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汉高祖刘邦扔下车的鲁元公主,她的一生有多惨?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被扔下车的,她的一生有多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一向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有些人可能认为皇家女子不同,她们能够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尽情享受人世间的繁华富贵。

然而皇家女子,从一出生就无法掌握自己命运,有些甚至沦为政治工具,她们的人生悲剧一早就是注定的。

身为高祖和的独女,鲁元公主并没有得到父亲太多的关注,反而被刘邦一次次推入危险之中。

对于刘邦来说,这个女儿仿佛是个的陌生人,可以随时舍弃。

当初吕公因为看相先生说刘邦面相大贵,本着投资的想法还是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还是个小的刘邦,婚后吕雉为刘邦生下一对儿女,即鲁元公主和。

鲁元公主出生的时候,刘邦还没有发迹,也不肯踏踏实实的工作,一家人都是靠着吕公的资助勉强生活下去。

然而刘邦不仅不好好工作,还喜欢装土豪请客,在外面结交各色人物,吕公的救济也不够他挥霍。

在这种情况下,鲁元公主从小就要洗衣做饭,和母亲一起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

都说喝酒误事,刘邦就在一次醉酒之后让押解的罪犯给逃走了,为了逃避责罚就藏到了芒砀山,吃食和衣物都靠鲁元公主和吕雉送过去。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干脆加入到了起义队伍当中去,好几年都没有回家,家里大小事务都只有吕雉一人操持。

可以说,鲁元公主的童年基本没有父亲的身影,更加不要说享受父爱了。

公元前204年,之争爆发,刘邦出师不利,靠着天气的掩护才能够冲出楚兵的包围。

刘邦逃亡经过沛县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一女,就派人去寻找,但是他们早就不知道因为战乱逃亡到了哪里。

或许是上天垂怜,让鲁元公主和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了刘邦。

这个时候的刘邦还有几分恻隐之心,就把他们拉上自己的车架一起逃跑。

然而楚兵很快就追了上来,刘邦眼见几个人共乘一辆车速度越来越慢,竟然将刚刚找回来的一双儿女给推了下去。

当时马匹还在快速奔跑,刘邦就这样把鲁元公主姐弟给推下去,稍有不慎就会撞到石头,甚至是被后面追兵的马蹄践踏。

可以说,刘邦此举根本就是不顾他们的死活,好在同行的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舍命把姐弟俩给救了上来。

而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发生,历史上出现了被踹下马车的那对儿女并不是刘邦亲生骨肉的猜测。

不过,二人不是亲生骨肉,纯粹无稽之谈。

而当时刘邦此举,也是在权衡下做出的决定。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在后穷追不舍,如果他们被追上了,必定是一场斩草除根的杀戮,马车上的人都会被杀害,不会有人能活下来,而把刘盈和鲁元公主踹下马车,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这两个小孩被项羽俘虏。

项羽非常在乎自己的名声,刘邦赌项羽不会杀两个对他毫无威胁的两个年幼孩子。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刘邦才狠心抛弃了自己的儿女。

而事实证明,刘邦赌对了,他成功逃过了项羽的追杀,重整旗鼓之后完成了对项羽的复仇,而刘盈和鲁元公主也活得好好的,没有被项羽杀害。

后来,刘盈是刘邦死后的继任者汉惠帝,至于鲁元公主的遭遇,却有些凄惨。

因为这虽然是刘邦第一次把鲁元公主推出去挡险,却不是最后一次。

建立之初,经常受到匈奴的骚扰,公元前201年,刘邦出兵匈奴。

当时,受到敌人的迷惑后,刘邦出动了全部军队,多半是步兵,共32万人,向北追击匈奴。

谁知,刘邦刚到达平城,汉朝的步兵还未全到,就指挥他的40万精锐,在白登山把刘邦包围起来。

7天之内,汉军内外不能相互救助军粮。

这场战役史称“”。

这场战役的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因为刘邦本人骄傲自满、错估形势、用人不疑导致被背叛外,还有客观原因,比如军队到了陌生的环境,,战斗力下降等。

所以,这场战的结果是刘邦以失败告终,并且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后来,刘邦采用之计才脱险。

无奈之下,刘邦采纳了和亲的提议,打算把鲁元公主嫁给冒顿。

刘邦不把鲁元公主当回事,可吕后却心疼自己的女儿,整天的,并对刘邦说道:“你怎么能这样对咱们的女儿!”。

于是,看到吕后这般憔悴,刘邦心软地换了个人代替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派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前往。

除此之外,还要每年馈赠絮缯酒食等礼物给匈奴,并且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

就这样,汉与匈奴的关系暂时缓和下来了。

不过,鲁元公主虽然躲过了这次的和亲,可还是没有摆脱政治联姻的命运。

后来的她,又被刘邦嫁给了开国功臣的儿子赵王张敖,以此笼络人心。

然而,当时的张敖已经39岁,而鲁元公主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女。

好在张敖对她一直敬重有加,夫妻二人和睦共处,还生下了儿子张偃和女儿。

这样远离朝堂纷争的生活大概是鲁元公主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了。

那时候,鲁元公主每次带着女儿张嫣进宫时,她的父亲刘邦就会让抱着张嫣,对这个外孙女甚是喜爱,并会对戚夫人说: 你虽然美丽高雅,世上无人能及,但我家这个女娃,十年以后,长得亭亭玉立,必定是你也比不了。

不过,虽然刘邦对外孙女很喜爱,可对女婿张敖就没有什么好脸色看。

有次刘邦出行,张敖以子婿的礼仪接待他,还亲自侍奉,没想到刘邦不仅不满意还大骂了他一顿。

此举让张敖手下的很多将领都非常不满,于是就向张敖进言发动叛变,只不过张敖给拒绝了。

但是他们却没有放弃,依旧背着张敖密谋策划行动,不想行动暴露,张敖也受到牵连被抓了起来。

在这件事情上,刘邦一点都没有顾及过自己女儿的感受,大有要将张敖的意思。

好在张敖手下的谋士是有节之人,拼死为赵王辩白,这才洗刷了他的冤屈。

鲁元公主的一生都没有得到父亲刘邦的疼爱,等到她的母亲吕雉掌权之后,她连仅有的母爱都失去了。

吕雉为了巩固势力,竟然把鲁元公主11岁的女儿嫁给了她的亲舅舅刘盈。

哪怕百般不愿,鲁元公主也无法阻止自己的母亲,就这样,前192年,张嫣成为舅舅汉惠帝的皇后。

这样的亲上加亲,何其荒谬,何其无奈。

而她女儿从成为“傀儡”的那天起,也并没有一帆风顺,反而在那偌大的后宫里,孤独至死。

张嫣虽然贵为汉惠帝的皇后,但汉惠帝只当她是个孩子,对她并没有感情,所以,不管吕后有多希望张嫣能生子,他们二人也并无夫妻之实。

眼看张嫣一直无法怀孕,吕后为了能巩固地位,就叫她假装怀孕,然后再强取汉惠帝与宫女所生之子,让她来一场“瞒天过海”的大计。

为了能让这个谎言不被戳破,吕后还将刘恭的生母杀死,并立刘恭为皇太子。

而张嫣则不称,世称。

吕后则继续手握大权。

可后来,渐渐长大的刘恭,知道自己并非是张嫣的亲生儿子,于是骂道:“怎能如此狠心呢?虽然我先找还小,但等我长大后,一定会报仇!”这件事,被吕后知道后很是担心,为了能,她决定谎称刘恭患病,不宜见人,将他囚禁在后宫的永巷中。

但毕竟是“养虎为患”,未免夜长梦多,没多久,吕后便找了理由废黜刘恭,并暗中将他杀害。

后来,吕后立汉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名为,史称后少帝。

自己女儿经历的这一切,鲁元公主并没有看到,因为她早在吕后元年(前187年)四月,就去世了。

对于鲁元公主来说,她不仅没等到自己的女儿长大,也再也看不到对方是否能幸福的生子过日子。

但她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女儿在死后,被宫女们替她净身时,才知道,女儿活了40多岁,却依然是处子之身。

《汉宫春色》中曾这样形容鲁元公主:“公主甚贤,其姿貌虽非绝丽,而,气象温雅,靓如秋云之吐华月,蔼如春风之拂名花,实世所罕觏也。

” 但如此举止大方,气质非凡的鲁元公主,却一生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后来也无法帮助自己的女儿摆脱悲惨的命运。

她看似身份尊贵,风光无限,可俗话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其实过得还不如一个普通女子,一生都不能按照自己所想所做,鲁元公主的结局也算得上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也是久经沙场,为什么却被陆逊打败呢?

用什么方法打败 陆逊是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跟随四十几年,孙权非常的器重陆逊。

陆逊自身压实难得一见的将才,就从陆逊打败刘备就可以看出。

陆逊也是因为在夷陵击败刘备一战成名,而也成为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之后的第三个月,他以替报仇的原由挥兵东征,攻打东吴孙权。

孙权几次想要求和但是刘备气势非常的强硬,不愿意和解。

孙权没有办法,求和不成只能应战,于是他就决定一边向曹魏求和避免曹魏趁势攻打造成两面受到夹击的状态,一边又派陆逊应战刘备。

刘备亲自率领蜀汉数万人浩浩荡荡的来了,当时两国的国界已经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非常重要的通道,陆逊就带领五万多人开赴前线。

陆逊上任之后通过双方的兵力与士气等各种条件仔细分析了一下。

陆逊看出了刘备的军队虽然气势强盛但是他们求胜心切且居高守险,他就决定不和刘备硬碰硬,先避开蜀军的锋芒,然后再伺机而动,他耐心的说服了吴军将领请求立即决战的要求,一直后撤,后撤到夷道的时候就停止推却转入防御战略。

就这样从正月一直到六月两军都相持不决,刘备军队开始按耐不住挑衅吴军,但是陆逊沉住气不予理睬。

之后陆逊看出刘备大军兵力分散且气势低迷就趁势反攻,此战刘备军几乎。

陆逊为什么能够打败刘备 火烧连营一直是兵家参考的战役,这次战役陆逊一战成名,火烧了蜀军营寨,使蜀国全面溃败,自此三国鼎立局面彻底定形,关于陆逊是怎么火烧连营,通过本文简述一下火烧连营的故事典故。

关于败走麦城以后,刘备对关羽被杀十分痛心的。

他即位后,立即着手进攻东吴,以报关羽被杀之仇,刘备,亲自率主力沿着长江南岸,翻山越岭攻打东吴孙权。

东吴将士看到蜀军步步紧迫,都磨拳擦掌,想和蜀军大战一场。

陆逊则认为次刘备带领大军东征,士气旺盛,战斗力强,且占领险要地形,不容易攻破。

准备积蓄力量,等时间长了,蜀军疲劳作战,再找机会出击。

蜀军从巫县至夷陵沿路扎下几十个大营,刘备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进抵夷陵以北,与江北吴军对峙,并监视曹魏动向,以防袭击,又命进驻武陵郡,接应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率五溪蛮夷约一万人协同蜀军作战。

他派了一小部分兵力先去攻击蜀军的一个营,刚刚靠近蜀营的木栅栏,蜀兵从左右两旁冲出来厮杀;接着,附近的几个连营里的兵士也出来增援。

东吴兵抵挡不住,赶快后退,已经损失不少人马。

将军们抱怨陆逊,陆逊说:“这是我试探一下他们的虚实。

现在我已经有了破蜀营的办法了。

” 那天晚上,风刮得很大,蜀军的营寨都是连在一起的,点着了一个营,附近的营也就一起烧起来。

一下子就攻破了刘备的四十多个大营。

等到刘备发现火起,已经无法抵抗。

在蜀兵将士的保护下。

刘备总算冲出了火网,逃上了马鞍山。

陆逊命令各路吴军,围住马鞍山发起猛攻留在马鞍山上的上万名蜀军一下子全部溃散了,死伤的不计其数。

一直战斗到夜里。

刘备才带着残兵败将,突围逃走。

吴军发现了便在后面追赶。

还亏得沿途把丢下的辐重、盔甲堵塞在山口要道上,阻挡住了东吴的追兵。

刘备才逃到了白帝城。

这战战役蜀军几乎,所以物资土地全部被吴军占了,火烧连营的这次战役也让陆逊成为了杰出的军事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高祖刘邦文化水平不高,他当了帝王有没有改观呢?

要说起那些泥腿子出身的,我们可能会首先想到和,但是要是说到流氓程度,朱元璋跟刘邦可是没法比,刘邦这一身流氓习气,就算是做了皇帝还是丝毫没有改变。

刘邦虽然一生落下了不少骂名,但不算中国历史上最坏的皇帝,不过要说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非刘邦莫属。

、朱元璋这些,出身都比刘邦好不了多少,都是没赶上希望工程的那一拨人,从小就不学无术。

可这些流氓当了皇帝以后还知道学习,好歹学点文化免得出去丢人,就只有刘邦在原地踏步,连骂人用的粗口都不带改,可见其文化水平的低劣。

骂不骂人跟素质地位没关系,只要是人,总有爆粗口的时候,但骂人的水平绝对跟有没有文化有关系,像小学都毕不了业的刘邦,就绝对不可能骂出或者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

刘邦骂人的水平极其有限,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竖儒”。

“儒”本来是指有才能的人,可在前面加上一个“竖”字,就很侮辱人了,合起来大概就是奴才书呆子的意思。

除了这个“竖儒”以外,刘邦骂人时还常常以“乃公”自居,一开口就是“你爷爷我”怎样怎样。

刘邦没文化,所以他骂的人大多数都是文化人,这跟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是一个道理。

著名学者郦食其来投靠他,刘邦一听是个儒生,就没什么兴趣,心想又是一个来混吃混喝的,放一边凉快去。

郦食其大概知道刘邦对文化人不大友好,既然你不见我,那我只好自己找上门去,走到门口也不说自己名字,只说是高阳酒徒。

刘邦正在享受两个美女的足底按摩,心情愉快着,一听有个酒徒来找他,就答应见了。

晚上喝点小酒,也是刘邦这个流氓的一大嗜好。

不过,接下来的剧情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郦食其满以为刘邦就算不出来迎接一下,至少也该正襟危坐吧,可一进门,就看见刘邦半躺在床上,两脚叉得大大的,闭着眼还在享受足浴,一脸的陶醉。

(郦食其:导演!搞错了吧,这就是沛公?怎么弄一流氓上来!导演:没错没错,他就是流氓,你将就应付着!刘邦也很不爽,正找编剧扯皮,你写的什么狗屁本子,不是说进来一酒徒吗,怎么变成一书生,你不知道我最烦的就是书生?一天叽叽歪歪的嘴皮子翻个不停。

) 两人都有气,看对方就不顺眼了。

郦食其也不下跪,膝盖绷得直直的,只拱了拱手,弯了弯腰,算是打了一个招呼。

大概郦食其还在想,要我给你这个流氓下跪,没门!刘邦也不搭理他,哼了一声,继续闭上眼享受。

郦食其问刘邦:“你是想帮助打诸侯,还是想着率领诸侯打秦朝呢?” 刘邦一听就破口大骂:“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他一天到晚带着一大票小弟跟老秦家掐架,正准备打到关中去端对方老窝,郦食其现在跳出来置疑他的立场,也难怪刘邦会生气。

郦食其也算有些小聪明,知道把这个流氓头子惹毛了没什么好处,赶紧见好就收:“既然你是要打秦朝,那就不该这么傲慢。

”知识分子没事就爱教训人,郦食其也有这毛病,好在刘邦虽然是个流氓,但还懂得知错就改,爬起来道了歉,来人,上菜,喝酒! 不过郦食其高兴得太早了,别看他现在跟刘邦坐一快吃肉喝酒泡美女,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遇到刘邦不爽的时候,照样把他骂得。

搞跨了秦国,刘邦和分赃不匀,两帮人打了起来。

刘邦流氓出身,小时候架打得不少,一般人不是他对手,可要遇到项羽,挨揍的总是他。

正面打不过,刘邦就想搞点歪门邪道,郦食其就给他出主意说,项羽,你当然不是他的对手,你得挖他的墙角,私底下给这些人好处,多封几个王,这样他们即使不站到你这边,也不会再帮项羽揍你了。

刘邦觉得这办法不错,就让郦食其放手去干。

可郦食其前脚一走,后脚听说了就跑来劝刘邦,说搞这个分封制是不行的,事情只会越弄越糟。

刘邦听了脊背直冒冷汗:“又是这个竖儒,专出馊主意,几乎坏我大事!” 张良也是个儒生,不知道他听刘邦这么骂自己的同行,会是什么感想。

就这个动不动就满嘴粗口的臭毛病,很多人都不愿意跟着刘邦混。

魏豹原来就是跟刘邦混的,后来觉得项羽势力更大,就换了老板。

刘邦派人去做魏豹的思想工作,说股票现在虽然跌得比较厉害,可远期收益会相当好,你应该长线持有才对。

可魏豹听了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刘邦太喜欢侮辱人,动不动就骂自己的部下,我可受不了。

当上皇帝以后,刘邦骂人就更不收敛了,他是老大,底下人也就只好忍了,个个开始修炼忍者神龟的功夫。

到后来刘邦觉得只动口不动手的那叫君子,可我是流氓啊,除了继续“竖儒”以外,他还养成一新习惯,开会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老爱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便盆用,往里面撒尿。

他倒是方便,不用跑厕所了,可那些儒生就倒霉了,每次上朝都得多准备一个帽子,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著名的“商山四皓”打死都不愿意来,人家好歹是名人,怎么能受这种侮辱,也只有郦食其这样要官不要脸的人才受得了。

刘邦当然也很郁闷,我缺点是不少,可我也有优点啊,骂人归骂人,可你要说的有道理,我还是会给你甜头吃的。

比如说那个陆贾,一天到晚在刘邦耳朵旁边念叨,老讲《》怎么说,《尚书》怎么说,刘邦很烦这个,你不就是比我多念了几年书,拿到了一张大学文凭,至于成天到我跟前显摆吗? 心里不爽要是不骂人,那就不是刘邦了:“你爷爷我在马上打下了这份家业,你说那些有屁用!”陆贾就回答说,你是靠拳头打了天下,难道你还想用拳头来治理天下?刘邦觉得是有点道理,马上就拍着陆贾的肩膀说,你说得很对,现在有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你,去把你的那一套都写下来……刘邦玩起变脸来很职业啊,从一脸愤怒到只需要那么几秒钟,看来在巴蜀待过的人就是不一样。

汉高帝七年,北边的匈奴想来打秋风捞点好处,刘邦一边派使臣去谈判,顺便搞搞间谍活动,一边准备派兵征讨,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流氓都懂。

匈奴人也有点鬼聪明,故意只把老弱病残拿出来,所以这些使臣回来都说匈奴不怎么样,揍他们那是轻松加愉快。

只有一个叫刘敬的看出匈奴这点鬼名堂,就劝刘邦不要打。

可能是他话说急了点,刘邦听着不舒服,一言不合脏话就喷涌而出:“你这杂种!凭着两片臭嘴捞得官做你就翘尾巴,今天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

”把人一关,刘邦就带着小弟们出发了,他要用辉煌的胜利来扇刘敬的嘴巴。

结果大家都知道,刘邦一到平城,就被匈奴围困在了白登山上,七天七夜后才得以脱身。

回来之后,他马上释放刘敬,同时赏赐给他食邑二千户,并封他做了建信侯。

刘邦在世时骂人无数,死后自己也免不了被别人骂,魏晋时最嚣张的就骂他“时无英雄,使”。

可不管刘邦怎样骂人,对手底人下还是相当不错的,否则那些小弟也不会死心塌地地跟他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被汉高祖刘邦扔下车的鲁元公主,她的一生有多惨?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