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疑问:刘备为什么让大都督李严驻守边境?
【千问解读】
兵败夷陵,第二年病重,把从成都招来,嘱托后事。人们习惯于把这种事情称之为“托孤”。
受托孤重任的还有一个人,。
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驻守永安。
“中都护”就是大都督,相当于现在军队的总司令,内外的“军队事务”都由他统领。
益州的政治中心在成都,皇宫也在这里,军事方面的命令应该由这里发出。
永安原来叫做鱼复,是一个县,是刘备夷陵失败后蜀汉实际控制的东部边境一座县城。
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统内外军事”的军队“总司令”,要驻守在边境上的一个县城呢? 应该说,这是刘备的战略思想的体现以及忧虑所在,也就是说,在刘备看来,蜀汉的攻守重点都在东方。
从进攻方面来说,既然是,蜀汉重点的进攻方向也应该是魏和吴。
按照诸葛亮的设计,对魏国有两条进攻路线,一条是由汉中向北出秦川,一条是从荆州北上宛洛。
刘备看重的则是荆州。
刘备自建安六年(公元201)投奔,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丢失荆州,先后二十年间,应该说是比较得荆州民心,也积攒了不少人气,蜀汉国的诸葛亮、、等骨干成员都是荆州人。
关羽驻守荆州时,曾经在樊城大胜曹军,一时间大有直取许都之态势。
后关羽被东吴人偷袭丢失了荆州,刘备不顾众人反对执意伐吴,其计划也应该是先夺回荆州。
蜀汉对于东吴还有地理上的优势,顺流直下,后勤补给肯定要比东吴便利。
蜀汉彰武二年,刘备被东吴的打败收兵回到巫县,并没有回到成都。
听说后,非常害怕,主动派出使节请求讲和。
这说明,刘备的蜀汉虽败,仍然对东吴是有威胁的。
对魏国也是如此,假如能够恢复关羽时的荆州江北地区,出兵就可直接针对魏国的宛洛以及都城许县。
从防守来说,蜀汉的重点也是在东部。
就地理条件来说,蜀汉的汉中地区(北部)面对的只是一个魏国,且这个地方的地理条件利于防守,无论是魏攻蜀还是蜀攻魏都是如此。
后来的诸葛亮、以及魏国大举进攻蜀国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就东部来说,虽然地理上也是利于蜀国防守,但这只是相对于有准备的交战而言,假如不设防,再有利的地形也是枉然。
比如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刘备自己攻下了绵竹后,诸葛亮、、等人就是率军逆江而上,很快就攻下了永安、江州、江阳等城池。
由此可见,有利的地理条件并没有给予胜利的保障,原因就是益州各郡县已经不能相互支援,守城将士也失去了一战到底的决心。
也就是说,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都有可能自东向西进攻蜀汉,尤其是东吴。
只有在有所防备的情况下,人们才不会打这个主意。
刘备让一个管全国军事的“总司令”李严驻扎在东部边境,说明刘备关注的重点方向是在东而不是在北。
那么,为什么后来李严又离开了永安呢?这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两人战略思想的不同。
在刘备看来,东部既是蜀汉统一全国、恢复汉室(进攻)的方向,又是卫国保家的(防守)关键所在。
而西部,也就是汉中地区,既然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那么,只把它作为防守之地,留一个大将也就足够了。
刘备当初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而没有让张飞担任这一职务,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魏延年轻,可以长久镇守此地?刘备还问过魏延,你担任了汉中太守这样重要的职务,打算怎样干?魏延说:“率领全国所有的军队而来,我就为您抵挡住他;如果他派大将率领十万军队而来,我将为大王消灭他们。
”魏延在这儿只说的是防守,没有涉及到进攻,这应该非常符合刘备的战略考虑。
刘备当后,魏延被封为镇北将军,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还有,刘备伐吴,打着旗号是为关羽报仇,可是,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刘备兴兵是在蜀汉彰武二年(公元222),前后有三年时间,这准备是否有点儿长?实际上,刘备为关羽报仇只是一个旗号,夺取荆州江南部分才是他伐吴第一阶段的军事目的。
实战过程中,刘备也只在江南作战,而江北只做防御。
失败后,留在江北的黄权退不回来了,只好投降了魏国。
有人要把黄权的家人抓起来,刘备说是他对不起黄权,而黄权没有对不起他,为什么?回不来的黄权是属于“出走”,而不是“投敌”。
这也证明,这阶段刘备是把东吴作为敌人。
有了这样的战略思想,李严这个“统内外军事”的总司令当然要留在最有可能发生战事的地方。
诸葛亮则不同,他只把曹魏当成敌人,而和东吴始终保持着友好关系。
刘备死的那一年,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国的实际权力,当年就主动和东吴和好,结为同盟关系。
终诸葛亮一生,都没有和东吴发生战事,这就是刘备和诸葛亮战略思想的不同。
诸葛亮的战略重点在北方,也就是汉中方面,有了这个指导思想,李严也逐步向西北方向移动。
建兴四年(公元226),由于诸葛亮想要从汉中北上,李严应该管理后方事务,便从永安移到江州。
代替李严驻扎永安的是将军陈到,但仍旧归李严统管。
建兴八年(公元230),由于魏国的曹真要分三路进攻汉川,诸葛亮命令李严率领二万人奔赴汉中。
又因为诸葛亮要在第二年伐魏,就命令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管理丞相府的事务。
至此,李严彻底离开了东部边境,总司令也变得有名无实,直到第二年被免职流放。
刘备把李严这个总司令放在东部边境,是不是了呢?疑问主要在于蜀汉国东部一直没有大的战事。
那么,为什么没有发生自东向西的战事呢?主要原因在于,李严在永安这段时间,三国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事务上,东线有战事也是在魏吴两国之间进行,两国暂时谁也顾不了蜀国。
但并不能就此认为刘备的这种安排不合理。
诸葛亮连续不断地北伐,无论是战例还是战果,都可以说是乏善可陈。
暗渡陈仓,将三秦之地迅速扫平,成为古代经典战例,诸葛亮走同一条路,却难有的战果。
同时代的人,诸葛亮内没有关羽在荆州时曾经的辉煌战果,外比不上东吴陆逊的战绩显赫,难道与他改变刘备的战略设想和人事安排就没有一点关系吗?!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阉人乱政有多严重,竟敢诛杀天子?俄罗斯末日天坑内部,70米的坑底有座冰湖(爆炸导致)兵马俑是活人做的吗,兵马俑是活人俑吗(真人比例陶俑烧制)现代懒人翻身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勤于思考(未来管理人才)德国MG42机枪的威力,半天一把机枪杀死4000人(号称希特勒的电锯)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有哪些成语形容历史
有关于天启宗教的历史沿革是什么 天启宗教简介
事实上,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自犹太教。
发祥于中东的闪族即闪米特人,原属同一个先民,都反对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一个维护主宰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雅威。
三教在耶路撒冷都有圣迹,都自称是自己的圣城。
同时,三教的经籍又有许多共同的联系。
如基督教的《圣经》旧约部分就是犹太教的圣经即《塔纳赫》,三教的人物也有很多相同(如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为易卜拉欣)。
但同时,三教又构成为中东问题的主要症结,如伊斯兰教始终与基督教相冲突;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人认为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地区是以色列人的“应许之地”而与伊斯兰国家相冲突等等。
历史沿革 天启宗教(又称亚伯拉罕诸教、亚伯拉罕宗教、亚伯拉罕一神诸教、世界三大信仰、沙漠诸教、闪族诸教、闪米特一神诸教、闪米特诸教等)指三个世界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由出现时间排列)。
均发源于中东沙漠地区,伊斯兰教称呼其信徒为“经典之民”。
亚伯拉罕是希伯来人的始祖,是该民族的奠基人。
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是挪亚的长子闪的后代。
他出生在迦勒底的吾珥,后来随父亲到了哈兰,并住在那里。
亚伯兰七十五岁时,上帝(天主)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亚伯兰遂率妻子撒莱、侄子罗得等人,辗转迁徙到迦南地。
亚伯兰九十九岁的时候,上帝又向他显现,对他说:“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的父。
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叫亚伯拉罕,……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
” 亚伯拉罕的妻子不能生育,上帝同时给他的妻子改名为撒拉,预许她九十岁时得一个儿子:“到明年这时节,撒拉必给你生以撒,我要与他坚定所立的约。
”后来,到了上帝所说的日期,撒拉生下了独子以撒。
以撒生了以扫和雅各,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开创了以色列民族的十二个支派。
当上帝拣选了亚伯拉罕及其后裔为自己的选民时,为了考验亚伯拉罕是否真正地忠于自己,他要求亚伯拉罕将他的独生子以撒当作燔祭献给上帝。
亚伯拉罕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当他正伸手拿刀去杀他的儿子时,上帝阻止了他。
上帝看到亚伯拉罕的忠诚,便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获得仇敌的城门。
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 由于亚伯拉罕对上帝的绝对忠诚与顺从,上帝便特别赐福给他。
以色列人因亚伯拉罕而得福,成为上帝的选民。
他们也把亚伯拉罕作为本民族的骄傲,尊称他为“上帝的仆人”、“信徒之父”等。
共同的源头 -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源自同一个原始宗教——古犹太教。
基督教是古犹太教的一个新兴教派,而伊斯兰教自称受到安拉的启示,自称《古兰经》是上帝最完善的一部启示。
共同的神-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仰同一个神,称为“雅威”和“安拉”,但是三个宗教对于这个神的诠释有很大的不同。
共同的祖先 -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认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们的祖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