论了,还是请大家来评判吧!你认为谁最厉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镇墓兽为什么都是面目狰狞的?面目不狰狞没资格成为镇墓兽

镇墓兽是古人为了祈求墓葬平安,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防止墓葬被盗掘而制造出的一种怪兽。

有兽面、人面,鹿角等造型。

《周礼》中曾记载有一种怪物叫魍象,好吃死人肝脑;又有一种叫方,有驱逐魍象的本领,所以人们常令方相氏立于墓侧,以防怪物的侵扰。

所以有学者认为,使用镇墓兽的习俗,就是从“方相氏”的传说演化而来的,其主要兴盛于魏晋至隋唐时期。

镇墓兽起初造型简单,越往后造型越是复杂,而面目狰狞则是大多数镇墓兽都具备的样貌。

木雕双头镇墓兽 上图这件镇墓兽,出自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墓出土,高170厘米,现藏于荆州博物馆。

这件镇墓兽由实心方木底座,兽头和两对鹿角组成。

背向的两只兽头曲颈相连,雕成变形龙面,巨眼圆睁,长舌至颈。

鹿角向两翼张开,气势雄伟,增加了镇墓兽的神秘感。

这只镇墓兽的造型,很可能与身披熊皮,头套面具,执戈举盾,驱逐鬼怪的方相氏有关。

镇墓兽的头上安装的鹿角被认为是具有某种神异之力,对死者在冥界生活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这种镇墓兽一开始在楚地出现,后来向外流传,各地随之都出现了镇墓神物,五代以后逐渐消失。

彩绘陶镇墓兽 上图这件镇墓兽,出自战国时期,2015年出土于岳阳汨罗市友谊河边的战国古墓葬。

这尊“四不像”兽型陶器极为独特,兽身红色、白色漆彩依稀可见,其眉头紧锁,眼睛睁大似乎在怒视某物。

此器物外形抽象,构思奇特,具有浓厚的巫傩文化色彩。

彩绘人面镇墓兽 上图这件镇墓兽,出自西魏时期,1977年出土于陕西省汉中市崔家营,高37厘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镇墓兽有着人的面孔,狮子的身躯,造型上的独特表征,与相隔甚远的前的狮身人面像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从神话学角度上看,动物崇拜一般是史前社会的伴生物,而人兽同体阶段大致在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早期,诸神的形象多为人首兽身或兽首人身。

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正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而中国的情况则不同,很难准确说什么时候进入人兽同体阶段,镇墓兽则可看做是人兽合体阶段的产物,它表明了一种逐步由兽向人形演变的过程,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镇墓兽与埃及的狮身人面像虽相隔万里,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

陶镇墓兽 上图这件镇墓兽,出自北魏,1965年河南省洛阳市元邵墓出土,高25.5厘米,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这件镇墓兽为狮首,张嘴吐舌,舌上涂有朱红色,脊背上有竖起的鬃毛,颌下长须下垂,前肢上部两侧长毛卷曲呈翼状。

北魏时镇墓兽多成对出现,元邵墓内就出土2件陶镇墓兽,这是其中的一件,另一件是人首兽身形象,均为蹲坐形。

三彩贴金镇墓兽 上图这件镇墓兽,出自唐代,2002年西安市雁塔区延兴门村唐康文通墓出土,通高100cm。

这件镇墓兽人面兽身,头顶螺旋状上升,双耳巨大向外伸张,怒目圆睁,嘴角露出两颗獠牙,颌下胡须浓密。

溜肩,肩头有两翼,翼端生毛发,,光彩夺目。

马蹄形足,前腿直立,蹲坐于不规则台座之上。

头部无釉,体施黄褐、绿、白色釉,釉上有彩绘描金。

这只镇墓兽人面兽身集合于一体,也是镇墓兽发展过程种的一个缩影。

人头豹身镇墓兽 上图这件镇墓兽,是从阿斯塔那224号墓地出土的,现由新疆自治区博物馆收藏。

这件镇墓兽为人首,戴头盔,形似武士,双目圆睁,嘴唇上部和下颌部蓄有浓须,身体似豹,足如马蹄。

全身以浅蓝色为底,上用黑、蓝、白勾勒出豹斑圆点,尾部细长,宛如一条长蛇。

整体造型流畅,极富动感。

这件雕塑人和动物形象有机结合,面部采用写实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保护墓主人安宁而设置的辟邪守护神之形,达到了生动逼真的意境。

彩绘天王踏鬼木俑 上图这件镇墓兽,出自唐代,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这件镇墓兽由三十余块大小不等的上好木料分段雕琢出大至躯体、小到牙齿等部位,然后加以粘合成型,最后用红、黄、白、绿、黑、紫等彩色描绘表面。

其外观形象来源于造像中的护法天王像。

天王踏鬼木俑让人们看到了中原文化对西域的浓重影响,这个天王,一身中原武将的“时装”,不经意地露出的裤腿和夹衣袖子却是的西域花纹,两种文化就这样自然亲密地融合在一起。

三彩加蓝镇墓兽 这件非常罕见的镇墓兽,系台湾历史博物馆于2001年所购藏,体型硕大,可谓空前。

这件镇墓兽为人面兽身,凸睛竖眉,獠牙外突,山羊胡,下巴至两耳皆生胡须。

面容狰狞,头顶生尖形高角一只,附小支角,兽面两侧各生扇形大耳,双肩生翅,左右各二。

胸腋有图案,缀卷草纹饰,足呈牛蹄,作蹲踞状,尾巴盘在四肢当中,背部塑四短状锯齿形脊饰,并附一利刃突出,造型独特。

身施以黄、褐、绿三色釉,并加蓝彩。

头部及前足未施釉,但有绘彩痕迹。

台座前后有六孔便于缚扎。

制作精细、表情威猛,极具震摄的雄姿,庄严可畏。

湘阴窑镇墓兽 上图这对镇墓兽,出自唐代,其一高34.8厘米,其二高32.5厘米,均于1976年出土于长沙咸嘉湖,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这对镇墓兽一个为人面,一个为兽面。

人面表情较为温和,兽面头有一角,张口露齿,样子比较凶猛,他们形象威武,双目圆睁,注视前方,对来犯者严峻以待,忠实地保护着墓主人。

类似这种造型的镇墓兽在中原地区北朝至墓中都有出土,大多是陶器,往往没有施釉。

这对镇墓兽不仅施有青釉,并饰以褐色点彩,釉面光洁,也是湘阴窑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三彩镇墓兽 上图这件镇墓兽,出自唐代,高110厘米,1992年在洛阳孟津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唐代雕匠师以夸张的手法,把镇墓兽凶煞气势表现得林漓尽致。

这件镇墓兽通身间施黄、白、绿三色釉,兽首,张口露齿,头生二弯曲尖角,大耳高竖,两侧有树叶状羽翼,鹰爪,这种集多种动物之长于一体的理想代造型,把镇墓兽那满无比威严,孕含着无穷活力的神韵发挥到了极致,充分显示出艺术匠师们丰富的艺术想像和娴熟的艺术表现力。

随机文章武则天孙姪女声势不输姑婆元配阻止她上位遭废为庶人龙吸水拍到真龙图片,疑似真龙快速飞过云层长江源头在哪里图片,长江尽头东海(因蛟龙作怪最终将水引入东海)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周口店发现70万前猿人头盖骨/见证石器时代日本高科技智能机器人,外形堪比真人美女/售价180玩成为富豪玩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天策府除了天策上将,还有哪些职位?分别都是做什么的

天策上将:一人,负责唐对内外的军事作战,府主,总判府事。

天策府长史:一人,从三品,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天策府司马:一人,从三品,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天策府从事中郎;二人,从四品下,协助长史、司马管理府中各类事务。

天策上将军咨祭酒:二人,正五品下,军事参谋人员,同时负责指挥礼仪、接待宾客事务。

天策府主簿:从五品下,二人,负责起草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

天策府记室参军事:从五品下,二人,负责公文(书、疏、表、)往来,负责发出天策上将的教令、命令。

天策府诸军事:正六品下,每曹二人,共十二人,分别为: 功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官员请假、出差、礼仪、医药、选拔、考课、工资、福利、铺设等事。

仓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库、食堂、厨房、和证件“过所”的发放等事。

兵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士兵名册、考勤。

骑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牲畜畜牧。

铠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兵器。

士曹参军事二人,掌管府中建造和处罚府中士兵。

天策府参军事:正第七品下,六人,掌管出差及其他检校之事。

天策府典签:正八品上,四人,协助掌管传达教命、导引宾客之事。

天策府录事:正九品上,二人,协助掌管书疏表启,传达、执行教命。

随机文章全球最先进agm158巡航导弹,376万美元一枚隐身性能超强巴西亚马逊外星人事件,外国游客意外拍到外星人/真实外星人图片三星堆不是汉族文明, 三星堆外国科学家解密/三星堆其实是源于古蜀国揭秘龙转世为人的相貌特点,长相俊美喜爱沾花惹草(极易变渣男)宇宙空间是怎样形成的,奇点大爆炸喷发出大量能量形成物质宇宙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都是天平天国的五王之一,李秀成与石达开军队才能有何不同?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