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大司马和大将军的职务有什么分别?谁的职位更高?

【千问解读】
幸免于明太祖朱元璋屠刀之下的大明开国功臣都有谁?
此后他又分封了一批公侯,均颁赐铁券。
自古以来开国功臣都为统治者所忌惮,西汉大将曾哀叹“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同样这些为大明开国立下的元勋宿将没有能够逃脱历史的宿命。
1375年3月德庆侯廖永忠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
此后的案、案,朱元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诛杀功臣的行动。
活着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件异常艰难、奢侈的事,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能够幸免于难,得以善终。
那么这些人都是谁呢?纵横五千年的小编甜心即可将他们分为三类,早逝追论、善终袭爵、其他类。
(影视剧中朱元璋的形象)早逝追论类指的是在朱元璋诛杀功臣前后就已经病死或战死,但在后来的大案中被追论的人,具体情况如下:1374年淮安侯华云龙死后,其子华中袭封,后因之死被贬,1390年追论为胡党。
营阳侯杨璟于1381年8月病死,其子杨通嗣爵,1390年被追论成胡党。
靖海侯吴祯于1379年病死,其子吴忠嗣侯,139。
年年追论胡党。
济宁侯顾时于1379年病死,时年46岁,其子顾敬承袭爵位,后追论胡党,顾时名列第一,顾敬被杀,爵位被削除。
永城侯薛显于1387年病死,虽然无子,被仍被列入胡党。
巩昌侯郭兴(宁妃、武定侯郭英的哥哥)于1383年病死,后仍追论胡惟庸党,爵位被削除。
临江侯陈德于1378年病死,其子陈镛袭封,1390年追论胡党,爵位被削除。
六安侯王志于1386年病死,其子王威嗣侯,后追论胡党,爵位削除。
汝南侯梅思祖于1382年病死,其子梅义嗣侯,后追论胡党,全家被斩。
此外宣德侯金朝兴同样早逝,他的儿子金镇嗣侯,后追论胡党,免于一死,被降为平坝卫指挥使。
东川侯胡海于1391年病死,其子胡玉坐论蓝党死。
东平侯韩政于1378年病死,韩勋袭封,后追论蓝党被诛杀。
(朱元璋的明孝陵)善终袭爵类指的是那些得以善终,后代子孙能够承袭爵位的功臣,具体情况如下:卫国公邓愈,初名友德,虹人。
邓愈16岁时就继承父亲的职务,领兵抗元,后归顺朱元璋。
在开国将领中,“诸将早贵未有如愈与李文忠者”。
1370年邓愈被封为封卫国公,岁禄三千石。
1377年邓愈讨伐吐蕃班师回朝,病死于途中,时年41岁。
邓愈之子邓镇被改封为申国公,迎娶了的外孙女。
之后李善长以胡党获罪,邓镇受牵连坐罪被杀。
嘉靖年间,邓愈的后代邓继坤被封为定远侯,承袭爵位直到明亡。
信国公,字鼎臣,是朱元璋的发小。
1370年汤和被封为中山侯,1378年被封为信国公。
汤和晚年为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主动请求辞去职务,退居故里。
1395年70岁的汤和病死,最终得以善终。
虽然汤和善终,但他的子孙一直没能承袭爵位。
嘉靖帝时,汤和的后代才被封为灵璧侯,传至明亡。
西平侯沐英,濠州定远人。
他是朱元璋的义子,后奉命镇守云南,1392年病死。
永乐年间沐英的儿子沐晟升任黔国公,子孙后代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朝灭亡。
武定侯郭英,濠州人,与兄长郭兴从朱元璋起兵,朱元璋称之为“郭四”。
。
1384年,以平定云南之功,郭英被封为武定侯,食禄两千五百石。
据记载郭英一生大小五百余战,总计擒斩获俘人马一十七万余,身被七十余伤。
洪武年间,郭英多次遭到弹劾,但朱元璋均置之不理。
因为他不仅“以忠谨见亲于太祖”,另一方面郭英的妹妹是朱元璋的宁妃。
此外他的儿子郭镇迎娶了朱元璋之女永嘉公主,他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辽王朱植。
因此郭英“恩宠尤渥,诸功臣莫敢望焉”。
靖难期间,郭英曾与耿炳文对抗,但无功而返。
永乐元年(1403年)郭英死于家中,享年六十七岁。
但他的子孙保住了爵位,且与皇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他的孙女成为的贵妃,武定侯的爵位也一直传到明末。
至今北京城内仍有一条武定侯街,据说这就是郭英子孙的宅邸。
(免死铁券)其他类的具体情况如下:长兴侯耿炳文,濠州人,早年间与父亲耿君用一起追随朱元璋渡江。
父亲战死后,耿炳文接任父亲的官职,奉命镇守长兴,抵御张士诚部长达10年,期间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
洪武三年,耿炳文被封长兴侯,食禄一千五百石。
洪武末年,没有受到朱元璋的猜忌,他的儿子耿璇迎娶的女儿。
靖难期间,曾率军与朱棣作战,1403年,也就是朱棣称帝的第二年,朝臣弹劾耿炳文“衣服器皿有龙凤饰,玉带用红鞓,僣妄不道”,耿炳文十分恐惧,被迫自杀。
江阴侯吴良,本名国兴,定远人。
朱元璋在与西边的陈友谅大战时,吴良以少数兵力扼守江阴,阻挡张士诚,保护朱元璋的后方,因此朱元璋曾称赞吴良为“今之”。
1370年被吴良被封为江阴侯。
1381年吴良病死,其子吴高嗣爵。
终洪武一朝,吴高一直保持爵位。
建文帝时期,吴高因参与对朱棣的军事行动,遭到贬谪而死,后家属遇赦得释,但没能承袭爵位。
蕲春侯康铎,他的父亲是康茂才,1370年康茂才病死,朱元璋追念康的功劳,封康铎为蕲春侯。
康铎从小与皇太子朱标一起读书,长大后先后跟随、傅友德南征北讨,立下功勋。
1382年7月年仅23岁的康铎病死于军中。
康铎的儿子康渊没能承袭爵位,直到弘治年间,才将康茂才的后代录用为世袭千户。
广德侯华高,生性胆怯,而且无子,1371年奉命修缮沿海城堡时在琼州病死。
因为他的食禄最少,竟然到了贫穷无法安葬的地步。
朱元璋十分怜惜,命令补支禄三百石。
又因他没有儿子,所以把诰券葬入他的墓中。
安陆侯吴复,合肥人。
1381年吴复在征讨云南时,金疮发作而死。
其子吴杰嗣侯,建文帝时参与对朱棣的讨伐,在白沟河惨败,因此被贬。
此后吴家一直申请继承侯位,但都没被批准,直到弘治年间,吴复的子孙才被授予世袭千户之职。
安庆侯仇成,含山人。
1388年仇成病死,其子仇正袭爵,之后就不见有任何记载了。
凤翔侯张龙,濠州人。
1397年病死,其孙袭封,但在永乐年间爵位被削除,此后申请重新袭封,但吏部以“龙侯不嗣者四十年,不许”。
随机文章不只是坐月子!荷兰特有的「宝宝管家」让新手妈妈不慌张二战日本九二式重机枪,最差重机枪却收割无数生命(需11人伺候)野生壁虎有毒吗会咬人吗,壁虎不咬人/毒性也没有到毒死人的地步揭秘太阳系中柯伊伯带隐藏了什么,太阳系的保护层和太阳系的起源古时候没有“避孕套”,古人怎么避孕?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三国中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由于尚未发现值得辅佐的明主,一直显得很茫然,每当早晨和傍晚,他都独自一人,在山林之中抱膝长啸。
当这位读书人倍感苦闷的时候,后来那个最赏识他、最可以发挥他才智的人——,其实就在距离隆中不远的新野县城里。
当时,他也苦闷极了。
刘备一生也极其坎坷。
起初,他在家乡起兵参与了镇压,后来又卷入诸侯混战,几十年东征西讨,凭着讲感情、够朋友和自己的那点谋略才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拉起了一支队伍。
但他没有聪明的谋士辅佐,所以只能时而投靠,时而联合,时而归顺,时而依附,始终被人利用来利用去,跑了大半辈子,也没跑出个名堂来,一直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大约8年前,刘备走投无路时,才跑到荆州投靠。
刘表把刘备安置在抵抗曹操的最前线替自己守住大门,扮演“炮灰”的角色。
幸运的是,在刘备镇守新野的几年里,曹操忙着在北方东征西讨,几乎无暇收拾刘表。
所以刘备在新野一住就是8年。
刘备是个有理想的人,而此时,他手中的人均属中等人才,想要定国安邦,必须要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当时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得一可得天下。
”建安十二年,刘备认识了和,这两人向他极力推荐诸葛亮,并称赞诸葛亮就是“卧龙”。
所以刘备找诸葛亮是必然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要找诸葛亮这样的人才。
而且,拥有更多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复兴汉,作为的子孙后代,想重振刘家,这是必须的。
同时刘备找诸葛亮还可以利用他在荆襄地区的关系网,刘备三次枉驾以见,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诸葛亮的势力和影响,因为诸葛亮根本不是普通人,相反,他与荆州三方面势力都有密切关系。
那诸葛亮为何又愿意跟刘备呢? 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
刘备在诸侯中被人称为英雄,靠的不是他有多少军队,有多大地盘,而是他对朋友很诚恳、很讲信义,即使对一般的人也很有礼数,另外对老百姓也很仁慈。
所以,在天下动荡的那个年代里,很多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由于有这种号召力,当时的诸侯,包括曹操和袁绍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很重视刘备,很愿意与他结盟。
当然,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能“”,主要原因还是他急需人才。
但刘备作为一个世人皆知的大英雄、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将军,肯屈尊拜访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战略问题,这就足以让诸葛亮感动了。
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演义》写得非常精彩,足足花了近两个章节的篇幅来描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会见,但在权威的历史书《》中,上述内容都没有记载,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
随机文章一百年前的日本人怎么称赞女生漂亮?带你一窥当时的流行语揭秘龙转世为人的相貌特点,长相俊美喜爱沾花惹草(极易变渣男)揭秘五岳是指哪五座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受古人崇拜)耶稣是外星人是真的吗,教堂壁画显示耶稣在宇宙飞船中(猜测)北极冰川什么时候消失,冰川什么时候融化(全球变暖冰川消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