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的白登之围结果是什么样的 最后造成了什么影响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0 点击数:
简介: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白登之围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白登之围是匈奴大军围困及其先头部队于白登的一个事件,这是刘邦称帝后面

【千问解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白登之围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白登之围是匈奴大军围困及其先头部队于白登的一个事件,这是刘邦称帝后面临的又一次危机。

刘邦自48岁起兵反秦,到灭秦后于楚霸王的长达4年的之争,再到最后垓下之围,战胜项羽而称帝,建立大汉王朝,总共经历了7年之久。

这期间,刘邦经历了不知多少个生死关头,但庆幸的是每一次,他都能够成功脱险。

白登之围虽然换了强大而凶残的单于为对手,但结果也仍是如此。

如果说一次两次的逃脱是为侥幸,那么次次都能逃脱,就不得不感叹他的本领了。

▲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的匈奴首领冒顿单于 白登之围,因刘邦的轻敌冒进,不听劝阻,亲帅先头部队攻打匈奴,不料却中了冒顿单于的埋伏,被冒顿单于的40万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上,差点命丧于此。

其实早在一统六国后,边境的匈奴就一直未曾安生,多次侵扰秦朝边境,最终派大将帅三十万大军,把匈奴赶回了北方,并将六国一统前的秦、赵、燕的长城连了起来,以抵御匈奴的进犯。

但因为秦朝与民实行苛政滥用民力且施行严刑峻法,使得百姓,在秦朝一统后的第十一个年头便迎来以为首的农民起义,自此各地纷纷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同反抗秦朝,三年后,秦朝被推翻。

秦朝被推翻后,进入了长达四年的。

就在中原大地纷争不断之时,却给了漠北匈奴发展壮大的时间。

谈到白登之围,就不得不提让深陷危机,差点丢掉性命的匈奴首领,冒顿单于。

漠北匈奴素来善战,在元年,匈奴有了一位新的首领——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原本是匈奴头曼单于的太子。

但可怜冒顿单于的母亲不是头曼单于的最爱,当头曼单于心爱的女子给他生下了个小儿子之后,头曼单于就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人都说,虎毒不食子,但这在头曼单于这里,似乎并不成立。

因为头曼单于的废太子更加的彻底一些,那就是杀之以绝后患。

▲冒顿单于 毕竟是自己的太子,作为父亲又怎么可以将屠刀砍向自己的骨肉?于是头曼单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冒顿单于派去月氏作为人质,冒顿单于刚到月氏,头曼单于就对月氏起兵,这样,就可借月氏之手杀了自己的孩子。

可见他根本不顾及自己这个儿子的死活。

月氏当然是要处死冒顿单于的,只不过冒顿单于偷了月氏的马,逃了回来。

自此在冒顿单于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冒顿单于这次的出逃可是在他父亲那里成为了加分项,头曼单于认为冒顿单于十分英勇,所以给了他一万,让他统领。

自此,冒顿单于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

他曾对自己的兵说,我的箭射向何方,你们就要跟着射向何方,否则即视为违抗军令,将被处死。

为了检验这些兵是否真能够为己所用,冒顿单于先是将自己的箭射向自己心爱的马,有些士兵对此心存疑虑,不敢射杀,被冒顿单于斩杀。

后来他又用箭射击自己的爱妻,还是有人不敢射杀,他再次把他们杀了,再后来他射击自己父亲的马,跟着的士兵都一起射向头曼单于的马,这次,他了解,这些都是忠诚于他的,最后在跟自己父亲打猎的时候,他和他的士兵们将自己的父亲射杀。

可能头曼单于致死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会对自己起了杀心吧。

但这也不奇怪,有其父,必有其子。

▲狩猎中的冒顿单于和士兵们 杀死自己父亲后,冒顿单于自立为王,成为匈奴的新首领。

据说当时匈奴的邻居东胡部落了解冒顿单于刚刚成为匈奴的新首领,想趁其政权不稳打探他的虚实,便派使者前往匈奴,索要头曼单于的千里马,虽然大臣们反对,但冒顿单于明白自己的处境应以先稳固政权为首要任务,而不是贸然引起战乱,因此他同意将千里马给了东胡。

而后东胡又的索要冒顿单于的爱妻阏氏,大臣们听说都,此乃奇耻大辱,但冒顿单于却不想因一女子而与邻居大动干戈,所以同样也给了。

经此两番,东胡认为匈奴新一任的首领软弱可欺,,因此提的要求也更加大胆起来。

最后,东胡又说在东胡和匈奴之间有一块不属于他们双方的空地,东胡想要占领它,这次大臣们都觉得这没所谓,反而冒顿单于却大怒,认为土地是国家的根本,不可让,因此杀了那些认为没所谓的大臣,率领大军,灭了东胡。

一个,能征善战,又懂得审时度势,隐忍不发的匈奴首领注定是个霸主,自此之后,他驱走月氏,吞并楼烦,漠北草原铁蹄所踏之处,无不臣服。

他是史上第一个一统北方草原的霸主,也是继之后,刘邦遇到的又一个强劲的对手。

白登之围 不断壮大的匈奴,对边境不断进行侵扰,当时的异韩王信与匈奴交战,但总是输得多,赢得少。

汉高祖六年,冒顿单于亲自率领十万铁骑攻打韩王信的国都马邑,韩王信不敌,只得一边向刘邦求助,一边多次派使臣前往匈奴求和。

刘邦怀疑韩王信是在暗通匈奴,就写信责备他。

被君王责备和怀疑,这让韩王信犹如,他担心自己因遭怀疑而被诛杀,小命休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刘邦的怀疑变成现实。

选择将自己的国都马邑奉给匈奴以请降,以此获得匈奴的庇护,并与匈奴共同计划,挥师南下,攻打太原郡。

汉高祖刘邦决定亲率三十余万大军攻打匈奴,并剿灭韩王信的叛军。

起初,汉军进入太原郡与韩王信交战,接连取得胜利,击杀了韩王信的将领王喜,落败的韩王信也仓皇逃回匈奴。

后来冒顿单于与韩王信两次联手与汉军对抗,均被汉军所破,冒顿单于再次在楼烦集结兵力,被汉朝的骑兵击溃。

汉军自出兵以来,连连取得胜利,仿佛匈奴之患不足为虑。

就在他们麻痹大意之时,一个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剿灭计划,正在慢慢展开。

刘邦屡战屡胜,到达晋阳后,便派使者去匈奴的屯兵之所代谷打探匈奴军的虚实,但狡猾的冒顿单于将他的精兵良将,肥壮坐骑悉数藏进山谷,营帐及所见之处,都是些和瘦弱的牲畜。

造成接连溃败,大军实力受重创的假象。

刘邦用兵也算谨慎,派出十多批使臣出使匈奴,大家都看到同样的景象。

于是回来向刘邦汇报,都认为匈奴此时疲弱不堪,完全可以攻打。

刘邦对此其实也是,但他还是再次派刘敬出使匈奴,当然刘敬看到了和其他使臣一样的景象,但刘敬的汇报却跟各位使臣的完全相反,他认为,两军交战,应该各自彰显自己的强大与实力,以此来威慑对方,怎么会让对方看到自己孱弱不堪呢?因此他认为匈奴有诈,不可攻打。

但是他的这番考量为时已晚。

刘邦已经命令先头部队出发。

刘邦在听了刘敬的话后,非常愤怒,觉得他在动摇军心,因此把刘敬拘押了起来,准备在击败匈奴后对他进行处罚。

▲白登之围双方交战 刘邦率领先头部队到达平成,而冒顿单于早已在白登设下埋伏,等刘邦率大军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迅速指挥40万大军将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围困在白登山上。

刘邦发现自己被围,多次组织突围,但都没能成功。

此时的汉军粮草有限,又无法与外面的主力部队取得联系,可以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而冒顿单于则指挥兵力从四个方面对汉军发起进攻,企图将汉军打散,但结果也没能实现,双方均损失惨重,相持不下。

两方一直鏖战了七天七夜,汉军没能突围,匈奴也没能占领白登。

就在汉军粮草即将用完,,危在旦夕之际,刘邦谋士看到冒顿单于对自己新娶的爱妻阏氏十分宠爱,朝夕不离,就谏言从阏氏身上谋生机。

刘邦采纳了陈平的计策,派使臣带上众多金银珠宝献给阏氏,并游说阏氏,一方面将此次对战的状况说与阏氏,告知汉军大军正在来援的路上,使其知晓其中的利害,一方面又献上珠宝以表停止干戈之意,阏氏最终向冒顿单于进言。

冒顿单于听了阏氏的话后,又加之原本与韩王信的部下约定了会师日期,但对方没有如约前来,这更加让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很可能与汉军勾结,而对于白登山上的汉军,久围不下,如果还继续围困,恐怕对方援军一到,对自己不利。

于是冒顿单于采取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口,让汉军撤出。

白登之围的影响 白登之围,让刘邦意识到了轻敌冒进的危害,而且此次出征匈奴,双方均损失惨重。

经此一役,也让刘邦见识了匈奴的真正实力,他也意识到,面对强大的匈奴,采取武力解决并不是上上之选,经过了深刻的反思,他重新用了战前曾劝他匈奴不可攻的刘敬,并斩杀了之前十多个说匈奴可攻的出访使臣。

综合自己的实力,他听取了刘敬的谏言,以和亲为手段,与匈奴修,并将匈奴视为兄弟,双方约定各自的势力范围,以谋求双方的和平相处。

而冒顿单于通过这次的围攻,也同样认识到了汉军的强大,两方势均力敌,冒顿单于之所以能打开包围圈的一口,让汉军撤出,也足以看出其止战之意。

很多人都认为白登之围是刘邦的失败,冒顿单于的胜利,在后面汉朝提出与匈奴和亲,每一年都送给匈奴美酒、绸缎、棉絮、粮食等一些手段来看,似乎汉朝确实处于下风,但实则这是刘邦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国内休养生息的最佳办法。

白登之围双方各自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也明了了对方的虚实,势均力敌之下,双方共同的意愿得已显现。

和平共处,是汉朝希望的,同时也是匈奴希望的。

没有白登之围,双方很可能陷入长期的相互的征战中,彼此消耗。

白登之围让双方都找到了彼此共存的平衡点。

边疆相安无事,这给汉朝对内施行黄老之术与民于时,休养生息提供了外在保障,为汉朝恢复国力奠定基础。

当然,此一役,汉朝对匈奴采取的和亲政策和每年送给匈奴的棉絮、丝绸、美酒等也助长了匈奴的气焰。

所以,虽然双方修好,但是匈奴还是会时常滋扰汉朝边境,只不过,这时的汉朝重中之重是恢复国力,所以多数都采取和平手段避免使用武力加以解决。

这为日后匈奴大举侵犯西汉提供了滋养的土壤,也为后来决定彻底除去匈奴这个边疆大患,派西征,并最终彻底打败匈奴,迎来双方近半个世纪的边疆和平埋下了伏笔。

白登之围最终以贿赂冒顿单于之妻得已脱困,在当时这或多或少有损帝王名誉,但好在刘邦是个政治家,并未将自己的性命囿于虚无的名誉上,否则他若不采纳陈平的计谋,很可能就被冒顿单于围困致死。

如果这样,那历史上兴盛的汉朝将不复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徐国的建立者:若木的生平简介

若木是次子,之弟。

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是徐姓得姓先祖。

若木是中国神话中的树,长在太阳下落的地方。

若木是由于桑树被认为具有再生的生命力而得名的。

徐姓始祖徐若木。

伯益次子,大廉之弟。

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

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

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

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动,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

因若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徐国,夏朝至西周时期诸侯国。

伯益之子若木为徐国开国君主,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

周敬王时期,徐国灭亡,历四十余君,享国一千六百余年。

徐国常与徐戎混淆,徐国是嬴徐之徐,国名也,徐戎之徐,地名也。

时人,遂有此误。

后儒注《诗》、《书》,亦往往淆杂,故吾本之《诗》、《书》,考之《左传》,辅之《国语》,而参之《竹书》以正之。

---清许时栋著《徐偃王志》详细进行了考证。

随机文章丽嫔其实超受宠!一晚被皇帝激啪3回 2原因突失宠入冷宫当家作主神秘莫测的间歇泉之谜,黄石公园间歇泉喷射高度达116米天虹微型精确攻击导弹简介,重3公斤命中率高达96%美国民兵3式洲际导弹能打多远,14800公里可实施全球打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72分左右的文科大学推荐:历史类2所,物理类5所

272分左右的文科大学有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展示全国各个高考省份:272分可以上的文科大学名单,历史类有2所,物理类有5所。

一、历史类272分左右的文科大学历史类272分,在全国各个高考省份能上的文科大学名单不一样,请2025年历史类272分的考生,在下表直接找到自己的高考省份进行查阅。

例如,在江西高考历史类272分左右的文科大学有2所,包含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江西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第101组272178990江西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第101组272179190二、物理类272分左右的文科大学物理类272分左右的文科大学,在全国各个高考省市一共有5所。

其中,在黑龙江高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272分的文科大学有1所,分别是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

在安徽高考物理类272分左右的文科大学有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黑龙江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015组272113754安徽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001组272305067广西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50专业组272231301广西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102专业组272231301贵州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72206512

加入收藏
               

汉朝时期的白登之围结果是什么样的 最后造成了什么影响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