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争解密:楚霸王项羽死后嫡系部将境遇冰火两重天

他把原来拥护他的几个诸侯重新确认,又把他自己封的两个诸侯王、彭越
【千问解读】
他把原来拥护他的几个诸侯重新确认,又把他自己封的两个诸侯王、彭越安顿下来,紧接着就对不拥护他的共尉进行了围剿,几个月后,共尉投降,但刘邦还是在洛阳把他给杀了。
臧荼是秦末起义队伍中燕王韩广的部将,曾经参加过救援赵国的战斗,后随项羽入关,项羽分封时被封为燕王,把原来的燕王韩广迁为辽东王。
后来,臧荼攻灭了韩广。
汉三年(前204),攻破赵国,派使者送信给臧荼,臧荼归顺刘邦。
汉五年(前202)十月,臧荼燕地造反,其原因大概是刘邦追杀项羽旧部太紧,臧荼担心早晚会临到自己头上吧?一般人造反,都是先做准备,当开始军事行动的时候再打出某种口号,可是这个臧荼却不,他是先喊出口号说造反,却并没有军事行动。
刘邦亲自带队前往,很快就将臧荼打败,臧荼被擒,被砍头示众。
假如这还是在相争时期,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出现的。
因为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需要的是招降纳叛,尽可能大的形成一个对付项羽的统一战线,而现在做了皇帝,他要最大限度地,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刘家天下。
这就是他要排斥项羽部众的根本原因。
当然,排斥项羽部众有政权稳定的需要,也有一个可以对公众言说的理由,因而刘邦可以放手地进行。
当然,这两个人严格说起来算不上项羽的嫡系,只不过是在的初期拥护项羽而已,尤其是后来人家又投降了刘邦。
假如不造反,共尉、臧荼可能也逃不过一死,因为刘邦要建立一统天下,不允许异存在。
但项羽的另外一些部将命运却是结果迥异,其中四个较有名的人,看看他们的命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钟离昧难逃一死终成悲情英雄 钟离昧是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
楚汉对峙时期,刘邦曾经被困,向刘邦献计离间 项羽君臣时,曾经提到过、钟离眜、龙且、周殷。
其中,范增在这次离间过程中被项羽赶走,龙且在攻齐时被韩信所杀,周殷在项羽死前就被刘邦策反归汉,只有钟离昧一直追随项羽直到项羽兵败而死。
钟离昧是朐县伊芦乡(今江苏灌云县)人,原来就与韩信有交情。
项羽死后,钟离昧就投奔了韩信。
刘邦非常忌恨钟离昧,下诏令让韩信逮捕钟离昧,韩信没有听从。
刘邦当皇帝以后,听从陈平的建议,假称到云梦去狩猎,要求诸侯到陈地去参见。
韩信顾虑重重,有人建议韩信把钟离昧杀了,然后去见刘邦,这样就会打消刘邦的猜忌。
韩信既担心刘邦猜忌,又不忍心直接杀了钟离昧,就把这件事情和钟离昧说了。
钟离昧对韩信说:“汉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你想逮捕我取悦汉王,恐怕我今天死,明天您也会紧跟着死。
”于是自杀。
临死前骂韩信:“你不是一个忠厚的人。
” 钟离昧是一个悲情之人,当刘邦打败了项羽之后,局势已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汉)土”,想依靠韩信的庇护总让人觉得有点儿想当然。
但是,当他知道韩信心里犹豫的时候,他依然选择了自杀,这又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悲情英雄!对于军人、一个败军之将,自杀也是一种勇气,至少他不会被敌人羞辱。
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楚汉相争时期,那时候的刘邦会挖空心思“招降纳叛”,而这时候的刘邦,是想方设法排斥异己。
丁公放走刘邦却被当做“”斩首示众 相比较于丁公,钟离昧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毕竟曾经让刘邦头疼,让刘邦胆战心惊,他自己选择死亡也多少会让人感叹尊敬。
可是丁公却没有这般幸运,他曾经放过刘邦,让刘邦捡了一条命,他可能还幻想着刘邦能报答他,结果恰恰相反,他成了一只“鸡”,被刘邦杀了,用来儆手下的“群猴”! 丁公名叫丁固,是楚国大将季布的舅舅,也是项羽手下的一名将军。
项羽攻击齐国的时候,刘邦趁机攻进了楚国的都城彭城。
项羽一个回马枪杀回来,刘邦大败,仓惶奔逃。
丁公率兵追击,就在刘邦即将被擒的时候,刘邦急切地回头对丁公说:“我们两个都是好汉,难道一定要相互为难吗?”丁公于是不再追赶刘邦,刘邦得以逃脱。
刘邦当皇帝后,丁公自认为对刘邦有恩,主动前来拜见刘邦。
刘邦却把这个丁公带到军营,将他斩首示众,并对将士们说:“此人对项羽不忠,以至于项羽有今天的失败!”并要求将士们,所有的人,包括后代人都不要像丁公一样背叛自己的君主。
明明是救命恩人,刘邦不赏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人家脑袋搬家呢?同样都是救急救难之事,同样救过他的项伯却被封为侯爵,两者的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仅仅从丁公这方面来说,刘邦的哀求虽然得到了回应,但刘邦却是感到了一种耻辱。
但从救命之恩来说,给他一个王国之封也不为过,但刘邦的功臣太多了,天下哪有那么多地方可分?既然不可封,那就不报德,只报怨,杀死他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从刘邦这方面来说,皇帝虽然已经当上,但天下不稳定的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杀了丁公,也是对曾经是项羽阵营的人一种警告,不要痴心妄想;对自己手下人一种暗示,不要怀有二心,他刘邦是天下唯一的主子!刘邦杀了他,还会给自己一种暗示,那种曾经的狼狈相再也没有人知道了,至少心里会舒服一点。
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皇帝不但不能免,甚至比普通人更甚。
可惜丁公不仅不知道刘邦已经不是原来的刘邦,也不以自己曾经的行为为耻,还要反过来邀功,却不知这是伸出脖子向人家刀口上送。
项伯难为了侄子成全了家族 项伯所以和丁公境遇不一样,是因为他对刘邦的恩情是一种帮助,是刘邦脱险众多条件当中的一个,尽管最为关键,却不是唯一。
汉元年(前202),刘邦的军队率先进入关中,秦开城投降,彻底灭亡。
有人劝刘邦为关中王,刘邦一时,就听从了。
项羽来到函谷关前,见关门紧闭,就布置军事,准备攻破函谷关,消灭刘邦。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当时任楚国的左尹(相当于副丞相),他曾经杀了人,想法让他免了罪,因而与张良交好。
这时候张良正在刘邦军营当中,为了让张良不受连累,他连夜赶来刘邦军营告诉张良,让他跟随自己赶紧离开。
张良以给刘邦打个招呼为由,把事情的原委全部告诉了刘邦。
刘邦感到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和项羽对抗,于是询问张良该怎么办?在张良的建议和说和下,刘邦和项伯相见,表明了自己无意与项羽为敌的态度。
刘邦成功地说服了项伯,两人还结成了。
项伯也要求刘邦,第二天一早就赶到项羽军营,在项羽还没有给军队发布命令之前就去向项羽道歉。
项伯离开汉营回到项羽身边,把刘邦的话一一告诉了项羽,并说服项羽不杀刘邦。
此后就是那个著名的“”故事。
宴席上,范增仍然想趁机杀了刘邦,因为项羽已经被项伯说服,所以项羽没有表示。
范增自作主张,招来项庄,以舞剑为名刺杀刘邦。
项伯看出了项庄的用意,就用自己的身体遮护刘邦,使项庄一直没有机会下手。
后来在张良和的掩护下,刘邦得以逃出楚营,回到自己的军营当中。
在分封诸侯的过程当中,尽管项羽没有如约封刘邦为关中王,但还是给了他一个汉王的名号。
项伯和丁公的不同在于,丁公面对的完全是一个敌方首领,放走这样一个人,完全是对自己所在阵营整体的不忠;而项伯则不同,只要刘邦表示臣服,大家还是“自己人”。
在当时,即便是放了刘邦,也是多少有些为项氏集团整体考虑的因素,要知道,项羽另外还封了十七个诸侯王,杀了刘邦,其他诸侯王会怎么想?难道天下不会马上乱起来吗?从后边的事实发展来看,第一个起来反对项羽的人不是刘邦,而是齐国的。
所以,项伯能替刘邦说话,既有私义,也有公理。
何况,那时候刘邦要的不过是一个王,并不是要的项氏天下。
即便是刘邦不想封项伯什么爵位,他又会给项伯安上一个什么样的罪名?刘邦反叛项羽,有一个借口就是项羽杀了。
刘邦这个汉王是项羽所封,早期又是的部属,给项伯一个爵位,既是对项伯的一种报答,又是对自己过去的一个交代。
项羽死后,刘邦大力追杀项羽部属,但是对项氏家族的人却不诛杀,他们被赐姓为刘,项伯也被封为射阳侯,其封国位于今天的宝应县东部的射阳湖边。
季布变刚强为柔顺终得赦免 季布和钟离昧一样,也是楚国项羽手下五大将之一。
这个人在楚汉相争时期,也令刘邦吃了不少苦头。
项羽失败被杀,刘邦当了皇帝,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可见这个人是多么值钱。
同时,刘邦还有辅助措施,有谁胆敢窝藏季布,就灭他的三族! 季布先是躲藏到濮阳一个的人家,后来又被打扮成奴仆“卖”给鲁地一个叫朱家的人。
朱家这个人任侠仗义,他安顿好季布马上去了洛阳,拜见汝阴侯夏侯婴。
朱家在夏侯婴府上住了几天,喝酒期间趁机说道:“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这么急迫?”夏侯婴说了上面的原因,并承认,季布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朱家说,当时楚汉相争,做臣子的各为其主是应尽的本分。
项羽的部下难道可以全部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取天下,仅仅凭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这不是在向天下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吗?凭着季布的贤能,假如他逃到北方的匈奴,或者逃亡南边的百越,这难道不是一种资助敌国的行为吗?然后又对夏侯婴说:“您为什么不向皇上说明利害关系呢?”夏侯婴知道朱家是一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在他那里,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等到有了机会,果然把朱家的意思向刘邦说了。
刘邦还真是赦免了季布。
后来刘邦还召见了季布,等到季布表示负罪臣服,刘邦还给了他一个郎中的官做。
到了时期,季布做了河东郡守。
都是项羽的大将,季布和钟离昧结局为什么大不相同呢?关键在于,钟离昧选择了一种最让刘邦忌讳的方式求生——依附诸侯王;而季布走的是底层路线,刘邦不担心他依附的那个人会兴风作浪,等到季布表示臣服,给他一个官做,他还可以赚取一个好名声。
项羽兵败身死以后,他的嫡系部将冰火两重天,这一方面说明刘邦这个人做事完全靠自己的好恶率性而为,同时也说明君主时代根本就没有一个制度标准。
随机文章不是袁世凯!李鸿章临终前举荐「他」 葬送了大清帝国北极圈内的格陵兰木乃伊,两岁婴儿因饿死而变成木乃伊一尾守鹤为什么恨九尾,一尾老实常被九尾怼/尾巴数量决定实力空天母舰真的会有吗,十万吨的空天航母想要上天(痴人说梦)世界上最毒的鸟,冠林鵙鹟/羽毛杀人如无形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简介是怎么回事?战争的背景是什么样的
为之后的蒙古向外扩张打下基础。
背景 辽及北宋时期,在蒙古高原上分布着几个强大的游牧部落,如蒙古、塔塔儿、篾儿乞等,其中最强盛的、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部落集团,是漠北中部的克烈部和西部的乃蛮部。
蒙古各部贵族为了抢夺草原、财产和奴隶,相互间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部落战争。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姓孛儿只斤,乞族后裔,,追上庙号太祖。
在蒙语中,“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
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
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统一蒙古各部落。
在位期间,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1995年12月31日成吉思汗被美国《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
这个结论是依据“人类文上第二个1000年(1000—1999年)中,何人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的标准而产生的。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在40多年时间里连续发动一系列西征战争,建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将东方和西方连为一体。
“千年第一人”当之无愧。
在诗中赞叹道:“天兵饮马西河上,欲使西戎献驯象。
旌旗蔽空尘涨天,壮士如虹气千丈。
秦王汉武称兵穷,拍手一笑儿戏同。
”在耶律楚材看来,蒙古军西征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穷兵黩武的。
随机文章照兵马俑为什么不吉利,和兵马俑合影不吉利/秦始皇陪葬品淫欲魔王阿斯莫德,诱骗俊美人类关至第二层地狱(至上四柱之一)ufo为什么都是圆的?阻力更小/转向升降更灵活(科学分析)揭秘大自然中神奇的龙卷风,一出现就是毁天灭地/人被卷飞铁定没命平常的日子可以上坟吗,随时都可以去上坟/亲人在天之灵保佑你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蒙古统第一次世界大战争简介是怎么回事?战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元年(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于斡难河(今鄂嫩河)建立。
当时蒙古的为,由于金朝与其盟国走向衰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八月攻灭西夏,六年(1234年)三月攻灭金朝,完全领有华北。
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国称霸欧亚大陆。
元宪宗九年(1259年),元宪宗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忽必烈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最后于至元元年(1264年)由忽必烈获胜。
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即。
这场战争让蒙古先后脱离于大汗忽必烈的关系,直到时期才名义上承认元帝为大汗。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攻灭,统治全中国地区,结束自唐末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
战争背景 早期蒙古 蒙古原为森林狩猎部落,进入草原后,游牧畜牧业很快发展起来。
在的统治下,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
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铁的输入,促进了蒙古各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原始的氏族制度迅速瓦解,私有制日益发达。
部落中的(富者,蒙语bayan的音译)多担任首领,社会分化成世代当首领的那颜(贵族,蒙语noyan的音译,意为“官人”)和依附于贵族的哈剌抽。
贵族通过掠夺战争获得更多财富,并俘掳人口作为孛斡勒,世袭占有。
有势力的贵族拥有从属于个人的那可儿大首领还组织了护卫军斡孛黑(氏族,蒙语oboq的音译)组织的形式虽还存在,但已不是原始的血缘氏族,其成员包括了贵族和来自不同氏族或部落的侍从、属民与奴婢。
贵族的儿子继承父亲分配的一份属民和奴婢,分别自立家业,并继续扩展,由此不断分衍出新氏族。
在频繁的相互掠夺战争中,一些氏族和部落为了保全自己,扩大势力,结成了联盟。
约11世纪上半叶,蒙古部首领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攻灭了斡难河南的强部--札剌亦儿部,从此“形势浸大”。
海都次子察剌哈宁昆(又译察剌孩领忽)受有辽朝的“令稳”(即领忽,小部族官)官号,其子想昆必勒格升号“详稳”(即想昆,大部族官),父子相继任辽属部官。
金初,全蒙古各氏族和部落组成大联盟,推举海都长子之孙葛不律(又译合不勒,成吉思汗的曾祖父)为汗(qan,意为君主),蒙古部首领自此始用汗号。
察剌哈宁昆的后裔号泰赤葛不律汗家族号乞(Qiyan),各自都拥有许多部众,成为蒙古部中最有势力的贵族。
统一蒙古 击败蔑儿乞 忽图剌汗死后,蒙古部落联盟分裂为泰亦赤兀惕和乞颜两大部落。
蒙古乞颜氏的孛儿只斤氏贵族首领.把阿秃儿,被塔塔儿人用毒药害死,其子在首领王汗和札只剌惕部首领札木合的援助下,打败了前来袭击的篾儿乞人,夺回了众多部众,力量逐渐壮大。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铁木真28岁,被乞颜氏贵族推举为可汗,成为蒙古乞颜部的首领。
铁木真从属民及奴仆中选拔自己的亲信组成“那可儿”,这支以“那可儿”为核心的队伍,成为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军事力量的基础。
大战 铁木真部族的强大,危及札木合的霸主地位,于是他联合泰赤乌等部,合兵3万人,以札木合部人劫掠铁木真马群被射死为导火线,向铁木真发起进攻。
铁木真将自己的部众三万人组成十三翼,应战于答兰版朱思之野。
铁木真战败,为保存实力退至斡难河的哲列捏山峡,扼险而守。
此战史称“十三翼之战”。
札木合虽然取得胜利,但其所属部落首领益恶札木合横暴,而铁木真对部众多施仁义,关怀笼络,故归心于铁木真。
于是、畏答儿、晃豁坛、速勒都思()等族人纷纷来附。
此后,铁木真力量进一步壮大。
金明昌七年(1196年),从属于金朝的塔塔儿部叛金,金遣丞相完颜襄率军征讨。
铁木真联合克烈部王汗,以“为父亲报仇”的名义,率军在斡里匝河上游击溃了塔塔儿部,使塔塔儿部从此一蹶不振。
战后,金王朝授铁木真糺军统领之职,使他可以用金王朝属官名义号令蒙古部众。
金承安五年(1200年),铁木真与王汗会于萨里,大败泰赤乌与蔑儿乞联军,首领塔儿忽台等被杀,沆忽阿忽等遁入巴儿忽真隘。
金泰和元年(1201年),铁木真又在呼伦贝尔海剌尔河支流帖尼河之野(亦称帖尼火鲁罕,即今海拉尔河支流莫尔根勒河),击败以札木合为首的塔塔儿、弘吉剌、合答斤等十一部联军,史称“帖尼河之战”。
金泰和二年(1202年),铁木真与王汗联军又在阔亦田(亦称阙奕坛,今呼伦贝尔哈拉哈河上源一带)最终击败了札木合同乃蛮、泰赤乌、塔塔儿、蔑儿乞等联军,取得了阔亦田之战的胜利。
接着招降了呼伦贝尔一带的弘吉剌惕等部。
至此,西起斡难河上流,东至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高原,都被铁木真控制了。
从此,铁木真在争夺汗权之战中,他的领袖地位已成定局,少数不服从他的人如札木合,不能立足,只好带着少数部属,离开驻牧地,往依王汗。
此后,,进入第二阶段。
兼并克烈部 在第一阶段中,札木合势力的衰败,铁木真汗权地位的巩固,在蒙古草原上形成了蒙古部铁木真、克烈部王汗、乃蛮部太阳汗三足鼎立的局面。
克烈部首领王汗在札木合的挑拨下,与铁木真的矛盾日益加深。
金泰和三年(1203年),王汗率大军与铁木真战于合兰真(今流入贝尔池之哈驻哈河),铁木真因寡不敌众而败,但败而不馁,不久,又重整军马,乘敌不备突袭包围王汗的窝鲁朵城(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之北)营地。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终于攻灭了强大的克烈部。
接着,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
次年,大会于帖蔑延客额儿(今土拉河上游,肯特山之西)商议伐乃蛮。
王汗的覆灭,使太阳罕震恐;他急忙纠集被铁木真击溃的札木合残部及泰赤乌、蔑儿乞等部残余势力,共同进攻铁木真。
攻灭乃蛮 金泰和四年(1204年)春,铁木真率大军西进,太阳罕亦领兵东进,两军决战于蒙古中部的杭海岭(今杭爱山)察乞儿马兀惕,太阳罕受伤被擒,不久死去,乃蛮联军大败。
铁木真攻灭乃蛮南部太阳罕部,乘胜追击太阳罕子屈出律、札木合、蔑儿乞惕。
残余的蒙古部贵族的势力和蔑儿乞三部之余众,相继被征服。
一直与铁木真为敌的札木合,被随从缚送铁木真,被铁木真赐以自尽;漠南汪古部首领遣使献降,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也向铁木真投降。
元太祖元年(1206年)春,又越阿勒台山(今阿尔泰山),进入乃蛮北部兀鲁黑塔黑地区(今蒙古科布多,巴彦乌列益等省)。
其汗不欲鲁汗正猎于豁黑兀孙河(即索果克河)上,不意兵至,被擒,乃蛮北部亦亡。
屈出律无所依,与脱黑脱阿西逃入额尔的失河(今额尔齐斯河)。
至此,铁木真完成了中国蒙古草原的统一。
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贵族官长大会,建立了蒙古汗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至此,蒙古高原都被铁木真控制了。
最后平定蒙古高原,统一蒙古各部,建国大蒙古国(即蒙古帝国),后被尊称元太祖。
分封诸王 后来又划分了诸弟和诸子的封地。
弟搠只哈撒儿封地在也里古纳河(今额尔古纳河)、海剌儿河和阔连海子(今内蒙古呼伦湖)地区,合赤温封地在兀鲁灰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乌拉根果勒)南北,铁木哥斡赤斤封地在哈勒哈河以东,别里古台封地在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中游,总称东道诸王;子术赤、察合台、封地在按台山以西,总称西道诸王。
分民和封地均由受封宗王世代承袭,管辖分民的千户那颜即成为所属宗王的家臣。
大部分民户和蒙古中心地区归成吉思汗领有,按照传统的幼子守产习惯,由幼子继承。
周边局势 金国逐步统治中国北方后,迫使蒙古各部臣服,曾以反叛罪处死蒙古部首领俺巴孩等。
金世宗时,每三年遣兵向北剿杀,谓之"减丁",激起蒙古人的怨忿。
章宗之后,金朝逐渐衰落。
铁木真统一漠北各部后,建立蒙古国,用军民合一的千户制组织百姓,扩充怯薛,组成一支强大的、长于野战和远程奔袭的蒙古军。
为掠夺财富和扩张势力范围,借为祖先复仇之名,决计发兵攻金。
西夏北接蒙古部,东邻金国,国力较弱,与金联盟。
铁木真为消除攻金的侧后威胁,获取大量财物以增强实力,所以对西夏进行了长期的征战。
蒙古灭金之后,南势微弱,蒙古窝阔台汗、蒙哥汗进行长时间的征讨,最终忽必烈才得以攻灭南宋。
随机文章有关”推恩众建”典故春秋战国时期以邪助邪的故事隋朝隋炀帝朱贵儿的生平事迹薛定谔把妹法方程详解,成功率超55%的科学追女生法揭秘蜥蜴是恐龙的后代吗,蜥蜴是恐龙的食物/长得像并无亲属关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