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壬辰倭乱”中出兵援朝是怎么回事?联军大胜日军倭寇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1
简介:1592年(明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壬辰倭乱”。

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的援朝,最终以中朝的胜利、日本

【千问解读】

1592年(明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壬辰倭乱”。

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的援朝,最终以中朝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

不久前,记者驱车从汉城出发,直奔韩国南端庆尚南道的晋州和泗川。

400多年前,这一带是朝鲜王朝的军队与中国明朝援军并肩抗击日本倭寇的主战场。

战斗激烈的“泗川之战”、“晋州战役”以及“露梁海战”谱写了朝鲜和“援朝盟邦”———中国明朝将士抗击倭寇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朝明军冢”埋了3.6万多名战死将士 记者在泗川文化院院长吴弼根等历史专家带领下来到一个很大的“山丘”前。

吴院长指着这个“山丘”说:“这就是400多年前,朝明联军的军冢,安葬着3.6万多名朝明将士的头颅。

” “朝明军冢”呈四方形,长宽各36米,高约8米。

军冢前正中,立有高4米的“慰灵碑”。

黑色大理石碑的正面,刻有“朝明联合军战殁慰灵碑”十个汉字。

碑的后面是《战殁慰灵碑文》,碑文中写道,为怀念“遥远异域土地上,不归的恨客———那些盟邦民的深厚战友爱。

特立此碑,以表对朝明联合军灵的祭奠。

” 吴弼根介绍说,韩国国民对中国明朝派出援军,用鲜血援助朝鲜王朝,共同抗击倭寇的历史,记忆犹新。

为缅怀两国抗日烈士,泗川市政府一直想要为烈士们。

在可歌可泣的“壬辰卫国战争”中,朝明联军有3万多将士在抗倭战场上牺牲。

凶残的倭寇为向日本天皇表功,将朝明将士的耳朵割下盐腌后,装进十几只大木桶内,用船运回日本。

为掩盖罪行,日寇又将朝明联军烈士的头颅割下并集中埋在一起。

由于掩埋地址没有准确记载,因此迟迟无法建碑。

为寻找当年朝明联军的军冢,韩国有关部门派出了历史专家进行考证和挖掘。

经过多年的挖掘和考证,终于在这里发现了掩埋烈士头颅的军冢。

1983年11月4日,时隔300多年后,军冢被整修一新,并正式对外开放。

为缅怀朝明联军抗倭业绩,泗川市政府每年10月1日,都由市长带队前往军冢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

为了不忘日寇侵朝历史和弘扬朝明联军的抗倭业绩,韩国每年都组织学校的学生到此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泗川之战”朝明联军大胜倭寇 泗川市地处朝鲜半岛陆地的南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一条狭长的泗川湾,是海外通往韩国首都汉城最便捷的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592年4月14日,日本侵略军从南部海港城市釜山登陆,45天后,占领了战略要地泗川,并向重镇晋州突进。

不到两个月,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

朝鲜国王遣使向明朝告急,要求出兵援助。

明朝廷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

”故决定援朝抗倭。

1592年7月,明朝派先锋戴朝弃、史儒率兵2万出征,副总兵祖承训带大部队随后进入朝鲜,拉开了明援朝抗日之战的序幕。

1597年,朝明联军抗倭进入决战阶段。

明朝调动了陆水军共14万兵力,再度增援朝鲜,并决定兵分三路,进攻倭寇盘踞的三座要塞:蔚山、泗川、粟林。

中国援朝抗倭大军的东征军,在中路提督董一元、副总兵张榜率领下,明军分四路向盘踞在朝鲜半岛南部永春、昆阳、晋州、泗川等地的倭寇发起进攻。

朝鲜庆尚右兵使郑起龙也率兵2200人与明军组成联军,共同作战。

朝明联军英勇杀敌,,连连取胜。

1598年9月28日半夜,朝明联军向倭寇盘踞在朝鲜南部的要塞泗川古城发起进攻。

29日凌晨3时,被围在城里的日寇打开城门企图夺路逃窜。

朝明联军击退倭寇多次反扑后,攻进泗川城,日寇守将川上忠实身中36箭而死,数千日寇被歼,日寇在城内的粮草库烧了两天两夜,火光冲天。

倭寇盘踞在朝鲜南部的最重要据点被摧毁后,士气低落,其余10几个据点的倭寇“举阵惊骇奔散”,投降者越来越多。

“露梁海战”日本以失败告终 吴弼根院长带领记者登上一座小山丘。

山丘上有一座朝鲜全罗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将军的纪念碑。

吴院长指着山丘下的泗川海湾告诉记者,前面不远就是当年朝明联军水军取得“露梁海战”大捷的战场。

1598年8月18日,倭寇主帅在朝鲜战场节节败退,羞愤积郁,终于在伏见城死去,临死前遗命撤兵。

1598年11月,倭寇大将小西行长属下的日寇,在朝明联军的致命打击下企图从海路逃窜回国。

逃窜前,为缓兵喘息,小西行长派部下将金银等厚礼送到朝鲜水军节度使李舜臣和明朝水军提督陈瞞营中,希望和谈,遭到拒绝。

绝望的小西行长向盘踞在泗川新城一带的岛津义弘求救,于是岛津义弘集结了500艘船,企图冲破朝明联军的防线,夺路回国。

11月4日,李舜臣和陈瞞的水军埋伏在露梁津湾一带,当500艘企图从朝鲜运走残余日军部队的军舰出现时,李舜臣将军亲自驾船擂鼓,率船冲入敌阵,被日军包围。

明将陈瞞所在的战船也被倭寇军舰包围。

年高七十的明朝老将邓子龙率领壮士200人,跃上朝鲜战船奋战,所驾战船不幸起火,邓壮烈牺牲。

李舜臣、陈瞞杀出重围,相互救援,李舜臣不幸中弹,生命垂危。

奄奄一息的他向儿子说:“战斗激烈,对于我死,千万不要声张。

”他还下令说:“把军旗交给宋希立,发号施令,继续擂响战鼓,直到胜利。

” 露梁海战朝明联军最后获得全胜:击沉日舰450艘,歼灭日军1万多人,日军彻底战败,日本水军大部被全歼,陆军残部勉强撤回了日本。

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

大奖三军,《明史》称此为“东洋之捷,万世大功”。

明朝水师提督陈瞞为纪念并肩战斗的李舜臣将军,把其尸体运到当年明朝水军的大营———莞岛郡古今岛,并修建一座“忠武祠”,进行祭奠。

为缅怀明朝军队赴朝抗倭,朝鲜在汉城建立了“大报坛”。

随机文章详解世界十大危险运动,最高死亡率达31%地心人为什么不出来,已进化称嗜热动物离不开地心高温火星土星双星会月,三者呈三角形位于东南方(肉眼可见)中国有舰载巡航导弹吗,东海10先进程度超战斧(未证实)神仙千里眼顺风耳来历,历史著名人物被后人崇拜演化成神仙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清朝有一支特殊部队,驻守在宁古塔

古代有一种刑罚叫流放,意思就是免去犯人的死罪,把犯人押到荒凉偏僻的地方。

而这样的刑罚看起来是体现了统治者仁慈的一面。

但实际上,被流放的犯人大部分都会死在路上或者染病去世。

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流放地在千里外,犯人必须步行,路上也有可能遭到衙役的虐待。

而在清朝,如果犯人被流放到这个地方,就很难存活下来。

这个地方就是。

宁古塔不是塔的意思,在满语中是六个,代表六个城池。

相传是的曾祖父六个儿子的居住地。

地址位于东北的牡丹江附近,地处偏远,天气恶劣。

所以很多犯人被流放到宁古塔,往往在路上已经被饿死,或者被狼豹吃掉。

而最可怕的是到了宁古塔之后。

很多犯人到了宁古塔之后,有点地位和文化的也许被当地人聘请为老师。

比如诗人吴兆骞,在当地得到了优待。

而清朝很多因为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待遇都不错。

但大部分的犯人都会变成了披甲人的奴隶。

清朝有一支特殊的部队驻扎在宁古塔,里面分为披甲人、旗丁。

披甲人平时干活,有战事就披上盔甲到前线。

而披甲人都是投降之人,并不是什么善类,他们的地位远低于旗丁。

所以充当披甲人奴隶,地位也就更低下。

披甲人对奴隶可以任意使唤,即使折磨而死,也不会受罚。

奴隶们整日干活,一年四季不停歇,所以很多人身体柔弱的也被累死。

而男奴隶还好,只要做苦力,但女奴隶更加悲惨。

披甲人可以霸占她们。

即使女奴隶已经有丈夫,但披甲人只要是看上某个女奴隶,都会强行夺过来,下场非常惨。

所以很多丈夫得知全家被流放到宁古塔,他情愿选择杀掉自己的妻女。

因为到了那边后,女人会遭到比死还可怕的折磨。

随机文章大理国跟宋朝的关系?汉朝的成就有哪些?揭秘印加儿童木乃伊真相,活生生儿童被当成祭品活埋(陋习)外道魔像vs人柱力,九尾人柱力集齐面前能与魔像一战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研发过程,最初精度30米险些夭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国际本科是骗局吗?争议核心在于信息不对称

高考临近,家长群里关于 “国际本科值不值得读” 的讨论又多了起来。

有人声称这是低分上名校的捷径,也有人痛斥其为 “学历加工厂”。

当信息迷雾裹挟着焦虑情绪,2025 届考生更需要冷静拆解争议,直面真相。

一、国际本科是骗局吗?国际本科本质是经教育部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通过高考统招或自主招生入学,完成学业后可获得中外双学位或外方学位(需认证)。

从政策层面看,正规国际本科并非骗局。

2024 年教育部批准的 86 个国际本科项目中,包括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西南财经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等,均明确标注了学位认证方式和合作院校资质。

争议核心在于信息不对称。

部分机构模糊 “计划内” 与 “计划外” 招生区别,甚至套用名校名义宣传未经审批的项目。

例如,某机构以 “双学位” 为噱头招生,实则外方院校未通过教育部备案,导致学生最终无法认证学历。

这种 “偷换概念” 的操作,才是真正的风险来源。

二、争议背后,藏着哪些认知误区?误区 1:“花钱就能买文凭”国际本科的录取门槛确实低于普通本科,但绝非无底线。

以合肥工业大学与美国克拉克大学合作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暂没有英语单项最低分限制,但该项目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三分之一以上课程由克拉克大学教师授课,同时考虑到克拉克大学“3+1+1“本硕贯通式项目的选拔条件以及项目国际化培养方向,因此该专业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高。

误区 2:“海外学历含金量更高”合作外方院校的资质决定文凭价值。

教育部公示的合规项目中,合作方包括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 QS 排名前 500 的高校,其学位受国内外企业认可。

但若遇到未备案的海外 “野鸡大学”,学历含金量将大打折扣。

误区 3:“全英文授课等于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培养需兼顾课程体系与师资配置。

某些项目仅冠以 “国际” 之名,实际教学仍依赖本土师资,课程设计与普通专业无异。

三、如何避开 “踩坑” 陷阱?第一步:核查项目合法性登录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输入院校名称与专业,查询审批编号、招生方式及学位认证信息。

若项目未在列,直接 “一票否决”。

第二步:解剖成本与收益国际本科年均学费在 5 万 - 10 万元,是普通专业的 3-5 倍。

第三步:警惕 “过度承诺” 话术“保录世界百强硕士”“100% 进入投行” 等宣传均属红色信号。

正规项目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与韩国又松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仅承诺提供海外交换资源和实习推荐,而非绑定升学就业结果。

四、国际本科,适合哪类学生?场景 1:高考分数与目标院校差距微弱国际本科的 “降分录取” 特性,能为冲刺 985/211 失利的学生提供缓冲带。

例如,某中部省份考生离一本线差 10 分,通过国际本科进入双一流院校,用学费置换院校平台资源。

场景 2:明确出国深造计划合作办学项目的学分互认机制,可缩短海外硕士申请周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完成前三年课程后,大四可衔接澳方硕士预科,比常规留学节省 1 年时间。

场景 3:职业路径依赖国际资质金融、会计等行业对国际证书要求较高,而国际本科的课程设置往往嵌入 CFA、FRM 等考试内容。

五、写在最后:祛魅与理性国际本科不是 “救世主”,也非 “洪水猛兽”。

其本质是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产物,如同工具,用对场景才能价值最大化。

2025 届考生若考虑这条路径,务必亲查教育部公示名单、对比历年招生简章、咨询往届毕业生,用三方信息交叉验证,才能拨开营销话术,触达真实底色。

加入收藏
               

明朝在“壬辰倭乱”中出兵援朝是怎么回事?联军大胜日军倭寇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