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萨之战的过程简介:雅克萨之战的战斗经过
【千问解读】
清三年(1646年),波雅科夫率领残部经马亚河、阿尔丹河进入勒拿河,逃回雅库次克。波雅科夫回去后扬言,只要派兵300,修上3个堡寨,就能征服黑龙江。
波雅 科夫带回的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他提出的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打算,引起了沙俄 当局的重视和赞许。
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次克出发,于这年末侵入黑龙江,强占中国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其中包括达斡尔头人阿尔巴亚的驻地雅克萨城寨(今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遭到当地人民的抵抗。
哈巴罗夫将同伙交由斯捷潘诺夫率领,自己回雅库茨克求援。
次年夏末,哈巴罗夫率领138名亡命之徒,携3门火炮和一些枪支弹药,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不断派人四出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
九月底,哈巴罗夫又率领侵略军200余人,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中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 强占城寨,蹂躏当地居民。
英勇的赫哲人民奋起抗击,并请求清政府予以支援。
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清政府令宁古塔章京(官名)海包率所部进击,战于乌扎拉村,打死沙俄侵略者10人,打伤78人。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六月,宁古塔都统沙尔瑚达率战舰40艘同侵略军激战于松花江下游,歼敌270人。
顺治十七年(1660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率水军破敌于古法坛村,斩首60余级,溺水死者甚众。
经过中国军民的多次打击,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侵略军一度被肃清。
后来,沙俄侵略势力又到雅克萨筑城盘踞。
清政府虽多次警告,都无济于事。
在同沙俄的长期交涉中,看到,若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于是决意征剿。
同时也认识到,“昔发兵进讨,未获翦除”的原因,一是黑龙江一带没有驻兵,从宁古塔出兵反击,每次都因粮储不足而停止。
二是沙俄侵略军虽为数不多,但由于“筑室散处,耕种自给”, 加上尼布楚人与之贸易,故使其得以生存。
于是造成“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 边民不安”的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方略,即发兵扼其来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龙江,建立城寨,与之对垒,进而取其田禾,使之自困。
同时再辅以严正警告。
如果侵略军仍执迷不悟,则坚决予以翦灭。
为此,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边防建设,准备剿灭沙俄侵略军:侦察地形敌情,派兵割掉侵略军在雅克萨附近种植的庄稼,又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俄人的贸易,以困惫和封锁侵略者;屯戍要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十二月,决定调乌喇(今吉林市北)、宁古塔兵1500人往黑龙江城一带,驻扎爱珲、呼玛尔(今呼玛南)。
后鉴于两处距雅克萨路途遥远,令呼玛尔兵改驻额苏里(今俄斯沃特德内西南)。
次年七月,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军进驻额苏里。
九月,确定在爱珲筑城永戍,预备炮具、船舰。
同时派乌喇、宁古塔兵五六百人、达呼尔(今黑龙江嫩江县境)兵四五百人,调往爱珲一带;修整战具,设置驿站,运储军需。
这些措施,适合当时东北边防斗争的需要和特点。
这是因为黑龙江至外兴安岭地区距东北腹地遥隔数千里,同沙俄这样的入侵者斗争, 单靠当地人民的部落武装是无法制止其侵略的。
必须筹划全边,扼要屯兵戍卫,在适当地点控制一定兵力作机动,才能对付沙俄飘忽不定的反复侵扰。
为此,需要建立相当数量的驿站和粮站,开辟水陆交通线和筹集运输工具,从而保障反击作战的胜利,并在反击胜利后建立一条较完整的边界防守线,才有利于长期的边防斗争。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
侵略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
但侵略军负隅顽抗。
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
四月,清军约3000人在彭春统率下,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 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
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出通牒。
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拒不从命。
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
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
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
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
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
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沙俄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
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
俄军这一背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
次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
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
托尔布津不理。
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
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
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 最后只剩66人。
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
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反击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中俄尼布楚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
鸡父之战的历史背景:吴楚两国争夺两淮要地
晋、楚、齐、秦四个强国,因国内矛盾激化,国势趋于衰弱,放慢了对外扩张、争夺中原霸主的步伐。
偏处于长江流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则先后兴盛起来,加入中原争霸的行列。
吴国是春秋时期一个新兴的国家,原本是楚国的属国,自吴君寿梦继位后开始崛起。
晋国出于同楚国争霸的需要,采纳楚国亡臣屈巫联吴制楚的建议,主动与吴国缔结战略同盟,让吴国从侧面打击楚国,牵制楚国的北上。
日渐强大的吴国,为了进入中原,也将楚国作为战略打击的目标,因此同晋国结盟,摆脱了与楚国的臣属关系,并积极动用武力,同楚国争夺淮河流域。
自寿梦至吴王僚的六十余年间,吴楚两国战争频繁,互有胜负,但吴国因溯江攻楚困难及淮河流域为楚国控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尤其地处淮河域中心的州来,与东面的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南面的居巢(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互为犄角,成为吴国难以逾越的障碍。
州来虽曾先后两次落入吴国之手,但却复为楚国所据。
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吴国因为淮河流域之地尚为楚国所盘踞,吴王僚率等,再次进攻楚国控制下战略要地州来,于是吴楚之战再起。
随机文章一百年前的日本人怎么称赞女生漂亮?带你一窥当时的流行语陕西淳化7.20盗墓案大起底,涉案文物达1100件(10盗墓团伙被抓)揭秘陕西渭南最新盗墓大案,盗掘文物价值高卖不动/引7伙盗墓贼进化论误导了整个人类,人类史前文明发达/因为天灾断送远古文明揭秘西游记沙僧的原型,竟有人说是日本的河童(脑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宁远之战过程简介 宁远之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此时孤城宁远守军不满两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险恶。
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
他在众将士面前刺血为书,誓与宁远共存亡,兵民为之感奋。
袁崇焕旋以总兵满桂、副将左辅、参将、副将朱梅分守城东、西、南、北四面,自与满桂提督全城。
在城上配置西洋大炮十一门。
东、北两面及西、南两面,分由彭簪古、罗立指挥。
动员城厢商民入城,尽焚城外房舍、积刍,让后金军露处严寒野外。
袁崇焕还针对努尔哈赤善用间谍,亲督同知程维楧稽查奸细,派人巡守街巷路口,又动员街民配合士兵逐户搜捕。
令通判金启倧编派民夫,供给守城将士饮食。
又派官吏带领城内商民筹办物料,运矢石、火药等。
军民还在城墙外侧泼水为冰,以阻后金军登城。
一切守御准备于正月二十二日就绪,稳定了军心民心。
后金攻城 正月二十三日,后金军进抵宁远,离城五里横截山海大道,安营布阵,切断宁远与关内的联系,在城北扎设大营。
努尔哈赤遣被掳汉人入城劝降,被严辞拒绝。
袁崇焕命罗立等向城北后金军大营燃放西洋大炮,后金军伤亡甚重,被迫将大营西移。
正月二十四日晨,努尔哈赤发动攻城,命后金军推楯车、运钩梯,步骑蜂拥攻城西南角,万矢齐射城上,城堞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刺。
袁崇焕命发西洋大炮,又杀伤后金军甚众。
左辅率军民依托坚城,死战不退;祖大寿率军应援,铳炮齐发,药罐、雷石齐下,后金军死伤累累。
努尔哈赤命移兵攻城南,以楯车作掩护,在城门角两台间守御薄弱处凿开两丈见方的大洞四处,宁远城危如累卵。
袁崇焕在紧急关头,亲自担土搬石,堵塞缺口,血染战袍,仍镇定自若,督率军民缚柴浇油并掺火药,用铁索垂至城下燃烧;又选健丁五十名缒城,用棉花火药等物将抵近城下的后金战车尽行烧毁。
战至深夜,后金军攻城不破,于是收兵。
挫败金军 正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继续指挥攻城,从早晨至晚上,双方激战一天。
明军于城上施放炮火,杀伤大量后金骑兵。
后金军畏惧炮火,不敢近城,其将领持刀驱兵,仅至城下而返,抢走尸体,运至城西门外砖窑焚化。
努尔哈赤无奈,下令退至离城五里之九龙宫扎营。
正月二十六日,后金军继续围城,精于骑射的八旗将士,却被阻于深沟高垒之前,矢石炮火之下,难以发挥骑战特长,伤亡甚重,被迫撤军。
战役后续 参见:觉华岛之战 努尔哈赤攻宁远(今兴城市)不下,突袭觉华岛。
时值隆冬,海面冰封,无险可守,明将姚抚民等率领官兵凿开一道长达15里的冰濠,正月二十六日武讷格以骑兵进攻觉华岛,明军由于“凿冰寒苦,既无盔甲、兵械,又系水手,不能耐战,且以寡不敌众”,最后全员战死,金兵焚烧城中囤积粮料。
当时守将金冠刚死,其子金士麒与事丁800人至觉华岛迎榇,亦与后金军作战,全部被杀。
岛上军民1.4万余口都被后金军杀戮,粮草8万余石和船2000余艘都被焚烧,这座关外的后勤基地也被后金军摧毁。
此时出兵袭击后金后方永宁,努尔哈赤率兵回军,二月九日返回到沈阳。
此役兵败之后,努尔哈赤悒郁疽发,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病卒。
战役结果 此战,袁崇焕组织军民坚壁清野,协力共守,铲除奸细,凭坚城用大炮,配以火攻,杀伤后金军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
[1] 使明朝军民重新树立了战胜后金军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