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古时候皇陵的诅咒,还是机缘巧合?为什么挖掘的人都意外死亡?

【千问解读】
而这座当年被打开的陵墓就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
定陵 这场挖掘发生在1956年,不仅在挖掘过程中出现很多波折,而在那之后的几年中,更是发生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当年参与定陵挖掘的人全部离奇死亡。
定陵是历史上一位充满谜团和争议的君主万历皇帝及其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神宗皇帝在位执政48年,有30年不上朝听政,因而被称作是历史上最懒惰的,然而他却在22岁的时候就开始不遗余力地为自己修建陵寝。
这座陵寝历时6年才完成,耗银八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赋税总收入。
陵墓建成时万历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
定陵 据考古人员回忆:陵墓是一座地下宫殿,全部用大块青白石砌成的拱券,有两层楼高、八十多公尺长。
在后殿里放着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红色棺材,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都躺在里面。
尸体已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
这些锦缎时经三百余年,有的还金光闪闪。
织锦品的发现,对了解和研究久已失传的特有的丝织技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定陵 然而,让人最为痛心疾首的事情发生了。
1966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保存在定陵文物仓库中的万历皇帝及皇后的尸骨被揪出。
一时间所有的东西都会化为了乌有。
让人更加诡异的是当年参与定陵挖掘的人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吴晗:1969年死于文革;邓拓:1966年死于文革;范文澜:1969年死于文革;郑振铎:1958年因飞机失事遇难;1979年,郭沫若夫人于立群缢死于北京故居。
这到底是来自皇陵的诅咒,还是机缘巧合呢?反正定陵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叹惋与哀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古时候,普通老百姓能吃到牛肉吗?
在这本小说中,吃肉喝酒已经是“江湖好汉”的代名词了。
其中,多吃说到吃肉的场景。
在《景阳冈打虎》片段中,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
”酒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
”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
在后来,、都有类似的经历。
然而在宋朝,店家是万万切不出二斤熟牛肉来的。
原因很简单,老百姓是不能随便杀牛的。
在中国,不能杀牛倒不是因为中国人仁慈有,而是因为在没有机械化的古代,牛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杀一头牛等于杀十个人的劳动能力。
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立下了规矩:“诸侯无故不杀牛”,诸侯都不让杀牛,一个老百姓更是不可能让杀牛的。
在,杀牛是要偿命的;在,杀牛者判徒刑一年;在宋朝,无故杀牛者罚做三年苦役;在,杀牛杖责一百。
在这么高的刑律之下,谁也不会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去杀牛。
牛肉自然是一个稀缺物。
但是要是说一点牛肉也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凡是生灵,总有生老病死的时候。
假如有牛年迈,伤残,重病,从而失去使用价值,自然会被摆在餐桌之上。
但是需要在报官之后得到许可后方可屠杀,而且牛皮牛筋是重要的武器原料,需要交给国家,不得私自收藏。
否则,当以私屠滥宰耕牛罪论处,即使此牛是自家耕牛。
在这种情况下,牛肉自然就是十分稀缺之物,武松这样的普通老百姓,自然是不可能吃得到牛肉的。
那么古代人们都吃什么肉?可能你想错了,真不是猪肉。
猪这个动物虽然在5000年前已经被国人圈养,但是在古代畜牧养殖不发达的年代,猪的养殖成本高,几乎不被人们接受。
反而是羊这种天生只吃草的动物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古代,即便是南方的汉人,也是以羊肉为主食。
唐朝有位叫史凤的诗人曾写道“党家风味足肥羊”,尤见在唐朝,人们还是普遍喜食羊肉的。
那么普通的老百姓平时的肉食来源有哪些?首先的羊肉、猪肉,其次就是鸡鸭鹅以及从江河湖泊中捕捉的鱼虾等。
至于长城以外的草原地区,自然以羊肉为主食,辅有牛肉,兔肉。
在宋辽对峙期间,契丹人的筵席上,经常看到契丹人拿着兔子的肝来蘸酱生吃,嘴里直呼好吃好吃! 随机文章北宋灭亡时为何不见杨家将,历史上真实杨家将的结局惊人的史前文明的骗局,50亿年的火花塞是为了利益而造假全球热气球惨剧事件,飞行员操作不当造成13人死亡/判刑2年揭秘梦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疾病VS失眠谁才是梦游的真凶揭秘飞机起飞降落为什么会耳鸣,耳内气压和外部不平衡所导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书省:古时候帝王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
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改称中书监、令。
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
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
宋元时中书省设中书令和中书丞相,明清时期废其名称。
中书省在远方还有一些派出机构(地方上的最高政府)即各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代指其辖区,后来再简称即地方上的省(但中书省本身并不代指其直辖区“腹里”)。
国家执政中枢机构名称的变化:之前是权力相对独立的丞相府,汉武设置中书机构和内朝官以强化皇权、消弱丞相府的行政大权;西晋设立中书省使得传统意义的丞相权力更依附于皇权,但实权关系高于名义关系,后来中书省变得相对独立了,元朝还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明洪武十三年杀丞相﹐乘机废中书省,只留置中书舍人。
有中书科,地位低,仅有监察职能。
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君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掌握机密要政。
为便于出入后宫,用宦者担任,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又因兼谒者之职,故又名中书谒者。
其长官有令、仆射。
末弘恭为中书令,为仆射;元帝时石显为中书令,牢梁为仆射,均专权用事,为朝臣所恶。
成帝时废除由宦者担任中书之制,此后至末,改以士人为尚书。
尚书台独掌枢要,地位日益崇重。
但专制主义的封建统治者总要防止臣下的权力过大,以免威胁到自身。
东汉末,受封为魏王后,在建置魏国百官时,便设立秘书令,典尚书奏事。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设监、令各一人,监、令之下置中书郎若干人,于是中书省正式成立,其官员由士人充任,与西汉时用宦者充任的中书不同。
从此以后,中书省与尚书台并立。
原来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
中书监、令的品秩虽低于尚书令、仆射,但与皇帝的近密程度过于尚书,故机要之权逐渐移于中书省,尚书台的地位因之削弱。
除曹魏外,孙吴亦设中书,置令、郎,但其制与魏制稍有不同。
蜀汉不详。
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无中书之名。
但其春官府有内史中大夫、下大夫等职,即相当于中书令、侍郎的职务。
隋代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
炀帝末又曾改名内书省。
唐初亦名内史省,武德三年(620)始复名中书省。
高宗龙朔二年(662)改称西台,咸亨(670~674)初复旧;武后光宅元年(684)改名凤阁,中宗神龙(705~707)初复旧;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名紫微省,五年,复旧。
自魏晋以后,中书省是与尚书省、门下省鼎立的三省之一。
时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
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
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书省分区统辖。
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并规定此后朝廷不得再立丞相,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明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
此后即无中书省这一机构。
随机文章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小行星带最大的小行星灶神星,直径525公里曾被两次撞击神奇的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水珠竟能够悬浮在高温铁锅上面为什么看不到银河系,银河系大小远超想象/直径16万光年哥斯拉是好的还是坏的,曾帮人类击败恐怖怪兽拯救地球/亦正亦邪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